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9805条记录
玉米蛋白磷酸酶基因ZmPP2C72和ZmPP2C97的克隆及抗逆功能研究

植物生理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干旱严重影响玉米产量和品质,因此挖掘干旱响应基因,解析其遗传机制,对培育抗旱品种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本文通过转录组数据,筛选到2个在干旱胁迫及复水处理下的差异基因ZmPP2C72(Zm00001d009626)和ZmPP2C97(Zm00001d025055),ZmPP2C72和ZmPP2C97基因分别位于玉米第8、10号染色体,具有高度保守的PP2C结构域。qRT-PCR结果显示,ZmPP2C72和ZmPP2C97在玉米各组织中均表达,属于组成型表达基因,ZmPP2C72在幼根中的表达量最高,而ZmPP2C97在成熟叶中表达量最高。在干旱、ABA及NaCl处理下,ZmPP2C72和ZmPP2C97基因都显著上调表达,说明ZmPP2C72和ZmPP2C97基因积极参与并响应非生物胁迫。ZmPP2C72和ZmPP2C97基因在干旱敏感型自交系B73及抗旱型自交系郑8713中表达量均显著上调,且ZmPP2C72基因的表达量比ZmPP2C97上调更显著。构建ZmPP2C72和ZmPP2C97基因的拟南芥过表达载体,对Col及纯合过表达株系进行干旱胁迫,测定叶绿素含量、丙二醛含量、SOD和POD活性,发现过表达ZmPP2C72和ZmPP2C97基因能够提高拟南芥植株的抗旱性。

关键词: 玉米 蛋白磷酸酶 遗传转化 抗旱和恢复能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果蔬蒸汽烫漂与热风真空干燥设备的结构优化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解决蒸汽烫漂与热风真空干燥设备中风速流场不均匀的问题,提高干燥设备热风干燥过程的均匀性,利用计算流体动力学对热风干燥过程的流场进行模拟分析,提出3种改进方案,并且每种方案选择4组模型。通过对比分析每组模型的速度均匀性和流场分布情况,以速度不均匀性为指标,得到在每个喷嘴出口处后端安装宽度为11 mm的喷嘴挡板为最优模型,其速度不均匀系数为10.4%,相比于改进前的模型速度不均匀性降低23.61%,极大的改善热风干燥的均匀性。最后对改进的模型进行试验验证,模拟值与试验测量值的相对误差均在10%以内,模拟值与实测值相差较小,说明所建模型较为准确。

关键词: 果蔬 热风真空干燥 CFD 结构优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成熟度烤烟萜类物质含量及相关基因研究

中国烟草科学 2023 CSCD

摘要:为探究不同成熟度烤烟萜类物质代谢规律及与烟叶内在品质的关系,以中烟 100 为试验材料,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技术对萜类物质合成与降解关键基因表达量进行测定,利用气-质联用仪(GC-MS)检测烤后烟叶萜类物质及其降解产物,同时对烟叶感官质量进行评价.研究结果显示,随着成熟度的增加,烟叶腺毛脱落加剧,类胡萝卜素降解关键基因PAL表达量呈上升趋势,类胡萝卜素含量逐渐下降;西柏烷类物质含量与相关基因DXR、CYP71D16、C4H、CHS表达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整体呈现"先升后降",并在完熟期达到高峰.中、上部烟叶均以完熟烟叶的感官质量评价最优,与萜类物质合成及相关基因表达上调密切相关,起到了柔和烟气、提质增香的作用.生产上中烟100宜在成熟采收基础上推迟5~7 d,使烟叶成熟度达到完熟,可有效提高中上部烟叶内在品质及工业可用性.

关键词: 成熟度 烤烟 萜类化合物 基因表达 烟叶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低温胁迫对不同胚乳类型高粱幼苗的影响

江苏农业科学 2023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研究低温胁迫对不同胚乳类型高粱幼苗的影响,选用胚乳中不含玻璃质的高粱材料RN005和RN109,含有玻璃质的高粱材料RB104和RB142,分析高粱籽粒主要成分差异,以及常温下的吸水性,并进行25℃常温和4℃低温处理,通过比较高粱幼苗株高、苗鲜质量、可溶性糖含量、脯氨酸含量以及SOD、POD、CAT活性的变化,研究低温对不同类型高粱幼苗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胚乳类型高粱籽粒直链淀粉含量有显著差异,RN005和RN109直链淀粉含量较低,RB104和RB142直链淀粉含量较高。吸水性与直链淀粉含量成反比,RN005和RN109吸水性较强,RB104和RB142吸水性较差。低温处理7 d,与对照相比,高粱幼苗株高和鲜质量显著降低,RB104和RB142降低幅度较小,表现出较强的耐低温能力;RN005和RN109降低幅度较大,耐低温性较差,高粱幼苗耐低温性可能与种子吸水性有关,单位时间内吸水量越多越易受低温影响。同类型高粱幼苗在相同温度处理下,各生理指标的变化趋势相似。在低温处理3 d, 2种类型高粱生理指标差异最为显著,RB104和RB142的可溶性糖含量、脯氨酸含量、SOD活性、POD活性、CAT活性均显著高于RN005和RN109。

关键词: 高粱幼苗 低温胁迫 胚乳类型 生理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温度下黄带犀猎蝽对草地贪夜蛾的捕食能力

应用昆虫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为明确不同温度下黄带犀猎蝽Sycanus croceovittatus对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的捕食作用.[方法]在15、20、25、30和35℃下分别设置不同密度的草地贪夜蛾2龄幼虫供黄带犀猎蝽捕食,观察黄带犀猎蝽2龄、5龄若虫及成虫捕食行为并统计其捕食量,研究不同温度下黄带犀猎蝽对草地贪夜蛾2龄幼虫的捕食功能反应.[结果]黄带犀猎蝽2龄、5龄若虫及成虫捕食草地贪夜蛾2龄幼虫时均用口针拖拽并吸食猎物体液完成取食.黄带犀猎蝽的捕食能力与温度关系密切,15和20℃时黄带犀猎蝽的捕食量较低甚至不捕食.25-35℃范围内,黄带犀猎蝽2龄若虫、5龄若虫和成虫对草地贪夜蛾2龄幼虫捕食作用符合HollingⅡ功能反应模型.黄带犀猎蝽2龄若虫、5龄若虫、雌成虫和雄成虫在30℃时日最大捕食量达到最大值,分别为12.05、66.67、100.00和52.63头;在30℃时处理时间分别为0.08、0.02、0.01和0.02 d.[结论]黄带犀猎蝽在30℃条件下对草地贪夜蛾捕食能力最强,本研究可为田间草地贪夜蛾的生物防治提供技术支撑.

关键词: 黄带犀猎蝽 草地贪夜蛾 温度 捕食作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绿光光照强度对灰茶尺蠖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探索不同光照强度绿光对灰茶尺蠖(Ectropis grisescens Warren)种群发展的影响,为茶园灰茶尺蠖的绿色防控提供技术支撑.[方法]以室内鲜叶饲养的灰茶尺蠖第5代1龄幼虫为材料,设置光照强度分别为40,80,120,140,240和340 lx绿光(波长520~525 nm)处理和对照共7个处理,每处理80头幼虫.其中绿光处理灰茶尺蠖白天用普通日光灯(150~200 lx)持续照射12 h,夜间用不同光照强度的绿光持续照射12 h;对照灰茶尺蠖白天用普通日光灯(150~200 lx)持续照射12 h,夜间持续黑暗12 h.测定不同光照强度绿光对灰茶尺蠖幼虫发育历期、存活率、蛹质量、化蛹率、成虫羽化率、成虫寿命、产卵历期、产卵量及卵孵化率的影响.[结果]随着绿光光照强度的增大,灰茶尺蠖幼虫的总发育历期缩短,其中240和340 lx绿光处理与对照差异显著;灰茶尺蠖5龄幼虫的存活率呈下降趋势,各绿光处理均与对照差异显著.除40 lx绿光处理外,其他光照强度绿光处理的灰茶尺蠖化蛹率显著低于对照.与对照相比,不同光照强度绿光处理雌虫和雄虫的蛹质量均有所下降,且雄虫的蛹质量低于雌虫.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灰茶尺蠖成虫的羽化率呈下降趋势,其中120,140,240和340 lx绿光处理与对照差异显著.与对照相比,240和340 lx绿光处理成虫寿命显著缩短,单雌最高产卵量和平均单雌产卵量均显著下降,产卵历期也显著缩短.与对照相比,不同光照强度绿光处理的卵孵化率显著下降,最低仅为17.00%.[结论]240和340 lx绿光处理显著缩短了灰茶尺蠖幼虫的发育历期和成虫的寿命,降低了羽化率、产卵量及卵孵化率,从而抑制了灰茶尺蠖种群的发展速度,表明这2种强度绿光能有效防控茶园灰茶尺蠖.

关键词: 灰茶尺蠖 绿光 光照强度 生物防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UPLC-Q/TOF-MS/MS和生物信息学探讨铁棍山药皮中化学成分的药用和营养价值

食品工业科技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系统分析并识别出铁棍山药皮中的化学成分,探讨其药用和营养价值.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飞行时间串联质谱技术(UPLC-Q/TOF-MS/MS)对铁棍山药皮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根据化合物一级、二级质谱信息,与参考文献和数据库进行比对,确认所含化合物.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潜在活性成分进行靶点预测、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发挥作用的重要靶点筛选以及其作用机制的探讨.结果:从铁棍山药皮中共鉴别出33种化合物,其中芹菜素、金合欢素、甘草素、山药素I等化合物为铁棍山药皮中潜在的发挥功效的重要化合物,通路富集分析表明铁棍山药皮主要作用于细胞信号通路、癌症和代谢类等疾病相关通路.结论:本研究基于UPLC-Q/TOF-MS/MS结合生物信息学方法,为铁棍山药皮的成分识别、活性物质筛选、潜在药用和营养价值及进一步的开发利用提供了重要参考.

关键词: 铁棍山药皮 超高效液相色谱-飞行时间串联质谱 化学成分 生物信息学 作用机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猪舍不同通风模式对空气质量及猪只健康的影响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23

摘要:[目的]探索非洲猪瘟常态化防控下,2 种通风模式对猪舍内空气质量和猪只健康的影响.[方法]以纵向通风和过滤式垂直立体通风模式下的猪舍为研究对象,选择 1280 头体重为 44~45 kg的二元去势育肥猪,随机分为对照组(纵向通风)和试验组(过滤式垂直立体通风),每组640 头.持续监测 28 d,每日定时检测 2 组猪舍的有害气体、微粒和微生物气溶胶浓度;以ELISA方法检测猪群猪瘟、猪伪狂犬病、猪圆环病毒病、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猪支原体肺炎免疫抗体效价,以PCR方法进行病毒性病原鉴定;采集猪舍环境样本中的粪便和灰尘进行病原菌培养,分离链球菌、副猪嗜血杆菌、肺炎支原体.[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有害气体中NH3 和H2S浓度分别降低 46.52%、48.55%,差异极显著(P<0.01);微粒中PM2.5 和PM1.0 浓度分别降低 62.30%、67.48%,差异极显著(P<0.01);试验组微生物气溶胶浓度降低 54.33%,差异极显著(P<0.01);猪群中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率分别提高 29.97%、26.64%,差异极显著(P<0.01);试验组中猪群病原菌数量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猪舍采用过滤式垂直立体通风系统可显著改善舍内空气质量,提高猪群健康水平.研究结果可为探索安全、可靠运行的通风换气模式提供参考.

关键词: 垂直立体通风系统 有害气体 微粒 微生物气溶胶 猪只健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植物花瓣呈色机理及花色分子育种

生物技术通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植物花瓣呈色的主要化学物质包括类黄酮/花青素苷、类胡萝卜素和甜菜色素.其中类黄酮/花青素苷是分布最广泛的色素,决定大多数植物花瓣的呈色;类胡萝卜素在一些植物黄色至橙红色花瓣中起着作用;而甜菜色素主要存在于石竹目植物,包含甜菜红素和甜菜黄素.目前,关于色素生物合成的分子网络已被解析,主要由一系列结构基因控制;一些与色素合成相关的调控因子在很多植物中被鉴定发现.另外,基于外源基因表达或内源基因编辑的分子育种在一些观赏植物的花色改良中被成功应用.本文系统性总结了植物中 3 种类型色素合成的分子基础、调控机制及分子育种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将有助于提高我们对植物色素合成分子调控网络的认识,并以期为今后开展花色分子设计育种提供理论支持.

关键词: 花色 类黄酮 类胡萝卜素 甜菜色素 分子机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丁酸梭菌对肉鸡生长、肠道形态及屏障功能的影响

河南农业科学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日粮中添加丁酸梭菌(Clostridium butyricum)对肉鸡生长性能、肠道形态以及肠道屏障功能的影响,选取健康且规格一致的1日龄爱拔益加公仔鸡324只,随机分为3个处理,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18只。对照组(CON)饲喂基础日粮,抗生素组(ANT)和丁酸梭菌组(CB)分别饲喂含10 mg/kg维吉尼亚霉素和1×109cfu/kg丁酸梭菌的日粮。试验周期为42 d。分别于21、42日龄,以重复为单位统计分析各组的生长性能和肠道组织形态,以及肠道黏膜细胞焦亡和肠道屏障相关基因mRNA表达丰度等指标。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抗生素组和丁酸梭菌组的平均日增质量(ADG)以及末质量(FBW)分别显著升高6.31%、8.43%和6.26%、8.31%。42日龄,丁酸梭菌组半胱天冬酶-1(Caspase-1)、白介素-18(IL-18)和白介素-1β(IL-1β)水平较对照组分别显著下降24.91%、42.96%和19.91%。与对照组相比,丁酸梭菌组空肠绒毛高与绒毛高/隐窝深(V/C)比值分别显著提高13.40%和54.20%;回肠隐窝深度显著降低32.62%,V/C比值显著升高60.76%。42日龄,与对照组相比,丁酸梭菌和抗生素组空肠黏膜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aspase-1和IL-18 mRNA相对表达水平显著降低,且丁酸梭菌组闭合小环蛋白-1(ZO-1)和闭合蛋白-1(Claudin-1)m RNA表达水平均显著上调。综上,日粮中添加1×109cfu/kg丁酸梭菌能提高肉鸡的生长性能和饲料利用率,改善肉鸡肠道形态,提升肠道免疫和屏障功能,并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肉鸡的肠道细胞焦亡。

关键词: 肉鸡 丁酸梭菌 生长 肠道形态 肠道屏障功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