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安顺市油菜品种高产栽培比较试验
《农技服务 》 2024
摘要:为研究不同油菜品种在安顺市的适应性、丰产性及高产潜力,筛选出适合安顺市种植的高产优质双低油菜品种,对12个油菜品种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中油633、黔油31、黔油32产量排名前三,分别为306.72 kg/667m2、305.41 kg/667m2、286.50 kg/667m2,且中油633株高最高,为205.8 cm,单株产量为41.84 g;黔油31株高为172.6 cm,单株产量为47.22 g;黔油32株高为180.4 cm,单株产量最高,为53.12 g。该3个品种田间性状表现好,产量高,生育期适中,抗病虫害、抗倒伏,可在安顺市加大推广种植。


摄入不同含量反式亚麻酸异构体对小鼠脂质代谢的影响差异
《食品科技 》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通过向小鼠喂食不同反式亚麻酸异构体含量的鼠粮,研究其对小鼠脂质代谢的影响,各实验组鼠粮中反式亚麻酸异构体含量分别为1.4936、20.4329、39.7637、56.4904 g/100 g。小鼠摄入不同反式亚麻酸异构体含量的鼠粮对血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血浆肝素前脂蛋白脂酶(Plasma heparin pro-lipoprotein lipase,LPL)、肝脂酶(Hepatic lipase,HL)产生正相关影响,即反式亚麻酸异构体的含量越高,以上所有指标基本呈现增长趋势;而小鼠摄入不同反式亚麻酸异构体含量的鼠粮对C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CRP)产生负相关影响,即反式亚麻酸异构体的含量越高,CRP的指标会降低。此外,HDL-C和LDL-C之间具有较强的正相关性(r=0.630,P<0.01),HL和LPL之间也具有较好的相关性(r=0.670,P<0.01)。随着反式亚麻酸异构体摄入量的增加,肝脏细胞的空泡、脂滴数量、脂质积累、炎症细胞浸润情况也逐渐增加。实验结果表明,高含量的反式亚麻酸异构体的鼠粮会对小鼠的TC、TG、LDL-C、HDL-C、CRP、LPL、HL产生一定的影响,且高含量的反式亚麻酸异构体的鼠粮对肝脏及腹主动脉上皮细胞有严重的炎症损伤作用。


不同韭菜品种营养品质评价分析
《中国蔬菜 》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为充分利用韭菜资源,筛选营养品质较高的韭菜品种,对7个青韭品种、3个韭黄品种共10个样品进行营养品质评价分析,测定氨基酸、可溶性淀粉及矿物质含量等13项营养品质指标,运用差异显著性分析、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和模糊隶属函数分析法对韭菜营养品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0个样品的13项营养品质指标差异显著,系统聚类分析将10个样品分为3类.第Ⅰ类为20-CJ37-1、20-CJ36-1、20-CJ17、20-CJ38;第Ⅱ类为21-CJ43、20-CJ37、20-CJ8、20-CJ26、20-CJ38-1;第Ⅲ类为20-CJ1.主成分分析提取了韭菜品质综合评价的3个主成分,获得总游离氨基酸、可溶性淀粉、含水量、可溶性蛋白、热值5个营养品质评价指标.通过模糊隶属函数模型分析表明20-CJ17、20-CJ36-1、20-CJ26的营养品质较高.


我国草地退化原因及治理对策
《安徽农业科学 》 2024
摘要:我国拥有草地面积近4亿hm~2,占国土面积的40%以上。草地在畜牧业和环境保护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尽管我国已经采取了许多措施来遏制草地退化,但由于过度放牧、滥用耕地以及气候变化等因素,草地退化依然在广泛蔓延。对我国草地退化的现状进行了具体分析,并对草地退化机理、草地生态系统功能、草地退化诊断方法、草地恢复与改善、利用地理空间技术进行草地管理等进行了探讨。同时,结合我国草地退化的基本现状,深入分析了草地退化原因、表现特征和治理对策,以期为我国草地生态系统的恢复提供理论支撑,指导退化草地的改良和修复,推动我国草地生态畜牧业持续发展。


酒糟蛋白替代豆粕对九斤黄鸡生长性能、血清生化和免疫指标的影响
《养殖与饲料 》 2024
摘要:[目的]研究不同比例的湿磨预处理去壳酱香型酒糟蛋白(wet milling pretreated and dehulled-moutai distiller's grains, WDMDG)替代豆粕对九斤黄鸡生长性能、血清生化和免疫指标的影响,为WDMDG替代豆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1日龄健康九斤黄公雏450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50只鸡,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Ⅰ和试验Ⅱ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5%、8%WDMDG等营养替代豆粕,试验为期26 d,分别测定九斤黄鸡平均日增质量、平均日采食量、料重比和死淘率,并对九斤黄鸡血清中总蛋白、白蛋白、尿素氮含量、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活力和IgG、IgA、lgM水平进行测定。[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Ⅰ和试验Ⅱ组九斤黄鸡的各项生产性能均没有显著差异,试验Ⅰ和试验Ⅱ组鸡血清中尿素氮含量分别提高了4.88%(P>0.05)和19.51%(P<0.05),各组鸡血清中总蛋白、白蛋白含量、谷草转氨酶和谷丙转氨酶活力及IgG、IgA和IgM水平差异均不显著。[结论]在九斤黄鸡日粮中采用5%WDMDG等营养替代基础日粮中部分豆粕,对其日增质量、料重比、死淘率、血清生化指标和免疫指标均无显著负面影响。
关键词: 湿磨预处理 去壳酱香型酒糟蛋白 九斤黄鸡 生长性能 血清生化指标 免疫指标


云南省昆明市玉米白斑病病原菌鉴定及致病性测定
《玉米科学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组织分离、活体接种、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方法,对云南省昆明市玉米白斑病病叶进行病原菌分离、致病性测定及种类鉴定。结果分离得到15株菌株,其中,9株为致病菌,菌株SL-56-2、JX-E466-15和JXE600-1的致病性最强,发病最快,使玉米叶片产生典型白斑症状;JX-E466-13、JX-E466-12和SL-547-3使玉米叶片产生黄白色小病斑;JX-E102-1、SL-24-8和SL-24-3产生稍大黄白色病斑。形态学及系统发育树结果显示,SL-56-2、JX-E466-15和JX-E600-1为Epicoccum sorghinum,JX-E102-1、SL-24-8和SL-24-3为E. dendrobii,JX-E466-13、JX-E466-12和SL-547-3为附球菌属未定种。研究表明,E. sorghinum为昆明市玉米白斑病的优势致病种,由E.dendrobii引起的玉米白斑病属首次报道。
关键词: 玉米 E. sorghinum E. dendrobii 致病性测定 形态学 分子鉴定


一株抗茶炭疽菌和魔芋镰刀菌的淀粉酶产色链霉菌的分离、鉴定及生防潜能
《微生物学通报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背景]放线菌是一类重要的生防菌,具有强大的代谢活性,能产生抗生素、酶、酶抑制剂和激素等天然产物抑制病原物生长.[目的]从茶树根际分离得到放线菌,研究候选放线菌对茶炭疽菌和魔芋镰刀菌的抑菌活性及其生防潜能.[方法]分别以茶炭疽病致病菌Colletotrichum camelliae和魔芋茎腐病致病菌Fusarium solani为指示菌,采用土壤稀释涂布法、平板对峙法和菌丝生长速率法,从茶树根际土壤中分离、筛选拮抗放线菌,并根据菌株的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对其进行分类鉴定,并开展候选放线菌的产促生相关物质和分泌细胞壁水解酶能力的定性检测试验.[结果]共分离得到14株拮抗放线菌,菌株A-dyzsc04-2的拮抗效果最强,被鉴定为淀粉酶产色链霉菌(Streptomyces diastatochromogenes).该菌株的活菌体对C.camelliae和F.solani的抑制率分别为66.71%±1.23%和71.59%±2.46%,其无菌发酵滤液对2种指示菌的抑菌率均大于90%;此外,菌株A-dyzsc04-2还具有产嗜铁素和葡聚糖酶以及溶解无机磷的能力.[结论]菌株A-dyzsc04-2是一株优良的生防菌,具有较高的开发利用价值,研究结果为菌株A-dyzsc04-2防治茶炭疽病和魔芋茎腐病提供了理论支撑.


贵州光枝勾儿茶内生真菌Diaporthe sp.代谢产物分离鉴定及其抑菌活性研究
《河南农业科学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究黔产苗药光枝勾儿茶中1株具有抗菌活性的内生真菌Diaporthe sp. QX4G6代谢产物的化学成分,并从中筛选抑菌活性化合物,经对菌株Diaporthe sp. QX4G6扩大培养后,利用多种分离方法对代谢产物进行分离纯化,结合光谱技术与文献报道鉴定其结构;以微量肉汤二倍稀释法和平板涂布法分别测定单体化合物对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从Diaporthe sp. QX4G6菌株代谢产物中分离纯化得到4个单体化合物,经核磁共振和质谱分析,分别鉴定为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化合物1)、1-[(12E,16E)-12,16-二十碳二烯酰基]-2-[(E,E)-7,10-十八碳二烯酰基]-3-硬脂酰基甘油化合物(2)、3-(4-甲苯氧基)-丙酸(化合物3)、酪醇(化合物4)。抑菌试验结果显示,化合物1—3对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均表现出一定的抑制活性,相同条件下对沙门氏菌的抑制作用较强;其中化合物3的抑菌活性最强,对2株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分别为7.81μg/mL和3.91μg/mL,最小杀菌浓度(MBC)分别为15.63μg/mL和7.81μg/mL。综上,4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茎点霉属(Diaporthe sp.)内生真菌代谢产物中分离得到,其中3个化合物在体外对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具有一定的抑菌作用,为进一步开发利用光枝勾儿茶内生真菌代谢产物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光枝勾儿茶 内生真菌 茎点霉属 抑菌活性 抑菌化合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