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10820条记录
西瓜枯萎菌拮抗细菌的筛选、鉴定及防效测定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从内蒙古、新疆、安徽、河南、江苏、江西6省的西瓜、黄瓜和茄子3种作物根际土壤和病健组织中,共获得样本64份,分离得到细菌1050株。室内抑菌活性测定结果表明:9株细菌分离物对西瓜枯萎病菌Fusariumoxysporumf.sp.niveum、甘蓝黑斑病菌Alternaria brassicicola、辣椒疫霉病菌Phytophthora capsici和番茄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均具有很强的拮抗作用,其中菌株NBT-15和PL-82对西瓜枯萎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比较明显,抑制率分别为60.5%和55.3%。盆栽防病试验结果表明:NBT-15和PL-82对西瓜枯萎病的防治效果分别为80.4%和75.6%。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及16S rDNA序列分析结果确定菌株NBT-15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PL-82为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

关键词: 拮抗细菌 西瓜枯萎病菌 防效 鉴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溶剂对毒死蜱、甲氰菊酯和溴氰菊酯在电子捕获检测器上响应的影响

江苏农业科学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明确溶解于不同溶剂中的农药在使用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检测时响应的差异,总结出有利于定量分析农药的溶剂选择方法。采用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分析用甲醇、乙腈和空白面粉基质提取液配制的毒死蜱、甲氰菊酯和溴氰菊酯的系列标准溶液在ECD上的响应强度。结果表明,乙腈和面粉基质提取液中的毒死蜱、甲氰菊酯和溴氰菊酯在ECD上的响应值远远高于甲醇提取液中的相应值,表明乙腈使毒死蜱、甲氰菊酯和溴氰菊酯在ECD上的响应强度增强,而面粉基质提取液中的其他杂质对毒死蜱、甲氰菊酯的响应影响不明显,对溴氰菊酯的响应有一定影响。甲醇中的甲氰菊酯和毒死蜱分别在0.01~0.1、0.01μg/mL以下已经没有响应,进一步说明甲醇对目标分析物ECD信号响应的减弱作用。用电子捕获检测器检测分析农药分子时,乙腈可以大大提高溶解在其中的农药分子的响应强度,建议用乙腈溶解目标分析物进行检测。且制作标准曲线的溶剂和样品定容的溶剂必须一致,否则将严重影响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关键词: 电子捕获检测器 甲醇 乙腈 基质 农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应用模糊数学综合评判法优选速冻大豆仁加工品种

江苏农业科学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溧水植物基地4个鲜食大豆品种苏99-8、苏ZY01、苏ZY02和新大粒1号的感官品质和理化品质进行模糊综合评判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大豆品种间多项指标差异显著,4个大豆品种品质的排序为:苏99-8>苏ZY01>新大粒1号>苏ZY02。利用模糊综合评判法优选速冻大豆加工品种可较为客观地得出品质评定结果,为江苏省速冻大豆优良品种的遴选提供理论指导和方法。

关键词: 速冻大豆 品种优选 品质评价 模糊综合评判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生长期互花米草的理化特性及厌氧发酵特性

农业工程学报 2011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不同生长阶段互花米草的理化特性及厌氧发酵性能,找出互花米草的最佳收获期,进行了不同生长阶段互花米草的中温厌氧消化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生长期的延长,互花米草中易分解有机物含量下降,木质纤维素含量增加,木质纤维结构发育逐渐成熟,坚韧度增加,纤维素的结晶度提高,C/N增加,互花米草的可生物降解性能降低,但由于金属阳离子含量降低,对厌氧微生物产生抑制的风险降低。互花米草直接厌氧发酵的厌氧生物转化率较低,最高的为5月份采收的互花米草,为42.55%,最低的为11月份采收的互花米草,仅为18.76%。从互花米草生物量以及产气稳定性等角度综合考虑,选择8月份作为互花米草的最佳采收时期。

关键词: 沼气 厌氧消化 农业废弃物 互花米草 不同生长期 理化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鲜板栗辐照防霉保鲜技术研究

江苏农业科学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了新鲜板栗利用60Co-γ射线辐照后的保鲜效果。结果表明:0.5 kGy以下剂量辐照的板栗的霉变率与对照差异不明显,1.0 kGy辐照可有效抑制板栗发芽、杀灭害虫、防止板栗霉烂;辐照后3个月内低温储藏的板栗防霉效果都优于常温储藏;辐照后3个月时,网袋低温保藏的失水率为15%左右,PE袋常温保藏的失水率为5%左右,而PE袋低温保藏的基本不失水。适宜的辐照剂量能够抑制板栗果实呼吸速率。综合试验的结果,1.0 kGy的辐照剂量可以使新鲜板栗达到较好的防霉效果,PE袋包装低温保藏的方式略优于其他3种保藏方式。

关键词: 辐照 杀虫 防霉 吸收剂量 新鲜板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经济实用型连栋温室结构及使用技术

江苏农业科学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试验研究与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总结出苏南地区经济实用型连栋温室的结构设计标准:温室栋宽8×4=32 m,长度40~60 m,面积1 280~1 920 m2,南北延长方向,柱高3 m,顶高5 m,雨槽底檐距柱底3 m,屋脊距柱底5 m,拱半径9 m。柱距为中柱4 m,边柱2 m。根据NYJ/T06—2005《连栋温室建设标准》,对安装材料、荷载规范等提出技术要求。该温室具有造价低,抗暴风雪能力强,保温节能效果显著,运行成本低等优点。不受季节限制,可以周年进行苗木、精品蔬菜、花卉等高附加值作物的栽培。

关键词: 沿江苏南地区 连栋温室 结构设计 荷载计算 使用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GmCHS8和GmIFS2基因共同决定大豆中异黄酮的积累

作物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大豆异黄酮受多基因控制,采用传统育种方法提高大豆异黄酮含量比较困难。我们之前的研究表明,CHS8基因在异黄酮生物合成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CHS8基因过量表达并不能显著提高异黄酮含量。本研究利用Microarray技术,检测了高异黄酮品种RCATAngra(RCAT)和低异黄酮品种Harovinton(HVNT)的18362基因在种子发育过程中表达水平的变化以及大豆种子中异黄酮累积的趋势,利用RT-PCR证实CHS8和IFS2分别是CHSs和IFSs基因家族中的主要基因;证实CHS8是类苯基丙醇主路径中的主基因,并发现异黄酮支路中的IFS2基因在RCAT和HVNT品种中表达差异亦达到显著水平。进一步利用发根农杆菌转化系统,在大豆上分别过量表达CHS8、IFS2和CHS8+IFS2,前两者异黄酮含量较对照分别提高65.9%和34.4%,但增幅未达显著水平;而后者则提高了82.3%,增幅达极显著水平(P<0.0001),因而证实大豆中异黄酮的积累由CHS8和IFS2基因共同决定。

关键词: CHS8 IFS2 过量表达 共同决定 大豆异黄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非对称性增温对冬小麦籽粒淀粉和蛋白质含量及其组分的影响

作物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气候变暖呈现明显的非对称性,冬春季和夜间的增温趋势显著。参考国外先进的田间开放式增温方法,2007—2009年在江苏南京开展了昼夜不同增温对冬小麦籽粒淀粉和蛋白质含量及其组分的影响研究。全天、白天和夜间3种增温处理分别显著提前了冬小麦的灌浆期,并改变了灌浆期高于32℃高温的出现时间和天数,引起了籽粒中淀粉组分、蛋白质含量及蛋白质组分的明显变化。3种增温处理中,冬小麦总淀粉含量差异不显著,但均显著提高了籽粒中直/支淀粉的比例。其中白天增温的直/支比最高,两年分别比对照提高6.9%和46.2%。增温处理使籽粒中总蛋白质含量显著降低,并呈现对照>白天>夜间>全天的趋势。与对照相比,全天、白天和夜间增温的籽粒蛋白质含量两年平均分别下降9.1%、5.4%、6.9%。增温处理对籽粒蛋白质组分的影响比较复杂,但两年结果表明,白天增温对蛋白质组分的影响趋势一致,均为清蛋白含量最低、球蛋白含量最高、谷/醇比最低。上述结果表明,气候变暖不仅将影响作物的生育时期,而且还直接影响温度高低。增温对冬小麦品质的影响比较复杂,不同年份及变暖情景之间的增温效应差异显著。

关键词: 气候变暖 开放式增温 冬小麦 籽粒品质 淀粉 蛋白质

加强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投资企业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的思考

江苏农业科学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随着农业科技型企业的发展,必须建立和完善企业财务和会计核算管理控制制度。本文通过阐述股权多元化治理结构、建立健全内控制度、全面预算管理、税收筹划、提高财会人员业务能力等方面,对加强投资企业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提出一些思考。

关键词: 企业 财务管理 会计核算 思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呋喃丹降解菌CFDS-1的筛选鉴定及降解特性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有效治理呋喃丹的污染,从受呋喃丹长期污染的土壤中分离筛选到一株高效降解呋喃丹的菌株CFDS-1,经形态、生理生化、16S rDNA(GenBank accession No.AY702969)同源性及系统发育地位等分析,将其初步鉴定为Sphingomonas sp.当接种量为5%时,CFDS-1能在48 h内降解100 mg L-1的呋喃丹,对于高达300 mg L-1的呋喃丹依然有降解效果;CFDS-1对呋喃丹的降解率与起始接种量呈正相关;降解呋喃丹的最适pH是8.0~9.0;在20~42℃范围内,温度对CFDS-1降解呋喃丹没有显著影响;该菌在250 mL三角瓶中装液量为100 mL时,对呋喃丹的降解效果最好.土壤实验表明,该菌株同样能有效地降解土壤中的呋喃丹残留.

关键词: Sphingomonas sp. 呋喃丹 生物降解 生物修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