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20450条记录
445份杧果种质对细菌性黑斑病的抗性评价

中国南方果树 2025 北大核心

摘要:杧果细菌性黑斑病(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mangiferaeindicae)是杧果生产的重要病害,严重影响杧果的产量和商品价值。参考NY/T 3198—2018,采用室内离体叶片接种鉴定法,对农业农村部儋州杧果种质资源圃中来自不同国家的445份杧果种质进行细菌性黑斑病的抗病性评价。结果表明,445份种质中有54份高抗,159份抗病,175份中抗,51份感病和6份高感,未发现免疫种质。种质数量随病情指数呈正态分布,聚类分析将445份种质分为感病种质和抗病种质两类。本文初步摸清了供试杧果种质的细菌性黑斑病抗性,为杧果抗病育种种质资源筛选提供参考。

关键词: 杧果 种质 细菌性黑斑病 离体叶片接种 病情指数 高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木薯品种不同收获期块根淀粉积累规律分析

热带生物学报 2025

摘要:为解析木薯(Manihot esculenta)品种不同收获期块根中淀粉积累规律,以4个木薯栽培品种‘SC205’、‘SC8’、‘SC9’和‘SC6068’为材料,测定其种植6个月至10个月的块根鲜质量及生物量、淀粉中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的比率,并分析内在机制。结果表明,木薯不同收获期的鲜薯质量存在极显著差异。直链淀粉比率在同一个品种不同收获期间存在极显著差异,木薯生育后期的直链淀粉的比例增加。高产品种‘SC205’和‘SC8’的核酮糖二磷酸羧化酶(Rubisco)的含量在植后7~10个月普遍低于产量较低的‘SC6068’和‘SC9’。在植后的7~10个月,‘SC8’的PSⅡ放氧复合体的含量逐渐增加,‘SC205’的PSⅡ的放氧复合体的含量相对比较稳定,‘SC9’和‘SC6068’的PSⅡ的放氧复合体含量在植后的9~10个月逐渐降低。在木薯产量最高的10月份,‘SC205’、‘SC9’和‘SC6068’的PSⅡ的放氧复合体的含量达到最高值。‘SC205’、‘SC8’、‘SC9’和‘SC6068’的蔗糖磷酸合成酶(SPS)的含量在10月份后呈增长的趋势,9—10月份β-淀粉酶的活性提高,11—12月份变低。‘SC6068’在9—12月份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的蛋白含量相对稳定。‘SC205’、‘SC8’和‘SC9’在9—12月份APX含量处于增长的趋势。可见,不同品种间产量与淀粉组成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其机制与品种间叶片光合作用、抗氧化活性和根茎淀粉合成酶活性密切相关。

关键词: 木薯 产量 淀粉 光合作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怒江草果健康种苗繁育和高产栽培技术

热带农业科学 2025

摘要:草果林下种植具有地方特色优势,草果的种植为农民带来了稳定的收入来源,同时也有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促进了土地的有效利用,为怒江地区的脱贫攻坚做出了积极贡献。然而怒江州地势陡峭,草果种植管理粗放,导致产量品质参差不齐,病虫害发生风险高,严重影响当地草果产业的健康发展。笔者结合自身多年来的草果栽培一线工作经验,通过对近年来草果栽培相关文献的查阅,从草果的选地整地、种苗繁育、定植、田间管理及病虫害防治、采收等方面进行了详细探讨,结合怒江州沿江三县市独特地形和气候特点,系统总结了适宜怒江的草果规范化种植管理技术,可有效稳定和提高草果的产量,防止病虫害大规模发生。相关工作对巩固拓展怒江州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草果 林下种植 规范化 病虫害防治 栽培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偏摆式天然橡胶割胶装置转子振动特性分析与结构优化设计

中国农机化学报 2025 北大核心

摘要:偏摆式天然橡胶割胶装置的激振动力是由转子在高转速下形成的冲击载荷所产生,从而造成切割刀头内部出现受迫振动,引起构件间发生疲劳磨损。通过理论计算构建偏心转子的运动方程与模型参数,利用CAE软件对传动结构模型进行仿真模拟,分析驱动叉与刀座连接处出现磨损的原因,构建传动结构FEM模型,对比优化前后的传动结构应力分布、疲劳寿命强度等状态特征。试验表明,当转子自有转速大于7 000 r/min时,运动轨迹开始失稳不再重合,转子—驱动叉间的冲击载荷也随转速提升而增大,导致驱动叉与刀座连接处容易出现应力集中;通过改变驱动叉内壁与偏心转子的接触结构,可有效应对冲击载荷对传动结构的影响,通过数值分析,传动结构整体的最大应力可降低25.8%。结果表明,转子—驱动叉的接触方式由平面接触改为曲面接触后,能够有效降低传动结构的应力产生及保障结构的疲劳寿命强度,同时,适当降低偏心转子的转速,可减缓冲击载荷对传动结构的影响。

关键词: 偏心转子 天然橡胶 切割刀头 振动 运动轨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文献计量学的荔枝领域科研态势分析

热带农业科学 2025

摘要:荔枝是我国亚热带地区最重要的果树种类。近年来,荔枝领域研究发展迅速,但对该领域研究的现状、热点以及未来趋势尚未进行系统梳理。文章基于文献计量学方法,对中国知网(CNKI)、Web of Science(WOS)核心数据库和incoPat专利数据库中“荔枝”相关文献及专利进行检索,分析我国荔枝科学领域研究以及专利申请的进展、趋势和热点。结果表明,国内“荔枝”领域研究覆盖了荔枝病虫害防治研究、采摘研究、采后保鲜技术研究以及荔枝副产物及加工品研究等方面。国外“荔枝”领域研究主要聚焦在荔枝果实褐变、转录组学分析、目标检测以及荔枝皮的吸附作用等方面。荔枝相关领域专利申请主要集中在A部(人类生活必需)和C部(化学,冶金)两种IPC技术类别。

关键词: 荔枝 文献计量 态势分析 CiteSpace VOSviewer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海南橡胶林植物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及影响因素

森林与环境学报 202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探究不同林龄橡胶林不同植物器官及凋落叶碳氮磷含量及其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可为有效提高橡胶林生态系统生物量和生产力提供理论依据。以海南儋州市、万宁市、文昌市、琼中县和东方市等5个植胶区的橡胶林为研究对象,对5个林龄段(0~7、8~14、15~21、22~28、29~35 a)橡胶林的不同植物器官(干、根、枝、叶)及凋落叶开展研究,揭示橡胶林不同植物器官及凋落叶生态化学计量比随着林龄的变化特征,探讨海南橡胶林不同植物器官及凋落叶生态化学计量比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海南5个植胶区的橡胶林植物器官及凋落叶碳氮磷含量及生态化学计量比差异显著(P<0.05),其中儋州植胶区橡胶林植物器官及凋落叶的碳磷比值和氮磷比值均显著大于其他植胶区。(2)随着林龄的增长,橡胶林不同器官及凋落叶的有机碳含量增加而总氮含量减少,总磷含量变化趋势不明显。(3)与植物器官相比,凋落叶中的碳磷比值和氮磷比值均相对较大;各植物器官及凋落叶中的碳氮比值随着林龄的增长而增大。(4)年降水量、相对湿度和海拔是影响橡胶树植物生态化学计量比的主要环境因子。

关键词: 橡胶林 植物器官 林龄 生态化学计量 影响因素 海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石茅致病菌株BS-1的分离、鉴定及其除草潜力的研究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202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分离筛选出具有强除草活性的植物病原菌菌株,挖掘微生物除草剂新的菌种资源。采集自然感病的石茅Sorghum halepense植株,用组织及单孢分离法分离纯化菌株,通过菌落形态观察和ITS鉴定确定菌株BS-1为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利用培养皿滤纸法测定菌株BS-1发酵液对石茅种子发芽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浓度1.0×10~5~1.0×10~7孢子/m L发酵液处理的石茅种子后发芽率均低于33%,菌株BS-1对石茅种子萌发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且对胚根的抑制作用大于胚芽。活体盆栽法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菌株BS-1发酵液对石茅的幼苗也有不同程度的致病作用,14 d时石茅植株发病率均>40.07%,病情指数均>33.72,鲜重抑制率均>46.54%。处理浓度为1.0×10~7孢子/m L时石茅种子不能萌发,14 d时石茅幼苗的致病率达到98.12%,病情指数为88.72,鲜重抑制率为89.23%,对石茅幼苗有较强的致病性。菌株BS-1 1.0×10~7孢子/m L对石茅伴生杂草草稗Echinochloa crusgalli、马唐Digitaria sanguinalis、牛筋Eleusine indica、蒺藜草Cenchrus echinatus均具有不同程度的致病性,对牛筋草和稗的致病效果尤为显著,致病率分别为88.52%和87.77%。安全性测定结果表明,菌株BS-1对主要作物玉米Zea mays、水稻Oryza sativai、青菜Brassica rapa var.chinensis、白菜Brassica rapa var.glabra、芫荽Coriandrum sativum安全。因此,菌株BS-1具有开发成为微生物除草剂的潜力,同时该研究结果也为石茅的田间生物防除提供菌种资源和试验基础。

关键词: 石茅 镰刀菌 致病性 安全性 生物防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椰子小孢子发育时期与花器形态的相关性

福建热作科技 2025

摘要:通过对椰子小孢子发育时期细胞学、小孢子不同发育时期花苞、花蕾形态和花药颜色等观察,从而直接判断小孢子的发育时期,选择合适的单核靠边期小孢子。结果表明,椰子花器的外部形态变化与小孢子发育时期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供试椰子的小孢子处于单核靠边期时,花苞的纵径为65.5~69.8cm、横径为9.1~10.1cm,花蕾纵径为0.912~1.284 cm、横径为0.331~0.608 cm,花瓣的厚度为0.34~0.36 mm,花药长度为0.611~0.898 cm、宽度为0.160~0.238 cm。为通过观察椰子花苞、花蕾和花药的外观形态来确定花药发育时期,从而确定花药培养最佳时期对应的花苞和花蕾标准,进而为花药单倍体培养奠定基础。

关键词: 椰子 小孢子 发育时期 花器形态 相关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探索推进新时代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建设新方法

办公室业务 2025

摘要:文章通过调研了解广东省湛江市离退休干部党支部的基本情况和主要做法,剖析其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探索推进新时代离退休党支部建设的新方法,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离退休干部 党支部 新方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成熟阶段胡椒鲜果的理化特性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25 北大核心

摘要:以开花后210、240、270 d的胡椒鲜果为研究材料,探究不同成熟阶段胡椒果实质构,及其淀粉、总糖、叶绿素、蛋白质、维生素C、精油和活性物质的含量变化,并利用气相色谱串联质谱对胡椒精油中的β-蒎烯、D-柠檬烯、3-蒈烯和石竹烯等主要风味物质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果实逐渐成熟,果实变硬,淀粉、总糖、蛋白质含量增加。叶绿素和维生素C在成熟后期发生降解,胡椒精油和总酚、总黄酮含量随果实的成熟逐渐降低。不同成熟阶段胡椒鲜果的物质组成及含量存在显著差异。

关键词: 胡椒 不同成熟阶段 气相色谱串联质谱 风味物质 多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