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杜梨类钙调磷酸酶B亚基蛋白基因PbCBL2的克隆和功能初探
《园艺学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类钙调磷酸酶B亚基蛋白(Calcineurin B-like protein,CBLs)是植物中一类重要的钙离子传感器,参与调控植物生长发育及逆境胁迫响应过程。为了探明杜梨CBLs家族成员PbCBL2的序列特征和表达模式,以杜梨(Pyrus betulaefolia Bunge)幼苗为试材,运用EST搜索结合RACE技术、染色体步移法对PbCBL2的cDNA、DNA和启动子进行克隆,采用半定量RT-PCR和原核表达研究该基因在非生物胁迫下的表达模式。结果表明,PbCBL2基因cDNA序列长681bp,编码一个含有226个氨基酸残基的蛋白。基因组DNA序列长1927bp,包括8个外显子和7个内含子,启动子序列包含光反应元件、厌氧诱导必需顺式作用元件、赤霉素反应元件和水杨酸响应顺式作用元件。PbCBL2编码的多肽具有植物类钙调磷酸酶B亚基蛋白结合Ca2+所必需的4个EF手型结构和1个典型的植物钙调磷酸酶A亚基结合位点。未经处理的杜梨幼苗(对照)根和叶中未检测到PbCBL2的表达,PbCBL2的表达受NaCl、PEG6000、甘露醇和ABA诱导上调。PbCBL2转入大肠杆菌BL21(DE3)后,能够明显减轻NaCl、甘露醇和PEG6000对该菌株的生长抑制。PbCBL2基因具备植物CBLs基因家族的固有特征,对盐碱、干旱、渗透胁迫和ABA处理均存在转录响应,大肠杆菌转入该基因后能够提高对盐胁迫和渗透胁迫的耐受能力。
关键词: 杜梨 类钙调磷酸酶B亚基蛋白 基因克隆 基因表达特点 原核表达 逆境胁迫


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毒素Ⅱ蛋白的间接EIJSA检测
《江苏农业科学 》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建立快速检测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Actinobacillus pleuropeumoniae)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将质粒pET-rApxII转化至BL21,IPTG诱导表达毒素rApxII融合蛋白,经亲和层析纯化后的蛋白作为检测抗原.对ELISA各检测条件进行优化,结果显示,抗原最适包被浓度为10μg/mL,血清最佳稀释度为1:80.用建立的ELISA方法对猪链球菌、多杀性巴氏杆菌、猪副嗜血杆菌、大肠杆菌阳性血清进行检测,均无交叉反应.利用建立的ELISA方法从172份临床血清样本中检测出84份阳性血清样本,而利用Cps-ELISA试剂盒检测到74份阳性样品,本方法检测总符合率达83%.
关键词: 胸膜肺炎放线杆菌 ApxⅡ 间接ELISA 检测方法


不同桃砧木品种对淹水的光合响应及其耐涝性评价
《园艺学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10个桃砧木品种(毛桃、毛桃2号、山桃、筑波5号、桃巴旦、陕西桃巴旦、Nemaguard、GF305、GF43和GF1869)的1年生苗为材料,对其在持续淹水胁迫下叶片的光合特性进行测定,发现不同品种的各项光合生理指标变化幅度不同。以各项指标的耐涝系数作为衡量指标,利用主成分分析将8个单项光合指标综合成2个独立的综合指标,通过隶属函数分析将10个品种划分为3类:GF43和GF1869强耐涝,毛桃、毛桃2号、筑波5号、桃巴旦、陕西桃巴旦、Nemaguard和GF305中等耐涝,山桃不耐涝。
关键词: 桃 砧木 耐涝性 光合生理指标 主成分分析 综合评价


氮素水平对转C_4光合基因水稻花期剑叶PSⅡ荧光特性的影响
《华北农学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讨转C4光合基因水稻在生育后期剑叶PSⅡ对氮素水平的响应特性,采用转pepc(PC)、ppdk(PK)、pepc+ppdk(CK)和未转基因的Kitaake(WT)为试验材料,测定了不同氮素条件下(0.7 mmol/L(1/4N)、3 mmol/L(1N)、6mmol/L(2N))不同品种剑叶SPAD值和形态学指标的变化,并运用叶绿素荧光动力学技术测定了各个品种叶绿素荧光动力学曲线和荧光参数的变化。结果表明,1/4N处理能增加各品种的根长,减小剑叶面积、株高以及叶片叶绿素含量,2N能使剑叶面积和叶绿素含量增加,转C4光合基因品种叶绿素含量在1/4N氮条件下具有显著优势,PC在1/4N条件下具有最长根长和最大剑叶面积,具有显著的形态学优势。1/4N处理使所有品种的荧光曲线出现了K相(300μs处)的增加,转C4基因水稻材料K相的峰值都比原种低,PC的峰值最低。叶绿素荧光曲线分析表明,低氮破坏了剑叶PSⅡ的构造,造成所有品种PSⅡ的OEC失活,从而出现300μs处K相的增加,低氮还造成所有品种失活反应中心增加,电子传递活性减弱,热耗散增加,进而造成PSⅡ最大光化学活性的减小。而PC在低氮当中PSⅡ的所有指标都显著高于其他品种,具有相对稳定的PSⅡ结构,具有耐低氮的优势。高氮对各品种PSⅡ光化学活性的影响不大。


小豆抗病相关基因VaAC1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简并引物从小豆中扩增出1条与植物几丁质酶基因高度同源的片段,命名为VaAC1,通过RACE技术延伸VaAC1基因的3'端和5'端,VaAC1基因完整ORF长度为885 bp,编码294个氨基酸,拥有几丁质酶蛋白家族典型保守结构域GH18_chitinase-like。RT-PCR分析表明,VaAC1基因在小豆根、茎和叶中均有表达,且在叶中的表达相对较高;大豆花叶病毒处理后,VaAC1基因在叶中的表达量显著增强,显示小豆VaAC1基因与病毒病密切相关。


利用四引物扩增受阻突变体系PCR技术检测水稻低直链淀粉含量基因Wx-mq
《中国水稻科学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根据Wx-mq基因存在的单核苷酸变异,利用四引物扩增受阻突变体系PCR(Tetra-primer ARMS-PCR)的方法设计特异引物,对12个水稻品种(或品系)以及武育粳3号(不含Wx-mq基因)/关东194(含Wx-mq基因)的F2分离群体进行扩增,依据其PCR产物的带型,可以准确区分出Wx-mq基因纯合、非Wx-mq基因纯合以及杂合基因型三种类型,其电泳结果与成熟后对胚乳外观特性鉴定完全一致。因此,作为一种简单、低成本的实用技术,四引物ARMS-PCR可以广泛用于Wxmq基因水稻的资源鉴定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
关键词: 水稻 低直链淀粉含量 Wx-mq基因 四引物扩增受阻突变体系PCR


太湖地区稻田不同氮肥管理模式下氨挥发特征研究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减少氨挥发带来的面源污染问题为目的,通过调整氮肥管理模式,设置农户常规施肥处理、化肥减量施肥处理、缓控释肥处理、有机无机肥配施处理、按需施肥处理以及无氮处理6个管理模式试验,研究太湖地区施氮量与氮肥品种对氨挥发损失的影响。结果表明:氨挥发损失受施氮量的显著影响,施氮量减少22%~44%可降低氨挥发损失20.2%~35.3%。常规化肥处理下,基肥期与分蘖肥期氨挥发损失较为严重。同一施氮水平下,有机肥化肥配施可显著降低氨挥发;缓控释肥可明显减少基肥期氨挥发量,但后期效果不明显。氮肥用量由当前农户施氮水平减少22%时,不会对作物氮累积量与产量造成影响,可见适当降低施氮水平并搭配有机肥,是具产量可持续性及环境友好性的氮肥管理模式。
关键词: 稻田 氨挥发 产量 氮肥减量 有机无机配施 缓控释肥


大豆中2个编码PR10蛋白新基因的克隆与分析
《华北农学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从抗大豆花叶病毒病(SMV)大豆材料科丰1号中克隆到2个编码PR10蛋白的新基因Glyma09g04530和Glyma15g15590,Glyma09g04530和Glyma15g15590基因的ORF全长均为477 bp,编码158个氨基酸。序列比对与系统发生树分析结果表明:Glyma09g04530和Glyma15g15590是大豆中2个编码PR10蛋白的新基因。Glyma09g04530和Glyma15g15590基因在大豆的根、茎及叶中均有表达;接种大豆SMV后,Glyma09g04530和Glyma15g15590基因在大豆科丰1号的叶片中的表达均被强烈诱导并高效表达,显示Glyma09g04530和Glyma15g15590基因与大豆SMV抗性密切相关。


葡萄赤霉素受体基因VvGID1A的分离、亚细胞定位及表达分析
《园艺学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藤稔'葡萄(Vitis vinifera*V.labrusca'Fujiminori')的花序、茎尖、叶片以及果实为试材,应用RT-PCR结合RACE技术克隆得到GID1A同源基因全长cDNA序列,命名为VvGID1A(基因登录号:JQ669511),全长1681bp,含有1个1035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344个氨基酸,该氨基酸序列还包含两个激素敏感酯酶家族保守的结构域HGG和GXSXG.系统进化分析表明,VvGID1A与蒺藜苜蓿、棉花和拟南芥之间的一致性分别为70.25%、70.08%和68.21%.荧光定量RT-PCR结果表明,VvGID1A在葡萄花序、老叶和卷须中表达水平高于茎尖和幼叶,而在GA处理果实中的表达水平低于未处理的对照样品.瞬时表达载体的构建及洋葱表皮细胞转化后,洋葱表皮细胞的瞬时表达结果显示,该基因的表达产物定位在细胞核上.
关键词: 葡萄 赤霉素 VvGID1A 亚细胞定位 表达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