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5840条记录
番石榴新品种潮红的选育

果树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潮红番石榴是通过实生单株选育,经连续多年多代嫁接,综合性状表现优良的新品种。其果实品质优良,商品性佳,平均单果质量116.2 g,大小均匀;果实卵圆形,果形指数1.18;果皮有光泽黄白色,种子少而且集中处于果肉与果心交界处;果肉红色,嫩滑,香气浓郁;二造果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w,后同)10.8%,总糖含量7.5 g·100 g-1,维生素C含量285 mg·100 g-1,可滴定酸含量5.04 g·kg-1,可食率达99.6%。该品种果实生长期随季节的差异而不同,夏季需90~100 d,冬季需110~130 d,在潮州种植区现蕾期在4月上旬,始花期在4月下旬,盛花期主要集中在5月(正造花)和8月下旬(翻花),花期约14 d。潮红番石榴的生长势强,果实商品性好,香气浓郁,栽培管理容易,具有优质、稳产、适应性强等特点,是值得大力提倡栽培的优良品种。

关键词: 番石榴 新品种 潮红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植物激素调控柑橘果实成熟的研究进展

园艺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柑橘通常被认为是典型的非呼吸跃变型果实,脱落酸与果实成熟关系最大,但乙烯、赤霉素、生长素等激素也在柑橘成熟和转色中发挥重要作用。生产上,一些天然激素和人工合成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柑橘果实上市时期的调整和果实的采后保鲜等。本文中综述了上述植物激素在柑橘果实成熟中的作用、激素间的互作、以及相关转录因子的调控机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柑橘 果实成熟 激素 调控作用 转录因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蛋氨酸构型和添加水平对黄羽肉鸡生长性能、胴体品质、肉品质和血浆蛋氨酸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动物营养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添加不同构型和不同水平蛋氨酸对中速型黄羽肉鸡生长性能、胴体品质、肉品质和血浆蛋氨酸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以确定中速型黄羽肉鸡蛋氨酸需要量以及L-蛋氨酸相对于DL-蛋氨酸的相对生物学效价。试验分为2个独立的饲养试验,分别选用31和61日龄健康且发育良好的科朗麻黄母鸡各1 584只,随机分为11个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24只鸡。各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对照组,2种构型共用)、0.04%、0.08%、0.12%、0.16%和0.20%L-蛋氨酸或DL-蛋氨酸的饲粮。试验期共计50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蛋氨酸显著提高黄羽肉鸡31~60日龄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P <0.05),并显著降低料重比(P<0.05),且L-蛋氨酸的效果优于DL-蛋氨酸(P<0.05);饲粮添加蛋氨酸对61~80日龄生长性能无显著影响(P>0.05)。2)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L-蛋氨酸显著提高60日龄黄羽肉鸡胸肌率(P<0.05),饲粮添加DL-蛋氨酸有提高60日龄胸肌率的趋势(P=0.06);饲粮添加蛋氨酸对80日龄胴体品质无显著影响(P>0.05)。3)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DL-蛋氨酸和L-蛋氨酸均显著降低80日龄黄羽肉鸡胸肌剪切力(P≤0.05)。4)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DL-蛋氨酸和L-蛋氨酸均显著降低80日龄黄羽肉鸡血浆甜菜碱-同型半胱氨酸甲基转移酶(BHMT)活性(P<0.05)。与DL-蛋氨酸相比,饲粮添加L-蛋氨酸显著提高60日龄黄羽肉鸡血浆BHMT活性(P<0.05),显著降低血浆甲硫氨酸腺苷转移酶活性(P<0.05);饲粮添加L-蛋氨酸显著提高80日龄血浆胱硫醚-β-合成酶活性(P<0.05)。综上所述,在本试验条件下,以平均日增重为评价指标,根据二次曲线回归分析得出,中速型黄羽肉鸡31~60日龄饲粮DL-蛋氨酸和L-蛋氨酸最适添加水平分别为0.16%和0.20%,相应饲粮蛋氨酸需要量分别为0.42%和0.46%;61~80日龄饲粮蛋氨酸需要量不高于0.23%。以平均日增重为评价指标,根据非线性曲线拟合得出,中速型黄羽肉鸡31~60日龄阶段L-蛋氨酸相对于DL-蛋氨酸的相对生物学效价为154.1%。

关键词: 黄羽肉鸡 DL-蛋氨酸 L-蛋氨酸 生长性能 相对生物学效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鹦鹉蛔虫的鉴定及其线粒体基因组的分析

中国兽医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旨在通过形态学分析和分子生物学技术鉴定来自广东地区的折衷鹦鹉和大绯胸鹦鹉肠道内蛔虫,并使用PCR技术扩增鹦鹉蛔虫的线粒体基因组,同时基于其线粒体基因序列进行了系统发育分析。结果显示,在本次鉴定中发现的鹦鹉蛔虫为Ascaridia nymphii,其线粒体基因组包括12个蛋白质编码基因,22个tRNA基因,2个核糖体RNA基因以及2个非编码区。系统发育分析显示,本研究鉴定到的A.nymphii与先前报道的Ascaridia sp.位于同一进化分支,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并与鸽蛔虫和鸡蛔虫构成一个独立的禽蛔虫支系。这一研究为鹦鹉蛔虫的分类、分子流行病学和种群遗传进化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

关键词: 鹦鹉蛔虫 线粒体基因 系统发育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抗稻瘟病优质杂交稻组合贵优313的选育及高产制种技术

中国种业 2024

摘要:贵优313是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农业科学研究所和中国种子集团有限公司合作,利用不育系贵A和恢复系HR313选育而成的抗稻瘟病优质杂交稻组合,于2022年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粤审稻20220063),具有株型中集、稻米品质优、稻瘟病抗性好的优点。详细介绍了贵优313的亲本来源及育种过程、品种特征特性、栽培技术要点和高产制种技术。

关键词: 抗稻瘟病 优质 水稻 贵优313 选育 制种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花基鱼塘景观模式

花卉 2024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ITS Sanger测序的香蕉杂交和自交后代的鉴定

生物技术通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以核糖体内部转录间隔区(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ITS)为分子标记,鉴定新创制的杂交和自交香蕉子代,为香蕉育种和遗传研究奠定基础。【方法】提取亲本及其疑似后代的DNA,PCR扩增和Sanger测序,利用软件“DNAMAN”和“SnapGene”进行序列比对,分析ITS的多态性,从而确定杂交和自交后代。当疑似子代植株的ITS序列与亲本相比,在一个或多个碱基位点上显示出差异时,该植株被归类为阳性植株;反之,若未发现此类差异,则判定其为假阳性植株。【结果】以‘广粉1号’栽培蕉和‘天野BB1号’野生蕉、‘粉杂1号’栽培蕉自交以及‘尖苞片蕉1号’和‘尖苞片蕉2号’共3个组合的疑似后代为材料,通过性状观察,发现只有部分子代植株与亲本存在某些差异,无法准确判断杂交和自交是否成功;而利用前期建立的香蕉ITS Sanger测序法,发现其与亲本的ITS存在显著差异并有一定联系,说明这些材料都是阳性植株。【结论】‘广粉1号’和‘天野BB1号’‘粉杂1号’自交以及‘尖苞片蕉1号’和‘尖苞片蕉2号’的疑似后代均为阳性植株。ITS Sanger测序法可用于香蕉杂交和自交后代的鉴定。ITS Sanger测序法对相同杂交或自交组合产生的不同子代也有一定的基因分型效果。

关键词: 香蕉 种质资源 杂交 自交 分子鉴定 ITS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不同生育期多旋翼植保无人机防治草地贪夜蛾施药参数优化

广东农业科学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比较多旋翼植保无人机在玉米不同生育期施药参数对作业质量和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防治效果的影响,筛选最佳施药参数,为草地贪夜蛾精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大疆T20 型六旋翼植保无人机为对象,分别在玉米大喇叭口期和抽穗期对作业高度、作业速度和喷头型号进行沉积分布优选试验以及调查药后 7 d玉米上草地贪夜蛾的虫口减退率和防治效果.[结果]玉米大喇叭口期:当无人机飞行速度为 4 m/s、高度为 2.5 m、喷头型号为 SX110015VS时,雾滴归一化平均沉积量最高为 0.45 μL/cm2;当无人机飞行速度为 4 m/s、高度为 1.5 m、喷头型号为SX110015VS时,雾滴密度和覆盖率平均值均最高、分别为 44.92 个/cm2 和9.31%.玉米抽穗期:当无人机飞行速度为 4 m/s、高度为 2.5 m,喷头型号为SX110015VS时,雾滴归一化平均沉积量、雾滴密度和覆盖率平均值均最高,分别为 0.50 μL/cm2、82.92 个/cm2 和 7.67%.[结论]在玉米大喇叭口期和抽穗期施药参数选择时需结合田间实际病虫害发生情况,当无人机飞行速度为 4 m/s、飞行高度为 2.5 m,喷头型号为 SX110015VS时,雾滴沉积量均最高,且施药后 7 d对草地贪夜蛾的校正防效均在 85%以上.

关键词: 草地贪夜蛾 植保无人机 生育期 施药参数 雾滴沉积分布 防治效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露寡糖的生物学功能及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

饲料工业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目前,动物生产中仍面临由病毒、细菌和寄生虫引起的疾病问题,然而抗生素的频繁使用对环境造成恶劣影响,同时养殖动物耐药性逐渐增强.全面禁抗以来,寻找抗生素的替代品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绿色无污染的抗生素替代品对畜牧业和饲料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甘露寡糖(manno oligosaccharides,MOS)作为从酵母培养细胞中获取的绿色饲料添加剂,其对环境友好无污染、添加剂量小、天然无残留且稳定性强,具有调节肠道菌群环境、提高动物机体免疫力、增强动物抗氧化能力、缓解炎症反应、调节脂质代谢和促进动物生长性能的作用.增强全身和局部免疫系统、强化肠道完整性和功能以及刺激先天免疫系统都是MOS在动物体内的作用模式.然而MOS在实际生产中作用效果并不完全一致,MOS的结构、正确剂量、添加方式和持续时间以及养殖动物的种类、生长阶段和养殖条件等都是影响MOS作用效果的因素.另外,MOS与其他功能性添加剂的组合以及结合益生菌使用能发挥出更显著的效果.文章总结了MOS的理化性质、化学结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家禽、猪、反刍、水产动物生产中的应用,为进一步促进MOS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甘露寡糖 肠道菌群 生物学功能 动物生产 生长性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淮山多糖的分离纯化、结构特性及抗氧化活性

现代食品科技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该研究以酶解-超声辅助法提取得到的淮山粗多糖为原料,采用凝胶柱进行分离纯化,进而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超高效聚合物色谱系统、傅里叶红外变换光谱和扫描电镜对其结构进行分析,并探究了其铁离子还原能力和氧自由基清除能力.结果发现粗多糖经纯化后得到3个多糖级分,其中CYP-Ⅲ得率最高(65.2%),其次是CYP-Ⅱ(4.2%)和CYP-Ⅰ(2.5%);红外光谱显示,三种多糖级分存在着吡喃糖且含有α-糖苷键,但CYP-Ⅰ中含有更多的羧基;CYP-Ⅰ是杂多糖(甘露糖38.29%、半乳糖30.61%、葡萄糖21.41%),分子量最大(5.1 ku),抗氧化活性最强;CYP-Ⅱ主要由葡萄糖(87.92%)聚合而成,分子量为4.0 ku;CYP-Ⅲ是葡聚糖(葡萄糖99.09%),分子量为2.5 ku,抗氧化活性最弱;扫描电镜结果显示CYP-Ⅰ分布无序,呈团簇状聚集且存在许多孔隙;CYP-Ⅱ表面较为紧密但凹凸不平;CYP-Ⅲ表面光滑但分布杂乱.结果表明在本研究中淮山多糖的的抗氧化活性与其酸性糖、甘露糖、半乳糖、鼠李糖和羧基含量成正相关.该研究可为淮山多糖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淮山多糖 纯化 抗氧化活性 构效关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