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28323条记录
海带太阳能辅热耦合干燥系统的设计与试验

渔业现代化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为降低海带干燥耗能,提高干燥品质和干燥系统作业效率,基于热力学、传热学进行了建模和研究,设计了以阳光大棚为主体,空气热泵、集热板为热源的海带太阳能辅热耦合干燥系统。通过触摸屏设定干燥温度、时间,进行海带干燥,同时使用温度、湿度和光照度传感器测量,对记录数据进行分析。该干燥系统能够回收烘干过程中排放的余热,对余热进行排湿,再循环加热利用;太阳能集热器将热能存储在水箱,可用于辅助干燥,节约能源。结果显示:在大气最高温度27. 5℃、含水率90%左右、鲜海带质量60. 32 kg、干燥时间10 h的条件下,可得干海带含水率在14. 5%,质量6. 9 kg,电量最低为3. 91 (k W·h)/kg,新型海带干燥系统效果良好。本研究为大型藻类干燥系统提供了新的技术方法,该技术适合在中大型企业的大型藻类干燥中推广。

关键词: 海带 空气热泵 集热板 干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脂肪源对细鳞鲑生长、脂质代谢及抗氧化性能的影响

水生生物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配制4种含有鱼油(FO)、菜籽油(CO)、棕榈油(Pa O)和大豆油(SO)的饲料投喂初始体重为(22.19±1.10)g的细鳞鲑幼鱼52d,探讨不同脂肪源对细鳞鲑(Brachymystax lenok)幼鱼生长、脂质代谢及抗氧化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饲料效率均以鱼油和大豆油组最高,棕榈油组次之,菜籽油组最低,其中大豆油组与鱼油组无显著差异(P>0.05)。不同脂肪源对细鳞鲑幼鱼肌肉粗成分无显著影响(P>0.05)。摄食大豆油的细鳞鲑可以明显提升肌肉中的22:6n-3含量,表明细鳞鲑具有将18:3n-3转化为22:6n-3的能力,n-3系列脂肪酸是细鳞鲑起主要作用的必需脂肪酸。与鱼油相比,植物油脂导致了细鳞鲑血清中甘油三酯含量的显著升高以及胆固醇含量的显著降低,肝脏中ACC1和FAS的m RNA表达量明显下调,以及Δ6 Fad的m RNA表达量的明显上调(P<0.05)。投喂不同脂肪源饲料的细鳞鲑肝脏ROS、MDA、GPx含量以及TBARS值发生明显变化(P<0.05)。研究结果表明鱼油和大豆油可作为细鳞鲑幼鱼饲料的脂肪源,而棕榈油和菜籽油不适宜作为细鳞鲑幼鱼的单一脂肪源。

关键词: 细鳞鲑 脂肪源 生长 脂质代谢 抗氧化性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副热带东北太平洋海表温度异常的传递及与ENSO的联系

海洋科学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l Ni?o-Southern Oscillation, ENSO)现象是地球气候系统中最主要的年际变化信号之一,对其形成机制和预报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基于ERSST v4海表面温度资料与NCEP/NCAR Reanalysis大气再分析资料,通过回归分析与合成分析等方法,研究了副热带东北太平洋海区海表面温度(sea surface temperature, SST)异常信号的传递机制及其与ENSO现象的联系。诊断结果表明,副热带东北太平洋SST异常与ENSO指数有很好的正相关关系。副热带东北太平洋SST异常的暖信号超前于ENSO指数约半年时间,通过风-蒸发-海温的反馈机制,沿东北-西南方向向赤道中太平洋缓慢传递。更进一步的数值实验显示,副热带东北太平洋的正SST异常信号的确可以影响大气环流场,使其西南方向的海面风速减弱,蒸发潜热通量减少,从而使信号向西南方向传递。

关键词: 副热带 海表面温度 ENSO 热力学海气耦合 风-蒸发-海温反馈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斑节对虾CDC42基因的克隆及其在不同胁迫条件下的表达分析

南方水产科学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细胞分裂周期蛋白42(CDC42)是一类广泛表达的小三磷酸鸟苷(GTP)酶,是Ras家族内Rho亚家族的成员之一,具有GTP酶活性。CDC42在细胞吞噬和炎症发生等先天免疫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功能。该研究通过RACE技术克隆得到了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细胞分裂周期蛋白42(Pm CDC42)基因c DNA全长。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Pm CDC42全长2 233 bp,包括59 bp的5'非编码区(UTR)、1 598 bp的3'UTR和576 bp的开放阅读框(ORF),编码191个氨基酸。通过实时定量PCR技术,研究了Pm CDC42在斑节对虾各组织的表达模式,并研究了其在不同p H、盐度、重金属镉(Cd)和哈维弧菌(Vibrio harveyi)胁迫下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Pm CDC42基因在各组织中均有表达,在血淋巴中的表达量最高。在p H和Cd胁迫下Pm CDC42表达量显著升高;在高盐胁迫下Pm CDC42表达量上调,低盐胁迫下Pm CDC42表达量变化不显著;在哈维弧菌的刺激下PmCDC42上调表达极显著。这表明Pm CDC42在斑节对虾先天免疫中起重要作用。

关键词: 斑节对虾 细胞分裂周期蛋白42 pH 盐度 哈维弧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网箱牛蛙繁育技术

农村新技术 2018

摘要:牛蛙生长快,肉味鲜美,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高,综合利用价值高,颇受消费者喜爱。网箱养牛蛙具有占地少、成本低、防敌害、饲养密度大、牛蛙生长快、便于管理及综合效益高等优点。以下介绍网箱牛蛙繁育技术,供养殖户参考。一、放养密度网箱材料要求有良好的通风透水性,可用塑料网片或纱窗缝合制成。网箱规格和形状要因地制宜,以长方形为好,体积不宜超过10立方米,网片缝制好后可用竹片或木条扎成箱架并将网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脂类去除对南海鸢乌贼肌肉碳、氮稳定同位素分析的影响

南方水产科学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碳(C)、氮(N)稳定同位素分析目前已成为研究水生生物摄食生态和洄游等方面的重要手段。作为主要分析材料的肌肉组织,常因含有碳稳定同位素比值(δ~(13)C)较低的脂类而对稳定同位素分析造成影响。为了探讨脂类去除对鸢乌贼(Sthenoeuthis oualaniensis)肌肉样品δ~(13)C和氮稳定同位素比值(δ~(15)N)分析的影响,对2017年4月在南海采集的鸢乌贼样品进行了稳定同位素研究,并对不同的脂类校正模型进行对比以优选出最适用于鸢乌贼的δ~(13)C校正模型。结果显示,脂类去除后鸢乌贼的δ~(13)C和δ~(15)N均发生了显著变化(P<0.01),分别平均升高0.85‰和0.71‰。脂类去除对鸢乌贼δ~(13)C的影响与个体大小和性别无关(P>0.05)。根据最小赤池信息准则(AIC),模型3最适用于鸢乌贼δ~(13)C校正。研究结果表明了脂类去除在鸢乌贼肌肉δ~(13)C分析中的必要性,但δ15N同样受到了影响,今后进行δ~(15)N分析时不需进行脂类去除。

关键词: 稳定同位素 鸢乌贼 脂类去除 南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一种酪氨酸酶基因在笠贝初生壳形成中的表达分析

海洋科学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软体动物初生壳形成是贝壳早期发育研究的重要内容。目前,初生壳形成的机制尚不清晰。本文从笠贝(Lottia goshimai)中克隆了一个酪氨酸酶基因(lgo-tyr1),聚类分析表明其与长牡蛎基因cgi-tyr1是直系同源基因。Lgo-TYR1的序列分析显示它具有两个典型的铜离子结合结构域和一个信号肽。通过整装原位杂交和电子扫描显微镜观察,检测到lgo-tyr1在担轮幼虫的圆形贝壳区以及紧邻的环状细胞带中表达,表明lgo-tyr1可能参与了担轮幼虫初生贝壳的生物合成以及贝壳区边界的确立。

关键词: 笠贝 发育 整装原位杂交 酪氨酸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产品中多环芳烃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食品工业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日益严重的水环境污染导致水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备受关注,其中对人类具有致癌性的多环芳烃(PAHs)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从来源、分布、危害和检测技术等方面对水产品中PAHs的研究进展进行了阐述。对提取方法和检测技术的优缺点和局限性进行了重点介绍,为进一步加强水产品质量安全控制提供参考。

关键词: 水产品 多环芳烃 检测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低磷饲料中添加α-酮戊二酸对松浦镜鲤生长性能、体成分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水生生物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试验旨在研究低磷饲料中添加α-酮戊二酸(α-ketoglutarate,AKG)对松浦镜鲤(Cyprinus carpio Songpu)生长性能、体成分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取平均体重为(6.67±0.14)g的松浦镜鲤630尾,随机分成7组,每组3个重复。分别投喂有效磷0.73%的正常磷饲料和有效磷0.47%的低磷饲料,在低磷饲料中分别添加0、0.4%、0.8%、1.2%、1.6%、2.0%(干物质含量)的AKG,配制成等氮等能饲料,试验期为8周。结果表明:低磷组饲料系数(FCR)显著高于正常磷组(P<0.05),但增重率(WGR)、特定生长率(SGR)、蛋白质效率(PER)、脏体指数(VSI)及肥满度(CF)差异不显著(P>0.05);与低磷组比,0.4%AKG组FCR显著降低(P<0.05),1.6%AKG组血清磷、白蛋白含量(ALB)显著增加(P<0.05);0.8%AKG组谷草转氨酶(AST)活性和1.20%AKG组谷丙转氨酶(ALT)活性显著高于正常磷组(P<0.05);添加不同水平AKG对血清其他指标无显著影响(P>0.05)。与正常磷组相比,低磷组粗灰分含量、骨钙含量和钙磷沉积率显著降低(P<0.05);与低磷组相比,添加不同水平AKG磷沉积率显著增加(P<0.05),0.4%AKG组,骨钙含量显著增加(P<0.05),0.8%AKG组,骨磷含量显著增加(P<0.05);低磷饲料添加AKG对其他体成分指标无显著影响(P>0.05)。由此得出,低磷饲料中添加适量的AKG可以降低FCR,提高松浦镜鲤脊椎骨钙磷含量。

关键词: AKG 生长性能 血清生化指标 体成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养殖方式方格星虫的营养组成比较

南方水产科学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相同海域滩涂和池塘养殖方格星虫(Sipunculus nudus Linnaeus)营养组成的异同,比较了2种养殖方式下的方格星虫体壁脂肪酸、氨基酸、矿物元素和基本营养物质组成。结果显示,滩涂和池塘养殖方格星虫体壁的粗蛋白、粗脂肪、灰分、脂肪酸总量相近(P>0.05)。滩涂和池塘养殖星虫的C22:0、C20:3(n-3)、C16:1、C18:2(n-6)、C23:0含量差异显著(P<0.05),且作为硅藻脂肪酸特征的C16:1(n-7)/C16:0比值和C20:5(n-3)也具有显著差异(P<0.05)。池塘养殖的方格星虫谷氨酸(Glu)、总氨基酸含量显著高于滩涂养殖(P<0.05),而必需氨基酸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池塘养殖方格星虫体壁和沉积物中的钾(K)、钠(Na)、镁(Mg)、钙(Ca)、硒(Se)含量均高于滩涂养殖方格星虫相应体壁和沉积物中的含量(P<0.05),而且2种养殖方式下的方格星虫体壁K、Se含量均显著高于相应沉积物中的含量(P<0.05)。综合分析表明,相同海域不同养殖方式并不会显著影响方格星虫的基本营养组成(粗蛋白、粗脂肪、灰分),但是对于Glu、总氨基酸以及C22:0、C20:3(n-3)、C16:1、C16:1(n-7)/C16:0比值和C20:5(n-3)等具有影响。方格星虫对K、Na、Mg、Ca、Se具有一定程度的富集作用,而对于铁(Fe)、锌(Zn)、锰(Mn)、铜(Cu)、铅(Pb)、铬(Cr)、镉(Cd)、钴(Co)等元素无明显富集作用。

关键词: 方格星虫 养殖方式 脂肪酸 氨基酸 矿物元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