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9805条记录
猪IgG Ⅱ类Fc受体基因真核表达重组质粒的构建及表达

华北农学报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本研究小组克隆的猪IgG Ⅱ类Fc受体cDNA(swFcγRⅡ)基因序列(DQ026064)设计引物,应用RT-PCR技术,从猪外周血白细胞cDNA中扩增了完整的960 bpswFcγRIIORF序列,利用基因重组技术将swFcγRIIORF基因亚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cDNA3,经PCR及双酶切鉴定:扩增出901 bp的PCR产物;KpnI/EcoR I双酶切,切出5 376和901bp DNA片段,表明重组质粒pcDNA/swFcγRⅡ构建成功。然后脂质体法转染COS-7细胞,用玫瑰花环试验鉴定了swFcγRII配体亲和特性。

关键词: IgGII类Fc受体 表达载体 玫瑰花环试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加强母猪饲养管理提高猪场养殖效益(上)

河南科技 2007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信息技术促进新农村建设急需探讨的模式

河南农业科学 2007 北大核心

摘要:指出了信息鸿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制约因素,论述了农业信息化在发展农村教育、培养新型农民、缩小城乡“数字差距”中的重要作用,提出了农业信息化促进新农村建设急需探讨的模式。

关键词: 农业信息化 新农村建设 新型农民 作用 模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2个小麦品系抗白粉病基因的分子鉴定

河南农业科学 2007 北大核心

摘要:小麦品系郑91138-16-2-13-12和郑315是从国内小麦品种资源中筛选出的抗白粉病材料,经多年田间鉴定表现为高抗或免疫。本研究利用Pm4,Pm13,Pm21的分子标记对这2个品系进行PCR分析,结果表明,这2个品系均携带Pm4基因,不含Pm13和Pm21基因,为该品种的合理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小麦 白粉病 抗性基因 分子鉴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怀地黄根际土壤水提物的GC-MS分析

河南农业科学 2007 北大核心

摘要:采用GC-MS分析方法,鉴定了怀地黄根际土壤的水提物。结果表明,怀地黄根际土壤含有12种特有的化感物质,它们是邻苯二甲酸正丁酯、邻苯二甲酸异丁酯、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2-甲氧基-5-(1-丙烯基)苯酚、苯丙烯酸、苯甲酸、1-十八醇、1-二十一醇、3-甲氧基-4-羟基苯甲酸、3-甲基-4-羟基苯乙酸、邻苯二甲酸癸基辛酯和邻苯二甲酸异癸基辛酯。

关键词: 怀地黄 根际土壤 化感物质 气质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2006年河南省杂交棉品种区域试验简报

江西棉花 2007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澳洲印象

决策探索 2007

摘要:2007年8月29日至9月22日,受省委组织部委派,笔者与其他30位学员一起来到美丽的澳大利亚,参加了农业产业化和新农村建设专题研究班。通过课堂讲座、课下阅读、班组研讨、实地考察,笔者对这个国家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现将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农业产值 澳洲 新农村建设 市政规划 农业产业化 澳大利亚人 课堂讲座 新南威尔士 土著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伏马菌素的毒性作用研究

饲料工业 2007

摘要:伏马菌素(fumonisins)是一组主要由串珠镰刀菌(Fusarium moniliforme)产生的真菌毒素。经研究表明,伏马菌素能够污染多种粮食及其制品,并对某些家畜产生急性毒性及潜在的致癌性,因此,它在食品与饲料安全中的意义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已成为继黄曲霉毒素之后的又一研究热点。本文主要就伏马菌素毒性及作用机理等方面进行综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施用钾肥对黄瓜的增产效应

河南农业科学 2007 北大核心

摘要:研究了不同钾肥施用量对黄瓜的增产效应和经济效应。结果表明:产量随着施钾量增加而提高,达到一定程度后,再增施钾肥,产量反而缓慢下降。黄瓜最佳氮磷钾配施量分别为N 450kg/hm2,P2O5300 kg/hm2,,K2O 300 kg/hm2,黄瓜最高产量可达60 225 kg/hm2,利润最高27 203元/hm2。

关键词: 黄瓜 钾肥 增产效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菊花瘿蚊的综合防治技术

河南农业科学 2007 北大核心

摘要:根据菊花瘿蚊的生活习性,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系列防治措施。冬季培土育苗,春季提前移栽,以确保栽种无虫苗木;苗期摘除虫瘿、适时打顶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下一代虫口数量;保护寄生蜂越冬、保存和释放越冬寄生蜂是利用有益生物控制瘿蚊发生的良好途径。

关键词: 菊花瘿蚊 综合治理 寄生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