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5840条记录
晚生茶树新品种“乌叶单丛茶”

农村百事通 2013

摘要:"乌叶单丛茶"是从广东"凤凰水仙"有性群体中系统选育的高香型无性系茶树新品种,2013年1月通过了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芽叶黄绿色,茸毛少,一芽三叶期在3月下旬,百芽重110克。产量高,干茶产量每公顷1245~1845公斤。晚生,丰产,质优。适应性和抗逆性强,抗小绿叶蝉能力较强。适制单丛茶、红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阿维菌素对虚伪新小绥螨生长发育影响的初步研究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室内评价了阿维菌素对虚伪新小绥螨的相对毒力。虚伪新小绥螨的卵和雌成螨经5个不同浓度的阿维菌素溶液处理后,观察生长发育情况。结果表明,高浓度的阿维菌素对捕食螨雌成螨的毒力显著高于低浓度。经过0.9 mg.L 1和0.6 mg.L 1的阿维菌素处理72 h后,虚伪新小绥螨的存活率下降50%,当阿维菌素浓度为0.3 mg.L 1时,处理144 h后成螨的存活率明显低于对照处理,但处理240 h后,虚伪新小绥螨的雌螨存活率与对照无显著差异。0.3 mg.L 1~0.9 mg.L 1的阿维菌素能降低虚伪新小绥螨的产卵量,随着浓度的升高,产卵量逐渐下降。但阿维菌素对虚伪新小绥螨卵的孵化率没有影响。浓度为0.3 mg.L 1~0.6mg.L 1的阿维菌素处理72 h内对虚伪新小绥螨幼螨的存活率影响不显著,但显著地影响幼螨的发育历期和若螨的存活率;在处理96 h后,阿维菌素处理的捕食螨若螨全部死亡。

关键词: 虚伪新小绥螨 阿维菌素 存活率 产卵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优质抗稻瘟病弱感光型杂交晚稻新组合泰丰优55

杂交水稻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泰丰优55是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用自育野败型三系不育系泰丰A和自选恢复系广恢55配组育成的弱感光型杂交晚籼新组合,2011年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粤审稻2011011)。

关键词: 杂交晚稻 弱感光型 泰丰优55 优质 抗稻瘟病 选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护色剂对荔枝原浆色泽与多酚的影响

食品科学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优选荔枝原浆护色剂配方,考察添加不同质量分数的柠檬酸、D-异抗坏血酸钠、焦亚硫酸钠3种护色剂在60℃模拟体系热处理24h后对荔枝原浆色泽和多酚的影响,进行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结果表明:荔枝多酚保留率越高、明度值越大,护色效果越好。护色剂对荔枝原浆明度值和多酚保留率影响的主次顺序为:焦亚硫酸钠>D-异抗坏血酸钠>柠檬酸,且D-异抗坏血酸钠、焦亚硫酸钠对多酚保留率影响效果显著,而柠檬酸影响不显著。综合优选0.1%柠檬酸、0.075g/L D-异抗坏血酸钠、0.25g/L焦亚硫酸钠为护色剂配比。对此护色剂配比进行验证,荔枝原浆热处理60h内多酚保留率与明度值二者变化相关性极显著。

关键词: 荔枝原浆 柠檬酸 D-异抗坏血酸钠 焦亚硫酸钠 色泽 多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我国主要低产水稻冷浸田土壤微生物特征分析

水土保持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我国冷浸田主要分布的7个省份冷浸田土壤样品的微生物特征,通过与当地高产田土壤微生物特征比较发现:我国冷浸田土壤的微生物量碳含量(70.98~356.61mg/kg)总体低于高产田,差异显著(P<0.05);冷浸田土壤中可培养的细菌、真菌、放线菌、氨化细菌、固氮菌、纤维素分解菌的平均值分别为高产田土壤的53.93%,43.33%,47.32%,51.98%,44.83%,47.80%。表明我国冷浸田土壤微生物总量偏低且活性弱。但是,可培养的硫化细菌数量(平均16.21×106个/g土)和铁还原菌数量(平均9.28×107个/g土)高于高产田土壤中可培养的硫化细菌数量(平均13×106个/g土)和铁还原菌的数量(平均7.32×107个/g土),说明我国冷浸田土壤中硫化氢和亚铁浓度较高。因此,只要有针对性的改良冷浸田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的多样性,冷浸田土壤肥力将大大提高。

关键词: 冷浸田 基础微生物 功能微生物 硫化细菌 铁还原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热泵干燥过程荔枝果肉多酚组成及抗氧化活性变化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荔枝鲜果为原料,分析高温热泵干燥过程中荔枝果肉多酚的组成及抗氧化性活性变化.对干制过程中荔枝进行取样测定果肉总酚的质量分数、存在形式及酚类化合物组成和其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荔枝经干制后果肉中游离酚、结合酚和总酚质量分数显著降低(P<0.01);游离酚、结合酚和总酚的ORAC抗氧化值显著降低(P<0.01),其中游离酚对抗氧化能力的贡献最大;抗氧化能力和酚质量分数的多少呈显著正相关,酚质量分数越高,抗氧化能力越强.经干制后,荔枝果肉游离酚组成中没食子酸、香草酸、咖啡酸、表儿茶素和芦丁质量分数显著上升(P<0.05);儿茶素显著下降(P<0.05);四甲基邻苯二酚质量分数持续下降,干制成品中未检测到;结合酚中没食子酸、儿茶素、咖啡酸和表儿茶素质量分数显著上升(P<0.05);芦丁质量分数显著下降.

关键词: 荔枝 游离酚 结合酚 抗氧化活性 热泵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气调贮藏对半干柿饼货架期的影响

农产品加工(学刊) 2013

摘要:应用气调贮藏配气系统,对在不同浓度N2和CO2条件下的半干柿饼保鲜效果进行研究,检测4种不同干燥方式(如热风干燥、热泵干燥、日晒及组合干燥的柿饼霉菌等)指标。结果表明,20%CO2与80%N2的高CO2气调处理包装对热泵干燥柿饼的贮藏效果较好。

关键词: 气调贮藏 半干柿子 呼吸速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叶菜类蔬菜中主要污染物调研分析研究

热带农业科学 2013

摘要:叶菜类蔬菜是人们日常食用量最大的蔬菜品种,其种类繁多,是我国种植和消费的主要蔬菜品种。但由于叶菜类蔬菜在种植栽培过程中可能会使用某些化学物质,加之栽培环境的不良影响,使其质量安全受到威胁。本研究通过调查研究叶菜类蔬菜的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措施、农药使用情况、国内外现行污染物的限量标准及检测方法等,结合近年来叶菜类蔬菜主要污染物检测结果的统计分析,提出保障叶菜类蔬菜质量安全需要重点控制的15项污染物项目(包括13项农药及2项重金属),并对其限量值及检测方法进行比对确立,对叶菜类蔬菜的质量安全日常监管提供了有效指导。

关键词: 叶菜类 蔬菜 污染物 标准 限量值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生态区籼粳稻杂交F_2代亚种属性与株型性状的特点

作物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两个籼粳稻杂交F2群体(F2-A:晚轮422/沈农265;F2-B:泸恢99/沈农265)分别在辽宁和四川种植,研究生态环境对亚种属性及其与株型性状相互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生态环境下F2代植株籼粳属性均呈接近正态的连续变异,相对于四川,辽宁呈现明显的偏籼分布,生态环境对程氏指数六性状的影响并不完全一致。生态环境对株型特性也有较明显的影响,从四川到辽宁,株高和穗弯曲度显著提高,而穗长、剑叶长、剑叶宽及剑叶张角则表现降低趋势。不同地区株高的类型间差异没有明显规律性,剑叶长表现为籼型显著大于其他类型的趋势,剑叶张角地区和类型间大多无显著差异,不同地区剑叶宽的类型间差异因组合而异。总之不同地区从籼型到粳型,均有穗长递减而穗弯曲度递增的趋势。籼粳稻杂交F2代植株个体籼粳属性与株型性状表现出一定的相关性,但相关的方向和程度在不同地区和组合间不完全一致。

关键词: 水稻 生态条件 籼粳杂交 亚种属性 株型性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超高频RFID红茶追溯系统设计与实现

广东农业科学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实现消费者、生产者双向全过程的可追溯并辨别真伪,针对英红九号茶树种植、加工和流通方式,基于研究单位的生产要素现状,引入超高频RFID技术,结合网络信息技术,设计开发了基于超高频RFID网络化英红九号红茶追溯系统,系统采用.NET技术,利用Microsoft Visual Studio 2010+VB.NET、Microsoft SQL SERVER 2005、T-SQL语言开发设计,运用C/S与B/S相结合的网络架构,随机生成20位追溯码与标签自带的ID形成唯一的对应关系并指向对应的批次和产品类型,这种采用三层结构开发相结合的技术方式实现数据采集、追溯、共享以及查询等功能,数据和业务处理都集中在服务器上,简化了系统的开发、使用和维护。构建并实现了英红九号红茶追溯系统,满足政府职能、公众以及生产者对英红九号品牌的保护、产品质量跟踪以及市场监管等需求。

关键词: 红茶 无线射频技术 追溯系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