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8714条记录
蚕桑资源高效综合利用的新内涵和新思路

蚕业科学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蚕桑资源高效综合利用是蚕桑绢丝产业的延伸与拓展。全文以新的思路与理念讨论了蚕桑资源高效综合利用新技术及该学科与产业的发展方向:将蚕桑产业相关的物质资源、生物资源和文化资源,以现代科学技术和循环经济模式进行开发利用,以达到物尽其用和资源效益最优化的目的;从蚕桑资源的加工特性、功能评价、多功能品种选育、原料标准化生产、加工工艺优化等方面系统构建蚕桑资源高效综合利用的学科和技术体系;从桑枝、蚕蛹、蚕沙等大宗资源入手,开展精深加工提高附加值,并开拓蚕桑资源的生态和文化功能,实现蚕桑资源的全方位开发,打造蚕桑资源高效综合利用新产业。

关键词: 蚕桑资源 高效综合利用 新技术 学科发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接种鸡IBD弱毒疫苗后鸡脾脏TLR7基因表达的动态变化

黑龙江畜牧兽医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给11日龄雏鸡分别口服接种鸡传染性腔上囊炎(IBD)弱毒疫苗(法贝灵,IBD-Blen)1头份和3头份后,于不同时间采集脾脏组织分离纯化淋巴细胞,用常规法抽提总RNA,以鸡β-actin基因为内参,采用半定量RT-PCR法检测脾脏组织中鸡Toll样受体7(chTLR7)基因的表达动态。结果表明:接种IBD弱毒疫苗前,试验鸡脾组织中chTLR7有微量表达;疫苗接种后,脾脏中chTLR7 mRNA的表达开始显著上升;接种后12小时达峰值,此后迅速下降;130小时降至疫苗接种前的基础水平。说明chTLR7可能参与了IBDV感染早期的天然免疫反应过程。

关键词: Toll样受体7(TLR7)基因 半定量RT-PCR 传染性腔上囊炎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国墨兰品种遗传多样性的AFLP分析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AFLP分析技术,从64对PstI/MseI引物中筛选出9对多态性引物组合,对来源于中国广东、福建、台湾的42个墨兰品种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分析,共扩增出1 384条带,其中多态性带1 333条,多态性率96.3%。平均每对引物扩增带数154条、多态性带数148条。所有的品种均可区分,其中39个品种具特征带或缺失带。墨兰品种间的遗传多样性丰富,品种间的Dice相似系数0.422 2~0.824 5,平均相似系数0.611 2。"达摩"系列芽变叶艺品种间的遗传多样性显著降低,多态性率76.6%,平均相似系数0.725 6。NTSYS2.10聚类分析表明同一产地来源的品种基本上可聚在一起,反映出了品种间的亲缘关系。

关键词: 墨兰 兰科 遗传多样性 AFLP 芽变 叶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鸡肉蛋白提取工艺研究

食品科技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以蛋白质含量及其提取率等为指标,对比石油醚脱脂、传统"碱溶酸沉"工艺及石油醚脱脂和传统"碱溶酸沉"工艺结合这3种方法提取鸡肉蛋白,优选最佳提取工艺。研究表明:鸡肉干燥粉直接进行石油醚脱脂和透析48h即为鸡肉蛋白的最佳提取工艺,其蛋白质含量(按干基计)可达到93.70%。

关键词: 鸡肉蛋白 提取工艺 氨基酸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28个灵芝菌株品比研究

广东农业科学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28个灵芝菌株的栽培性状、子实体商品特性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信中、信州、韩1的菌丝生长旺盛,原基形成时间和菌盖分化期较短,单芝产量达110 g/个以上,菌盖肾形,直径大于11 cm,子实体丛生,综合性状良好。

关键词: 灵芝 栽培性状 商品性状 品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节瓜抗镰刀菌酸突变体的筛选和特性研究

中国农学通报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枯萎病是节瓜的主要病害之一。为了创新节瓜抗枯萎病资源,利用枯萎病毒素镰刀菌酸(FA)为胁迫剂,以节瓜不定芽为筛选材料,进行了节瓜抗镰刀菌酸变异体离体筛选研究。试验结果表明,FA胁迫的适宜浓度为60~80mg/L。筛选出的抗性细胞系继代培养后仍保持对FA抗性,其再生植株的R1、R3代株系亦具有对枯萎病的抗性;与供体材料相比,再生系后代株系除枯萎病抗性增强外,其他主要农艺性状没有明显变化。表明利用抗FA细胞系离体筛选技术改良和创新节瓜抗枯萎病材料是可行的。

关键词: 节瓜 镰刀菌酸抗性 体细胞突变体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优质稻新品种黄粳占选育研究——水稻核心种质育种理论应用实例

广东农业科学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介绍了在水稻核心种质育种理论的指导下利用粳稻种质培育优质高产水稻新品种黄粳占的过程,指出黄粳占是应用水稻核心种质育种理论育成的含有粳稻血源的早晚兼用型优质稻新品种,该品种在广东省常规稻新品种区试中比对照种粤香占增产8%以上,米质达国标、省标优质稻二级,中抗白叶枯病,达到广适性超级稻综合指标,于2008年1月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同时还介绍了黄粳占的栽培技术要点。

关键词: 核心种质 黄粳占 优质稻 栽培要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DA-6对干旱胁迫下花生生理及生长指标的影响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盆栽试验研究花生干旱胁迫条件下盛花期使用DA-6对生理指标和生长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DA-6能减缓干旱胁迫对花生造成的伤害,增强花生光合产物的积累和水分利用能力,提高花生的养分吸收量和荚果产量。与干旱胁迫对照比较,喷施DA-6叶片的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增加48.9%和26.6%,土施DA-6叶片的光合效率和蒸腾速率增加47.8%和68.0%,喷施后水分利用效率有明显提高;另外,喷施和土施DA-6,脯氨酸含量显著降低35.1%和62.0%,MDA含量下降44.9%和34.2%,花生荚果的产量增加7.9%和18.3%,籽粒粗脂肪含量也有显著提高。综合来看,喷施DA-6提高水分利用效率和花生籽粒粗脂肪含量的效果最好。因此,DA-6可作为节水农业上具有应用潜力的可提高作物抗旱性的新型化学调节物质。

关键词: DA-6 干旱胁迫 花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放线菌GAAS7310高产菌株的选育研究

中国生物防治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自然选育、紫外线和空间诱变相结合,对抑菌霉素A17(Antimycin A17)的产生菌——放线菌GAAS7310(Streptomycessp.)进行菌种选育。筛选出高产菌株TK1,其产素效价比原始菌株提高了约60%;酯酶同工酶分析表明该突变株在酯酶同工酶的谱带上与出发菌株有差异,但表现不明显。

关键词: 紫外线诱变 空间诱变 酯酶同工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野生稻种质资源收集与保存方法

广东农业科学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野生稻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方法是否得当关系到野生稻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能否得到有效保护。综述了野生稻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方法。种质库、种质圃和原位保存相结合是野生稻种质资源保存较为完整的方法,种质圃保存要注意创造与不同野生稻种相适应的环境条件。收集采样时注意根据不同野生稻种的生物学特性和环境条件制定合理的采样策略,包括采集样本数量、采集方式、采集点设置。

关键词: 野生稻 种质资源 保存 收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