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科技期刊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应用探讨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 2013
摘要:通过对科技期刊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AMLC)的应用实践,结合本刊实际情况,得到一些应用体会。AMLC为抵制学术不端行为提供了有力武器,但依然有提升的空间,并提出了几点应用建议,这对更好地应用AMLC,更快地提高科技期刊的学术质量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关键词: 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 应用 探讨


播期对小麦主茎及分蘖农艺性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农学学报 》 2013
摘要:为了给小麦高产优质育种和栽培提供理论依据,以‘临优7287’为材料,采用连续挂牌标记法,研究播期对小麦主茎及分蘖农艺性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同一品种,播期越晚,分蘖数越少。10月13日和10月18日播种的小麦无分蘖的株数达50%以上;播期对小麦主茎及分蘖的产量性状影响均表现为主茎穗粒数和千粒重高于分蘖。10月13日播种的小麦主茎穗粒数最多达37.2粒,10月3日播种分蘖为1的小麦主茎千粒重最高为45.56g;不同播期小麦均表现为分蘖麦谷蛋白含量和总蛋白含量高于主茎,10月3日播种分蘖为2的小麦Ⅱ蘖麦谷蛋白含量最高达4.40%,10月8日播种分蘖为2的小麦Ⅱ蘖总蛋白含量最高为12.33%;分蘖加工品质优于主茎。10月3日播种分蘖为2的小麦Ⅱ蘖和10月13日、10月18日播种的小麦Ⅰ蘖评价值最高均为50;不同播期小麦均表现为分蘖淀粉糊化特性优于主茎。因此小麦生产上,应选用多穗型品种,通过必要栽培管理措施,保证低位蘖成穗,不仅高产而且优质。


枣树苗木繁殖技术总结
《山西果树 》 2013
摘要:枣树繁殖有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之分。有性繁殖又称种子繁殖或实生繁殖,其繁育的新生植株,多发生变异,不能保持母株的优良性状,同时栽培枣的种仁多发生败育或退化,故栽培枣极少采用种子繁殖,只有在培育新品种时应用。无性繁殖又称营养繁殖,是利用枣树营养器官的再生作用而繁殖出新植株的一种繁殖方法,这种繁殖方法,既快速、简便,又能保持母


小麦复播蔬菜种植模式研究
《山西农业科学 》 2013
摘要:山西土壤沙化严重,耕地减少,在确保粮食安全的基础上发展蔬菜产业,依据当地自然条件和种植习惯,因地制宜采取合适的栽培管理措施,既可有效利用光热资源,又能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使粮食生产和蔬菜供应得到双丰收。通过麦茬复播蔬菜模式研究,筛选出适宜当地种植的蔬菜类型和品种,从而促进当地蔬菜产业的发展,带动地方经济腾飞。


利用冷等离子体生物改性装置辐照枣树接穗的诱变效应
《山西农业科学 》 2013
摘要:为寻求选育综合性状良好的红枣抗裂果材料的新途径,利用冷等离子体生物改性装置对山西名枣骏枣、壶瓶枣和小龙枣的接穗进行辐照处理。结果表明,用氮、氩、氦3种气体离子对枣树接穗进行辐照处理,在一定辐照剂量范围内,处理样品的嫁接成活率、萌发速度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并且产生了不同类型的变异植株,选出在生产上有实际意义的有利变异3个;综合接穗嫁接后的成活率、萌发速度和变异率,确定了N+的最佳剂量范围为(200~250)W×3 m in,Ar+和H e+的最佳剂量范围为(250~300)W×3 m in。


早熟茄子新品种‘晋茄早1号’
《园艺学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茄子新品种‘晋茄早1号’是以‘短把黑’多代自交系24-1-2-9-7为母本,以‘忻州小红茄’多代自交系10-4-8-8为父本配制而成的一代杂种。植株直立,生长势强,首花节位在第7~8节,单果质量500 g左右。果实近圆形,果皮黑紫色,有光泽,果肉淡绿色,果肉紧实,口感好,品质优,商品性好。早熟,不易早衰。抗病性强,产量高。适合山西春夏季露地及类似气候地区栽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