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28323条记录
网箱和流水池塘养殖俄罗斯鲟的生长特性

水产学杂志 2018

摘要:2017年随机从网箱(6m×6m×7.5m)采集1~7龄、流水池塘采8~10龄俄罗斯鲟Acipenser gueldenstaedtii样本500尾,测量体长和体质量,研究人工养殖俄罗斯鲟的生长特性。结果表明,养殖俄罗斯鲟的体长(L)与体质量(W)呈幂函数增长相关,其方程为:W=6×10~(-6)L~(3.1292)(R~2=0.9846,n=500),b>3,呈异速生长;1~10龄期间,俄罗斯鲟生长分为快速生长期(1~4龄)、稳定生长期(5~8龄)和生长衰老期(9~10龄);拟合出Von Bertallanff的生长方程为:L_t=130.776(1-e~(-0.269(t-0.122)))(R~2=0.948,n=500),W_t=35.709(1-e~(-0.112(t-1.905)))(R~2=0.878,n=500)。生长拐点年龄为4.36龄,拐点处W=8.59kg,L=90.52cm,拐点前生长较快;拐点后,体长生长减慢,体质量生长减慢滞后,10龄后出现负生长。建议人工养殖俄罗斯鲟商品鱼以5龄前上市为宜。

关键词: 俄罗斯鲟 人工养殖 生长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国和墨西哥渔业科技合作前景探析

世界农业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渔业对外合作日益增强。本文基于中国和墨西哥现阶段渔业发展现状,认为中国和墨西哥渔业科技合作符合双方的利益和发展需求,渔业管理政策值得互相学习和借鉴。基于此,本文对中国与墨西哥渔业科技合作的总体思路、主要领域的政策等进行了分析,认为中国与墨西哥的渔业双边合作前景广阔,并对需加强的具体合作重点和对策提出了措施建议。

关键词: 墨西哥 渔业 科技合作 一带一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室内培育不同产地卤虫的成虫肠道菌群结构分析

南方农业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探究室内培育卤虫的成虫肠道菌群组成及结构特征,为开展人工健康养殖卤虫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俄罗斯鄂木斯克地区及我国巴里坤和渤海湾产地的卤虫卵进行孵化,人工养殖至成虫期后采用16S rDNA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不同产地卤虫肠道内的菌群组成及结构特征。【结果】Illumina MiSeq测序共得到481096条有效序列,平均每个样品有53455条有效序列。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和厚壁菌门(Firmicutes)为不同产地卤虫肠道内的优势菌群,其在肠道菌群内的相对丰度均在97.0%以上。不同产地卤虫肠道菌群的共有OTU为291个,共有OTU对应序列数占不同产地卤虫总序列数的95.04%。其中,假单胞杆菌属(Pseudomonas)有29个OTUs,其对应序列数占总序列数的31.25%;盐单胞杆菌属(Halomonas)有15个OTUs,其对应序列数占总序列数的16.44%;交替赤杆菌属(Altererythrobacter)有9个OTUs,其对应序列数占总序列数的12.00%。不同产地的卤虫肠道菌群也存在一定差异,交替赤杆菌属和列文虎克菌属(Leeuwenhoekiella)在俄罗斯鄂木斯克卤虫肠道内的相对丰度显著高于我国巴里坤和渤海湾产地的卤虫(P<0.05,下同),微小杆菌属(Exiguobacterium)在我国巴里坤卤虫肠道内的相对丰度显著高于俄罗斯鄂木斯克地区和我国渤海湾产地的卤虫,而Idiomarina属仅在我国渤海湾卤虫肠道菌群中出现。【结论】卤虫肠道菌群构成与其生存的水体环境和摄食的饵料相关,因此可通过调整养殖水体环境和投喂饵料的一致性以提高肠道共有菌群的比例。卤虫肠道中参与食物消化吸收的有益菌群可作为今后研究卤虫生长机制的靶菌群。

关键词: 卤虫 肠道 菌群结构 不同产地 成虫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西菲律宾海盆本哈姆隆起玄武岩岩浆作用条件

海洋科学进展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哈姆隆起(Benham Rise)(形成时代为37~36 Ma)位于菲律宾海板块西侧的西菲律宾海盆内。此海底隆起靠近菲律宾海沟,水深2 000~3 000m,体积接近1×10~5 km~3,为一典型的海底高原。玄武岩样品中的橄榄石斑晶颗粒粒径为0.2~0.4mm,自形-半自形,部分橄榄石斑晶发生明显的伊丁石化,不具橄榄石捕虏晶所特有的环状裂隙和扭折结构;基质中的橄榄石微晶粒径为0.01~0.05mm。早期结晶出来的橄榄石斑晶被寄主岩浆携带向上运移到地表期间,与寄主岩浆相互作用有限,少数橄榄石颗粒出现弱的成分分带现象。利用橄榄石斑晶与寄主岩浆对本区域地幔潜在温度(Tp)进行了计算,结果显示本哈姆隆起之下的地幔潜在温度范围为1 660~1 683℃。与正常洋中脊之下的地幔潜在温度相比,本哈姆隆起高约185~230℃,表明本哈姆隆起之下的地幔可能存在热量异常。此外,本哈姆隆起玄武岩中斜长石斑晶的结晶温度平均为1 160℃,结合其具有较高的An值(100Ca/(Ca+Na),表明斜长石斑晶形成于快速上升的幔源岩浆中。本研究为本哈姆隆起为地幔柱成因的观点提供了证据。

关键词: 玄武岩 橄榄石 斜长石 地幔潜在温度 地幔柱 本哈姆隆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下滑翔机内波观测方法

海洋科学进展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把握水下滑翔机功能特点和内波运动特征的基础上,提出水下滑翔机中性悬停、随体原位观测内波的方法。首先需要对水下滑翔机加装加速度计和深度计,用于记录并辅助控制其运动过程;其次,控制水下滑翔机下潜至目标区域的跃层梯度最大处水层,通过中性体浮力控制和姿态调节系统实现水平悬停,做到最大化无滑脱随流运动;然后,水下滑翔机在遭遇内波后跟随内波一起运动并进行同步观测;最后,分析观测数据,并基于相应特征选定内波物理模型,建立内波的三维运动学结构模型。该方法是内波直接观测技术的有益探索,对深入发挥水下滑翔机观测效能、把握内波运动学结构和动力学支撑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 水下滑翔机 内波 中性悬停 原位观测 运动学结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华南沿海地区近江牡蛎重金属污染调查与评价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nductive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try,ICP-MS)对2016年12月在华南沿海地区采集的近江牡蛎软体部及不同组织中Cd、Al、Pb、Hg、Cu和Zn等重金属含量进行分析,讨论了内脏团对牡蛎重金属含量的影响,并运用单因子污染评价指数法和尼梅罗污染指数法对检测结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华南沿海地区近江牡蛎中重金属含量存在显著的地区分布差异(p<0.001),且同一海域不同种类重金属元素含量也具有明显的差异,其中Zn、Cu、Al含量较高,其平均值分别为255.18、49.61、82.55 mg/kg,Hg含量最低,其平均值为11.80μg/kg。内脏团是重金属的主要蓄积部位,除去内脏团后,Cd、Pb、Hg、Al、Cu含量比牡蛎整体略低,Zn含量则略高,且不同组织重金属含量具有差异性;被检地区近江牡蛎中未受到Pb、Hg污染,部分地区Cu、Al含量较高。

关键词: 华南沿海 近江牡蛎 重金属 污染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GC-MS联用技术分析传统鱼露发酵过程中挥发性风味成分和脂肪酸组分变化

水产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明鱼露在不同发酵时间点挥发性物质的差异以及脂肪酸对传统鱼露的香气物质形成的影响,实验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分析鱼露发酵过程中的挥发性风味成分和脂肪酸组成。结果显示,在5个不同发酵时间点的鱼露样品中共检测出7大类56种挥发性化合物,并用内标法对各挥发性化合物进行定量。以OVA值为依据,从56种挥发性化合物中筛选出12种对鱼露风味轮廓贡献显著的主体呈香化合物如3-甲硫基丙醛等。鱼露的主体特征风味可描述为蘑菇香味、土豆香味、麦芽香味、香草味、水果香味和鱼腥味。鱼露中的脂肪酸主要分布范围为C15~C26,不饱和脂肪酸(UFA)相对含量高达67.23%。在鱼露发酵过程中,风味相关的亚油酸和亚麻酸变化较为显著,与主体挥发性风味化合物的变化呈现一定的相关性,证明不饱和脂肪酸是鱼露发酵过程中产生特征风味的重要前体物质。

关键词: 鱼露 风味 脂肪酸 气质联用 发酵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海藻多糖的提取、分离纯化与应用研究进展

食品工业科技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海藻多糖是海藻中的重要活性物质,含量较高。大量研究表明,海藻多糖具有良好的凝胶性、稳定性、成膜性,同时具有抗病毒、抗凝血、抗肿瘤、免疫调节、抗氧化等多种生物活性,被广泛应用于食品、保健医药及化妆品等方面。本文综述了海藻多糖的提取、分离纯化以及应用的研究新进展,比较分析了不同的提取及分离纯化方法的优缺点,列举了海藻多糖在食品、保健医疗及化妆品等方面的应用,指出了海藻多糖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对海藻多糖未来的发展及应用进行了展望,以期能更好的开发利用海藻多糖,促进海藻多糖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 海藻多糖 提取 分离纯化 应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专利的我国水产动物育种技术景观分析

水产科技情报 2018

摘要:针对现阶段我国水产动物遗传育种技术全景研究较少且主要以定性研究为主的问题,采用定量技术景观分析方法,从时间、空间、主题、创新主体等4个维度对该领域的技术进行了全景阐释。结果表明:我国水产动物育种技术正处于快速发展期;东部沿海各省育种技术创新表现活跃;选择育种、杂交育种等传统的育种技术持续发展,技术创新成果多,分子生物学与传统育种相结合的选育成果已经开始凸显;科研院所和高校是技术创新的来源,企业尚未成为该领域的创新主体。

关键词: 水产动物 育种 技术景观 专利 全景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天然抗氧化剂对裂壶藻油氧化稳定性影响的研究

中国油脂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Schaal烘箱法,以过氧化值和DHA含量变化为油脂氧化稳定性的评价指标,研究5种天然抗氧化剂对裂壶藻油氧化稳定性的影响。从中选择3种较优的天然抗氧化剂按一定比例复配得到复配天然抗氧化剂,并研究其对裂壶藻油氧化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5种抗氧化剂均能提高裂壶藻油的氧化稳定性,其中维生素E、迷迭香酸、茶多酚对裂壶藻油的氧化稳定性的提升较大;3种天然抗氧化剂复配配方为维生素E与迷迭香酸、茶多酚复配比例为2∶1∶2时对裂壶藻油的氧化稳定性的提升最大,在此条件下15 d后裂壶藻油的过氧化值为(30.25±0.57)mmol/kg,且该配比下DHA含量为(3.32±0.12)g/100 g,油脂的过氧化值低,DHA含量高,品质较好。

关键词: 天然抗氧化剂 裂壶藻油 氧化稳定性 DHA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