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水稻空间诱变育种抗稻瘟病研究
《植物保护学报 》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粤香占和青华占2个水稻品种的种子经过高空气球搭载后,选育出株型好、分蘖力强,产量提高的空间诱变高代(6代以上)品系。为了解空间诱变品系对稻瘟病的抗性变异情况,采用36个广东省稻瘟病菌不同致病型的代表菌株分别对粤香占和青华占及其空间诱变品系进行抗谱测定。研究结果表明:①空间诱变能使水稻品种产生稻瘟病抗性变异,有的诱变品系比原种抗病,有的则比原种感病。②空间诱变产生的抗病性变异比较复杂,不同品种的抗病性变异不一样。③空间诱变引起的稻瘟病抗性变异有可能是由多个抗病基因引起的。④空间诱变可以获得抗稻瘟病的特异种质。粤香占是感病品种,本研究测定的抗谱为25%,从其空间诱变品系中,获得高抗稻瘟病的2个品系 YX-8和 YX-9,抗谱达到94.4%。空间诱变抗病品系的穗颈瘟鉴定试验正在进行中。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半胱胺盐酸盐和LHRH-A对黄鳍鲷生长激素分泌的影响
《海洋学报(中文版) 》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了生长抑素抑制剂半胱胺盐酸盐(CSH)和促黄体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HRH A)对黄鳍鲷生长激素(GH)分泌的影响.黄鳍鲷垂体GH含量在单独注射不同剂量CSH(25,50,100μg/gb.w)后2h均显著提高,注射后24h恢复正常.黄鳍鲷血清中GH水平在注射CSH(100μg/gb.w)后2h和CSH(25,50μg/gb.w)后6h均明显提高.单独注射LHRH A(0.1μg/gb.w)后2h黄鳍鲷垂体GH含量和血清中GH水平均明显提高.注射CSH和LHRH A后6h垂体GH含量明显高于单独注射CSH或LHRH A,而血清GH水平在注射后12h明显高于单独注射CSH或LHRH A.结果表明CSH和LHRH A都能明显刺激黄鳍鲷垂体合成和释放GH,并且与CSH作用存在剂量依存关系,CSH和LHRH A联合注射比单独注射作用更明显,作用的时间更持久.
关键词: 半胱胺盐酸盐 促黄体素释放激素类似物 黄鳍鲷 生长激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茶树AFLP分子连锁图谱的构建
《茶叶科学 》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改进的AFLP技术体系,对祁门4号×潮安大乌叶的F1代群体进行连锁图谱的构建。经22对引物组合的选择性扩增,共获得1925条带,平均每对引物产生87.5条带,获得多态性带485条,多态性带的比率为25.19%。共有356(73.40%)个多态性位点符合孟德尔分离比例(P=0.01),其中发生1:1分离的位点为247(69.38%)个,发生3:1分离的位点为109(30.62%)个。采用Mapmaker/Exp3.0软件进行连锁分析,分别构建了祁门4号与潮安大乌叶的AFLP分子连锁图谱,其中母本图谱包括由208个标记组成的17个连锁群,总图距为2457.7cM,标记间平均间距为11.9cM。父本图谱包括由200个标记组成的16个连锁群,总图距为2545.3cM,标记间平均间距为12.8cM。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抗草品种选育研究初报
《生态学杂志 》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PI312777抗草稻种材料,与本单位优质稻核心种质及其衍生系统材料广泛杂交配组,创建一批以PI312777衍生系统为主的新型育种材料。建立水稻抗草育种圃,重点针对抗草特性和综合农艺性状,通过田间抑草效应筛选,培育水稻抗草苗头株系,在稳定世代(F4代以上)应用以水稻特征次生物质为标记评价水稻品种(系)化感潜力的方法,辅助选育水稻抗草新品种(系)。初步提出适合华南稻区的以田间筛选和评价为主,以特征次生物质标记评价水稻品种(系)化感潜力的方法为辅,田间与实验室相结合,操作性强、简便有效的水稻抗草育种方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丰华占和粤香占对水肥互作的产量效应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常规水作(P)和覆草旱作(M)、肥料种类、肥料用量(高量,HD;低量,LD)及其 交互作用对丰华占和粤香占水稻籽粒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肥料种类对早稻、晚稻产量均无明显影响,基肥1次 施用芭田包膜控释肥(BT)和华南农大控释肥料(AgroBB)的产量与分3次施用尿素(Urea)的相同。早稻尿素处 理,M的产量>P的产量,两种控释肥均表现为P的产量>M的产量;晚稻均是P的产量>M的产量。晚稻覆草旱 作Urea,BT,AgroBB处理较常规水作的相应肥料处理分别减产17.6%,21.5%和12.1%。早、晚稻水作BT和 AgroBB的效果优于旱作,旱作下晚稻的效果优于早稻,两种控释肥料间AgroBB的效果优于BT。施N量150 kg/hm2的产量显著大于225 kg/hm2。早稻LD的产量较HD高4.6%-7.2%,晚稻的高7.1%-9.7%。早晚稻 尿素处理LD的增产率最大,BT和AgroBB的无显著差异。早稻、晚稻各种肥料处理下,丰华占和粤香占的产量均 无明显差异。除AgroBB处理早稻的水分管理X施肥量X品种,及晚稻的水分管理X施肥量、施肥量X品种的交互 作用对水稻产量有显著影响外,其余的肥料,施肥量、水分管理、品种间的交互作用对水稻产量无显著影响。试验中 施用尿素和BT的稳产性差,而AgroBB具有稳产效果。在珠江三角洲栽培丰华占,建议早稻采用浅灌和利用降雨, 结合稻草覆盖的水分管理措施,每公顷施用150 kg N(尿素),并按基肥40%,分蘖初期30%和分蘖末期30%分 配。晚稻可采用同样的施肥量和分配原则,但建议在孕穗期和抽穗期采用常规水作以获得最大产量。
关键词: 水分管理 施肥量 肥料种类 品种 交互作用 产量效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