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28323条记录
不同底质和温度对金乌贼仔乌饥饿耐受能力的影响

中国水产科学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实验生态学方法,以金乌贼(Sepia esculenta)初孵仔乌为实验对象,研究饥饿胁迫下仔乌的行为、体征等的变化,以及不同底质(细沙组、无底质组、沙泥组)和温度条件对仔乌耐饥饿能力的影响,以期为其增殖放流最佳时期的选择和放流海域的合理规划提供参考。结果显示,饥饿对仔乌的形态特征、行为方式、活力状态等影响较大,饥饿12 d时仔乌全部死亡。水温25℃条件下,细沙组、无底质组和沙泥组的饥饿不可逆点(PNR)分别为7.5 d、8 d和9.5 d;饥饿前7 d,各组的累积死亡率相差不大,之后由高到低依次为细沙组、无底质组、沙泥组;饥饿10 d后,3个实验组仔乌的体重损失率分别为7.72%±2.80%、6.95%±2.64%和5.30%±2.41%。无底质条件下,28℃组、25℃组和22℃组的PNR时间分别为7 d、8 d和9.5 d;28℃组的死亡率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饥饿10 d后,3组仔乌的体重损失率分别为8.90%±1.65%、6.95%±2.64%和5.79%±3.54%。实验结果表明,底质粒径较小的沙泥组对缓解仔乌饥饿起到积极影响,而粒径较大的细沙底质的作用与沙泥底质相反,随水温的升高会降低仔乌的饥饿耐受力,使其提前进入PNR。

关键词: 金乌贼 饥饿 饥饿耐受能力 不可逆点 累积死亡率 体重损失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海上危化品漂移扩散数值模拟研究进展

海洋科学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近几年,海上危化品泄漏事故频发,对海洋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而有关海上危化品漂移扩散数值模拟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本文依据危险化学品的理化性质及其泄漏进入海水后的扩散行为的不同,将目前常见的海运危险化学品划分为4大类:海面漂移型、溶解扩散型、悬浮输移型和易挥发型。在此分类的基础上,总结归纳了国内外现有的适用于海上危化品漂移扩散的数值模型,对于未来海上危化品泄漏扩散快速预报、精细化预报模型的建立以及危化品泄漏的应急处置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危化品 漂移扩散 数值模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低C/N驯化生物絮团的自养和异养硝化性能研究

海洋渔业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减少生物絮团培养过程中的碳源添加和溶氧消耗,节约成本,逐步将C/N比值从15降至7.9,进行低C/N驯化培养。在此基础上,对低碳条件下培育的生物絮团在无外加碳源和碳源充足时的氮去除、NO_2~--N积累、碱度消耗等情况进行了研究,综合评价其自养硝化(autotrophic nitrification,AN)和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heterotrophic nitrification-aerobic denitrification,HN-AD)效能。结果表明,低C/N驯化的生物絮团具有较高的AN活性和HN-AD活性,对NH_4~+-N去除率分别达97.10%和100.00%。氨氧化过程为AN的限速步骤,比氨氧化速率为13.17 mg·(g VSS·d)~(-1),小于比亚硝酸盐氧化速率[29.20 mg·(g VSS·d)~(-1)],HN-AD的比氨氧化速率达40.28 mg·(g VSS·d)~(-1),约为AN过程的3倍。由于同步硝化反硝化的存在,HN-AD的碱度消耗(3.34 g碱度·g~(-1)NH_4~+-N,以Ca CO_3计)小于AN(4.30 g碱度·g~(-1)NH_4~+-N),且HN-AD的TIN去除率达53.69%。HN-AD的NO_2~--N积累较多,最多达2.62 mg·L~(-1),积累率为46.37%,AN的NO_2~--N最高仅0.47 mg·L~(-1),积累率为3.31%。研究结果可为生物絮团定向驯化及其在水产养殖水处理中的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 低C/N 生物絮团 无机氮 自养硝化 异养硝化 去除性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西藏扁头的年龄与生长特征

淡水渔业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雅鲁藏布江扁头种群的生物学特征,制定合理的渔业资源管理和保护对策,于2012年4-9月、2016年3-9月采集西藏帕隆藏布支流东久河、鲁朗河和拉月曲的695尾扁头(Pareuchiloglanis kamengensis),以耳石为年龄材料,进行年龄与生长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扁头群体样本体长分布范围为56~179 mm,雌雄体长分布有显著差异,范围分别为94~158 mm和98~179 mm;群体年龄范围为2~20龄,雄鱼年龄为5~18龄,雌鱼年龄为6~20龄;体长体重关系式为:W=3.330 6×10~(-5)SL~(2.81)(n=695,R~2=0.838),t检验表明种群为异速生长类型。采用von Bertalanffy方程拟合生长方程,雌雄鱼体长生长方程分别为:L_(t♀)=165.97[1-e~(-0.107(t+3.172))],L_(t♂)=200.31[1-e~(-0.073(t+3.933))];雌雄鱼的生长拐点分别为6.24龄和10.52龄,对应体长为105 mm和130 mm,对应体重为16.44 g和28.96 g。由于扁头生长缓慢,为保证扁头种群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在捕捞时建议选择大于130 mm的个体。

关键词: 扁头(Pareuchiloglanis kamengensis) 年龄 生长 青藏高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K叉树地址的模糊匹配研究与实现

测绘通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数字城市信息资源的集成和融合中,地名地址匹配是一项非常关键的基础技术。由于中文语义和地名地址描述的复杂性,中文地址的匹配比英文要复杂得多,基于海量中文地址数据进行准确分词,实现快速高效的地址匹配是城市数据集成融合的关键问题。本文在对现有地址编码及分词技术研究的基础上,通过一种基于规则和统计的组合方法来实现中文地址分词,并且使用K叉树的结构实现对中文地址的存储,提高了中文地址匹配查询的准确度和效率。基于预处理后的10 000个深圳市地址数据,通过开发原型系统对该方法进行了比较测试,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关键词: 地址匹配 分词 模糊匹配 K叉树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研究进展

中国海洋药物 2018 CSCD

摘要:铜绿假单胞菌是临床上常见的机会致病菌和耐药菌之一,它的感染常伴随着生物被膜的产生,进而造成严重的慢性感染和持续性感染。由于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的产生使其产生耐药性,并能够逃避宿主免疫系统的攻击,因此传统治疗方法很难将其去除。以生物被膜为靶标开发新型抗感染药物可以降低病原菌的耐药性,有望发展成1种新的治疗方法。本文总结了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的形成过程、主要成分的结构、生物合成过程及其功能,并对已经报道的靶向生物被膜的新型药物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菌 生物被膜 耐药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北戴河滨海湿地根际石油降解菌的筛选及功能分析

海洋科学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北戴河碱蓬-芦苇滨海湿地采集的5个根际土壤样品为研究材料,使用以原油为唯一碳源的选择培养基富集培养石油降解菌,采用重量法评价降解效率,通过GC-MS分析研究高效降解菌的降解特性,利用排油圈法测定降解菌的表面活性剂产生能力。研究结果表明,初筛获得22株石油降解菌,在25℃降解21d的条件下对石油的降解率为17%~38%,其中qhd2B降解率最高,为38%,其中8株具有较好的产表面活性剂的能力。16s测序结果经BLAST比对,所分离获得的22株菌中,8株菌属于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13株菌属于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有一株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丽水菌属(Yeosuana)。选取石油降解率在31%以上菌株进行GC-MS分析,结果显示其对大部分烷烃和多环芳香烃都有较好的降解效果。其中菌株qhd2B对烷烃和芳烃的总降解率分别为79.9%和76.7%,是一株优良的石油降解菌。

关键词: 滨海湿地 石油降解菌 碱蓬 芦苇 根际微生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耐高盐碱蓬对湿地土壤中金属元素的富集特征研究

分析测试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基于秦皇岛滨海湿地人工种植耐高盐碱蓬修复工程试验,通过分析湿地土壤沉积物及耐高盐碱蓬中不同金属元素的含量与变化,研究了耐高盐碱蓬对金属元素的富集特征。结果显示:湿地沉积物中Fe、Mn、Cr、Pb和Zn的浓度较高,分别为8 210. 94、110. 04、8. 78、8. 25、10. 95 mg/kg,Cd的浓度最低,平均值为0. 022 mg/kg,湿地试验区土壤中同一金属元素变异程度较小,分布较均匀。碱蓬体内重金属含量根据采集地点的不同有差异,但与各站位中土壤的重金属分布特征存在正相关性;其中碱蓬内Fe、Mn、Zn、Cu的平均含量相对较高,且Fe、Mn、Ni、Cu、As、Cd、Pb元素在碱蓬根中的平均含量高于茎叶,而Cr在茎中的平均含量最高,Zn和Mo在叶中的含量最高。碱蓬的根、茎、叶对Cd的富集效果最好,其次为Mo、Cu,对Fe、Mn、Zn、As和Pb的富集效果相对较差,说明碱蓬对沉积物中不同金属元素的富集移出率存在差异。金属元素在碱蓬中的转移系数研究表明,Mo、Zn、Cd和Mn等元素可由根部转移到叶中,而Fe、Ni、Pb、As和Cu等金属元素固定在根部,该研究可为利用碱蓬修复湿地重金属污染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 碱蓬 重金属 湿地修复 生物富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波致海床液化引发底边界高浓度悬浮体形成过程的试验研究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国内外众多现场原位观测的实测资料,其结果表明粉质土海床在波浪作用下,水体底边界会产生高浓度悬浮体。利用在黄河三角洲采集的粉质土制作试验土床开展室内水槽试验,旨在揭示波浪荷载持续作用下海床液化引发底边界产生高浓度悬浮体的过程及机制。根据试验现象及海床土体的孔隙水压力变化、水体悬浮泥沙浓度的时空分布,以及悬浮泥沙的粒度变化等特征,分析认为波浪导致的海床液化能够引发底边界高浓度悬浮体的形成。大量的土体细颗粒从液化土体的振荡边界与渗流通道中的析出,是导致高浓度悬浮体形成的重要原因。对进一步探讨黄河口区异重流现象的产生等科学问题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波浪作用 海床液化 高浓度悬浮体 异重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对科研事业单位多项目环境下科研项目管理的分析

经济研究导刊 2018

摘要:各类科研项目是科研事业单位工作的主要内容,部分科研事业单位工作压力较大,可能在固定时间内启动多个项目,造成管理方面的困扰。基于此,以科研事业单位多项目环境下科研项目管理的不足为切入点,简述资源分配、管理模式等方面的实际问题,再以此为基础,重点提出多项目环境下科研事业单位的项目管理建议,以期通过分析明晰问题,为后续具体工作的优化提供参考。

关键词: 科研事业单位 科研项目管理 管理模式 资源分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