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9805条记录
小麦遗传转化中优良受体基因型及L-PPT适宜浓度的筛选

麦类作物学报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筛选小麦遗传转化中的优良受体基因型和L-PPT(L-phosphinothricin,草丁膦)适宜浓度,以16份具有较大应用潜力的小麦品种(系)幼胚为外植体,研究了不同基因型间幼胚愈伤组织诱导、增殖、分化成苗的差异,并对获得的转基因受体基因型进行L-PPT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16份材料组织培养特性差异较大,其中周19和2000H1012-2-1-5组织培养特性较好,其诱导率、增殖率和绿苗分化率均较高,可作为组织培养和转基因受体材料的良好基因型;筛选剂L-PPT为6 mg/L时大部分愈伤组织分化受到抑制,L-PPT为6 mg/L是周19和2000H1012-2-1-5幼胚愈伤组织比较理想的分化筛选浓度。

关键词: 小麦 遗传转化 幼胚 基因型 L-PPT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分子标记技术在西瓜遗传育种上的应用

分子植物育种 2008 CSCD

摘要:西瓜是世界上重要的水果之一。分子标记技术在西瓜研究中的应用,无疑给西瓜的遗传育种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目前,已成功应用于西瓜亲缘关系和遗传多样性分析、图谱构建、重要性状基因的连锁标记和杂种纯度鉴定等诸多领域,本文从种质资源遗传多态性与亲缘关系、遗传图谱的构建、目标性状的连锁分子标记与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品种及杂交种纯度鉴定等方面展开综述,探讨近年来分子标记技术在西瓜遗传育种上的应用研究进展。

关键词: 西瓜 分子标记 遗传 育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恩诺沙星完全抗原的制备及免疫抗体的检测

黑龙江畜牧兽医 2008 北大核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河南郑州小麦禾谷孢囊线虫(Heterodera avenae)的核糖体基因ITS序列和RFLP分析

植物病理学报 2008 北大核心

摘要:采用PCR技术对河南郑州禾谷孢囊线虫群体的核糖体基因(ribosomal DNA,rDNA)内转录间隔区(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s,ITS)进行扩增,获得片段长度约为1040bp。利用UPGMA方法分析了河南郑州禾谷孢囊线虫群体与近缘种的系统发育关系,结果表明:中国Heterodera avenae群体,H.australis和H.pratensis亲缘关系很近。8种限制性内切酶(Restriction Enzyme,RE)酶切禾谷孢囊线虫ITS的扩增产物,其中HindⅢ、AvaⅠ不能酶切PCR产物;Alu Ⅰ酶切PCR产物,获得560bp和480bp2个片段;RsaⅠ和Hinf Ⅱ酶切后分别得到3个片段(700、320、20bp和820、180、40bp);CfoⅠ是3个酶切位点(740、150、110、40bp);HaeⅢ和MvaⅠ能分别清晰地观察到3个片段(420、350、180bp和400、340、280bp),但有微小片段无法清晰观察到。9个种群所得RFLP图谱一致,说明郑州禾谷孢囊线虫群体可能是同一种群且不同于欧洲群体(typeA)和印度群体(typeB)的C型。

关键词: 禾谷孢囊线虫 核糖体基因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花生新品种豫花9326及高产栽培技术

中国种业 2008

摘要:豫花9326是河南省农科院经作所选育的高产、高油、大果花生新品种,该品种2005年通过国家农技中心鉴定,2006年被列入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资助推广品种,2007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ahFAD2基因RNA干扰体的删除筛选标记载体构建及其遗传转化

华北农学报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将Napin启动子与含花生FAD2基因反向重复片段的RNA干扰结构连接,亚克隆至含雌激素诱导重组系统的植物表达载体pNCX相应位点中,构建完成由Napin启动子驱动的FAD2RNAi删除筛选标记表达载体pNCX-FAD2RNAi,经酶切鉴定,获得相应的启动子片段、FAD2RNAi片段及NCX-FAD2RNAi片段。利用农杆菌介导法进行遗传转化,已获得抗性丛生芽214丛。

关键词: ahFAD2 RNA干扰 删除筛选标记 载体构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对中国种子产业的影响及对策

种业导刊 2008

摘要:1997年3月20日我国正式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使植物新品种保护走上了法制轨道,为农业技术创新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保障。经过两年筹备,我国于1999年4月23日正式加入了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联盟(UPOV),成为其第39个成员国。同一天,农业部和国家林业局正式启动实施《条例》,开始受理来自国内外的品种申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利用游离小孢子培养技术育成甘蓝新品种‘豫生4号’

园艺学报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豫生4号’是采用游离小孢子培养双单倍体育种技术育成的秋季中早熟甘蓝杂交一代新品种。该品种优质,丰产,适应性强,抗病毒病、黑腐病、霜霉病等病害,叶球平头形,定植后70~75d成熟,商品性好,质地脆嫩,风味佳,净菜产量68.8t·hm-2。

关键词: 甘蓝 游离小孢子培养 一代杂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蓝型油菜芥酸含量的基因分析

中国农业科学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芥酸含量是油菜非常重要的品质性状,研究芥酸含量的遗传模式为低芥酸和高芥酸育种提供指导。【方法】应用多世代联合分析数量性状主基因和多基因混合遗传的统计方法,分析了甘蓝型油菜组合1141B×垦C1的5个世代——亲本P1,P2,F1,F2和F2﹕3家系材料芥酸含量的遗传效应。【结果】分离世代F2及F2﹕3家系芥酸含量次数分布均呈混合的正态分布,符合主基因+多基因的遗传特征;E-1模型为芥酸含量的最适合性模型,即芥酸含量遗传是由2对加-显-上位性主基因+加-显多基因控制的。2对主基因加性效应值da、db分别为-16.26和-2.83,表明亲本1141B中主基因位点上的等位基因降低芥酸含量,而亲本垦C1中的等位基因增加芥酸含量。显性效应值ha、hb分别为10.93和-4.71,第一对主基因加性效应值和显性效应绝对值均高于第二对主基因显性效应值。因此,2对主基因控制芥酸含量,第一对主基因控制的芥酸含量高于第二对主基因。该组合2对主基因间互作效应明显,加性与加性效应互作值(i)为-1.21,显性与显性互作值(l)为-3.27。第一对主基因的加性效应与第二对主基因的显性效应互作值(jab)为5.70,第二对主基因的加性效应与第一对主基因的显性效应互作值(jba)为-7.25。其芥酸含量还受多基因控制,多基因加性效应([a])值为-0.08,多基因显性效应([d])值为2.32;F2的主基因遗传力和多基因遗传力分别为50.00%和16.62%;F2﹕3的主基因遗传力和多基因遗传力分别为89.70%和6.01%。【结论】芥酸含量是由2对加-显-上位性主基因+加-显多基因控制的,第一对主基因控制的芥酸含量高于第二对主基因。低芥酸和高芥酸育种中在F2﹕3家系进行选择效率较高。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芥酸含量 主基因和多基因 混合遗传模型 遗传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鸡胚成纤维细胞cDNA真核表达文库的构建及鉴定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构建鸡胚成纤维细胞cDNA真核表达文库并对文库质量进行鉴定,从鸡胚成纤维细胞中直接提取mRNA,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含量。经电泳确定mRNA的质量,反转录合成第一、二链cDNA,经苯酚氯仿抽提后与EcoRⅠ接头连接,经NotⅠ酶切后用spin column除去小于500 bp的cDNA片段,与经EcoRⅠ和NotⅠ双酶切的真核表达质粒连接,连接产物电转化感受态细胞,测定文库的容量大小并通过colony PCR鉴定插入cDNA片段的大小。构建成含8.8×105个重组子的鸡胚成纤维细胞cDNA文库,重组子中平均插入外源片段长度大于1.0 kb的约占85.7%。从结果看构建的文库合格,适合用于筛选目的cDNA克隆。

关键词: 鸡胚成纤维细胞 cDNA表达文库 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受体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