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8714条记录
早熟抗稻瘟病籼型水稻不育系荣丰A的选育与利用

杂交水稻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荣丰A是广东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用优ⅠB/博B的F4代优良株系与优ⅠA测交并连续回交转育而成的早熟抗稻瘟病籼型不育系,2005年10月通过广东省技术鉴定。荣丰A表现株型紧凑,不育性稳定,配合力强,抗稻瘟病,柱头外露率高,异交结实率高,对“九二○”敏感,易于繁制种。利用该不育系初步测配出杂交早稻荣优2号、荣优3号和荣优4号,在区试和试种中均比对照增产。

关键词: 杂交水稻 不育系 荣丰A 早熟 抗稻瘟病 选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华南双季“早晚兼用”型水稻育种研究进展

中国种业 2006 北大核心

摘要:“早晚兼用”型籼稻是华南双季稻区目前主栽的水稻新类型,跟典型的早籼和晚籼存在明显区别。概述了华南双季“早晚兼用”型籼稻育种的简要历程,总结了主要成绩和基本经验,阐述了其在水稻育种科学和水稻生产等方面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 华南 双季 早晚兼用 籼稻 育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广东省柑桔园土壤养分肥力研究

土壤通报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掌握土壤养分肥力状况,是制定施肥策略的基础。本研究采集了广东省柑桔主产区果园土壤样本70个,分析了土壤有机质和N、P、K、Ca、Mg、S、Fe、Mn、B、Zn含量,评价土壤养分肥力现状并探讨其时空变化概况。结果显示:目前柑桔园土壤主要障碍因素是低镁缺硼及钾、钙、镁养分不平衡;与20世纪80年代末相比,土壤有效磷、锌、钾和氮含量有较大提高,有效钙含量降低,其余养分变化不大。土壤钙、镁含量在低水平上渐趋于相对平衡,而钾、镁不平衡状态仍然存在,甚至有所加剧;柑桔园土壤pH及多个中微量元素之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建议在柑桔果园增施镁、硼肥及石灰或其它碱性肥料,减施磷肥。

关键词: 柑桔园土壤 养分肥力 时空变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空间诱变稻瘟病抗性变异研究及抗性变异基因的分子标记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空间诱变的丽江新团黑谷SP1~SP3代株系稻瘟病抗性变异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经过空间诱变后,510株SP1代植株中有70株对接种的GD 531菌株由感病变为抗病,占总株数的13.7%;SP2代多数抗病株系对接种菌株的抗感分离比例符合3∶1或15∶1的规律,说明SP2代多数抗病株系受1对或2对显性主效基因控制;SP3代受1对抗病主效基因控制的抗病株系抗性继续分离,而受2对抗病主效基因控制的抗病株系抗性基本稳定;利用LR 8-SP2群体对丽江新团黑谷经过空间诱变后产生的抗病基因进行分子标记,结果发现该基因位于第9染色体上,与微卫星标记RM 409连锁。

关键词: 水稻空间诱变 稻瘟病 抗性变异 抗病基因 微卫星标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优质杂交水稻新组合Ⅱ优290

杂交水稻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Ⅱ优290是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用Ⅱ-32A与自选恢复系广恢290配组育成的感温型杂交籼稻新组合。该组合丰产性好,中抗稻瘟病,米质优,食味品质较好,2006年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关键词: 三系杂交水稻 Ⅱ优290 优质 选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动物生产性状免疫调控技术的研究进展和应用前景

畜牧与兽医 2006 北大核心

摘要:免疫调控技术是一项以自身激素或细胞蛋白调控对象为主的动物生产性能调控技术,在促进动物生长、提高动物繁殖性能和应用于免疫去势等畜牧业生产实践中显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就提高繁殖性能的免疫类固醇激素和抑制素,抑制繁殖活动的免疫促性腺素释放激素;促生长的免疫生长抑素、肌肉生成抑制因子、瘦素、儿茶酚胺、脂肪细胞膜蛋白等免疫调控技术作用作一综述,并评价其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前景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免疫调控 繁殖性能 生长 激素 细胞膜蛋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专用叶面肥对黄瓜和节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中国蔬菜 2006 北大核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贵妃红柚引种试验

中国果树 2006 北大核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山梨糖醇苦瓜含片的试制

食品工业 2006 北大核心

摘要:初步探讨了以山梨糖醇为载体及甜味剂的苦瓜含片加工工艺。结果表明:采用山梨糖醇84.5%,苦瓜提取物5%,苦瓜超微粉10%,薄荷脑0.02%,柠檬酸0.5%等基本原料配比,经混合、造粒、干燥、压片等工序,制成了低热量、具有一定保健功能的无糖苦瓜含片。

关键词: 苦瓜 山梨糖醇 无糖含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二甲基-β-丙酸噻亭对凡纳滨对虾幼虾生长、蜕壳和渗透调节的影响

水产学报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低盐度5~6和水温25~29℃条件下,分别投喂1种对照饲料和7种添加二甲基-β-丙酸噻亭(DMPT)(添加量分别为100、2003、00、400、5006、00和700mg.kg-1)的试验饲料,饲养初始体重约每尾0.77g的凡纳滨对虾56d,观察DMPT对凡纳滨对虾的生长、蜕壳和渗透压调节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添加DMPT的各组凡纳滨对虾增重率随着DMPT添加量的增加,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在400mg.kg-1凡纳滨对虾增重率达到最高,显著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相比,各试验组凡纳滨对虾的饲料系数均不同程度降低,500mg.kg-1DMPT组凡纳滨对虾的饲料系数降低达到显著水平。添加DMPT对凡纳滨对虾的蜕壳次数无显著影响。除100mg.kg-1DMPT组外,DMPT组凡纳滨对虾的渗透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其中,添加300和500mg.kg-1组凡纳滨对虾的渗透压降低呈现显著性差异。凡纳滨对虾肌肉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随着DMPT水平增加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粗蛋白含量在DMPT添加量为400mg.kg-1时达到最高,粗脂肪含量在DMPT添加量为600mg.kg-1时达到最高,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以增重率为判定指标,DMPT在凡纳滨对虾饲料中的适宜添加量为383mg.kg-1。

关键词: 凡纳滨对虾 二甲基-β-丙酸噻亭 生长 蜕壳 渗透调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