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16233条记录
苏南地区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门槛效应分析

江苏农业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分析苏南地区(苏州、无锡、常州、镇江和南京)工业化和城镇化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促进作用,采用内生农业技术增长模型和门槛效应模型,研究了苏南地区工业化和城镇化在促进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门槛效应。结果表明,苏南地区工业化和城镇化对农业现代化的促进作用均具有一门槛效应。当工业化率和城镇化率跃过一门槛值时,对农业现代化的作用效果显著提升,尤其是工业化和城镇化较高的地区农业现代化进程也较快。通过对工业化率、城镇化率的计算及对农业现代化率的模拟预测发现,苏南地区城镇化进程相对滞后于工业化进程,而农业化进程相对落后于城镇化进程。因此,苏南地区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三化"同步的发展目标仍需加强统筹、协调。

关键词: 苏南地区 农业现代化 门槛效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GGE双标图和纤维长度选择的长江流域棉花区域试验环境评价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3 北大核心 CSCD CSSCI

摘要:采用GGE双标图方法对2000~2010年期间27个独立的长江流域棉花品种区域试验的安庆、南阳、黄冈、荆州、武汉、襄阳、常德、岳阳、南京、南通、盐城、九江、简阳、射洪和慈溪等15个试验环境(试验点)在棉纤维长度选择上的鉴别力、代表性、理想指数和离优度指数进行了全面分析和综合评价.对各试验环境基于纤维长度选择的综合评价表明,荆州、九江、安庆和常德是最理想的试验环境,对以长江流域为目标环境的广适性新品种选育和作为区域试验环境鉴别理想新品种的效率最高,而江苏和浙江省沿海棉区的试验环境(南通、盐城和慈溪)和四川盆地棉区试验环境(简阳和射洪)不适宜作为针对长江流域的纤维长度选择与推荐环境,从而展示了GGE双标图在棉花区域试验环境评价方面的应用效果,也为长江流域国家棉花区域试验方案的决策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棉花(Gossypium hirsutum L.) 纤维长度 长江流域 区域试验 GGE双标图 试验环境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外源激素对甘薯生长发育的影响

西南农业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研究吲哚乙酸(IAA)和赤霉素(GA)对甘薯产量及品质性状的影响,本试验以‘苏薯8号’、‘徐1901’和‘徐薯28号’甘薯种苗为材料,设置IAA浸根、GA3浸根和清水浸根(CK)3个处理,调查不同处理对茎叶产量、块根产量及其构成因素、T/R值以及品质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10 mg·L-1GA3或IAA对甘薯产量及品质性状的影响效应及其在不同类型品种间存在一定差异,IAA和GA3处理对甘薯地上部生长影响未达显著水平。与对照相比,GA3能够显著提高食用型品种‘苏薯8号’的块根烘干率、鲜薯淀粉和可溶性糖含量,降低其鲜薯蛋白质含量;显著增加高胡萝卜素型品系‘徐1901’的T/R比值,降低其单株结薯数,显著降低兼用型品种‘徐薯28’的薯干率。IAA能够显著提高‘苏薯8号’的块根烘干率,显著增加‘徐1901’的大中薯率,降低其单株结薯数,还可以显著减少‘徐薯28’的T/R比值。

关键词: 甘薯 吲哚乙酸 赤霉素 产量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马铃薯Y病毒属(Potyvirus)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

微生物学通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马铃薯Y病毒属(Potyvirus)是世界上最大的两个植物病毒属之一,对多种农作物造成危害。利用文献数据库,客观地分析国内外Potyvirus研究的发展动态,为国内外Potyvirus科研工作者和决策者提供参考。【方法】基于Web of Science数据库,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全球发表于1985 2012年的Potyvirus文献的国家、作者、机构、载文期刊及研究内容进行了数量和质量分析。【结果】检索到全球60个国家发表的Potyvirus文献2 442篇,以及每篇文献的被引频次和每个国家、机构及作者的H指数。经分析得出:全球Potyvirus研究论文的产出量自1991年呈稳定上升趋势,文献的数量和质量在统计的国家中,以美国最好,其次是法国、西班牙、澳大利亚、英国;美国的高产活跃作者最多;Potyvirus研究的热点是基因沉默和分子生物学,并随着研究技术方法的革新将不断深入;研究方向更多倾向于寄主方面的研究(如基因沉默、寄主抗性、与寄主互作等)及交叉学科;而中国在Potyvirus基础研究上距离国际先进水平还有很大距离,研究力量较少,有影响力的论文较少。【结论】美国在该领域的研究处于领先水平,我国仍需加强Potyvirus基础研究力量投入,努力缩短差距。

关键词: 马铃薯Y病毒属 文献计量学 Web of Science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饲粮中不同油脂对肉鸡生产性能、消化器官发育及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江苏农业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选取2 400只1日龄肉鸡,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重复100只,研究基础日粮中添加相同比例的米糠毛油(RBO组)、大豆毛油(SO组)、猪油(LO组)及棕榈油(PO组)对肉鸡生产性能、消化器官发育及消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试验前期(1~21 d)米糠毛油组平均日采食量显著低于大豆毛油、棕榈油组(P<0.05),各处理组全期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及料重比无显著差异(P>0.05);大豆毛油、米糠毛油组胰腺淀粉酶、脂肪酶活性均高于猪油、棕榈油组(P<0.05);大豆毛油组肠道内容物脂肪酶活性显著低于棕榈油组(P<0.05)。试验后期(22~42 d)米糠毛油组平均日采食量显著低于棕榈油组(P<0.05),米糠毛油组心脏、胰腺指数最高(P<0.05),大豆毛油组胰腺脂肪酶活性极显著高于棕榈油组(P<0.01),米糠毛油组肠道内容物脂肪酶活性低于棕榈油组(P<0.05)。不同油脂对肉鸡生产性能无明显影响,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米糠毛油和大豆毛油更能提高肉鸡胰腺消化酶的活性,降低肠道内容物消化酶的活性。

关键词: 油脂 肉鸡 生产性能 消化器官 消化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受盐胁迫诱导表达的旱地棉GarMSL基因结构与表达特征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棉属野生旱地棉种具有很好的耐盐性,是开展棉花耐盐性机制研究以及改良陆地棉耐盐性的重要资源。基于cDNAAFLP技术分离获得了旱地棉盐胁迫下的差异表达片段序列信息,利用电子克隆方法并在基因组和转录水平上进行全长基因验证,克隆获得1个编码旱地棉类机械敏感离子通道蛋白的基因,命名为GarMSL(GenBank登录号:KC167359)。该基因ORF长为2 124 bp,编码707个氨基酸,含13个外显子和12个内含子。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该蛋白包含ABC转运体功能域、阳离子外排功能域及机械敏感离子通道功能域等多种蛋白功能域。拷贝数分析推测,该基因在二倍体棉种基因组中含1个拷贝,在四倍体棉种基因组中含2个拷贝。qRT-PCR分析显示,该基因在旱地棉不同盐处理时期的叶片和根中均上调表达,在诱导24 h后表达水平达到高峰。

关键词: GarMSL基因 结构特征 盐胁迫 诱导表达 旱地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植物源抗病毒剂丁香酚抗烟草花叶病毒病的机理

江苏农业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丁香酚是最新发现的一种植物源抗病毒剂。为了研究丁香酚对由烟草花叶病毒(Tobacco mosaic virus,TMV)引起的烟草花叶病毒病的抗性机理,进行了烟草室内盆栽药效试验,并检测了丁香酚对TMV复制的影响,以及丁香酚对烟草叶片中水杨酸抗病信号通路的影响。结果显示:(1)400μg/ml丁香酚对烟草花叶病毒病的预防和治疗效果较好,防效分别为65.82%和62.14%;(2)丁香酚处理显著抑制了TMV复制关键因子核酸复制酶(RdRp)和外壳蛋白(CP)基因的表达;(3)丁香酚能够促进烟草叶片内"氧爆"现象,即活性氧(O2·-和H2O2)的大量积累;(4)丁香酚处理促进了水杨酸的积累以及水杨酸信号通路中关键基因NPR1的表达。表明,丁香酚可能通过激活水杨酸途径诱导了烟草的系统抗性,进而抑制了TMV的复制和增殖。

关键词: 丁香酚 烟草花叶病毒 水杨酸 系统获得抗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连续剪梢对金叶女贞不同叶位呈色和光合特性的影响

江苏农业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究连续剪梢条件下金叶女贞(Ligustrum vicaryi L.)中、下部叶片呈色和光合生理特性的变化规律,以2年生的盆栽金叶女贞为材料,测定2011年5月、2011年7月和2011年9月连续剪梢处理下金叶女贞中、下部叶位叶片光合色素含量、光合速率(Pn)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变化。结果显示:连续剪梢处理增加了金叶女贞叶片叶绿素含量,利于光合作用。连续剪梢处理增加了金叶女贞中部叶位叶片白天光能捕获能力、转换效率和电子传递活性,但连续剪梢处理导致午间中部叶位叶PSII反应中心的电子传递严重受阻,实际光化学效率下降,从而加剧了午间PSII反应中心的光抑制程度。此外,连续剪梢处理增加了金叶女贞叶片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值,不利于叶片色彩的呈现。表明在栽培修剪管理中,为了充分发挥金叶女贞叶片的观赏价值,应适当保留上部金黄叶片。

关键词: 金叶女贞 剪梢 光合 叶绿素荧光 叶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番茄灰霉病菌产毒条件优化

江苏农业科学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灰霉病是番茄的重要病害,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产生的毒素是重要致病因子。为了解灰霉病菌的产毒条件,用番茄胚根生长抑制率法,研究了番茄灰霉病菌在不同培养基、培养时间、pH值、培养温度、光照、培养方式等条件下获得粗毒素的活性。结果表明:番茄灰霉菌的最佳产毒条件为PD液体培养基、pH值5~6、温度20~25℃、黑暗条件下连续静置培养20 d。该毒素具有很好的热稳定性,经高温高压处理20 min后活性基本不变。

关键词: 番茄 灰霉病菌 粗毒素 培养条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施氮水平对超高产夏玉米氮磷钾积累与分配的影响

作物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明不同施氮水平下玉米超高产(≥13 500 kg hm 2)群体氮磷钾积累及分配规律,通过苏玉20、浚单20两品种3年不同氮肥运筹方案的试验,实现了籽粒最高产量14 753 kg hm 2的目标。结果表明:(1)随着生育进程,两品种氮磷钾在植株、籽粒中积累逐渐增大,在叶片、茎秆、叶鞘中呈先单峰变化趋势,叶片氮钾峰值在大口期,磷峰值在开花期。增大灌浆期植株氮积累量及叶片氮转移率,促使成熟期籽粒氮磷较大积累量,利于超高产玉米群体的形成。(2)籽粒产量、1 kg氮生产籽粒量、氮肥的农学效率、氮素利用率、植株(叶片、茎秆、叶鞘、籽粒等器官)氮磷钾含量在450 kg hm 2施氮水平时达到最大值,其值(苏玉20)分别为14 753 kg hm 2、44.0 kg、19.24%、38.63%、335.4kg hm 2、178.2 kg hm 2、230.7 kg hm 2,过高过低施氮均使氮磷钾积累量及产量下降。(3)由两品种产量与施氮水平的回归方程,确定了超高产时的最佳施氮量、超高产施氮水平和最佳施氮范围,苏玉20分别为457.0 kg hm 2、418.3~495.7 kg hm 2、418.5~495.4 kg hm 2;浚单20分别为452.7 kg hm 2(最佳施氮量)、410.8~494.6 kg hm 2(最佳施氮范围)。

关键词: 玉米 施氮水平 超高产 氮磷钾 积累与分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