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植物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HMGR)研究进展
《植物生理学报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3-hydroxy-3-methylglutaryl-CoA reductase,HMGR)是甲羟戊酸途径(mevalonate pathway,MVA)的第一个限速酶,在植物细胞质萜类化合物合成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不仅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而且对植物适应苛刻的环境条件也很重要.本文就植物HMGR的结构特征、生物学功能及其调控机制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园艺植物的遗传改良及新品种的培育提供分子基础和理论依据.
关键词: 植物 萜类化合物 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HMGR) 结构特征 生物学功能


新型肥料在水稻轻简化施肥中的稳产效应评估
《中国农学通报 》 2022 CSCD
摘要:为了评估新型肥料品种在水稻轻简化施肥中的应用效果,以树脂包膜缓释肥(RCF)、聚氨酯包膜缓释肥(PCF)和有机缓释肥(LSF)等新型肥料产品为研究材料,通过多点大区对比试验,研究了"一基一追"轻简化施肥方式对'籼粳杂交稻'和'晚粳稻'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籼粳杂交稻试验中氮肥减量12.8%(218kgN/hm2),RCF、PCF和LSF等新型肥料轻简化施肥处理水稻产量、产量构成因子与常规施肥(FF)处理间都没有显著差异;'晚粳稻'试验中氮肥减量36.1%(177 kg N/hm2),RCF、PCF和LSF等新型肥料轻简化施肥处理分别比FF处理减产20.4%、12.0%和22.8%.PCF处理水稻有效穗数和成穗率与FF处理间差异不显著,RCF和LSF处理则显著降低了'晚粳稻'有效穗数和成穗率.轻简化施肥各处理氮肥偏生产力都显著高于FF处理.RCF和PCF处理氮肥农学利用率与FF处理间差异不显著,LSF处理"籼粳杂交稻"试验中氮肥农学利用率显著高于FF处理,'晚粳稻'试验中则显著低于FF处理.水稻轻简化施肥技术的应用效果同时受到施氮量和肥料品种的影响,聚氨酯包膜缓释肥(PCF)在不同水稻类型和试验点上的减氮稳产效应优于树脂包膜缓释肥(RCF)和有机缓释肥(LSF).
关键词: 水稻 树脂包膜缓释肥 聚氨酯包膜缓释肥 有机缓释肥 轻简化施肥


龙葵SnAGAMOUS-Like47基因的克隆与功能分析
《种子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采用转录组数据筛选获得一个AG类基因SnAGL47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采用RT-PCR分析其在不同部位的组织特异性表达,通过在龙葵中超表达SnAGL47分析其表型变化,使用分光光度计测定转基因植株萼片花青素含量。结果显示,SnAGL47基因的开放阅读框为681 bp,编码226个氨基酸,含有MADS结构域以及K-box结构域,C端具有两个AG-motif结构,属于AG类MADS-box家族基因;系统进化树分析显示,SnAGL47与番茄中的TOMATO AGAMOUS-Like 11(TAGL11)亲缘关系最近。RT-PCR分析表明,SnAGL47基因只在花的心皮组织中表达。形态学分析发现超表达SnAGL47植株的花萼明显增大;在果实成熟期,萼片出现类似成熟果实中的花青素积累而变为紫红色。研究表明,SnAGL47具有MADS以及K-box结构域,属于AG类MADS-box家族基因,过表达SnAGL47会导致萼片向心皮状器官的转变并产生花青素的积累,推测SnAGL47参与龙葵心皮的发育及果实的成熟过程。
关键词: 转基因龙葵 MADS-box SnAGL47 花发育


番鸭盲肠真菌菌群结构及其发育性变化研究
《动物营养学报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番鸭盲肠真菌菌群结构及其生长发育过程中真菌菌群多样性的变化.试验选用1日龄健康番鸭70只,饲养70 d,分别在番鸭1、3、7、14、28、42和70日龄时,每组随机选取6只番鸭,屠宰取盲肠内容物,提取盲肠内容物中真菌DNA进行测序分析.结果表明:在门水平上,1~70日龄番鸭的盲肠中子囊菌门(Ascomycota)和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均为优势菌门.在属水平上,3~7日龄番鸭的盲肠中赤霉菌属(Gibberella)、念球菌属(Candida)和小戴维霉属(Davidiella)为优势菌属,14~28日龄番鸭的盲肠中赤霉菌属和念球菌属为优势菌属,70日龄番鸭的盲肠中以红酵母菌属(Rhodotorula)、毛芽孢子菌属(Trichosporon)和赤霉菌属为优势菌.42~70日龄番鸭盲肠中的真菌菌群种类比1~28日龄多.综上所述,番鸭盲肠中的真菌菌群种类会随着日龄的增加而逐渐丰富多样,这为番鸭肠道真菌菌群与生长发育关系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基于ISSR和SRAP分子标记的黄精种质遗传多样性研究
《中草药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 研究黄精Polygonati Rhizoma居群遗传多样性,为黄精药材资源保护和新品种培育提供依据.方法 以4个居群22个种源47份黄精种质资源为材料,选用14条ISSR和11对SRAP分子标记进行多态性检测、遗传多样性比较和聚类分析,揭示黄精种质的遗传多样性及地理分布特征.结果 ISSR引物和SRAP引物分别扩增出186和142条清晰带数,其中多态性条带数分别为185和140,多态性比率(percentage of polymorphic bands,PPB)分别为99.46%和98.59%;遗传多样性分析显示,ISSR和SRAP标记下基因分化系数(Gst)分别为0.279 9和0.231 6,即黄精遗传变异主要发生在种群内,居群间基因流(Nm)分别为1.2864和1.659 3,遗传相似系数在0.053 3~0.948 1和0.032 8~0.967 7.聚类结果显示,相同黄精药材基原种质聚在一起,ISSR和SRAP标记分别将黄精居群分为5和3大类群,且以ISSR标记的聚类结果更符合实际地域分布.结论 黄精种质遗传多样性丰富,ISSR和SRAP标记可适用于黄精亲缘性鉴定,研究结果可为黄精资源的保护和育种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 黄精 分子标记 遗传多样性 种质资源 ISSR SRAP


缓释肥占基肥比例对单季晚稻分蘖和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浙江农业学报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温室盆栽试验,研究在基肥中施用不同比例的缓释肥对单季晚稻分蘖动态、水稻生长和氮素吸收的影响,拟为单季晚稻一次性施肥技术提供理论指导。试验共设5个处理:N0,不施氮;CF,常规施肥;20%SRN,基肥中20%的氮用缓释氮肥提供;40%SRN,基肥中40%的氮用缓释氮肥提供;60%SRN,基肥中60%的氮用缓释氮肥提供。除N0外,各处理的施氮量相等。结果表明:各施氮处理的水稻分蘖数随移栽时间的变化均符合一元二次方程(P<0.05)。与CF相比,施用缓释肥并未显著(P>0.05)增加水稻的理论最大分蘖数和成穗率,对水稻产量亦无显著影响。在分蘖盛期、孕穗期,各施氮处理根部和地上部的氮素累积量无显著差异,但与CF处理相比,20%SRN和40%SRN处理显著(P<0.05)降低了水稻成熟期地上部的氮素吸收量和氮素表观利用率。综上,与CF处理相比,在基肥中施用不同比例的缓释氮肥并不会增加水稻的无效分蘖。60%SRN处理的水稻产量、成穗率、氮素吸收利用与CF处理并无显著差异。


比较基因组学分析鱼源荧光假单胞菌的致腐和适应性
《水产学报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究荧光假单胞菌的强致腐和环境适应性,实验通过分析2株海水鱼源荧光假单胞菌的蛋白酶活性和挥发性盐基氮(TVB-N)的形成,并采用比较基因组学方法解析致腐和适应机制.结果显示,荧光假单胞菌PF07和PF08在冷藏鱼汁中的蛋白酶活性强,积累较多TVB-N.经全基因组测序、组装和功能注释后,得到PF07基因组长度为6.13 Mb,GC含量61.4%.通过泛基因组分析可知,PF07与PF08核心基因共4980个,独特基因分别有516和470个.COG和KEGG注释显示2株致腐菌基因组中参与氨基酸代谢基因占比最高,PF07独特基因参与无机离子转运代谢居多.碳水化合物活性酶CAZy注释表明,2株荧光假单胞菌基因组中糖苷转移酶与糖苷水解酶基因均占比最高,还鉴定得到大量分解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质等多种底物的酶和相关蛋白基因,特别有碱性金属蛋白酶AprA、多胺ABC转运蛋白渗透酶PotC、精氨酸与鸟氨酸脱羧酶等多种降解蛋白酶.另外,2株致腐菌分布有rpoS、rpoN和rpoD多种σ因子.2株鱼源荧光假单胞菌表现出强的致腐性,研究通过比较基因组学方法解析荧光假单胞菌分布多种编码蛋白酶和腐胺形成的氨基酸代谢基因、分解糖原和脂肪的基因及环境适应调控因子.本研究从基因水平初步揭示了荧光假单胞菌强分解蛋白质等多种底物的分子基础,有助于深入探究该菌的代谢特征和致腐机制.


西瓜NCED基因的鉴定及其对枯萎病和脱落酸的表达模式分析
《分子植物育种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脱落酸(abscisic acid,ABA)是植物生长发育和逆境胁迫所必需的一种重要的植物激素,而9-顺式-环氧类胡萝卜素双加氧酶(NCED)是催化植物ABA合成的关键限速酶,在植物对干旱、高盐及病原菌等逆境的响应过程中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还没有报道对西瓜中的ClNCED基因进行分离和鉴定.本研究在西瓜基因组中利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共鉴定出10条ClNCED基因,预测并分析了这10条ClNCED基因的基因结构、染色体位置、亚细胞定位等基本信息及在西瓜不同组织器官、ABA和枯萎病处理下的表达模式.亚细胞定位预测发现大部分西瓜ClNCED蛋白主要被定位在叶绿体和细胞质中.利用不同物种的NCED蛋白进行进化分析发现西瓜ClNCED蛋白聚类在5个亚族中.亚族Ⅳ是西瓜特异亚族,只包含一对串联重复基因ClNCED09和ClNCED10编码的蛋白.在所有西瓜ClNCED基因中,只有一半有内含子,内含子数由5~12不等.另外,我们还利用荧光定量PCR(RT-qPCR)对ClNCED基因的时空表达模式进行分析,发现一半的西瓜ClNCED基因为特异表达基因,并且大部分在雄花中优势表达.此外,我们从ClNCED基因的启动子中发现了许多重要的顺式作用元件,这些元件与激素和逆境相关,对西瓜ClNCED基因在喷施ABA及接种尖孢镰刀杆菌后的表达水平进行分析,发现绝大部分ClNCED基因能响应ABA处理,同时还鉴定到多个响应枯萎病的ClNCED基因,这也为今后西瓜ClNCED基因的功能鉴定及相关的抗病分子育种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 西瓜;9-顺式-环氧类胡萝卜素双加氧酶(NCED);脱落酸(ABA);基因表达;进化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