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贵州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2927条记录
贵州省稻田田螺形态学特征及其与螺重的相关性分析

现代农业科技 2025

摘要:为探明贵州省稻田田螺的形态学特征及其主要形态学性状与螺重之间的关系,为其野生资源保护及人工养殖提供基础数据,对2 068只田螺的螺重、11个形态学可量性状及24个可量性状比例参数进行了比较,主成分分析筛选出6个主成分,其贡献率分别为39.016%、16.835%、12.618%、10.043%、7.525%和4.476%,累计贡献率为90.513%。相关性分析表明:螺高、螺宽、壳口高和体螺层高4个形态学性状与螺重相关性极强,相关系数依次为0.954、0.932、0.948和0.955。通过模型拟合筛选获得螺高、螺宽、壳口高、体螺层高与螺重关系的最佳模型,建立了以4个形态学性状为自变量、螺重作为因变量的回归方程。模型拟合结果显示,田螺螺高、螺宽、壳口高、体螺层高与螺重的最优拟合模型均为幂函数曲线模型,模型公式分别为y=0.000 5x12.8026(螺高-螺重)、y=0.000 5x22.985 0(螺宽-螺重)、y=0.000 8x33.064 3(壳口高-螺重)、y=0.000 5x42.983 1(体螺层高-螺重)。

关键词: 稻田田螺 形态学性状 螺重 模型拟合 相关性 贵州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产地钦蜜9号的品质评价

耕作与栽培 2025

摘要:通过对贵州省从江县和榕江县具有代表性的20个乡镇百香果种植基地采收的钦蜜9号进行果实分析。结果表明,在品种同为钦蜜9号的百香果中,从江县丙妹镇大歹村种植基地中采摘的GZ07单果重最重,为95.62 g,并且其果实维生素C含量最高可达30.09 mg/100 g;所有基地的果实可食率均超过40%;果实总酸度范围在1.92%~3.36%之间;最后通过感官评价得到评分最高的钦蜜9号为GZ10,为从江县东朗镇种植基地百香果。

关键词: 百香果 果实品质 感官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20个猕猴桃栽培品种在贵州乌蒙山区的引种表现

中国南方果树 2025 北大核心

摘要:为筛选出适宜贵州乌蒙地区气候和综合性状优良的猕猴桃品种供生产中推广应用,引进中猕2号、翠香等20个猕猴桃栽培品种,从物候期、树体生长、果实品质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20个品种在试验区内均能完成整个生育周期,能正常结实;其中,7个软枣猕猴桃品种的果实成熟时间最早,红阳及其余品种在8月下旬后陆续成熟;(2)供试品种表现出自身植物学特征,美味猕猴桃中猕2号、徐香、汉美、香绿和米良1号及毛花猕猴桃早旭和华特的树体生长势表现健壮且适应性强;(3)供试品种的果实外观和内在品质存在差异,中猕2号、翠香、金桃、天源红和龙城2号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达16.5%以上,风味酸甜,早旭和华特果形指数和维生素C含量最高,果肉细腻。(4)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参试猕猴桃果实的性状指标进行综合评价,各种类综合得分排在前3位的品种为软枣猕猴桃天源红、仲夏红和龙城2号。根据2023年测定结果进行主成分分析和综合评分并考虑品种结构配置,初步筛选出在贵州乌蒙山区适宜的特色品种,其中美味猕猴桃适宜品种为中猕2号和翠香,中华猕猴桃适宜品种为红阳和金桃,软枣猕猴桃适宜品种为天源红和L-15-10,毛花猕猴桃适宜品种为早旭,可满足当地猕猴桃产业对品种多样性的需求。

关键词: 猕猴桃 物候期 果实品质 引种表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农业绿色生产影响因素研究的文献综述与展望

农技服务 2025

摘要:农业绿色生产通过优化资源利用、减少污染排放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促进生态环境保护,不仅有利于提高农产品质量及其市场竞争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也是有效应对全球环境问题、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为农业绿色生产的理论研究与政策制定提供参考,对农业绿色生产影响因素的研究文献进行综述,总结科技进步、自然环境、社会经济三方面因素对农业绿色生产的具体影响,同时建议扩大相关研究的对象范围,加强对农业绿色生产长期效益和系统性影响的研究,深入分析科技进步与政策支持对农业绿色生产的协同作用,为更大范围农业产业领域的绿色生产管理决策,以及相关政策支持体系与技术推广体系的建设提供依据。

关键词: 农业绿色生产 影响因素 科技进步 自然环境 社会经济 农业现代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4种干燥方式下火龙果挥发性成分的比较分析

分子植物育种 202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不同干燥方式对火龙果果干挥发性成分的影响,本研究利用电子鼻和气质联用技术对热风干燥、超声处理+热风干燥、微波干燥+热风干燥和真空冷冻干燥4种不同干燥方式干制火龙果果干的挥发性成分进行测定和分析。4组样品中共检测出挥发性成分66种,分为烷烃类、醇类、醛类、酮类、酯类、烯烃类和酸类7类,其中热风干燥、超声处理+热风干燥、微波干燥+热风干燥、真空冷冻干燥处理组中分别检测出44、46、51和32种挥发性物质,烷烃类物质是火龙果果干的主要化合物,不同干燥处理的火龙果果干可以通过电子鼻有效区分。电子鼻结合气质联用技术可用于火龙果果干风味的评价,不同干燥方式使火龙果果干的各类挥发性物质间产生较大差异,其中,微波干燥+热风干燥处理的果干中挥发性物质的种类和百分含量最多,为进一步优化火龙果干制工艺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火龙果 干燥方式 挥发性成分 电子鼻 气相色谱-质谱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利用明小花蝽储蓄植物系统防控设施草莓害虫棕榈蓟马

植物保护学报 202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究捕食性天敌昆虫明小花蝽Orius nagaii储蓄植物系统控制设施草莓Fragaria ananassa关键害虫棕榈蓟马Thrips palmi的可行性,以蚕豆Vicia faba和蚕豆蚜Aphis fabae分别作为储蓄植物和替代猎物,以明小花蝽作为天敌昆虫构建储蓄植物系统,测定蚕豆蚜对草莓的取食适合性以确定其作为替代猎物对草莓的安全性,比较明小花蝽对替代猎物蚕豆蚜和目标害虫棕榈蓟马的取食偏好性,并通过田间试验评价明小花蝽储蓄植物系统对草莓害虫棕榈蓟马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蚕豆蚜取食草莓后死亡率不断增加,最长存活时间为12 d,对草莓安全;当棕榈蓟马数量大于或等于蚕豆蚜的数量时,明小花蝽偏好取食棕榈蓟马,当蚕豆蚜数量较多时,明小花蝽对这2种猎物无明显偏好性;在田间试验中,与缺少天敌储蓄植物系统和空白对照相比,35 d内明小花蝽储蓄植物系统能够显著降低棕榈蓟马种群数量,防治效果最高可达83.84%,防治效果和持效性优于直接释放明小花蝽。表明利用明小花蝽储蓄植物系统可有效防控设施草莓害虫棕榈蓟马。

关键词: 天敌昆虫 小花蝽 蓟马 储蓄植物系统 生物防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饥饿复投喂对暗色唇鲮幼鱼生长性能、肝脏抗氧化力、肠道消化酶及组织学结构的影响

水产学杂志 2025

摘要:为研究周期性饥饿复投喂对暗色唇鲮(Semilabeo obscurus)生长性能、肝脏抗氧化力、肠道消化酶和肠道组织学结构的影响,在水温23~27℃下,将初始体质量(56.99±2.02)g的暗色唇鲮随机分为4组,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鱼,饲养于12个直径2.4 m的圆柱养殖缸中,采用周期性饥饿1 d、2 d、3 d再投喂6 d(S1F6)、5 d(S2F5)、4 d(S3F4)和持续投喂(对照组CON)4种投喂模式,共投喂60 d。结果显示:(1)S3F4组鱼的终末体质量、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肥满度均显著低于CON组和S1F6组(P<0.05);S1F6组、S2F5组、S3F4组肝体比均显著低于CON组(P<0.05),各试验组间脏体比无显著差异(P>0.05)。(2)S1F6组肝脏总抗氧化能力(T-AOC)显著低于CON组和S3F4组(P<0.05),S1F6组、S2F5组和S3F4组鱼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酶活性均显著低于CON组(P<0.05),但各试验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S3F4组的过氧化氢酶(CAT)酶活性显著低于CON组(P<0.05),其余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S2F5组和S3F4组肝脏丙二醛(MDA)含量均显著高于CON组(P<0.05),S1F6组与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S1F6组、S2F5组和S3F4组肝脏H2O2含量均显著高于CON组(P<0.05),但各试验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3)S2F5组和S3F4组肠道α淀粉酶活性显著低于CON组(P<0.05),但S1F6组与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各组间肠道脂肪酶活性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随着饥饿时间增加,肠道胰蛋白酶活性升高。(4)肠道组织学观察发现,各组间肠道杯状细胞数量和肌层厚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S3F4组肠绒毛长度显著低于CON组、S1F6和S2F5组(P<0.05),其余各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S3F4组肠绒毛宽度显著低于S2F5组(P<0.05),其余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综上所述,周期性饥饿复投喂可激发暗色唇鲮补偿生长,引起肝脏抗氧化酶活性降低,其中S1F6组补偿生长最显著,对肝脏抗氧化酶、肠道消化酶活性及肠道组织学影响较小。为保证饲养效果,建议在生产中使用S1F6投喂模式。

关键词: 暗色唇鲮 饥饿复投喂 生长性能 抗氧化力 肠道组织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干燥条件对钩藤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

分子植物育种 202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探究钩藤产地初加工最适干燥条件,本研究对钩藤在不同干燥梯度下,不同温度对钩藤不同部位品质的差异及对不同药用组分含量的影响进行可行性分析,并对钩藤中钩、茎等不同药用部位的钩藤碱、异钩藤碱、钩藤总碱含量进行差异分析。结果表明,65℃烘干的钩藤中钩藤碱和异钩藤碱的含量较高,分别为0.003 19 mg/g和0.001 90 mg/g,阴干和晒干的钩藤碱和异钩藤碱含量较低,分别为0.001 18 mg/g、0.000 80 mg/g以及0.002 11 mg/g、0.001 07 mg/g,65℃是钩藤产地初加工最宜干燥条件选择。

关键词: 钩藤 干燥方法 含量测定 化学组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产优良食味杂交籼稻品种稻谷储藏品质特性研究

贵州农业科学 2025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探明储藏后不同杂交籼稻品种类型稻谷品质的变化特征,为耐储藏型杂交籼稻品种选育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高产普通食味(F优498、冈优725)、高产优良食味(晶两优534、蓉18优2348)和低产优良食味(川优6203、丰优香占)杂交籼稻品种为材料,研究储藏前后不同杂交籼稻品种的稻谷加工品质、稻米外观品质、营养与蒸煮品质和米饭食味品质的差异。【结果】储藏前后稻米品质变化存在基因型差异。F优498、蓉18优2348和丰优香占的糙米率、精米率和整精米率均有所提高,而冈优725、晶两优534和川优6203的糙米率、精米率和整精米率整体表现为降低。储藏后不同类型杂交籼稻品种垩白粒率和垩白度均有所增加,增幅分别为3.93%~22.57%和3.55%~10.73%,稻米蛋白质含量提高0.13%~2.30%,直链淀粉含量相对变化率为–2.67%~9.45%,食味值降低0.62%~3.88%,米饭外观、口感和综合评分分别降低3.13%~32.87%、14.08%~34.88%和2.28%~24.92%。【结论】储藏前后高产优良食味类型晶两优534稻谷的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以及稻米的蛋白质含量、直链淀粉含量和食味值的相对变化率较小,稻米的垩白粒率和垩白度相对较低,米饭外观、口感和综合评分相对变化率较小,稻谷储藏品质相对稳定,属耐储藏型杂交籼稻品种。

关键词: 杂交籼稻 储藏 加工品质 外观品质 食味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木薯的抗寒性及抗寒育种的研究进展

江西农业学报 2025

摘要:木薯是主栽于热带及亚热带地区的重要经济作物,低温霜冻是限制木薯生长发育的主要因素之一,也限制了木薯的栽培范围,研究木薯的低温抗性对培育木薯抗寒种质、促进木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木薯的抗寒性为出发点,综述了木薯抗寒评价相关的形态结构、生理生化机制和分子机理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介绍了木薯耐寒品种的选育进展,探讨了木薯抗寒性及抗寒育种未来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木薯 抗寒性 生理生化 分子机理 抗寒品种筛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