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芹菜叶斑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生物学特性及其生防菌筛选
《西北农业学报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明确甘肃省定西市芹菜叶斑病的病原,开展了病原菌分离、形态学特征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生物学特性研究,并初步筛选了该病原菌的生防菌.确定病原菌Q1为细极链格孢(Alternaria tenuissima),该菌菌丝体生长最适碳源和氮源分别为玉米粉和硝酸钾,最适pH为7.5,最适温度为25℃;该菌孢子萌发最适温度为25℃、最适pH为7;光照有利于菌丝体生长,但对孢子萌发无影响;菌丝体和孢子的致死温度均为55℃处理10 min.采用对峙法测定了蜡样芽胞杆菌(4-2-1)、贝莱斯芽孢杆菌(F3A)、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9-2-1)、解淀粉芽孢杆菌(SL1)及荧光假单胞菌(YG)5种生防细菌菌株对芹菜叶斑病菌Q1的拮抗效果,结果表明这5株生防菌对Q1菌株均具有拮抗作用,其中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的抑菌率最高,达到69.80%.首次明确了定西市芹菜叶斑病是细极链格孢(A.tenuissima)引起的,解淀粉芽孢杆菌(SL1)具有生防潜力,研究结果为深入开展芹菜链格孢叶斑类病害的生物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关键词: 芹菜;细极链格孢;生物学特性;生防菌;多基因序列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早熟桃新品种陇蜜10号的选育
《果树学报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陇蜜10号桃是以筑波84号桃为母本、早油118为父本,通过杂交培育出的早熟普通桃新品种。果实近圆形,果顶圆平,缝合线浅,梗洼中深,两半对称;果实较大,平均单果质量180 g,最大单果质量260 g;果面茸毛少,成熟时底色绿白,全面着鲜红色晕;果肉白色,硬溶质,肉质细,汁液多,风味浓甜,黏核。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w,后同)为13.5%~15.2%,可溶性糖9.8%,可滴定酸0.23%,维生素C 3.69 mg·100 g-1,品质优良;花蔷薇形,浅粉红色,有花粉;在兰州市安宁地区,一般3月中下旬萌芽,4月中旬盛花,果实7月上旬成熟,果实发育期85 d左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青海省青稞根腐病调查及病原菌鉴定
《植物保护学报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青海省青稞根腐病发生情况及其病原菌,于2016年6—9月对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县、刚察县,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苗期及成株期青稞上根腐病发生情况进行调查,采集19份根腐病样品,采用常规组织分离法对样品进行分离,并对分离菌株进行致病性测定,通过形态学特征及分子生物学方法对其进行鉴定。结果显示,青海省青稞根腐病分布广泛,发病率较高,为10%~20%;发病植株长势弱、发黄,茎基部缢缩腐烂,穗白粒瘪,茎秆发褐或黑红;19份样品中共分离纯化得到93株病原菌菌株,其中73株为燕麦镰孢Fusarium avenaceum,9株为木贼镰孢F. equiseti,11株为锐顶镰孢F. acuminatum;木贼镰孢的绝对病情指数最强,为79.43,燕麦镰孢次之,为50.90,锐顶镰孢最弱,为23.70,各病原种间及种内致病性差异显著。根据分离率及各病原菌致病性综合确定燕麦镰孢为青海省青稞根腐病的优势病原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剪掉倒三叶对啤酒大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河南农业科学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研究倒三叶对啤酒大麦产量及品质的影响,在2016—2017年抽穗期对啤酒大麦甘啤6号进行了剪叶处理,分析减掉倒三叶对啤酒大麦地上部干质量、产量、籽粒品质及酿造品质的影响。结果发现,剪掉倒三叶降低了倒四叶、穗下茎节、总茎节干质量,增加了旗叶、倒二叶干质量及二者的叶鞘干质量、穗质量、千粒质量以及籽粒产量,其中,2017年产量显著增加10.7%;剪掉倒三叶增加了单穗顶部蛋白质含量、淀粉含量(2017年)、筛选率,显著降低了中部和顶部瘦秕率,改善了啤酒大麦籽粒品质,其中顶部蛋白质含量增加8.3%(2017年),顶部瘦秕率显著降低22.2%~37.5%;剪掉倒三叶显著降低了β-葡聚糖含量、糖化时间(2017年)、色度,显著增加了糖化力、可溶性氮含量、库值,改善了啤酒大麦酿造品质,β-葡聚糖含量降幅为23.6%~32.6%,糖化力增幅为16.3%~18.1%,可溶性氮含量增幅为16.1%~22.0%。综上,在啤酒大麦栽培管理中,可通过剪掉倒三叶促进旗叶、倒二叶的生长,合成更多的光合产物,增加籽粒产量;同时,通过剪掉倒三叶增加单穗顶部籽粒蛋白质含量、糖化力、可溶性氮含量,降低瘦秕率、β-葡聚糖含量、糖化时间、色度,改善啤酒大麦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利用体外产气法评价玉米秸秆黄贮与甜菜块根组合效应
《草业科学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讨玉米(Zea mays)秸秆黄贮与甜菜(Beta vulgaris)块根的体外发酵组合效应,本研究将玉米秸秆黄贮与甜菜块根以100?0 (T1)、80?20 (T2)、60?40 (T3)、50?50 (T4)、40?60 (T5)、20?80 (T6)、0?100 (T7)的比例进行组合,利用体外瘤胃发酵技术,分析其养分降解率、发酵参数及总产气量,以评价组合效应的功效。结果表明:1)随着甜菜块根比例的增加,干物质消化率(dry matter degradability,DMD)、中性洗涤纤维消化率(neutral detergent fiber degradability,NDFD)、酸性洗涤纤维消化率(acid detergent fiberdegradability,ADFD)先升高后降低,且组合后的养分降解率均高于单一原料养分降解率。2)随甜菜块根比例的增加,发酵液pH逐渐降低,T1组pH显著高于其他组(P<0.001),T3、T6组NH3-N浓度显著低于其他组(P=0.003)。当甜菜块根比例为40%时,总挥发性脂肪酸(total volatile fatty acids,TVFAs)和各挥发性脂肪酸浓度最高,当甜菜块根比例大于40%时,其浓度又呈现降低趋势,T3、T4、T5组乙酸/丙酸值显著高于其他组(P<0.001)。3)发酵时间对总产气量有显著影响(P<0.001),且时间和处理具有显著互作效应(P=0.006),总产气量随发酵时间的延长逐渐升高,随着甜菜块根比例的增加,呈现先升高后降低趋势。发酵4、8、12 h,T3组总产气量显著高于T1、T6、T7组(P<0.004),发酵24、48 h,T4组总产气量均显著高于T6、T7组(P<0.008)。4)不同比例的单项组合效应值各有差异,但是从综合组合效应值来看,结果为T3>T5>T4>T2>T6。因此,玉米秸秆黄贮与甜菜块根的最优组合为60?40。
关键词: 秸秆 黄贮 甜菜 体外发酵 消化率 产气 组合效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辣椒育苗基质研究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筛选辣椒幼苗生长最佳栽培基质配方,为高原牧区畜禽粪便循环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腐熟的羊粪、草炭、腐殖酸煤为主要原料,通过添加珍珠岩配制成复合基质,以商品育苗基质为对照,研究不同配比基质的理化性质及其对辣椒幼苗生理指标的影响,通过主成分分析法综合分析,筛选出适合辣椒穴盘育苗的最佳基质配比.[结果]不同配比基质的理化性质均符合育苗基质的要求,其中T5中的碱解氮、速效钾、全氮、有机质含量均显著高于CK,分别高了34.3%、391.4%、20.8%、52.9%,辣椒地上部鲜质量、地上部干质量、株高、茎粗、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为各处理中最优,利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生长和生理指标综合打分,T5得分最高,为4.383.[结论]T5处理(羊粪:草炭:腐殖酸煤:珍珠岩=2:6:1:0.2)可作为辣椒穴盘育苗基质并可代替部分草炭型基质.
关键词: 辣椒;育苗基质;羊粪;幼苗;主成分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胡麻-小麦轮作更替土壤的细菌群落多样性分析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集胡麻-小麦轮作更替土壤,分别为第一年胡麻种植土壤(TC1)、第二年小麦轮作土壤(TR)和第三年胡麻种植土壤(TC2),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不同土壤细菌群落进行测定,旨在揭示胡麻-小麦轮作更替对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TC2根际土壤样本细菌OTU数目最多,为1778条,细菌群落丰度指数(Chao指数1700.02和Ace指数1689.03)最低,而细菌群落多样性指数中,shannon指数表现为TC1(6.51)>TR(6.42)>TC2(6.21),simpson指数表现为TC2(0.0088)>TR(0.0049)>TC1(0.0030),即随着更替年限而降低。3种不同土壤样本内共获得细菌33门,且优势菌门(相对丰度>0.01)均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和绿湾菌门(Chloroflexi)等11个菌门,各优势菌门在各处理中所占的丰度存在差异。随着种植更替,变形菌门(TC1 31.65%, TR 24.52%, TC2 28.53%)和芽单胞菌门(TC1 8.04%, TR 5.41%, TC2 6.01%)丰度先降低再升高,酸杆菌门(TC1 19.36%, TR 26.13%, TC2 11.18%)和绿湾菌门(TC1 9.69%, TR 12.68%, TC2 10.53%)丰度先增加后降低,放线菌门(TC1 12.14%, TR 13.79%, TC2 22.82%)丰度逐渐增加。细菌群落β多样性分析显示,轮作使土壤细菌的群落结构与TC1保持较小差异,而后续胡麻种植使其发生较大变化。通过Tax4Fun法在更替土壤中检测到细胞新陈代谢、遗传信息加工和环境信息处理等基因功能。大部分功能基因在TR的丰度与TC1相近。这些结果说明,小麦轮作能降低土壤细菌多样性和细菌群落结构组成的改变程度,从而利于下茬胡麻的种植。
关键词: 胡麻-小麦轮作 土壤细菌群落 高通量测序 多样性分析 Tax4Fun功能预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绵羊mtDNA变异与产羔数关联分析
《畜牧兽医学报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旨在分析线粒体DNA变异与产羔数性状的关系,寻找影响绵羊繁殖性能的分子遗传标记,为高繁殖力绵羊的选育提供理论依据和方法。本研究以有产羔记录的健康小尾寒羊多羔母羊(multiple Small tailed han sheep, XM)、湖羊多羔母羊(multiple Hu sheep, HM)、蒙古羊双羔母羊(twins Mongolian sheep, MT)、蒙古羊单羔母羊(singletons Mongolian sheep, MS)、欧拉羊双羔母羊(twins Oula sheep, OT)、欧拉羊单羔母羊(singletons Oula sheep, OS)、甘肃高山细毛羊双羔母羊(twins Gansu alpine fine wool sheep, GT)和甘肃高山细毛羊单羔母羊(singletons Gansu alpine fine wool sheep, GS)为研究对象,通过PCR和测序法检测试验羊mtDNA多态性,并结合产羔数进行关联性分析。结果表明,在A1099T、T1112C、C13576T、T13837C和T13855C位点,XM与HM之间基因型分布基本一致,XM与MS、OT、OS、GT、GS之间基因型分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T15668C位点,MT与MS之间基因型分布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T15445C、T15627C、T15657C、T15732C、G15977A、A16101G和C16429T位点,OS与OT之间基因型分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A15923G位点,GT与GS之间基因型分布有显著性差异(P<0.05)。T15668C变异位点显著影响蒙古羊产羔数(P<0.05);T15445C、T15627C、T15657C、T15732C、T15956C、G15977A和C16429T变异位点显著影响欧拉羊产羔数(P<0.05);A15923G位点显著影响甘肃高山细毛羊产羔数(P<0.05)。单倍型Hap2(TTCTTACGC)和Hap4(TTTTTATGC)对试验绵羊产羔数也具有一定的影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