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荔枝“妃子笑”品种花药培养及其体胚发生
《热带作物学报 》 2006 CSCD
摘要:以荔枝(LitchichinesisSonn.)品种“妃子笑”为试材,研究其花药离体培养及植株再生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荔枝花药在MS+2,4-D2mg/L+NAA0.2mg/L以及含50g/L蔗糖的培养基上诱导胚性愈伤组织效果较好,把胚性愈伤组织转移到MS+BA1mg/L+NAA0.5mg/L,谷氨酰胺500mg/L,蔗糖50g/L分化培养基上培养1个月后,体胚大量萌发,再将成熟体胚转移到附加500mg/L谷氨酰胺的MS无激素培养基上,培养1 ̄2个月后,能再生成完整植株。


用SSR标记分析高州野生稻的遗传多样性
《科学通报 》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24对SSR引物比较了来自广东高州、江西、福建、云南等地区及东南亚不同国家共计240份普通野生稻材料的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24对引物中平均有17个位点表现出了多态性,平均多态位点比率为69%;平均总等位基因数、平均每个位点的等位基因数和多态位点的平均等位基因数分别为51.1,2.04和2.43;平均基因多样性为0.8447.高州野生稻5个居群间已经出现了较显著的分化.上述遗传多样性参数均表明,高州镇江镇朋山村(陂头洞)野生稻应该是高洲野生稻的一个遗传分化中心和遗传多样性中心.高州野生稻很可能是广东普通野生稻、华南和中国普通野生稻最大的一个遗传分化中心和遗传多样性中心.


假单胞菌Quorum sensing调控体系
《生物技术 》 2006 CSCD
摘要:群体感应(Quorum sensing,QS)是近来受到广泛关注的一种细菌群体行为调控机制,通过感应一些信号分子如酰基高丝氨酸环内酯(acyl-homoserine lactone,AHL)来判断菌群密度和周围环境变化,假单胞菌中同样也有AHL信号分子,当信号达到一定的浓度阈值时,能启动菌体中相关基因的表达来适应环境中的变化,从而调节菌体的群体行为(如致病性及群体生长调节)。众多报道说明了假单胞菌的群体感应调节系统是由一些全面的调节子所调控的。本文系统介绍了假单胞菌群体感应调控系统,并分析假单胞菌在该系统中复杂的应答反应。


利用未成熟种子建立野生阿宽蕉胚性细胞悬浮系和植株再生的研究
《果树学报 》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纵切的野生阿宽蕉60d龄未成熟种子为外植体,在MI1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MS大量和微量元素及铁盐+MorelandWetmore维生素+0.1mmol/LKH2PO4+87mmol/L蔗糖+4.5μmol/L2,4-D+1g/LGelrite)中培养60d后开始出现浅黄色松散的胚性愈伤组织,150d后愈伤组织诱导率为(15.11±1.95)%。该类愈伤组织被转移到含18μmol/L2,4-D的MI2培养基中继代60d后,可获得状态均一的理想的胚性愈伤组织。胚性愈伤组织悬浮培养后,通过2个月的筛选和继代培养,可得到均质的胚性细胞悬浮系。理想的胚性愈伤组织在体细胞胚诱导培养基中培养10d后可见到白色半透明体细胞胚的发生,体细胞胚诱导率为7.70×105个/gFW。成熟体细胞胚的萌发率为(33.33±3.37)%,植株再生率为(20.83±1.68)%。
关键词: 阿宽蕉 胚性愈伤组织 胚性细胞悬浮系 体细胞胚 植株再生


套袋对石硖龙眼果实品质及贮藏生理的影响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了采前使用不套袋、白色纱网袋、黑色遮阴网、绿色纱网袋、蓝色纱网袋(以下分别称为对照、白袋、黑袋、绿袋、蓝袋)5种处理对‘石硖’龙眼果实品质和贮藏生理的影响.结果表明:5种处理间落果率无显著差异;套袋对果实大小和单果质量影响不一;套袋处理可以显著改善果实的外观颜色,提高其亮度(L*值),增加其色饱和度(C*值),且与对照差异极显著;提高果皮中类黄酮(对照、白袋、黑袋、绿袋、蓝袋分别为2.16、2.67**、2.67**、2.57*、2.60*U.g-1)和花青苷的含量,促进果皮叶绿素的降解,提高果实中维生素C含量(对照、白袋、黑袋、绿袋、蓝袋分别为0.56、0.64*、0.59、0.68**、0.61 mg/g),但对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含量影响不一;各套袋处理均促进了龙眼4℃贮藏过程中果皮的褐变,改变了龙眼果实在4℃贮藏过程中的生理变化,表现为提高了呼吸强度,促进果皮细胞膜透性的升高,也提高了PPO酶和POD酶活性.


昆虫抗药性监测与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应用生态学报 》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综合论述了昆虫抗药性监测与检测技术的研究概况,扼要地介绍了生物检测法、神经电生理检测法、生物化学检测法、免疫学检测法和分子生物学检测法的研究进展,指出了这些检测方法存在的问题.理论的发展和试验技术的进步,为早期监测和检测昆虫抗药性提供了更多快速可行的方法,使昆虫抗药性监测与检测技术的研究迈上一个新台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