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16233条记录
玉米秸秆不同部位营养成分及饲喂獭兔效果分析

江苏农业科学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为分析玉米秸秆不同部位营养价值及其制成草粉后饲喂獭兔的效果,选取120只獭兔随机平均分成2组,Ⅰ组饲喂基础日粮,Ⅱ组饲喂基础日粮+37%玉米秸秆(上部)。结果表明:玉米秸秆不同部位营养成分存在差异,其中玉米秸秆上部粗蛋白含量最高,达8.05%,玉米苞叶中粗蛋白含量最低,约为3.28%;粗纤维含量以秸秆上部最为适中。由玉米秸秆上部草粉制成的日粮对獭兔生产性能无显著影响(P>0.05),Ⅱ组獭兔日增重比Ⅰ组高10.80%,但Ⅱ组与Ⅰ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Ⅱ组料肉比比Ⅰ组低10.29%,两组间差异也不显著(P>0.05),Ⅱ组腹泻率比Ⅰ组低3.3百分点,死亡率比Ⅰ组低6.7百分点。说明粗纤维饲料玉米秸秆上部可以用于饲喂獭兔。

关键词: 玉米秸秆 营养成分 獭兔 生产性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雾滴体积和测量时间对水稻叶面雾滴接触角的影响

西南农业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探明雾滴体积和测量时间对接触角测量的影响程度,以蜡膜和载玻片为参照,研究了不同体积和不同测量时间下液滴在稻叶表面的接触角,并通过扫描电镜观察了稻叶的表面特性。结果表明:液滴体积越大,在稻叶上的接触角越小,测量体积可选择1~5μl,测量时间可选择在液滴滴下后40~60 s。液滴在滴下后的10 s内接触角变化率较大,其中以亲水的载玻片上的接触角变化率(0.66±0.03)最大,随着时间的延长接触角变化率显著降低。电镜观察结果表明:稻叶为疏水界面很大程度取决于其表面的SiO2-蜡质复合体所形成的乳头状突起,其正、反面的密度分别为(1778.4±13.2)和(1563.6±35.2)个·mm-2。

关键词: 水稻 接触角 雾滴体积 测量时间 乳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花生ALDH7基因的鉴定与盐胁迫表达

江苏农业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乙醛脱氢酶7(ALDH7)是乙醛脱氢酶家族中极其保守的一类蛋白质,该类蛋白质在植株盐胁迫中起重要作用。本研究利用花生表达序列标签(EST)数据库对花生ALDH7基因进行挖掘,得到一个全长为1 524 bp的开放阅读框(ORF),编码508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对序列进行结构域分析后确认为ALDH7基因。对花生ALDH7在盐胁迫下的表达模式进行研究,发现0.5%NaCl处理能显著提高根、叶中该基因的表达。进一步通过蛋白质同源性、进化树与蛋白质3D结构的分析,明确花生ALDH7与已知的动植物ALDH7基因在序列、蛋白质结构上同源。

关键词: 乙醛脱氢酶7 花生 盐胁迫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转PEPC&PPDK双基因水稻灌浆期的光合生理特性

江苏农业科学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在野外条件下,利用荧光动力学分析和生理生化研究技术,在灌浆期对转PEPC&PPDK双基因水稻R2P及其原种R299功能叶的光合特性和抗氧化系统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与R299相比,R2P的功能叶叶绿素含量高12.43%,净光合速率高26.86%;(2)R2P的PSⅡ具有更高光化学活性,有活性的反应中心数量多,热耗散的能量比例较少,光能吸收、传递和转化为电能效率较高;(3)R2P具有较强电能转化为活跃化学能能力,全电子链电子传递活性和光合磷酸化活性分别比R299高58.2%和48.1%;(4)暗反应关键酶方面,R2P的Rubisco初始活性较高,具有较高的PEPC和PPDK活性,差异显著;(5)与R299相比,R2P抗氧化酶SOD、POD和CAT活性分别高12%、15%、22%,O2.-生成速率和MDA含量分别低9%、22%。研究证明R2P在光反应和暗反应方面优势明显,抗氧化能力较高。

关键词: PEPC PPDK 转基因水稻 光合生理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重瓣杜鹃花新品种‘紫金艳后’

园艺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杜鹃花‘紫金艳后’是‘小叶铁红’ב汉堡’杂交育成的重瓣新品种。花色艳红;雄蕊、花萼皆完全瓣化为花瓣;花径6.0~6.5 cm。植株长势强健,株形紧凑美观;耐高温高湿,适宜长江中下游地区设施栽培。自然始花期3月下旬至4月上旬,持续25~28 d。

关键词: 杜鹃花 重瓣 品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嵌合卵清蛋白-兔出血症VP60蛋白病毒样颗粒在杆状病毒表达系统中的表达及其鉴定

江苏农业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卵清蛋白(OVA)第257~264位氨基酸替换兔出血症病毒的主要结构蛋白质VP60不同位置处相应数量的氨基酸,研究了氨基酸的替换对VP60蛋白表达及病毒样颗粒装配的影响。通过重叠延伸剪接术(SOE)法,OVA T-细胞表位(257~264位氨基酸)分别取代VP60 3个区域(502~510位氨基酸、411~417位氨基酸、302~309位氨基酸),得到3种重组嵌合VP60基因。利用杆状病毒表达系统,得到3种重组穿梭载体Bacmid,分别命名为Bacmid-V-1、Bacmid-V-2、Bacmid-V-3。将重组阳性质粒转染Sf9昆虫细胞,得到3种重组病毒rBac-v-1、rBac-v-2、rBac-v-3,3组重组病毒感染Sf9细胞后表达的3种蛋白质分别命名为Z1、Z2和Z3。经RT-PCR、IFA、SDS-PAGE、Western blot等方法鉴定后,利用电镜观察此3种重组蛋白质病毒样颗粒的形成情况。3种重组嵌合VP60蛋白在Sf9昆虫细胞中得到表达,3种重组嵌合蛋白质均可以形成与VP60蛋白类似的病毒样颗粒。

关键词: 兔出血症病毒(RHDV) VP60蛋白 卵清蛋白 sf9细胞 病毒样颗粒(VLPs)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莲藕渗透脱水工艺优化研究

食品科学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获得莲藕片渗透脱水最佳工艺和护色条件,比较不同护色剂的护色效果,探讨不同渗透液、料液比、渗透液质量浓度、渗透温度、渗透时间对莲藕失水率的影响。结果表明:0.002g/mL柠檬酸护色效果良好,选用麦芽糊精-氯化钠复合渗透液、料液比1:10(g/mL)时脱水效果佳;随渗透液质量浓度的增加、温度的升高、时间的延长,莲藕失水率增大。通过正交试验得,当麦芽糊精的质量浓度为0.6g/mL、渗透温度50℃、渗透时间180min时,莲藕渗透脱水的失水率最大,为69.50%。

关键词: 莲藕 渗透脱水 护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东方18号白菜雄性不育杂交制种技术

江苏农业科学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东方18号白菜是利用Ogura雄性不育系配制而得到的杂种一代新品种。介绍了东方18号白菜的特征特性,并从适期播种、父母本的定植比例、田间管理、种子收获晾晒等方面总结了该品种的高产制种技术。

关键词: 白菜 雄性不育 杂交制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VP2基因密码子的优化及其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中国兽医科学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提高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VP2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量,分析近期引起安徽免疫失败IBD病例中分离的强毒分离株AH1株的VP2基因,发现有49个稀有密码子,其中编码Arg(R)的有16个,编码Gly(G)的有6个。编码精氨酸的AGG(AGA)2个稀有密码子紧密相连(R区),另外还有2个相对比较集中的GGG密集区(G区)。根据大肠杆菌密码子使用频率对IBD强毒分离株(AH1株)VP2基因进行改造并合成优化基因,命名为mVP2。将mVP2基因分别克隆到pET-32a及pBV220原核表达质粒,构建了含密码子优化型IBDV VP2基因的原核表达质粒pET32-VP2和pBV220-VP2。SDS-PAGE结果显示,优化基因mVP2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较野生型基因有十分显著的提高。Western-blot检测到目的蛋白能够与鸡抗IBDV超免疫血清反应。本研究为开展VP2基因结构与功能的深入研究及IBD免疫预防和快速诊断奠定了理论基础。

关键词: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 VP2 密码子优化 表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扬州城市绿地中杜鹃花的种类、应用调查及分析

江苏农业科学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在江苏省扬州市主要公园、城市主干道、校园、住宅小区等范围,对杜鹃花的种类、生长状况、园林应用情况、土壤pH值以及花色特性等进行系统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扬州市园林中应用的杜鹃花种类比较单一,全部是毛鹃,颜色多为紫红色,少数为粉色、白色;园林应用模式以群植和绿篱为主,偶尔有小规模的色带、丛植和花坛等应用模式;其土壤环境的pH值为7.3~8.5,大部分为偏碱性土壤,植株生长势中等,这可能与杜鹃喜欢偏酸性土壤,而城市园林中的土壤不适宜有关;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得杜鹃花瓣中花色苷含量为6.151μg/g,总黄酮含量为53.67 mg/g;并就杜鹃花在园林应用中的存在问题提出建议。

关键词: 杜鹃花 种类 园林应用 扬州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