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5840条记录
饲粮添加高剂量铁对22-42日龄黄羽肉鸡生长性能和空肠黏膜氧化应激的影响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2024

摘要:该试验旨在研究饲粮添加高剂量铁对22-42日龄黄羽肉鸡的生长性能和空肠黏膜氧化应激的影响。选用健康、发育良好的22日龄快大型岭南黄羽肉公鸡450只,按体重一致原则随机分成3个处理组,每处理6重复,每重复25只鸡。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0(对照组)、1 200 mg/kg和2 400 mg/kg葡萄糖酸亚铁(以Fe计)。试验期21 d,试验期间试鸡自由采食与饮水。结果显示,三个处理组试鸡的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增重和料重比均没有显著差异(P>0.05),1 200 mg/kg和2 400 mg/kg葡萄糖酸亚铁组的腹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 400mg/kg葡萄糖酸亚铁组的血浆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和肌酸激酶(CK)的活性以及空肠黏膜中的丙二醛(MDA)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1 200 mg/kg和2 400 mg/kg葡萄糖酸亚铁组空肠组织中的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尾侧型同源转录因子2(CDX2)和闭合小环蛋白-1(ZO-1)基因表达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综合以上所有试验结果表明,饲粮中添加高剂量(1 200-2 400 mg/kg)的葡萄糖酸亚铁对22-42日龄黄羽肉鸡生长性能虽无负面影响,但却诱导了肉鸡空肠黏膜氧化损伤,且损伤程度与葡萄糖酸亚铁添加剂量有关,进而导致腹泻率显著提高。

关键词: 黄羽肉鸡 空肠黏膜 氧化应激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代谢组学分析不同品系化州柚花间差异代谢物

果树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化州柚(Citrus grandis'Tomentosa')正毛、副毛和光青品系的花之间成分差异,为化州柚花在医药和保健领域的开发应用奠定基础.[方法]选取同一生长期的化州柚正毛、副毛和光青3个品系的花,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UPLC-MS/MS)进行次级代谢产物的广泛靶向代谢组学分析,利用气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GC-TOF/MS)进行初级代谢产物的非靶向代谢组学分析.通过主成分分析(PCA)揭示3个品系花间的整体差异,利用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将3个品系两两对比,筛选出品系间的差异代谢物.[结果]UPLC-MS/MS检测发现978种代谢物,其中63种代谢物在不同品系花中表现出显著差异.地奥司明、山柰酚-3-O-芸香糖苷、芦丁、牡荆素-2"-O-葡萄糖苷、木犀草素-7-O-芸香糖苷、维采宁-2、芸香柚皮苷、香草酸、佛手苷内酯和橙皮内酯10种化州柚中有效成分在副毛和正毛花中的含量高于光青.GC-TOF/MS检测发现236种代谢物,筛选出11种差异代谢物,包括D-(-)果糖、D-纤维二糖、景天酮庚糖、α-槐糖、丙酮酸、柠檬酸、莽草酸、反式-4-羟基肉桂酸、咖啡酸、阿魏酸和柚皮素-7-O-葡萄糖苷.[结论]化州柚正毛、副毛和光青3个品系的花在成分上存在显著差异,尤其是副毛和正毛花的有效成分含量高于光青.

关键词: 化州柚 化橘红 代谢组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氮肥与生物炭、有机肥配施对菜心生长及养分积累的影响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氮肥配施生物炭、有机肥对菜心生长和养分积累的影响,为优化菜心养分管理策略、推动菜心提质增效生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22年和2023年,在广东省蔬菜新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基地开展连续两年的田间试验,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主因素为氮肥用量,包括不施氮(-N)和优化氮肥用量(N 135 kg/hm2,+N)处理;副因素为有机肥(+M)和生物炭(+C)处理。在收获期取样测定菜心生物量、养分含量,并计算养分积累量,并监测2023年菜心生长期内叶面积、生物量及养分积累量的动态变化。【结果】有机肥和生物炭施用均能提高菜心生物量,但施用效果受施氮量的影响,在-N条件下,+C和+M处理两年生物量较-N处理分别平均提高了18.6%和84.5%,而在+N条件下,+C和+M处理生物量比+N处理分别平均增加了10.1%和48.3%。不论是否施用氮肥,有机肥对菜心生物量的提升效果均优于生物炭,-N+M处理两年生物量分别比-N+C增加了19.2%和88.9%,+N+M处理两年生物量较+N+C分别高27.0%和41.1%。氮肥与生物炭、有机肥配施主要提高了收获期菜心氮含量,-N+C、-N+M处理在2022和2023年菜心收获期氮积累量分别较-N处理增加了38.6%、94.4%和51.3%、226.2%,+N+C、+N+M处理在2022年和2023年菜心氮积累量较+N处理分别提高了5.0%、42.1%和31.7%、132.1%。与-N处理相比,-N+C处理菜心收获期磷、钾、镁和硼积累量两年间无显著性差异,而-N+M处理菜心磷、钾、钙和镁积累量均显著提高。无论施氮与否,有机肥对菜心不同生育期生物量和叶面积的促进作用均优于生物炭。【结论】氮肥与生物炭或有机肥配施均能促进菜心生长,提高菜心生物量和养分积累量,不论是否施氮肥,有机肥的施用效果优于生物炭。因此,在高产、高效菜心生产中应结合生物炭和有机肥特点进行合理施用。

关键词: 生物炭 有机肥 菜心 配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植物提取物在海鲈饲料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海洋与渔业 2024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广东省现代农业产业园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农学学报 2024

摘要:现代农业产业园是区域农业现代化建设的空间载体,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分析其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对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和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广东省已建设的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为研究对象,运用最邻近指数、核密度估计、不平衡指数、空间自相关分析以及地理探测器等方法,分析了广东省现代农业产业园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显示,(1)广东省现代农业产业园主要分布在珠三角和粤北地区,全省及不同区域在空间上均呈集聚分布形态.核密度估计显示,广东省现代农业产业园已形成以珠三角地区为依托的"一心三核"集聚连片分布格局.(2)广东省各地市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分布不均衡.其中,珠三角地区的地市差距最大,粤北地区差距相对较小.县域空间自相关分析显示,广东省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存在明显的集聚区域,有3个县区高—高集聚比较明显,分别是珠三角地区的黄埔区,粤西地区的化州市、电白区.(3)广东省主要依托种植业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且多以粮油种植为主,同时兼顾其他类型共同发展.各类现代农业产业园的集聚核心存在差异,但"多点集聚"的总体特征较稳定.(4)农田总量、水利灌溉、农业专业村镇、农业龙头企业等12个因素对广东省现代农业产业园空间分布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且各因素之间存在双因子增强交互作用,其中农业龙头企业与其他因素的交互作用最强.现代农业产业园是一系列因素交互协同作用的结果,未来可从空间规划、制度设计以及地方建设等方面推动广东省现代农业产业园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现代农业产业园 空间分布 影响因素 广东省 高质量发展 空间自相关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过热和湿热蒸汽对青稞粉的理化特性和贮藏稳定性的影响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24

摘要:目的 探讨过热和湿热蒸汽对青稞粉理化特性和贮藏稳定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湿热蒸汽和不同温度的过热蒸汽对青稞粉进行稳定化处理,通过测定其内源酶活性、β-葡聚糖含量、淀粉体外消化特性、糊化特性、微观结构以及贮藏稳定性,确定最适的加工方式。结果 过热蒸汽显著降低青稞粉水分含量,两种处理方式都能够灭活脂肪酶和过氧化物酶,其中过热蒸汽处理效果更佳,脂肪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残留率为6.21%和13.78%;过热蒸汽处理对青稞粉中β-葡聚糖含量的损失影响更小,湿热蒸汽更能促进慢消化和抗消化淀粉转变成快消化淀粉(58.82%)。两种热处理都能改变青稞粉糊化特性和微观形貌,其中过热蒸汽处理组峰值黏度更高;而湿热蒸汽处理组回生值(1750.00 mPa·s)和糊化温度(91.63℃)更高,崩解值更低(475.00 mPa·s),淀粉结构破坏更严重。37℃贮藏3个月后,所有处理组酸价均低于对照组,且过热蒸汽处理组酸价增幅较小,而湿热蒸汽组增幅较大(67.63%)。结论 过热和湿热蒸汽均能有效灭活青稞粉内源性酶,提高贮藏稳定性,但过热蒸汽效果更佳且更能保持青稞粉的品质。

关键词: 青稞粉 过热蒸汽 湿热蒸汽 脂肪酶活性 脂肪酸值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粗毛纤孔菌游离酚提取物对高尿酸血症的改善作用

现代食品科技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近年来,高尿酸血症发生率逐年攀升,严重影响人类健康。前期研究报道的结果表明:粗毛纤孔菌游离酚提取物具有较强体外降尿酸活性,但仍缺少体内实验验证。为此,该研究通过选用高尿酸小鼠模型饲料饲养结合灌胃氧嗪酸钾干预4周,建立高尿酸血症小鼠模型,探究粗毛纤孔菌游离酚提取物体内的降尿酸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经栽培粗毛纤孔菌游离酚提取物灌胃干预4周,粗毛纤孔菌游离酚提取物高剂量组[200 mg/(kg·bw)]小鼠血清的尿酸含量、尿素氮含量、腺苷脱氨酶及肝脏黄嘌呤氧化酶较模型组小鼠相比分别降低了65.99%、43.68%、67.31%、89.73%(P<0.05),其调节作用与药物对照-别嘌醇相当;此外,粗毛纤孔菌游离酚提取物还对由高尿酸血症引起的肾脏组织细胞损伤产生一定的修复作用。因此,粗毛纤孔菌游离酚提取物可能具有较好的降尿酸作用。该研究结果可为桑黄孔菌属真菌作为新型降尿酸功能食品资源的开发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 桑黄孔菌属 粗毛纤孔菌 游离酚提取物 降尿酸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γ-氨基丁酸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

动物营养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γ-氨基丁酸(GABA)又名3-羧基丙胺、4-氨基丁酸或哌啶酸,是动植物体内广泛存在的非蛋白质氨基酸,具有良好的水溶性和热稳定性。GABA对中枢神经系统中的重要神经递质具有抑制作用,参与调控机体多种代谢活动。研究显示,GABA具有抗惊厥、抗焦虑、抗应激、抗肌肉松弛及镇静作用;能促进生长激素分泌、大脑蛋白质合成及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繁殖性能、免疫功能等。GABA在肠道中可增加空肠绒毛长度,提高消化液分泌;在肝脏中可调节三大营养物质的储存,促进胰岛素的分泌和肝脏功能的正常运行。GABA可从食物中获取或通过谷氨酸脱羧酶(GAD)对谷氨酸脱羧后生成,随后在γ-氨基丁酸转氨酶和琥珀酸半醛脱氢酶的催化下发生不可逆反应生成琥珀酸,最终进入三羧酸循环。本文在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介绍了GABA的结构与合成、代谢途径,并重点阐述了GABA促进食欲、调节肠道功能、增强免疫功能、提高抗氧化能力、调节胰岛代谢和肝脏功能、缓解氧化应激等方面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猪、家禽、反刍动物、水产动物养殖中的应用,旨在为GABA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γ-氨基丁酸 生物学功能 动物生产 应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饲料蛋白水平对大口黑鲈稚鱼生长、肠道结构及耐离水胁迫能力的影响

南方农业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探究不同饲料蛋白水平对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稚鱼生长性能、肠道结构及耐离水胁迫能力的影响和大口黑鲈稚鱼对饲料蛋白的需求,为大口黑鲈稚鱼饲料的研发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配制实测蛋白含量分别为45.02%、48.14%、52.12%、55.54%、56.26%和58.17%的6种等脂等能饲料。选取2880尾初始体重为0.07±0.00 g的大口黑鲈稚鱼,随机分为6组,分别饲喂配制的6种等脂等能饲料,按照饲料蛋白水平由低到高设为T1、T2、T3、T4、T5、T6组,试验周期30 d。试验开始前随机选取50尾大口黑鲈稚鱼用于测定初始鱼体成分。试验结束后禁食24 h,每组随机取9尾大口黑鲈稚鱼测量体长,称量体质量及内脏团质量用于计算形体指标。每组随机取30尾大口黑鲈稚鱼于冰上解剖,取全肠和肝脏,用以检测消化酶和抗氧化酶活力。每组随机取2尾大口黑鲈稚鱼于冰上解剖,分离肠道,置于4%多聚甲醛中固定,用于制作组织切片。每组随机取20尾大口黑鲈稚鱼,用于测定鱼体成分。使用TRIzol法提取大口黑鲈稚鱼肌肉与肠道组织总RNA,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大口黑鲈稚鱼生长与抗氧化相关基因的相对表达量。【结果】随着饲料蛋白水平升高,大口黑鲈稚鱼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饲料系数则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其中T4组大口黑鲈稚鱼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T2、T3、T5和T6组(P<0.05,下同),T3组肝脏胰蛋白酶活力最高,显著高于T6组。离水胁迫处理后,T4组过氧化氢酶(CAT)和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力最高,丙二醛(MDA)含量最低。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各组间生长相关基因IGF1、S6K、4EBP1和抗氧化相关基因CAT1的相对表达量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适宜饲料蛋白水平能提高大口黑鲈稚鱼的饲料利用效率,增加其增重率、特定生长率、蛋白沉积率和脂肪沉积率,进而获得最佳生长性能。以特定生长率为评价指标,通过折线模型分析得出,大口黑鲈稚鱼对饲料蛋白水平的最适需求量为55.05%(干物质)。同时,适宜饲料蛋白水平还能提高大口黑鲈稚鱼的抗氧化能力,为其应对离水胁迫奠定基础。

关键词: 大口黑鲈稚鱼 生长性能 肠道结构 离水胁迫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梅州市芋头产业发展现状和对策建议

农业科技通讯 2024

摘要:梅州位于粤闽赣三省交界处,“八山一水一分田”的特殊地形及其独特的气候环境造就了梅州芋头香甜软糯的特色风味和品质,深受本地及珠三角地区消费者的喜爱。本文作者从梅州芋头种植面积、种植区域分布、种植品种、加工产品等多方面介绍了梅州芋头产业的发展现状,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今后梅州市芋头产业的发展对策,为做大做强梅州芋头产业提供借鉴参考。

关键词: 芋头 产业现状 对策 梅州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