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提高母猪繁殖力和效益的营养策略
《中国猪业 》 2013
摘要:中国的养猪业,目前仍然处于产业化初级阶段,但已开始进入加速发展阶段。未来养猪企业要发展,提高种猪生产水平,减少死淘率,降低饲料成本及其他各种经营成本等,增加综合养殖效益是关键策略。目前,中国母猪生产水平与养猪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一定差距,丹麦、荷兰等养猪发达国家每年每头母猪能产仔猪数为28~30头,而中国则只能达到23~25头。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林映才研究员在"美神育种国际联盟高级研讨会"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蝴蝶兰核心种质构建初探
《广东农业科学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蝴蝶兰在全世界范围得到广泛流行和应用,其大量的种质资源给品种鉴定及利用和生产管理带来了极大的操作困难和能源损耗。研究证明,核心种质的构建可以直接解决庞大数量的种质收集和有效利用之间的矛盾。对基于表型性状数据和SSR分子标记数据构建蝴蝶兰核心种质的步骤、方法及检测评价指标等进行了全面阐述,提出了蝴蝶兰核心种质建立的思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β-葡聚糖及其在水生动物中的应用研究
《饲料工业 》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β-葡聚糖(β-glucan)广泛分布于真菌、细菌和植物中,是目前研究最为广泛的免疫刺激剂之一。文章综述了β-葡聚糖的结构、来源、生理作用及其在水生动物中的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分析了β-葡聚糖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番鸭细小病毒套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 2013
摘要:通过比对分析GenBank上登录的多株番鸭细小病毒(Muscovy duck parvovirus,MDPV)和鹅细小病毒(Goose parvovirus)全基因序列,选取两种病毒间相似性较低的区域设计合成了2对特异性引物,建立了能快速鉴别诊断MDPV的套式PCR方法。该法仅能特异地扩增MDPV,敏感性达到62 copies/μL,比普通PCR高1000倍。运用该方法对分离的12份临床样品进行检测,结果检测出2份MDPV。本试验所建立的套式PCR方法可用于MDPV感染的临床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葱、姜、蒜、韭菜提取液对香蕉枯萎病抑菌作用的比较分析
《北京农业 》 2013
摘要:采用平板加入法,观察葱、姜、蒜、韭菜水提取液、乙酸乙酯提取液,以及韭菜水提液乙酸乙酯萃取后所得酯相溶液、水相溶液对尖包镰刀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葱、姜、蒜各种提取液在2.50g组织/mL的工作浓度下,葱姜蒜的水提取物抑菌率分别为69.27%、22.70%、100%,葱姜蒜的乙酸乙酯提取物抑菌率分别为15.60%、1.42%、100%;韭菜水提取液、乙酸乙酯提取液在2.10g组织/mL的工作浓度下抑菌率都可达到100%;韭菜水提取液乙酸乙酯萃取后所得水相、酯相提取液抑菌率分别为28.75%、100%。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2012年广东甘薯产业发展形势与对策建议
《广东农业科学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甘薯产业是广东省重要农业产业之一,种植面积居于广东省主要农作物第5位,在广东市场有着较大的消费量。近年来,甘薯科技创新不断推进,广东省甘薯种植面积和产量也处于稳定发展的态势,但甘薯种植区域分布正在逐渐发生变化,甘薯市场价格也处于变动之中。为促进广东省甘薯产业健康发展,对广东甘薯产业的发展现状以及在发展过程中所涉及到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并在分析基础上,提出关于提升广东省甘薯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丹霞系列白毛茶新品种(系)加工白茶的感官品质比较
《广东农业科学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粤北仁化白毛茶群体中选育出的丹霞1号、2号(CK)、3号、5号、6号、8号、9号10号和13号等9个无性系新品种(系)的芽叶性状及其1芽1叶原料加工白茶的感官品质特征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的参试新品种(系)芽叶性状上存在较大差异,总体可划分为芽头特大、肥大(壮)、细长,叶形长椭圆、椭圆和圆形,叶色深绿、绿、浅绿或黄绿,叶质柔软、硬、硬厚,叶身内折、平、稍背卷等3大类;(2)制茶感官审评显示,6个新品种(系)加工的白茶品质特征各异,但都是适制"甜醇鲜爽、花香毫香凸显"型高级白茶,其中:丹霞1号制作白茶呈现出"蜜韵花香型"感官特征,丹霞3号表现为独特、愉快的"脂粉香带药香",丹霞5号具有愉快的"松木甜香",丹霞8号为浓郁、愉快的"芳草气带草果药香",丹霞6号、9号芽头肥大、茸毛亮白,兰香甜韵浓郁持久;丹霞10号呈现细腻、愉快的"柠檬香(柚叶)香气",丹霞13号综合品质稍差,表现为"清甜微花香"特点;除丹霞13号综合得分稍低于丹霞2号对照外,其他各个新品种(系)加工白茶的感官品质均达到或超过对照种,综合品质次序表现为:丹霞1号≥丹霞9号≥丹霞8号﹥丹霞5号≥丹霞10号≥丹霞6号﹥丹霞3号≥丹霞2号﹥丹霞13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蝇蛹俑小蜂Spalangia endius Walker性比、寿命及冷藏对其羽化影响研究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温度(26±2)℃、相对湿度(70±10)%、光周期14L:10D的条件下,研究了以橘小实蝇为寄主的蝇蛹俑小蜂Spalangia endius的雌雄比、成虫平均寿命以及冷藏对其成蜂羽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以橘小实蝇为寄主时,蝇蛹俑小蜂后代平均雌雄性比为2.15:1.蝇蛹俑小蜂寄生橘小实蝇蛹羽化的成蜂平均存活时间为10.3 d,蝇蛹俑小蜂成虫存活曲线的c值为3.4637,符合存活曲线基本模型中的I型.蝇蛹俑小蜂寄生橘小实蝇蛹后冷贮藏的最佳温度与时间为5~10℃,5~10 d,在这个范围内其寄生后羽化率在40%~50%之间,与对照50.67%差异不显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一个家蚕微孢子虫新基因的序列分析及蛋白质在酿酒酵母细胞中的定位
《蚕业科学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微孢子虫具有基因组进化速度慢,但基因进化速度快的特征,不同微孢子虫间存在较多的共线性区域。通过比较基因组分析在家蚕微孢子虫(Nosema bombycis,Nb)CQ1株中发现一个编号为NBO32g0035的功能未知新基因,而在兔脑炎微孢子虫(Encephalitozoon cuniculi)和蜜蜂微孢子虫(Nosema ceranae)均无该基因的存在。该基因编码521个氨基酸,其中有131个酸性氨基酸和76个碱性氨基酸,赖氨酸含量最高,半胱氨酸有6个,SignalP3.0预测该基因编码的蛋白质无信号肽。采用RT-PCR方法在被N.bombycis CQ1株感染1~10 d的家蚕中肠组织中能检测到该基因转录活性,并且仅能在家蚕微孢子虫基因组中获得其克隆序列。对该基因的克隆测序表明其核苷酸序列具有多态性。通过转染单细胞模式生物——酿酒酵母检测发现,该基因编码的蛋白质不具有明显的亚细胞定位特征,主要分布在酿酒酵母细胞的细胞质中。研究结果表明这个家蚕微孢子虫新基因具有在感染初期表达、核苷酸多态性的特点,其编码蛋白质定位于酿酒酵母细胞的细胞质中。
关键词: 家蚕微孢子虫 共线性区域 基因 多态性 转录 细胞定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