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农村信息化产品市场的经济学分析
《中国农学通报 》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中国现阶段的农村信息化产品市场的问题是多方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为进一步明确各因素的作用,指导农村信息化产品市场的健康发展,结合目前中国农村信息化发展的实际状况,通过建立经济学模型,分析探讨如何进一步完善农村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市场的价格机制、政策机制和利益分配等问题,指出中国农村信息化市场的主要问题在于市场的信息不对称性和外部性,也就是由此引起的市场中的企业与农户的囚徒困境、柠檬市场、价格上涨等市场困境和由于农村信息化产品市场的特殊性所带来的负外部效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J2ME的农业生产履历采集系统
《农业工程学报 》 2009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针对当前农业生产过程中存在的生产履历信息采集不便和采集成本高等问题,在分析当前现状的基础上,该文研究并设计开发了基于J2ME平台的农业生产履历信息采集系统。系统实现了定植、施肥、防害、灌溉、收获等信息的采集以及数据上传功能,基本满足了农业生产履历信息采集的需求。系统运行过程中,采用多线程技术解决多任务并发问题,使用RMS存储技术实现数据持久化,利用临时数据存储技术提高程序的运行效率。通过在支持JAVA的手机上对系统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基于J2ME平台的信息采集系统的设计是具有可应用性的,而且具有成本低、携带方便、操作简单、数据传输实时性较高等优势。
关键词: 农产品质量 安全因素 溯源 生产履历 J2ME 手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覆盖度下盆栽苋菜蒸腾规律的研究
《节水灌溉 》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覆盖度下苋菜所处小环境的温湿度变化以及苋菜的蒸腾耗水规律。结果表明:植株生长点的温湿度随覆盖度的增大而增加,蒸腾速率和昼夜蒸腾量随覆盖度的增大而减小。通过逐步回归分析,给出了不同覆盖处理下盆栽苋菜的蒸腾速率、白天蒸腾量与气象因子的相关关系。不同覆盖处理对温室盆栽苋菜的根冠比、叶绿素相对含量、蒸腾耗水量、干物质积累量以及水分利用效率均有极显著的影响,除了水分利用效率随覆盖度的增大而增加,其他均随覆盖度的增加而减小。15/16圆覆盖、3/4圆覆盖、1/2圆覆盖、无圆覆盖处理的蒸腾耗水量分别为对照处理的32.65%、54.64%、63.36%和69.98%。可见密封一部分空间,抑制了植株蒸腾耗水,同时也提高了水分利用效率,为设施农业水资源的节约利用提供依据。
关键词: 苋菜 覆盖度 蒸腾量 白天平均光照 干物质 水分利用效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权重最优组合和多时相遥感的作物估产
《农业工程学报 》 2009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多时相遥感数据比单一时相携带了更多的反映作物产量的信息,研究如何将多时相遥感信息进行有机融合以提高作物估产精度的方法是具有意义的。权重最优组合(WOC)是一种通过对单个模型权重的最优化,来构建高精度组合模型的原理方法。论文以黑龙江农垦友谊农场大麦产量遥感估算为例,首先利用大麦4个时相的Landsat5 TM影像分别构建单一时相的大麦产量模型,然后利用WOC的迭代算法,通过赋予4个单一时相产量模型以最优权重,生成基于多时相遥感的组合模型估算大麦产量,结果表明:基于WOC和多时相遥感的组合估产模型的决定系数R2与单一时相的相比得到较大改善,估算精度提高明显。同时,通过对WOC获取的各时相单一模型最优权重大小进行分析表明:应用多时相遥感数据进行作物估产时,权重大小能够反映各时相遥感数据所携带的产量信息的多少,这对于如何选择和确定能有效反映作物产量的敏感遥感时相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优化 遥感 估计 权重最优组合 多时相遥感 作物估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酶水解液的丁醇发酵条件优化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以酶水解液为发酵基质,采用Plackett-Burman设计法对影响丙酮丁醇梭菌(Clostridium acetobutylicumCICC8008)厌氧发酵生产丁醇的15个因子进行筛选。结果表明,影响该菌的厌氧发酵的主要影响因子为CaCO3。在该基础上采用响应曲面法对CaCO3浓度、温度、时间3个因子的影响进行研究,得出多元二次回归方程拟合3种因素与丁醇产量间的函数关系,并根据优化结果与试验验证,当CaCO3浓度为5.04g/L,温度为35℃,时间为70h,丁醇发酵从初始发酵培养条件下的5.15g/L提高到6.20g/L,产量提高了20%。
关键词: 酶水解液 丁醇发酵 Plackett-Burman设计法 响应曲面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副鸡禽杆菌抗原表位的筛选与鉴定
《中国兽医科学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用C型副鸡禽杆菌(Apg)单克隆抗体作为靶标,筛选噬菌体展示随机12肽库,从中获得与之特异性结合的噬菌体克隆,建立了一种筛选副鸡禽杆菌表位的方法。测序结果显示,第3轮筛选后,80%的噬菌体克隆具有氨基酸共同序列Y-P-Q(A)WW,含有上述共有序列的噬菌体克隆不仅可以与靶抗体特异结合,还可与C型Apg细菌竞争结合靶抗体;将编码YSPHQWWLSGAV的DNA片段插入质粒pFliTrx的多克隆位点,转化E.coliGI826并在鞭毛成功展示;该重组菌能与靶抗体特异结合;用重组菌免疫试验鸡能产生C型Apg细菌的特异性抗体;用C型668株Apg攻毒,免疫接种鸡获得37.5%保护。提示该表位肽用于研制鸡传染性鼻炎疫苗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风速对盆栽苋菜蒸腾及物质积累的影响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温室盆栽试验,研究了2.0m·s-1、1.0m·s-1、0.4m·s-1、0.0m·s-1风速下风速气象因子对苋菜蒸腾耗水及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室内盆栽苋菜的蒸腾速率及日蒸腾量受不同风速影响的表现相似,差异不显著,整体看来,蒸腾速率和日蒸腾量以1.0m·s-1风速处理最大,0.4m·s-1风速处理和对照次之,最大风速2.0m·s-1处理最小。采用逐步回归分析了不同风速处理下盆栽苋菜的蒸腾速率、日蒸腾量与气象因子的相关关系,发现不同风速处理蒸腾速率与光照强度的正相关性最强,2.0m·s-1风速处理的蒸腾速率与温度的正相关性次之,而其他处理的蒸腾速率与相对湿度呈显著负相关;日平均温度是影响各处理日蒸腾量的主要因素。盆栽苋菜的物质积累曲线表明,风速1.0m·s-1处理的物质积累量最大,2.0m·s-1处理最小。风速处理对温室盆栽苋菜的地上部鲜重、地下部鲜重以及根冠比均有极显著影响,且1.0m·s-1与2.0m·s-1风速间差异极显著。干物质重受风速影响显著,1.0m·s-1处理干重最大。风速处理对盆栽耗水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未达显著水平,但1.0m·s-1风速处理的水分利用效率最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北京市农产品流通信息化问题及对策研究
《广东农业科学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前北京市农产品流通信息化的应用总体上还处于"网上传信息,网下做交易"的初级阶段,开展农产品电子商务所需的配套条件和市场机制尚未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农产品电子商务尚未出现。这主要是由于交易双方的信息意识落后、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信息采集、发布机制不健全以及软硬件设施发展更新慢等原因造成的。为此,提出完善数据库、加快流通应用软件的开发、完善市场信息服务、提高信息的标准化程度以及建立第三方农产品专业电子商务平台、建立超市、批发市场农产品采购信息平台等一系列措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