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5840条记录
肉鸽大肠埃希菌和沙门菌混合感染的诊断

动物医学进展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确定广东某鸽场发病的病原,从病死幼鸽的心血、肝脏中分离到2株细菌(分别编号为A菌株、B菌株),通过细菌培养特性、镜检、生化试验以及16SrRNA基因序列同源性分析,确定分离的A菌株为大肠埃希菌,B菌株为沙门菌。分离的的2株细菌对鸡、鸭均有致病力。此外,对分离菌株的药敏测试结果显示,大肠埃希菌对头孢唑啉、头孢拉定、舒巴坦、阿莫西林高度敏感,沙门菌对15种抗菌药敏感,可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

关键词: 大肠埃希菌 沙门菌 16S rRNA基因 鉴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β-葡聚糖与硒、维生素E联合添加对凡纳滨对虾组织生化指标及免疫、抗氧化相关酶mRNA表达的影响

动物营养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在饲料中联合添加β-葡聚糖(βG)与硒(Se)、维生素E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组织生化指标及免疫、抗氧化相关酶mRNA表达的影响。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不同水平的βG、Se(蛋氨酸硒形式)和维生素E(维生素E醋酸酯形式),配制成5种试验饲料,其组合及添加量分别为0、300 mg/kgβG、300 mg/kgβG+0.2 mg/kg Se、300 mg/kgβG+100 mg/kg维生素E、300 mg/kgβG+0.2 mg/kg Se+100 mg/kg维生素E,并分别记作G0、G1、G2、G3和G4。选取初始体质量为(0.83±0.02)g的凡纳滨对虾800尾,随机分为5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40尾虾,分别投喂1种试验饲料。养殖周期为5周。结果表明:与G0组相比,G1、G4组的血清总蛋白含量显著降低(P<0.05),G4组的血清尿酸含量和谷丙转氨酶活性显著升高(P<0.05)。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葡萄糖含量与谷草转氨酶活性以及肝胰腺总蛋白含量与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活性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肝胰腺酚氧化酶原mRNA相对表达量,G4组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G2组显著高于G1组(P<0.05)。与G0组相比,G1、G2、G3和G4组肝胰腺溶菌酶mRNA相对表达量无显著差异(P>0.05);与G1组相比,G2、G3和G4组肝胰腺溶菌酶mRNA相对表达量均有所降低,且G4组达到显著降低(P<0.05)。肝胰腺超氧化物歧化酶mRNA相对表达量以G2组为最高,显著高于G3组(P<0.05)。G4组的肝胰腺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mRNA相对表达量最高,与G2组差异不显著(P>0.05),但显著高于G0、G1和G3组(P<0.05)。由此得出,饲料中βG与Se二者联合添加能一定程度地提高凡纳滨对虾的免疫防御功能,可作为凡纳滨对虾的复合免疫增强剂。

关键词: 凡纳滨对虾 β-葡聚糖 维生素E 组织生化指标 mRNA表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硒

广东饲料 2013

摘要:畜禽的生长发育对硒的需求必不可少,但过量摄入也将引起畜禽中毒,因此在饲料及饲料原料对硒进行检测控制其含量是非常必要的。本文根据实际对饲料、饲料原料硒的测定,通过实验中加入不同的基体改进剂,以降低硒在灰化过程中的损失,以提高对硒测定准确度。

关键词: 石墨炉原子吸收法 测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提升农业综合开发科技创新能力的政策研究——以广东省为例

农业科技管理 2013

摘要:文章以广东省农业综合开发科技推广项目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农业综合开发科技推广项目的执行情况,总结了财政资金在投向、投量、投效、投面上存在的问题,并以提升农业综合开发科技创新能力为切入点,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设立科技推广专项资金、延长实施期限、加强承担单位之间的相互合作、加大地方特色农业扶持等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农业综合开发 科技创新 能力提升 推广项目 政策研究 广东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城市边缘区乡村特色景观规划建设探讨

中国园艺文摘 2013

摘要: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对城市边缘区进行乡村特色景观规划建设,有益于推进城乡共同发展。以城市边缘区乡村特色景观建设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建设背景及意义、概念及特征进行阐述,提出城市边缘区乡村特色景观规划建设原则与方法,构建城乡生态文明新格局。

关键词: 城市边缘区 乡村特色景观 规划设计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氯虫苯甲酰胺颗粒剂在水稻环境中的残留行为与合理使用评价

农药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明确氯虫苯甲酰胺在水稻上的残留行为,为氯虫苯甲酰胺的合理使用及其安全性评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田间小区试验进行了氯虫苯甲酰胺在水稻植株和土壤中的消解动态和最终残留量研究。样品采用甲醇提取、弗罗里硅土固相萃取柱净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测定。[结果]水稻植株、糙米、稻壳和土壤中氯虫苯甲酰胺添加质量浓度为0.005~0.1 mg/L时,其平均添加回收率为82.71%~85.47%;相对标准偏差为0.87%~3.96%。方法的最低检测质量浓度为0.005 mg/L。氯虫苯甲酰胺在施用5~6 d后植株中的含量达到最大值(0.018~0.025 mg/kg);在土壤中的消解半衰期为5.53~8.58 d;在水稻糙米中的最终残留量均小于0.01 mg/kg。[结论]建议氯虫苯甲酰胺0.4%颗粒剂防治钻蛀性害虫应在防治适期前5~6 d施药,按推荐剂量42 g a.i./hm2,施用2次,最后1次施药距离收获间隔期为14 d。

关键词: 氯虫苯甲酰胺 水稻 残留行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鬼针草属植物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其在畜牧生产上的研究进展

中国畜牧兽医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鬼针草全草均可入药,具有解热、止泻、解毒和活血散瘀等功效,但由于其繁殖力惊人,已成为广东省危害最严重的入侵杂草之一。近年药理和临床研究结果表明,鬼针草具有抑菌、抗病毒、抗炎镇痛、保肝护肝、抗疟、抗氧化、降血糖和降血压等作用,故作者主要对鬼针草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作一综述,以期为该药用植物的进一步研究开发和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关键词: 鬼针草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畜牧生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2012年广东蚕桑产业发展形势与对策建议

广东农业科学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分析了2011—2012年广东蚕桑产业生产、布局、产业化模式,茧丝绸产品出口、茧丝价格运行及蚕桑生产成本收益等情况。建议提高蚕桑生产技术水平、扶持建立一批标准化蚕桑生产示范基地,加强蚕桑资源开发与综合利用、提高产业整体效益,进一步完善蚕业科技推广和服务体系,重视利用信息化网络提高蚕业科技和市场信息服务水平。

关键词: 蚕桑 广东 生产 价格 成本 对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广佛手不同成熟期果实挥发性物质含量分析

热带农业科学 2013

摘要:以广佛手不同成熟期的鲜果为材料,采用顶空固相萃取及GC-MS法,分析其挥发性物质含量成分及变化。结果表明:从花后160~200 d的5个成熟期共鉴定出25种成分,各成熟期成分的种类、数量基本相同。挥发性物质成分以烯类为主,占含量的96%以上,其中又以柠檬烯和松油烯为主,分别占含量的44%和27%以上。这些主要成分的含量之和先上升后下降,在花后180 d达最高值,说明花后180 d应为佛手采收最佳期。

关键词: 广佛手 成熟期 挥发性物质 GC-MS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桑根皮素的抑菌活性及其稳定性研究

蚕业科学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琼脂扩散法和微量二倍稀释法检测桑树活性单体化合物桑根皮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普通变形杆菌等5种常见食源性致病菌的抑制作用,探究热处理、紫外线照射、介质pH值、氧化剂和还原剂对桑根皮素抑菌活性的影响。桑根皮素对5种测试菌株的抑制作用强弱不一,对枯草芽孢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2种革兰阳性菌(G+)的抑制效果明显,其中对枯草芽孢杆菌的抑制活性最强,最低抑菌浓度(MIC)<1.56μg/mL;而对沙门氏菌、普通变形杆菌和大肠杆菌3种革兰阴性菌(G-)的抑制活性较弱。紫外线照射或热处理温度<100℃时对桑根皮素的抑菌活性没有明显影响,但热处理温度>100℃使桑根皮素的抑菌活性明显减弱;在pH 6~9范围内,桑根皮素的抑菌活性随着介质pH值增大有所减弱;随着还原剂(Na2SO3)的浓度增大,桑根皮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活性逐渐减弱,而氧化剂(H2O2)的浓度对其抑菌活性影响较小。研究结果提示桑根皮素是桑树中具有抑菌作用的重要物质之一,高温(>100℃)、强碱性环境及高浓度还原剂对桑根皮素的抑菌活性有影响。

关键词: 桑根皮素 抑菌活性 革兰阳性菌 稳定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