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8338条记录
旱地果园苹果树腐烂病综合防治技术研究

山西农业科学 2013

摘要:通过对临汾地区旱地果园苹果树腐烂病的调查和旱地果园土壤养分测定的基础上,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用自行研制的0.5%苦参碱植物杀菌剂对苹果树腐烂病进行防效试验,结合旱地集水培肥技术,改善旱地果园的土壤肥力,增加树体抗病能力,提高果树的产果率和果品品质,形成旱地果园腐烂病综合防治技术.

关键词: 腐烂病 苦参碱 旱地果园 集水培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影响玉米种子质量的主要因素及其防御措施

农业科技通讯 2013

摘要:玉米种子是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也是一种特殊商品,其质量的好与坏,直接影响着生产者、经营者和使用者的经济利益。对影响玉米种子质量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并从种子生产、加工和储藏各个环节提出了有效的防御措施,可供种子生产和经营者参考。

关键词: 玉米种子 质量 影响因素 防御措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糜子产业发展现状与思路

作物杂志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糜子在我国粮食生产中虽属小宗作物,但作为救灾和水土保持的优良作物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从不同角度分析了糜子产业和栽培的现状,提出促进糜子产业发展的思路,为发挥糜子地区优势和生产优势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 糜子 产业发展 思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长期施肥条件下栗褐土磷素积累特征

生态学杂志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2010-2012年研究了长期施肥条件下(1988-2012年)栗褐土速效磷、水溶性磷和生物有效磷积累量及三者之间的相关关系,并讨论了水溶性磷与土壤磷饱和度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长期施用磷肥和有机肥可显著增加栗褐土速效磷、水溶性磷和生物有效磷的含量且以高量有机肥配施化肥处理增加最为显著;P2O5用量为75kg·hm-2、有机肥用量为45000kg·hm-2的处理在2012年时,土壤磷饱和度大于25%,这显著增加了栗褐土磷素流失风险;速效磷、水溶性磷和生物有效磷的之间的相关性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其中速效磷与水溶性磷之间呈指数关系;磷饱和度与水溶性磷呈极显著指数关系.

关键词: 长期施肥 栗褐土 水溶性磷 生物有效磷 磷饱和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黍稷种质资源粒色分类及其特性表现

山西农业科学 2013

摘要:黍稷种质资源的粒色是黍稷的主要农艺性状。粒色分类表明,黄粒种质比例最高,白粒种质次之。特性鉴定表明,白粒种质的优势最大,黄粒种质次之,说明白粒种质进化程度最高;但黄粒种质适应性和生育期又比白粒种质优势大,以至造成在分类中黄粒种质比例大于白粒种质的结果。红粒、褐粒、复色粒和灰粒种质也各自有自身的特色,在黍稷生产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关键词: 黍稷种质 粒色 分类 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自发气调(MA)结合高效乙烯去除剂对黑宝石李贮藏效果的研究

保鲜与加工 2013

摘要:以黑宝石李为试材,研究MA(0.03 mm厚PVC保鲜袋包装)结合高效乙烯去除剂对0~1℃条件下黑宝石李果实贮藏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MA结合高效乙烯去除剂处理的贮藏效果好于单纯MA处理和0.02 mm厚PE打孔袋包装处理,贮藏92 d时好果率>90%,果实硬度>6 kg·cm-2,果肉黄绿色,无明显冷害症状,果实失重率<1.0%,袋内的乙烯浓度<0.1μL·L-1,O2浓度为9.84%,CO2浓度为5.17%,接近黑宝石李标准气调要求的气体指标。

关键词: 黑宝石李 自发气调 高效乙烯去除剂 贮藏效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杏鲍菇废菌包覆土出菇方式对比试验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

摘要:采用覆土栽培的培养方式,二次利用杏鲍菇工厂化废菌包,有效提高其利用率。通过研究5种不同覆土出菇方式,对其质量及产量进行统计和观察,结果表明:不同出菇方式对杏鲍菇的出菇时间、子实体性状、品质等均有较大影响;不同出菇方式间生物学效率存在较大差异,其中,C(阳畦倒立排袋覆土)的最高为45.4%,E(半脱袋立式排袋覆土)的最低仅为35.2%。分析表明:阳畦倒立排袋覆土是杏鲍菇废菌包最理想的出菇方式。

关键词: 杏鲍菇 废菌包 覆土 出菇方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抗条锈病小偃麦渗入系的HMW-GS组成分析

山西农业科学 2013

摘要:利用SDS-PAGE技术对101份来源于中间偃麦草的高抗或免疫条锈病的小偃麦渗入系的HMW-GS组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其存在丰富的HMW-GS等位基因变异类型;Glu-A1位点出现了1,2*,N共3种变异类型,Glu-B1位点出现了7,7+8,7+9,13+16,13+19,14+15,17+18共7种变异类型,Glu-D1位点出现了2+12,5+10,2+10,5+12共4种变异类型;其中含有对改良小麦加工品质有重要影响的17+18亚基的材料有15份,含有14+15亚基的材料有2份,含有5+10亚基的材料有14份。以这些材料作为亲本,对我国小麦品质育种及抗病育种可能具有重要的价值。

关键词: 小偃麦 渗入系 条锈病 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 品质育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品种对山西各地区大斑病生理小种抗性初探

天津农业科学 2013

摘要:从山西几个主要玉米产区(运城地区、忻州地区、晋东南地区)采集玉米大斑病标样,经玉米大斑病菌生理小种鉴别寄主进行鉴定,分别为n、0、123n 3个玉米大斑病的生理小种。为明确市场玉米品种对各区化小种的抗性情况,对22个玉米品种进行了田间菌株接种,并鉴定了其抗病性。结果表明,山西省当前种植的玉米品种对玉米大斑病的抗性水平极低,高感病品种占4.5%,高抗病品种占13.6%。

关键词: 玉米品种 玉米大斑病 抗病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荞麦植株各部位总黄酮含量的测定与比较

食品与药品 2013

摘要:目的比较3种甜荞与4种苦荞植株不同部位的总黄酮含量的差异,为荞麦医疗与药用潜质的开发和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70%甲醇溶液水浴浸提制备总黄酮,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含量。结果 3种甜荞的不同部位总黄酮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花>叶>茎>果>根;4种苦荞中,只有7-2苦荞叶的总黄酮含量高于花,其余3种苦荞不同部位总黄酮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花>叶>果>茎>根;苦荞果的总黄酮含量约为甜荞果的6倍。结论荞麦植株花和叶的总黄酮均显著高于果、茎和根3个部位,苦荞比甜荞具有更高的食用与药用价值。

关键词: 苦荞 甜荞 总黄酮含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