科研产出
银川羊角椒雄性不育两用系转录组与代谢组关联分析
《分子植物育种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银川羊角椒雄性不育两用系中不育系花粉败育的不同基因表达与代谢组学差异的关系。采用RNA-Seq技术对银川羊角椒雄性不育两用系的成熟期花药进行了转录组测序分析;并在UPLCMS/MS检测平台和自建数据库的基础上,对其代谢物S进行定性定量检测分析。数据结果通过GO分类和KEGG富集分析表明:可育系(K) VS不育系(B),注释到显著上调差异基因800个,显著下调差异基因2 519个,总的差异基因数为3 319个。共检测到显著差异代谢物102个,其中下调差异代谢物34个,上调差异代谢物68个。氨基酸衍生物类17个,核苷酸及其衍生物类16个,甘油酯类13个,鞘脂类物质10个,黄酮类和酚酸类各8个,其他类中6个(主要为糖代谢相关物质)。差异代谢物与显著差异表达基因主要集中在蛋白类物质相关的氨基酸代谢通路与类黄酮类代谢通路。说明显著差异基因在以上代谢通路中起到了关键调控作用,进而使得银川羊角椒雄性不育两用系的不育系花粉产生败育。


硅藻土对不同品种枸杞生长安全性评价
《北方园艺 》 2021 北大核心
摘要:以硅藻土为试材,依据农药对作物安全性评价准则,采用叶面喷雾法在田间进行小区试验,观察硅藻土25、50、100倍液对不同品种枸杞生长安全性的影响。以期为硅藻土在枸杞生产中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硅藻土稀释50倍以上在不同品种枸杞上使用时为宜,均不会对枸杞叶片、花蕾、枝条生长产生任何不良影响。


小麦成株期白粉病抗性位点的QTL定位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基于高感白粉病小麦品种宁春4号和高抗白粉病品种宁春27号构建的重组自交系群体(RIL),以及简化基因组测序方法获得的遗传连锁图谱,通过QTL定位分析了小麦成株期白粉病抗性基因。结果表明:4对主基因控制的加性-上位性遗传模型适合于RIL群体的成株期白粉病抗性;2个稳定的抗病QTL QPm.naafs-4D和QPm.naafs-7D分别来自宁春27号和宁春4号,其中在不同环境下QPm.naafs-4D的LOD为5.9~15.4、加性效应为-1.1~-1.2、表型变异解释率为18.6%~34.5%,该位点与侧翼标记的遗传距离为4 cM。在该区段存在1个持久多抗基因Pm46/Lr67/Yr46/Sr55,其标记可直接应用于小麦抗白粉病分子辅助育种。


宁夏典型天然草地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及其有机碳分布特征
《生态学报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土壤团聚体作为土壤结构的基本单元和土壤有机碳存在的重要场所,对维系土壤质量和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为探究宁夏天然草地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及其有机碳分布特征,以宁夏4种典型的天然草地(草甸草原、温性草原、草原化荒漠和荒漠草原)为研究对象,系统开展研究。结果表明:草甸草原、温性草原和草原化荒漠各粒级机械团聚体和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均呈现随粒径减小而先减小后增大趋势,荒漠草原机械团聚体含量呈现随粒径减小而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呈现随粒径减小逐渐增大的趋势;且草甸草原和温性草原机械稳定性和水稳性团聚体在0—10 cm、10—20 cm和20—40 cm 3个土层均以>0.25 mm大团聚体为主,草原化荒漠和荒漠草原水稳性团聚体均以<0.25 mm的微团聚体为主。4种草地类型机械团聚体和水稳性团聚体MWD和GMD,以及各粒级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含量均表现为草甸草原和温性草原显著高于草原化荒漠和荒漠草原。草甸草原和温性草原在3个土层深度均以>0.25 mm的大团聚体对有机碳的贡献率最高,分别达到43.86%、59.26%、58.89%和58.02%、54.03%、57.15%;草原化荒漠和荒漠草原在3个土层深度,均以<0.25 mm的微团聚体贡献率高,分别达到了60.37%、55.86%、54.33%和75.61%、78.34%、78.74%。结果表明:草甸草原和温性草原较草原化荒漠和荒漠草原土壤团聚体稳定性更高,更有利于土壤有机碳累积。


灌水量及灌水pH值对宁南山区土壤养分及芹菜产量品质的影响
《节水灌溉 》 2021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探索灌水量及灌水pH值对宁南山区冷凉蔬菜产量、品质和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采用大田裂区试验,灌水量为主区,设W1:3 150 m3/hm2,W2:2 700 m3/hm2,W3:2 250 m3/hm2 3个水平,灌水pH值为副区,设B1未处理pH=8.1 (CK)、B2处理pH=6.0和B3处理pH=4.0 3个水平。结果表明:灌水量对土壤pH值的影响不显著;土壤pH值随着灌水pH值的降低而降低,与对照B1相比,B2和B3处理下土壤pH值分别平均下降0.2和0.3,而土壤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随着灌水pH值的降低先增加后降低,B2处理下土壤养分最高;芹菜株高表现为W1处理高于W2和W3,适当降低灌水pH值可以显著提高芹菜株高,W1、W2和W3处理下,B2处理株高最高;叶绿素SPAD值和净光合速率均随着灌水量的增加而增加,W1比W2、W3平均分别增加4.0%、5.9%和6.6%、11.5%,随着灌水pH值降低而先增加后降低,B2处理下均最高。芹菜产量随着灌水量的增加而增加,W1比W2、W3产量分别平均增加5.6%、34.7%,灌水pH值各处理中B2产量最高。芹菜Vc、总糖含量随着灌水量的增加而增加,W1比W2、W3处理Vc、总糖含量分别平均增加2.3%、9.6%和4.9%、6.3%,随着灌水pH值的降低先增加后降低,B2比B1、B3极显著提高,分别提高9.1%、15.1%和6.0%、13.2%;粗纤维含量反之,随着灌水量的增加而降低,W1比W2、W3处理分别降低7.1%、13.7%,随着灌水pH值的降低先降低后增加,与B1、B3处理相比,B2处理降低极显著,分别降低25%、30.2%。综上所述,在一定范围内增加灌水量、降低灌水pH值能够提高土壤肥力,同时可以促进芹菜的生长、生理特性,从而提高芹菜产量和品质。
关键词: 水肥一体化 芹菜 灌水pH值 灌水量 土壤养分 产量 品质


酵母硒对滩羊的生物安全性评价:生长性能、血液常规参数、硒蛋白基因表达以及富集规律
《动物营养学报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酵母硒添加水平对滩羊生长性能、血液常规参数、硒蛋白基因表达以及组织器官硒含量的影响,进而评价酵母硒对滩羊的生物安全性,揭示硒在滩羊体内的生物富集规律.选取体重[(32±2)kg]相近、健康状况良好的滩羊公羔64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16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羊.试验选用玉米-豆粕型基础饲粮,硒含量为0.16 mg/kg,各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28.94、105.46、258.51、564.60 mg/kg酵母硒,使饲粮硒含量分别为0.25(Ⅰ组)、0.50(Ⅱ组)、1.00(Ⅲ组)、2.00 mg/kg(Ⅳ组).预试期10 d,正试期60 d.结果表明:1)饲粮酵母硒添加水平对滩羊生长性能无显著影响(P>0.05).2)与Ⅰ组相比,Ⅲ组滩羊血液平均红细胞体积、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显著升高(P<0.05).与Ⅱ组相比,Ⅳ组滩羊血液红细胞分布宽度标准差显著降低(P<0.05).3)与Ⅰ组相比,Ⅲ组滩羊肝脏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1(GPX1)、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3(GPX3)的mRNA相对表达量呈二次极显著升高(P<0.01).与Ⅰ组相比,Ⅱ、Ⅲ、Ⅳ组滩羊肝脏硫氧还原白还原酶1(TXNRD1)的mRNA相对表达量呈二次极显著下降(P<0.01),甲状腺激素脱碘酶1(DIO1)的mRNA相对表达量呈线性显著下降(P<0.05).各组之间滩羊肌肉硒蛋白mRNA相对表达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4)Ⅳ组滩羊血清硒含量极显著高于Ⅰ、Ⅱ、Ⅲ组(P<0.01).随着饲粮酵母硒添加水平的提高,滩羊背肌、肝脏、肾脏、肺脏、心脏、胰腺、十二指肠硒含量呈二次极显著增加(P<0.01),脾脏、睾丸硒含量呈线性极显著增加(P<0.01).综上所述,以酵母硒为补充硒源,饲粮硒含量在0.25~2.00 mg/kg时对滩羊生长性能、血液常规参数、硒蛋白基因表达以及组织器官硒含量均无不良影响;饲粮硒含量达2.00 mg/kg时饲喂滩羊是安全的.滩羊血清及组织器官硒富集量随着饲粮酵母硒添加水平的提高而增加.
关键词: 酵母硒;生物安全性评价;滩羊;血常规;硒蛋白基因表达;硒富集


宁夏稻田稗草对丙草胺和氰氟草酯的抗性
《中国植保导刊 》 2021 北大核心
摘要:采用滤纸法测定了20个采自宁夏稻田的稗草样本对丙草胺和氰氟草酯的抗性水平,发现稗草样本对丙草胺的总体抗性为低至中等水平:5个样本对丙草胺敏感;4个为低水平抗性;其余11个为中等水平抗性,抗性指数最高为19,ED50为0.000 1~0.001 9 mL/L。稗草样本对氰氟草酯的总体抗性为中高水平:20个样本中,只有1个对氰氟草酯敏感,ED50为0.000 2 mL/L;1个为低水平抗性,ED50为0.001 4 mL/L;9个为中等水平抗性,ED50为0.002 1~0.007 6mL/L;9个为高水平抗性,抗性指数最高达92。供试稗草样本有70%对氰氟草酯和丙草胺均产生了抗性。


共轭亚油酸对哺乳期滩羔羊生长、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饲料研究 》 2021 北大核心
摘要:试验旨在探究羔羊日粮中添加共轭亚油酸(CLA)对哺乳期羔羊生长性能、血清生化及抗氧化指标的影响。选择36只约15日龄、体重约9.0 kg的滩羊羔羊,随机分为3组,每组12只羊(公、母各半),每个重复1只羊。对照组羔羊饲喂羔羊精补料,试验1组和试验2组分别在羔羊精补料中添加2%、4%共轭亚油酸。试验期30 d。结果显示,第30 d,试验1组、试验2组羔羊体重均比对照组有增加趋势,其中试验1组体重最大,但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结束时,试验1组、试验2组羔羊试验期总增重、平均日增重均有增高趋势,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不显著(P>0.05)。试验组总蛋白(TP)含量、胆固醇(TC)含量、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均有提高趋势,与对照组未达到显著差异(P>0.05)。试验1组血清尿素氮(BUN)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表明,日粮中适量添加CLA可以提高羔羊平均日增重、试验期总增重,对哺乳期羔羊的生长性能有一定的改善作用。添加适量CLA可提高血清中TP、TC含量和GSH-Px活性,降低血清尿素氮含量,促进哺乳期羔羊快速生长。


日粮营养水平对妊娠母牛血清指标、繁殖性能的影响
《饲料研究 》 2021 北大核心
摘要:试验研究日粮营养水平对妊娠母牛血清指标、繁殖性能的影响.选择健康、体重约500 kg、妊娠3个月的安格斯母牛27头,随机分为3组,每组9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牛.试验组奶牛分别饲喂高营养水平、中营养水平和低营养水平日粮.试验从母牛妊娠90 d开始,产犊后结束.结果 显示,试验2组母牛平均日增重最高,料重比最低.试验2组母牛血清总蛋白(TP)含量显著高于试验1组(P<0.05),极显著高于试验3组(P<0.01);尿素氮(BUN)、血糖(GLU)含量随着日粮营养水平降低呈降低趋势;试验2组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活性最低,试验2组AST活性极显著低于试验1组(P<0.01),显著低于试验3组(P<0.05);各试验组雌二醇(E2)、促黄体素(LH)、黄体酮(P)、促卵泡激素(FSH)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1组犊牛初生重显著高于试验3组(P<0.05);与试验3组相比,试验1组、试验2组的母牛产后发情天数约缩短1 w(P<0.01).研究表明,中等营养水平日粮组母牛TP含量较高,ALT、AST活性最低,产后发情天数缩短1w,为安格斯母牛妊娠后期较理想营养水平.


宁夏日光温室蔬菜机械化生产实践及效果
《中国蔬菜 》 2021 北大核心
摘要:宁夏地区从2018年开始进行设施蔬菜宜机化栽培模式研究,确定了日光温室蔬菜东西垄向宜机化的栽培参数,筛选出深翻、旋耕、起垄、移栽、灭茬、行间作业等环节的适用机械,使机械化率从29.0%提高至67.8%,人工成本投入减少8.1%。宁夏地处西北区域中部,南下北上运距较短,交通便捷,光照资源丰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加之引黄、扬黄、小流域水库及部分地下水资源保障,被农业农村部规划确定为黄土高原夏秋蔬菜和设施农业优势生产区。截至2020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