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5840条记录
超甜玉米新品种‘粤甜20号’

园艺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粤甜20号’是以自交系‘XWY’为母本、‘TT5-2’为父本杂交育成的甜玉米新品种。平均鲜果穗产量为16 255.5~16 377 kg·hm-2,穗长18.3~21.6 cm,单苞鲜质量356.5 g,穗粗5.0 cm,籽粒可溶性糖含量30.54%~31.81%,籽粒果皮厚度64.42~69.31μm,适口性好,外观商品性佳,适应性强。

关键词: 超甜玉米 品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有机、无机添加剂改良反酸田水稻生长效果研究

中国土壤与肥料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不同有机、无机添加剂对反酸田水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钙镁磷肥+NK处理、石灰+NPK处理、自研改良剂+NPK处理的水稻产量极显著高于其它改良处理,且较NPK处理的产量分别提高了32.2倍、22.2倍、19.5倍;株高、最长根长、根系干重及植株干重均显著高于其它各处理,与NPK处理比较,株高分别增加60.4%、62.5%、56.3%,根系干重分别增加891.7%、626.4%、502.8%,植株干重分别增加1 148.0%、699.3%、573.6%。有机、无机添加剂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水稻土壤pH值,尤其是添加石灰、自研改良剂和钙镁磷肥处理的pH值均高于4.5,显著高于其他各处理。综上可知,钙镁磷肥、石灰与自研改良剂均能有效提高土壤pH值,显著改善水稻生长并提高稻谷产量,是改良反酸田行之有效的添加物。而腐植酸、精制有机肥、碱性有机肥、碱渣、粉煤灰及磷矿粉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水稻生物学特性,但并未显著降低土壤酸度。

关键词: 反酸田 水稻 有机无机添加剂 pH值 改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提高母猪年产断奶仔猪数的营养策略

养猪 2013

摘要:当前规模化猪场饲养成本不断上升,养殖利润逐渐降低,这些问题始终制约着养猪业的发展。究其原因,除了养殖环境压力、饲料原料和人力成本增加等因素外,母-仔猪关键养殖技术不过关,致使种猪生产性能差、仔猪成活率不高是最主要的原因。已知,我国规模化猪场的母猪年产断奶仔猪数和仔猪育成数与国外有很大的差距。因此,养好母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食用植物油流变学特性研究

中国粮油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旋转流变仪探讨了15种植物油和13种不同品牌花生油流变学特性。结果表明:食用植物油的黏度(η)不随剪切速率的增大而改变,均属于牛顿型流体,橄榄油黏度最大(0.065 50 Pa.s),其次是茶油,葡萄籽油黏度最小(0.047 80 Pa.s);植物油黏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其流变学特性为温度敏感;除花生油外,其余植物油的lnη与1/T在0~50℃范围内有良好线性关系(r≥0.999 4),13种花生油黏温曲线(lnη与1/T)均为非线性相关。

关键词: 植物油 花生油 流变学 掺伪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仔猪渗出性皮炎的实验室诊断和综合防治

中国猪业 2013

摘要:猪渗出性皮炎是由葡萄球菌属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超急性的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该病的主要特征是全身油脂样渗出性皮炎、破溃、结痂,可导致腹水和死亡。本文针对一例猪渗出性皮炎的病例,对其实验室诊断方法、防治措施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猪渗出性皮炎 葡萄球菌 诊断 防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干燥工艺对荔枝果干品质影响的比较研究

食品科学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6种热泵干燥工艺和1种热风干燥工艺干燥荔枝,分析不同工艺条件下荔枝果肉可滴定酸度、复水率、总糖、褐变度和总酚含量等理化指标和挥发性风味物质含量变化。结果表明:热泵干燥各工艺条件加工的荔枝果干除总酚含量外,可滴定酸度、复水率、总糖和褐变度等指标评价普遍优于热风干燥;热泵干燥加工的荔枝果干挥发性风味物质中芳樟醇、香叶醇、香茅醇、柠檬烯等荔枝典型香气成分相对含量总和高于热风干燥。

关键词: 荔枝 热泵干燥 热风干燥 品质 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降低保育舍小猪应激的措施

农村养殖技术 2013

摘要:猪的保育阶段是养猪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阶段,断奶应激对猪来说是最大的应激。由于断奶和环境的变化,保育猪的免疫机能有所降低。因此,保育这一关过不好,对猪的整个生长肥育过程都有影响。生产中常出现的问题是保育阶段易暴发传染病,给猪场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或者是虽然没有发生传染病,但猪群的均匀度差,残次率高,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施钾量对花生养分吸收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花生学报 2013

摘要:田间试验研究钾肥用量对花生生长、养分吸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0~60kg/hm2范围内,随施钾量增加,花生荚果数增加,产量提高,60kg/hm2用量下,花生产量最高3640kg/hm2,比不施钾肥增产18.17%。0~90kg/hm2范围内,高施钾量可促进氮磷钾吸收,90kg/hm2用量下,花生粗脂肪含量最高为51.56%,比不施钾肥提高5.48%。超过90kg/hm2,增加施钾量导致花生养分吸收减少,荚果数下降,蛋白质、粗脂肪含量和产量随之下降。本试验条件下达到最佳经济效益的花生施钾量为63.3kg/hm2,产量可达到3611kg/hm2。

关键词: 花生 养分吸收 产量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多金属硫化物矿区不同品种水稻根际土壤酶活的变化

生态环境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选取酸性矿山废水污灌形成的多重金属污染水稻土,采用多格层根际箱模拟水稻根际环境,研究高镉积累水稻长香谷(Oryza sativa L.cv.Choukoukoku)和低镉积累水稻金农丝苗(Oryza sativa L.cv.Jinnongsimiao)2个品种水稻生育中后期(分蘖期、孕穗期、扬花期、蜡熟期)根际土壤脲酶、酸性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高镉积累水稻比低镉积累水稻各时期根际土壤脲酶活性低,随着生育期的延长,2个品种水稻土壤脲酶活性先降低后升高(分蘖期酶活性最高),2种水稻土壤脲酶活性均在根际S0层达到最高,但其他各层土壤脲酶活性与根系距离无显著关系。随着水稻生育期的延长,高镉积累水稻根际土壤酸性磷酸酶活性先升高(在孕穗期酶活性达最高),随后降低;低镉积累水稻土壤酸性磷酸酶活性则在分蘖期最高,之后逐渐降低。除分蘖期高镉积累水稻土壤酸性磷酸酶活性低于低镉积累水稻酶活性外,其他2个时期前者酸性磷酸酶酶活性均高于后者的酶活。2个品种水稻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随生育期延长不断升高,在整个生育后期,高镉吸收水稻比低镉吸收水稻各时期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高,但在蜡熟期时两者无显著差异;在各时期2种水稻过氧化氢酶活性在根系S0层达到最大,随着与水稻根系距离的增加呈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可见,在多重金属污染矿区,土壤酶活性明显受水稻品种、水稻生长时期和水稻根系的影响。该结果可以为研究多重金属污染矿区分析土壤酶活性与不同重金属积累程度的水稻品种作物相关关系提供数据支持,给农业生产及土壤修复提供依据。

关键词: 酸性矿山废水 土壤酶活 水稻品种 根际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环境因子及常用农药对玫烟色棒束孢SCAU-IFCF01孢子萌发的影响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了不同光周期、温度、初始pH值、高温胁迫、紫外线及田间常用的3种杀虫剂、3种杀菌剂和3种除草剂对玫烟色棒束孢SCAU-IFCF01孢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全黑暗条件下,孢子萌发率达90%以上;在光暗交替条件下,随着光照时间的延长,孢子萌发率有增长的趋势;全光照条件下,孢子萌发率仅有50%左右。玫烟色棒束孢SCAU-IFCF01孢子萌发的温度和pH范围均较广,其中最适温度为23℃~25℃,最佳初始pH值为5~8。经过50℃高温胁迫和短暂紫外线照射处理后,玫烟色棒束孢SCAU-IFCF01孢子的萌发均受到较大程度的抑制。在用九种农药处理后,发现其对该菌株孢子萌发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但其中苦参碱、硫酸链霉素和异噁草松与玫烟色棒束孢SCAU-IFCF01的相容性较好。

关键词: 玫烟色棒束孢 环境因子 农药 萌发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