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白叶单枞黑茶降血糖活性成分的高速逆流色谱分离
《食品工业科技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白叶单枞黑茶的60%乙醇提取物,在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的导向下,经D101大孔吸附树脂柱层析获得活性流分,进一步采用高速逆流色谱法(HSCCC)进行分离纯化研究。结果显示,黑茶60%乙醇提取物具有较显著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经D101柱层析所得的流分D-6、D-7及D-8在25μg/mL浓度下具有较黑茶60%乙醇提取物强的酶抑制活性,酶活性抑制率分别为69.31%、77.53%及75.23%。对活性流分D-7采用溶剂系统:乙酸乙酯-正丁醇-甲醇-水-乙酸(4∶1∶1∶4∶0.1,v/v)进行了HSCCC分离,得到化合物1、2,纯度均大于95%,经结构鉴定确定二者分别为牡荆苷、异牡荆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植物基质金属蛋白酶的研究进展
《西北植物学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是高度保守的锌依赖型内肽酶家族。医学研究表明,人体MMPs不仅在一系列生理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而且与很多重大疾病关联。例如,MMPs在恶性肿瘤组织中的表达量大幅度上升,和肿瘤的侵袭转移密切相关。MMPs也广泛存在于高等植物,它可能参与植物发育调控、免疫应答及非生物逆境胁迫响应等多个方面。该文对近年来国内外有关植物MMPs的分布、结构特点、活性调节以及生物学功能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对该领域的研究趋势和重点问题进行了讨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亚洲H_5N_1高致病性流感流行情况综述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 2013
摘要:WHO数据显示,从2003年H5N1高致病性流感暴发以来,H5N1型病毒已经感染了565人,其中331人死亡,造成的经济损失更是难以估量。大多数国家暴发禽流感后,均采取有效的措施,减少了人类感染流感的可能性。但是,2009~2011年的3年间,H5N1高致病性禽流感活跃期间,禽流感暴发量的增多意味着发生疫情的国家人类感染的风险增加,尤其是在亚洲地区。最新的死亡是2013年8月份柬埔寨发生的感染死亡,2011年柬埔寨有8例人类感染的案例,且都是致命的。对于家禽和人类而言,H5N1高致病性禽流感仍是一个全球性的威胁,2010~2011年,人类感染数量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优质水稻新品种粤油丝苗的选育与应用
《中国种业 》 2013
摘要:粤油丝苗是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近年育成的常规优质水稻新品种,稻米品质达国标和省标优质1级。该品种丰产性好,分蘖力和抗倒性较强,后期熟色好,抗稻瘟病,中抗白叶枯病。2009年晚季参加广东省区域试验,2010年晚季进入复试和生产试验,2011年6月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粤审稻2011024。2012年参加广东粤北单季稻品种表证试验,2012年早季参加海南省区域试验,2013年早季进行海南省区试复试。该品种适合广东粤北以外早、晚稻,粤北单季稻,以及海南省早、晚稻种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龙眼原浆喷雾干燥助干剂组成及对多酚含量的影响
《热带作物学报 》 2013 CSCD
摘要:以龙眼原浆为原料添加一定比例的助干剂喷雾干燥生产龙眼粉,采用单因素和L9(33)正交试验相结合,研究麦芽糊精、β-环状糊精和阿拉伯胶3种助干剂的添加量对龙眼粉品质特性的影响。通过正交直观分析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麦芽糊精对出粉率、水分含量、b*值、流动性影响极显著;β-环状糊精对b*值、溶解性、流动性影响极显著;阿拉伯胶对溶解性、流动性影响极显著,且3种助干剂对龙眼粉多酚总量的影响主次顺序为:β-环状糊精>阿拉伯胶>麦芽糊精,β-环状糊精影响显著,阿拉伯胶和麦芽糊精影响不显著;优化助干剂的最佳配比为麦芽糊精20%、β-环状糊精2%、阿拉伯胶5%。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温胁迫下甜玉米雌穗发育基因差异表达谱分析
《作物学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数字化基因表达谱技术,对高温胁迫下优良甜玉米杂交种粤甜13雌穗发育相关基因的表达谱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高温胁迫和适温下差异表达基因达949个,其中有上调表达基因705个,下调表达基因244个,上调表达10倍以上的基因108个,下调表达10倍以上的基因40个。对差异表达基因功能注释分析表明,它们主要集中在细胞内组分和膜上,主要具催化活性、结合活性、水解酶活性、氧化还原酶活性等,参与代谢、细胞结构与功能、胁迫应答、物质运输和生物调节等生物学过程,推测对雌穗发育过程中籽粒和果穗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这些基因中有一半以上的基因功能未知,下一步将对其开展克隆和功能方面的分析。
关键词: 甜玉米 高温胁迫 数字化基因表达谱 基因表达 实时定量RT-PCR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柑桔裂皮病类病毒超低温脱毒技术的初步研究
《中国南方果树 》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以感染柑桔裂皮病的红江橙、枳、香柠檬(北京柠檬)、红桔和沙田柚为试材,对柑桔裂皮病类病毒的超低温脱毒技术进行了研究。初步建立了柑桔组培苗茎尖玻璃化法超低温处理体系,而且取得了理想的脱毒效果,脱毒率最低者也可达88.2%。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抗玉米赤霉烯酮单抗独特型抗体制备与鉴定
《食品科学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制抗玉米赤霉烯酮(zearalenone,ZEN)单抗独特型抗体并鉴定其特性,为建立ZEN无毒检测方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研制抗ZEN单抗的基础上,将IgG与KLH偶联作为免疫原,免疫BALB/c小鼠,制备抗ZEN单抗独特型抗体;同时将经Protein G纯化的单抗用胃蛋白酶酶切获取Fab片段,作为检测原,并采用间接ELISA和间接竞争ELISA对抗独特型抗体特性进行鉴定。结果:所研制的抗独特型抗体能够与ZEN竞争结合ZEN单抗,与ZEN之间存在"内影像"关系。结论:成功研制抗ZEN单抗独特型抗体,可以替代ZEN标准品应用于ELISA检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兰文化及其创意开发途径分析
《南方农业 》 2013
摘要:梳理了兰文化的基本内涵,包括兰花的栽培鉴赏文化,与兰相关的各种隐喻与典故,与兰相关的词语文化,兰的饮用、食用、药用文化,关于兰花的研究、诗词、绘画、音乐文化等。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兰文化产业链条开发的途径,供其他花文化开发借鉴。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柑橘新品种——‘无籽贡柑’的选育
《果树学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无籽贡柑’是从‘贡柑’的变异株中选出的优良柑橘新品种。该品种果实近圆球形,平均单果质量105 g,无子(平均每果种子≤3粒);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1.3%,果肉脆嫩化渣,清甜带香味。树势中等,适应性较强,早结果,丰产,综合性状优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