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简析江苏农业科技服务现状
《中国农学通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简述了新世纪以来国家对三农工作的重视,对现代农业建设发展的新要求,指出农业科技服务对解决新时期三农问题的重要意义。参考比较了国内同类研究成果之后,主要分析了近年江苏地区农业科技服务现状,找出在机构组建、人才队伍、服务能力、服务范围、服务成效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就整合现有科技服务机构、科技服务人才培养、创建科技服务新模式、拓展科技服务范围以及政策资金保障等方面提出了解决方法。对研究国内科技服务发展情况有较强参考价值,有助于重构中国现代化农业科技服务体系,提高农业科技服务整体实力。


水葫芦控制性种养安全围栏设计及抗风浪能力
《江苏农业学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水葫芦大水面安全控制性种养是水葫芦治理富营养化湖泊的关键技术之一。为了设计经济有效的水葫芦控制性种养设施,对水葫芦控制性种养抗风浪防飘逸设施进行了波浪水槽模拟试验,测量了水葫芦对围栏的作用力以及其在围栏前的堆积高度,并分析了水葫芦群体对风浪的消减作用。结果表明,水葫芦对围栏的作用力、在围栏前的堆积高度随水葫芦种植带宽的增加均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规律,水葫芦主要是在水下形成堆积,形成一定规模后的水葫芦群体具有消波防浪的作用。水葫芦防浪带可以大大减少风浪对水葫芦生长的影响。


猪鼻支原体TaqMan MGB探针荧光定量PCR方法的建立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建立快速检测猪鼻支原体(M.hyorhinis)的荧光定量PCR方法,本研究根据GenBank中登录的p37基因序列设计并合成引物及MGB探针,构建含有p37基因的重组质粒,以其为标准品绘制标准曲线,并检测该方法的特异性、敏感性和重复性。结果显示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与猪肺炎支原体、猪絮状支原体、猪滑液支原体、鸡毒支原体、副猪嗜血杆菌、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猪圆环病毒、猪瘟病毒及猪流感病毒无交叉反应,对M.hyorhinis的检测敏感性为10拷贝/μL,并且稳定性好,变异系数小于2%。利用建立的荧光定量PCR方法对55份临床样品进行检测,阳性检出率为87.3%(48/55),而分离培养方法和普通PCR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41.8%(23/55)和29.1%(16/55)。该结果表明,建立的方法特异性强、敏感性高、稳定性好,可以用于M.hyorhinis临床样品的检测,对M.hyorhinis的快速和定量检测具有重要意义。


橘红肉甘薯块根类胡萝卜素的变化规律及其与主要经济性状的相关性
《中国农业科学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橘红肉甘薯块根鲜薯类胡萝卜素含量在生育过程中和品种间的变化规律及其与主要经济性状的相关性。【方法】试验于栽插后50、64、78、92、106、120和134 d调查15个橘红肉甘薯品种的最长蔓长,分枝数,结薯数,茎、叶、柄、块根干率,茎、叶、柄、块根鲜重,测定鲜薯类胡萝卜素含量,薯干淀粉、可溶性糖和粗蛋白含量,分析茎、叶、柄、块根干重,整株鲜重、干重,茎、叶、柄、块根干重占整株干重的百分比等数值,以及类胡萝卜素积累量与其余产量性状的变化和品质性状积累量日增长量的相关性。【结果】橘红肉甘薯块根类胡萝卜素含量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出现总体平稳型、一直增加型和曲折上升型3种变化类型,对最长蔓长、块根鲜重、块根干重、光合产物的分配等经济性状的发育有不同的生物学响应。大多数橘红肉甘薯,尤其是一直增加型品种,其类胡萝卜素含量与最长蔓长、块根鲜重和干重、光合产物在块根的分配比例显著正相关,与光合产物在叶、柄的分配比例显著负相关,而与其它性状的相关性不高。类胡萝卜素日积累量增长量与块根鲜重、块根干重、淀粉、可溶性糖和粗蛋白积累量等日增长量呈正相关性,类胡萝卜素积累与块根膨大、干物质及营养物质积累存在协同关系。【结论】由于类胡萝卜素积累与干物质积累存在的协同关系在不同品种中的反应机制不同,类胡萝卜素含量在橘红肉品种间产生差异和分化,存在3种不同变化类型。
关键词: 橘红肉甘薯 类胡萝卜素 变化类型 经济性状 相关性


鹅场废弃物的处理与利用
《中国家禽 》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投资能力的不断增长,养鹅由传统放牧散养向规模化、专业化和集约化方向发展成为不可避免的趋势。随之而来的是集约化养殖的粪便等废弃物污染问题。文章讨论了鹅场废弃物及对环境的污染,废弃物的种类及其无害化处理方式,以期为规模化养鹅场废弃物处理提供参考。


稻曲病菌T-DNA插入突变体5062的插入位点分析
《中国农业科学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稻曲病菌致病力增强的ATMT突变菌株5062,为稻曲病菌致病机制解析、致病相关基因克隆提供方法基础.[方法]测定和观察5062的菌落直径、菌落形态、产孢能力等生物学特性,进一步利用TAIL-PCR和RACE技术克隆5062基因组的T-DNA侧翼基因,并比对分析基因的信息,最后利用RT-PCR检测突变基因的表达量.[结果]与野生型菌株相比,突变菌株5062田间接种表现为致病力增强,在MM和水琼脂培养基上生长速率减慢,产生大量分生孢子,而在PSA和TB3培养基上,其菌落形态、色素等方面与野生型无明显差异.TAIL-PCR扩增得到的紧邻T-DNA两侧的侧翼序列在野生型中不相邻.TAIL-PCR结合RACE技术克隆了5062基因组的T-DNA侧翼基因,RT-PCR表明T-DNA插入位点右侧1个基因在突变体中上调表达.[结论]突变菌株5062的致病力增强,在营养贫乏条件下产孢能力增强,其表型的变化可能是染色体重排和T-DNA插入共同影响的结果.


滨海滩涂盐碱地甜高粱生长和地上部干物质积累特性的研究
《中国农学通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明确不同密肥水平下滨海滩涂盐碱地甜高粱生长特性、干物质积累特征,为盐碱地甜高粱高产栽培提供理论基础。以甜高粱ST008为试验材料,采用二因素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不同种植密度及氮肥用量水平对盐碱地甜高粱农艺性状、产量及茎秆糖锤度的影响;利用通径分析,对甜高粱不同生育阶段干物质积累与生物产量、糖锤度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甜高粱ST008在种植密度120000株/hm2、氮肥用量300kg/hm2条件下获得的生物产量、籽粒产量和茎秆含糖量较高,株高、叶片数、茎粗等较为适宜。通径分析表明,拔节至抽穗期地上部干物积累量和生物产量、茎秆含糖锤度之间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对提高生物产量、茎秆糖锤度的贡献最大。盐碱地甜高粱在密度120000株/hm2、施氮量300kg/hm2水平下生物产量最高。提高拔节至抽穗阶段甜高粱植株的光合生产是提高甜高粱产量、含糖量的关键。
关键词: 甜高粱 种植密度 施氮量 生长特征 地上部干物质积累


结球甘蓝遗传多样性的SSR分析
《江苏农业学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62对SSR引物对36个结球甘蓝种质材料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有40对SSR引物在36个种质材料间表现为多态性.共检测到146个等位基因位点,每对引物的等位基因位点变幅为2-7个,平均为3.65个,有效等位基因数为127.88个,平均为3.20个.每个SSR位点的多态信息量(PIC)变化范围为0.182-0.832,平均为0.644.36个种质材料问遗传相似系数变幅为0.473~0.815,平均为0.720.UPGMA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在相似系数为0.62的水平上可将36个甘蓝种质材料聚为三大类群,利用SSR分子标记可以从DNA水平上进行结球甘蓝遗传多样性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