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5840条记录
阳春市春砂仁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浅析

南方农业 2024

摘要:春砂仁是广东省重要林下经济植物和我国四大南药之一。通过全面阐述当前广东省春砂仁产业的发展现状,分析其存在的主要问题,从技术体系、生产体系、品牌体系和产品体系等方面提出了春砂仁产业的发展策略。

关键词: 春砂仁 产业现状 发展路径 广东省阳春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保鲜剂对柑橘果实青霉病的防控效果评价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24

摘要:目的 评价研究不同保鲜剂防治柑橘青霉病的效果及其对果实品质的影响。方法 以南丰蜜桔和贡柑为试验材料,使用新型复配柑橘保鲜剂富帅(双胍三辛烷基苯磺酸盐复配咪鲜胺锰盐)和柑橘保鲜剂豪清杰、富而乐、百可得、扑霉灵、万利得为对比药剂,评价比较这些保鲜剂对柑橘青霉病的防控效果。结果 与未使用保鲜剂的对照相比,所试保鲜剂对青霉病都有不同程度的防控效果,可明显降低采后贮藏腐烂率,并减缓果实品质劣变。使用单一保鲜剂富帅取得的综合防效要优于其他组合其对南丰蜜桔的防控效果在90%以上,对贡柑青霉病的防控效果则高达100%。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显示保鲜剂富帅500倍稀释组的得分最高,与其他得分较高的保鲜剂组处理聚为一类。在保持果实品质方面,使用保鲜剂均可一定程度的缓解柑橘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和维生素C含量的降低,减缓可滴定酸含量的升高,其中富帅500倍稀释组对果实品质的保持效果最佳。结论 新型柑橘保鲜剂富帅的防控效果优于其他的保鲜剂,可有效防控柑橘青霉病导致的果实采后腐烂,对果皮比较厚的柑橘果实可达90%以上的防效,生产中的使用方法是柑橘采收后用稀释500倍的富帅浸果。

关键词: 柑橘 青霉病 防控 保鲜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广东省农业绿色发展潜力影响因素及空间格局演变

生态环境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面向广东以新质生产力支撑新一轮高质量发展的机遇,为下一阶段新质生产力提升农业绿色发展水平寻找一条可行的实施路径,采用专家咨询法评估了广东省30年来(1990-2020)农业生产水平、资源环境保障度以及农业绿色发展潜力,建立了农业绿色发展潜力解释模型并探讨了其时空演变格局。结果表明,1990-2020年,广东省农业生产水平综合评分提升15%,但80%的城市农业资源保障度有所下降,2020年,农业绿色发展潜力较高的深圳、东莞和江门3个城市为全省贡献了大部分“盈余”。对农业绿色发展潜力的影响上,农业资源使用效率>农业生态环境>农产品供给能力>农业资源保障度>农业物质装备水平>农业生产效率,且6个指标的影响存在区域异质性。从空间格局看,广东农业生产水平呈现从珠三角沿海向周边递增的梯度变化;农业资源环境保障度则呈高、低保障度城市分别局部集中、中等保障度城市东西向大范围连片格局。全省农业绿色发展低潜力区从1990年的区域性分布转变为2020年的范围性分布。对于人口压力和资源约束“双高”的城市,亟需从依靠消耗资源向创造资源转变;对于资源环境保障能力强的城市,则需将农业绿色发展潜力转化为优质农产品的有效供给。基于以上分析,为了满足广东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求,建议从强化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健全重点领域政策法规、加快绿色生产科技创新以及建立健全乡村生态资源价值实现机制等4个方面,着力提升农业绿色生产水平与资源利用效率,以新质生产力推进广东高质量建设现代农业强省。

关键词: 农业生产 资源环境 发展潜力 聚类分析 时空格局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食品中益生菌的功能与安全性研究进展

现代食品科技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益生菌在人类的食品生产和生活中有着悠久的使用历史,随着对益生菌功能研究的逐步深入,益生菌对人体的多种营养功能和健康功效也逐渐明确.现有研究表明益生菌具有调节肠道菌群、提高免疫力等功效,甚至能够改善一些疾病的症状,因此在食品行业中,益生菌从传统的发酵食品中的应用到功能性食品中的添加使用变得越来越广泛.然而食品中益生菌的大规模使用也提升了潜在的安全性风险,如感染、生物毒素和耐药性基因转移等,益生菌在使用的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其安全性问题.欧洲的安全资格认证(Qualified Presumption of Safety,QPS)和美国的公认安全(Generally Recognized as Safe,GRAS)体系是目前比较成熟的微生物安全性评价体系,近年来我国也通过相关立法规范益生菌的使用从而保障食品安全.该研究综述了目前对于益生菌营养功能和食品中益生菌应用的国内外研究进展,阐述了益生菌目前面临的安全性问题与安全性评价体系,以期为食品中益生菌的安全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 益生菌 保健功能 益生菌食品 安全性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专职人员综合素质要求及其培养对策建议-以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为例

中国种业 2024

摘要: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是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路径,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除了科技成果本身,负责科技成果转化的专职人员也是影响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的关键因素。目前既懂农业专业知识,又懂经济规律、商业化运作、企业管理和法律法规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专职人员严重不足。在此背景下,以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为例,分析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现状及存在问题,从而剖析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专职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提出了培养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专职人员的对策建议,以期从人才培养的维度为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提供理论启示。

关键词: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专职人员 综合素质 对策 建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覆土种植杏鲍菇营养评价与效益分析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CSCD

摘要:以工厂化种植杏鲍菇为对照,检测覆土种植不同采收期杏鲍菇的蛋白质、氨基酸、脂肪等营养成分和种植前后土壤养分含量,根据覆土种植投入产出计算效益,探讨冬闲田杏鲍菇覆土种植-菌渣还田-粮食/水果/蔬菜轮作种植模式的可行性。结果表明,不同采收期覆土种植杏鲍菇鲜品子实体蛋白质、脂肪、氨基酸等含量均高于工厂化种植,采收期对覆土种植杏鲍菇蛋白质含量影响较大,成熟初期含量最高,达4.19 g/100 g,是成熟期的1.3倍、孢子释放期的1.6倍、工厂化种植的1.9倍。覆土种植杏鲍菇必需氨基酸、呈味氨基酸含量均高于工厂化种植,E/T值接近FAO/WHO提出的优质蛋白质氨基酸组成值。菌渣还田后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了116%,杏鲍菇从覆土到采收完毕共34 d,生物转化率可达136%,投入产出比达1:1.8。冬闲田覆土种植杏鲍菇子实体营养丰富,味道鲜美,经济效益好,菌渣还田可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适合在南方水稻主产区、荔枝等果园的林下冬春季推广应用。

关键词: 杏鲍菇 冬闲田 营养成分 经济效益 轮作 覆土种植 轮作种植模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饲料中添加高水平蚕豆对吉富罗非鱼生长性能、肌肉营养组成和土腥味物质的影响

动物营养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试验旨在探讨在吉富罗非鱼饲料中添加高水平蚕豆对其生长性能、肌肉营养组成和土腥味物质的影响。选取吉富罗非鱼50尾,初始体质量(402.32±8.59) g,随机分成2个组,每组5个重复,5尾鱼为1个重复。2组试验鱼在49 d的饲养期中分别投喂未添加蚕豆的普通配合饲料(对照组,记为G0组)和添加70%蚕豆的配合饲料(试验组,记为G70组),2种试验饲料等氮等脂。结果显示:1)饲料中添加70%蚕豆对罗非鱼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饲料系数和肝体比均无显著影响(P>0.05),但显著降低了肠体比和脏体比(P<0.05)。2)饲料中添加70%蚕豆对罗非鱼肌肉粗蛋白质、水分、钙、磷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但显著降低了肌肉粗脂肪、粗灰分含量(P<0.05)。3)饲料中添加70%蚕豆对罗非鱼肌肉中必需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鲜味氨基酸和氨基酸总量无显著影响(P>0.05)。4)肌肉脂肪酸组成中,G70组C8∶0、C11∶0、C12∶0、C13∶0、C15∶0、C16∶0、C17∶0、C20∶0、C21∶0、C22∶0、C23∶0、C24∶0、C15∶1t、C16∶1t、C18∶1n-7t、C18∶1n-9t、C18∶1n-12t、C18∶1n-9c、C18∶1n-7、C20∶1t、C20∶1、C22∶1n-9t、C24∶1、C20∶2、C20∶3n-6、C22∶2、C22∶4、C22∶5n-3、C22∶6n-3含量均较C0组显著降低(P<0.05),同时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和n-3系多不饱和脂肪酸总量均显著低于G0组(P<0.05)。5)与G0组相比,G70组肌肉中土腥味物质土臭素(GSM)含量显著降低。综上可知,在本试验条件下,饲料中添加70%的蚕豆能显著降低吉富罗非鱼的肠体比和脏体比,还能显著降低肌肉中粗灰分、粗脂肪及土腥味物质GSM的含量,对肌肉中必需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及鲜味氨基酸总量无显著影响;饲料中添加70%蚕豆影响吉富罗非鱼肌肉脂肪酸组成,会显著降低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n-3系多不饱和脂肪酸总量和n-3/n-6比值。

关键词: 吉富罗非鱼 生长性能 肌肉营养组成 土腥味物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多源信息融合技术的红茶发酵模式判别模型研究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发酵是红茶加工中最关键的步骤,为解决传统加工依赖人工经验的问题,利用计算机视觉和电子鼻联合数据融合策略快速无损检测红茶的发酵质量。通过茶多酚质量分数将红茶发酵程度划分成不同等级,并与图像和气味信息建立关系;采用不同的数据融合策略结合随机森林(RF)、K最近邻(KNN)和支持向量机(SVM)建立红茶发酵的定性判别模型,并与单一传感器模型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数据融合策略结合了不同传感器的信息,获得了更全面的数据,其模型判别结果优于单一传感器;特征级融合策略提取了不同传感器的信息特征值,简化了模型数据,获得了比数据级融合策略更优的模型性能;其中基于特征级融合策略的SVM模型分类效果最好,训练集分类正确率为100%,预测集分类正确率为95.56%,实现了对红茶发酵程度的快速、准确判别。

关键词: 计算机视觉 电子鼻 数据融合策略 红茶发酵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115份设施番茄表型性状遗传多样性分析

江苏农业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种质资源是新品种选育的根本。为筛选适宜云南省设施栽培的、农艺性状优良的番茄种质,本研究引进115份番茄种质,对其质量性状和数量性状进行了调查,并利用主成分分析、相关性分析和聚类分析对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和特征规律进行研究。本研究筛除了9份极易感病的番茄种质,余下的106份中筛选出86份抗病种质;106份番茄种质均为蔓生型,其果实形状及颜色比较丰富,共有3种果型、7种果色;植株长势整齐度高的种质共计15份,无裂果及裂果程度中等的种质共计35份。其中,番茄种质的心室数、单果重、首花序节位性状的变异幅度较大。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株高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转色总台数、坐果总台数和总台数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单果重和单株产量呈极显著负相关;茎粗与单花序坐果数、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转色总台数、坐果总台数和总台数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单果重和单株产量呈极显著负相关。聚类分析将番茄种质分为3个类群6个亚群,筛选出平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平均单花序坐果数多和平均坐果总台数多的番茄种质共计47份;平均单株产量大于5.00 kg的番茄种质23份;平均单果重大于200.00 g的番茄种质9份。分析结果表明,番茄首花序节位越高坐果总台数越少;单果重越大,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越低,单株产量越高,单花序坐果数越少。果实横径、果梗洼大小、单果重、果实纵径和果肉厚度可作为评价设施番茄种质的主要因子。

关键词: 设施番茄 变异系数 主成分分析 相关性分析 聚类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采前柰李果肉褐化现象与果园土壤营养因子、叶片元素含量的相关性分析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CSCD

摘要:为研究柰李果肉褐化发生与发展机理,分析褐化现象发生与果实成熟期微环境以及果园土壤营养元素、叶片元素的相关性。以广东省乐昌市15个果园为试验园,采集柰李果实并按照褐变情况分类,对果园的土壤营养因子含量、叶片元素含量进行测定,并使用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显示,成熟期套袋柰李果肉褐化率显著增加,且果袋越厚发生褐化现象越严重;同时低海拔果园柰李果肉褐化率较高。相较于高褐化率(>20%)的果园,低褐化率果园土壤条件更优渥,如有机质含量、大量元素、中微量元素均显著较高。相关性分析显示,柰李果肉褐化率与土壤pH、速效磷、镁元素、铁元素、铜元素以及叶片镁元素呈正相关,与土壤有机质、钙元素、锌元素、锰元素、硼元素呈负相关。因此,降低果实成熟过程中果园环境温度,提升土壤pH、有机质、钙、硼等元素的含量,可能有助于降低果肉褐化率。

关键词: 柰李 果肉褐化 元素 土壤 叶片 乐昌市 套袋处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