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8714条记录
黄羽肉种鸡的饲养管理

中国家禽 2006 北大核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与两种亚致死剂量的农药混用对斜纹夜蛾体内三种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昆虫学报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28±1)℃下,以斜纹夜蛾Spodopteralitura为靶标昆虫,测定亚致死剂量的乐斯本、除尽与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SlNPV)混用后对幼虫SOD(超氧化物歧化酶)、CAT(过氧化氢酶)和POD(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乐斯本和SlNPV混合悬液处理后斜纹夜蛾体内SOD活性显著高于清水、病毒和乐斯本单独处理组,12 h、24 h和36 h时分别为清水对照的1.18、1.35和1.25倍;除尽和SlNPV混合悬液处理后12 h,其酶活性低于清水、SlNPV和除尽单独处理组。乐斯本和病毒混合悬液处理后,斜纹夜蛾体内CAT活性高于清水、病毒和乐斯本单独处理组,12 h、24 h和36 h时分别为清水对照组的2.79、1.09和1.53倍;除尽和病毒的混合悬液处理后,其酶活性除12 h时明显高于清水对照外,其他时间均低于清水对照。在正常和中毒的斜纹夜蛾体内均未测出POD活性。可见,农药与病毒混合处理主要影响了CAT活性。

关键词: 斜纹夜蛾 超氧化物歧化酶 过氧化氢酶 过氧化物酶 乐斯本 除尽 核型多角体病毒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剂量和免疫次数对鸡毒害艾美耳球虫免疫保护力的影响

中国兽医学报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相对增重率(RBWG)、饲料转化率(FCR)和盲肠相对卵囊产量(ROP)为指标,评价了1次或2次分别以1×103个或3×103个毒害艾美耳球虫(E.necatrix)孢子化卵囊(SO)/鸡剂量免疫接种后特异性免疫力的产生和持续时间。笼养岭南黄肉雏鸡于3日龄1次或3日龄和10日龄2次分别接种不同剂量的E.necatrix SO后,于17日龄(2次免疫组为24日龄)、34日龄和50日龄时以14×104SO/鸡剂量的同源卵囊攻虫,结果表明,免疫后2周卵囊接种鸡已产生坚强免疫力,1次免疫接种者(17日龄)高、低2个不同剂量组的RBWG、FCR和ROP分别为95.5%、2.32、24.54%和101.4%、2.32、21.1%;而2次免疫组(24日龄)的上述指标则分别为106.5%、2.44、9.3%和98.2%、2.38、7.48%。至34日龄和50日龄攻虫时,这些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且随着时间延长,下降更为明显,但2次免疫处理组的这些指标均明显优于1次免疫者;同一次处理的不同剂量组间无明显差异。结果揭示,雏鸡口服免疫接种一定剂量的E.necatrix孢子化卵囊后可迅速诱导鸡体特异性免疫力的产生,但免疫保护力在笼养条件下持续时间较短。

关键词: 毒害艾美耳球虫(E.necatrix) 卵囊 免疫接种 免疫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药复方口服液体外抗禽流感病毒作用的研究

中国兽医杂志 2006 北大核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几种常用消毒剂对杂色鲍幼鲍的急性毒性试验

海洋科学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常温静水的条件下,分别用高锰酸钾、菌毒净、聚维酮碘对杂色鲍(Haliotis diversi-color Reeve)幼鲍进行急性毒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毒性大小依次为高锰酸钾>菌毒净>聚维酮碘。高锰酸钾对幼鲍24,48 h的LC50分别为17.1,5.18 mg/L。菌毒净对幼鲍24,48h的LC50分别为105,46.5 mg/L。聚维酮碘对幼鲍24,48 h的LC50分别为530,218 mg/L。菌毒净、聚维酮碘是较为理想的消毒药物。

关键词: 杂色鲍(Haliotis diversicolor Reeve)幼鲍 毒性试验 高锰酸钾 菌毒净 聚维酮碘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花蕙兰基因组DNA提取及RAPD反应条件探索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用SDS、CTAB和改良CTAB法分别提取大花蕙兰叶片基因组DNA,发现以改良CTAB法提取的DNA纯度高,产率也较高。以5’-GGTGCTCCGT-3(’BA440)为随机引物,并以大花蕙兰品‘种金杯(’Cymbidiumhybridiumcv.HiroshimaGoldenCu“pSunnyMoon”)的DNA为模板,对RAPD(RandomAmplifiedPolymorphicDNA)反应体系进行了优化研究,结果表明,25μl反应体系中,Mg2+、TaqDNA聚合酶、引物、模板DNA和dNTP5种主要成分的适宜浓度或用量分别是:2.0mmol/L、1.0U、0.20μmol/L、25ng和0.20mmol/L。扩增程序优化为:94℃预变性4min;94℃变性0.5min,37℃退火1min,72℃延伸1min,40个循环;最后72℃延伸7min。

关键词: 大花蕙兰 基因组DNA提取 CTAB RAPD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香蕉茎尖超低温保存过程中的细胞超微结构观察(简报)

分子细胞生物学报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超低温保存(Cryopreservation)通常称为液氮保存或LN(-196℃)保存,是目前植物种质资源长期稳定保存的理想方法,已经成功应用于多种植物种质资源保存。玻璃化法(Vitrification)超低温保存植物种质资源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Uagami等首次

关键词: 香蕉 超低温保存 玻璃化法 超微结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家蚕新品种粤蚕6号(丰9·春5×湘A·研7)的选育

蚕业科学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粤蚕6号”是采用杂交方法选育、组配的家蚕夏秋用四元杂交种。新品种易繁易养,综合经济性状优良:生命力与“两广二号”相当;茧层量比“两广二号”提高13.23%,万蚕收茧量15.545 kg,万蚕茧层量3.447 kg;茧丝长1 019 m,解舒率75.68%,解舒丝长771.3 m,茧丝纤度2.603 dtex,洁净93.38分。

关键词: 家蚕品种 粤蚕6号 四元杂交组合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香蕉园土壤养分肥力时空变化研究

土壤通报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香蕉园土壤养分肥力的研究是制定香蕉养分管理策略的基础。本研究采集了广东省香蕉主产区果园土壤样本110个,评价土壤养分肥力现状,并与第二次土壤普查结果相比,探讨养分肥力的时空变化。结果表明香蕉园土壤养分肥力整体上较高,缺素少,而硼是普遍缺乏的元素;与20世纪80年代初相比,香蕉园土壤养分肥力已经发生很大变化,主要表现为有机质明显下降、有效磷和速效钾的显著提高。从化肥消耗量变化、施肥结构及香蕉种植模式三方面探讨了时空变化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香蕉园土壤 养分肥力 时空变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兔出血症病毒(RHDV)全基因组克隆与分子流行病学分析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根据GenBank已发表的多株RHDV全基因组序列,设计3对扩增RHDVCD株的特异性引物,扩增了RHDVCD株包含全序列的3个片段,并分别克隆到pMD18-T载体上。根据引物上唯一的交叉酶切位点,把三个克隆片段同时克隆到pUC18载体上,获得了RHDVCD株全基因组克隆,测定了全基因组序列(GenBankaccessionnumberAY523410)。进行了CD株全序列与GenBank上已发布的其他6株全序列比较及基因进化树分析。发现除CD株外,其余6株(西班牙AST-89株、法国SD株、意大利BS89株、德国分离1株、德国分离2株、澳大利亚CzechV351株)之间的同源性均很高,在93.9%~100%之间,而CD株与其他6株之间的同源性均较低,在89.0%~89.6%之间。德国的2个分离株序列完全相同,应为同一毒株。进化树分析表明,此7株病毒可形成2个明显的分支,中国CD株形成一个分支,其余欧洲、澳大利亚分离株开成一个分支,具有明显地域差异特征。

关键词: 兔出血症病毒 基因组 序列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