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辐照对脱水胡萝卜中微生物ATP生物发光的影响
《江苏农业学报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脱水胡萝卜为试验材料,经高压灭菌和添加菌液的前处理,研究辐照对脱水胡萝卜中微生物ATP生物发光的影响。辐照处理设5个不同剂量处理,将脱水胡萝卜经高压灭菌后,制成添加菌液的脱水胡萝卜,测量微生物ATP生物发光值。结果显示:脱水胡萝卜初始含菌量较低,当辐照剂量为4.0 kGy时,菌落总数、霉菌和大肠菌群含量均未检出;脱水胡萝卜中微生物ATP生物发光值随辐照剂量的增加而增大,在经高压灭菌的脱水胡萝卜样品中分别添加杂菌、霉菌和大肠菌群后,3种菌的ATP生物发光值随辐照剂量变化的趋势基本相同,都是随辐照剂量的增加呈先降低再增加的趋势;前处理和辐照处理对微生物ATP提取液的本底发光都没有明显影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甜糯玉米软罐头主要挥发性物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
《中国农业科学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分析影响不同品种甜糯玉米软罐头品质的主要挥发性风味物质,旨在探讨利用甜糯玉米软罐头挥发性成分指标对不同品种甜糯玉米软罐头进行表征和区分的可能性,也为目标品种的筛选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气-质联用技术,对6个不同品种的甜糯玉米软罐头中主要风味成分的相对含量进行测定,用主成分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对甜糯玉米软罐头中的挥发性风味物质进行分析。【结果】不同品种甜糯玉米软罐头均有其特有的挥发性风味物质组合,龙粘2号玉米软罐头主要赋味成分是2,3-二氢化苯并呋喃、2-呋喃甲醇和呋喃甲醛;京甜紫花糯1号玉米软罐头主要赋味成分为2,5-二甲基吡嗪、3-甲基-2-噻吩甲醛;江南花糯玉米软罐头的主要赋味成分是(Z)-2-庚烯醛。【结论】这些风味物质组合,形成了各自的风味特征,其存在与差异决定了不同品种甜糯玉米软罐头风味的差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自然五倍体野生草莓果实风味物质分析
《园艺学报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中国自然五倍体野生草莓黑1与黑6的成熟果实为试材,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气相色谱—质谱(GC–MS)及高效液相色谱(HPLC)技术,分析果实香气、糖、酸成分。结果表明,自然五倍体野生草莓含11类92种挥发性成分,相对含量大于1%的成分有5类共22种,其中乙酸乙酯、丁酸乙酯、3–甲基丁酸乙酯、己酸乙酯、乙酸桃金娘烯醇酯、2–戊酮、甲基壬基甲酮、乙醇、2–庚醇、1–己醇、(E)–2–己烯–1–醇、己醛、(E)–2–己烯醛、4–甲氧基–2,5–二甲基–3(2H)–呋喃酮是主要的香气物质,与东方草莓黑10(4x)、东北草莓吉12(2x)相比,3–甲基丁酸乙酯为自然五倍体试材所特有,而4–甲氧基–2,5–二甲基–3(2H)–呋喃酮、2–戊酮、2–庚醇、1–己醇、(E)–2–己烯–1–醇的相对含量较高;自然五倍体野生草莓的主要糖成分为果糖,其次为葡萄糖,蔗糖最少,山梨醇在两份野生资源中差异较大;苹果酸为自然五倍体野生草莓的主要酸成分,其含量占总酸含量的86%以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美洲狼尾草柱头可授性和象草花粉活力的研究
《中国草地学报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杂交狼尾草母本美洲狼尾草不育系Tift 23A和父本象草N51为材料,采用花粉离体萌发法测定花粉活力,用联苯胺-过氧化氢法测定柱头可授性,结合柱头形态特征观测与田间人工杂交授粉试验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象草抽穗1d后开始散粉,散粉期持续7d;散粉第1d花粉活力较高,为71.6%,第2~4d花粉量最多,花粉活力显著高于其它各天,平均值达77.2%,之后迅速下降,第7d时散粉量极少,花粉活力降到50.3%。美洲狼尾草柱头可授期为7d,可授性为2~3d柱头>1d、4d柱头>5~7d柱头;柱头抽出第1~4d人工授粉杂交结实率极显著高于5~7d,其中2~3d的田间人工授粉平均结实率显著高于其它各天,为84.1%;柱头呈白色,开裂角度为60°~90°时具有最强可授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孔树脂分离纯化蛹虫草中虫草素工艺研究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考查了7种大孔吸附树脂对蛹虫草中虫草素进行吸附纯化效果,以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样液中虫草素含量,筛选出适宜的树脂AB-8,研究了pH值等因素对该树脂静态吸附的影响,以及洗脱剂甲醇体积分数对静态解吸效果的影响,同时还研究了虫草素的动态吸附与解吸曲线。结果表明,AB-8树脂对蛹虫草中虫草素有良好的吸附纯化性能。当上样液pH值为5.0、吸附温度20℃、吸附液质量浓度为0.15 mg.mL-1、上样液量为10倍树脂柱体积及吸附流速为1.8 BV.h-1时,吸附效果最好。洗脱工艺条件为2.5倍树脂柱体积的15%甲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太湖地区奶牛运动场氮、磷淋溶及流失通量
《江苏农业学报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奶牛运动场粪尿中氮、磷淋溶与径流损失量,防范与减少规模养牛场氮磷污染风险,以无锡太湖地区一典型奶牛运动场为对象,采集了2个运动场剖面土壤,同时以运动场外侧土壤作对照,分析了土壤0~10.0 cm、10.1~20.0 cm、20.1~40.0 cm、40.1~60.0 cm、60.1~80.0 cm、80.1~100.0 cm各层次中氮磷含量,并收集了5~9月份运动场径流雨水,估算了氮、磷流失量。结果表明:运动场各层次土样中pH及有机物含量明显高于对照,在0~20.0 cm表层土中更为显著;运动场土壤中铵氮、硝态氮以及有效磷均表现出明显的向下淋溶,其中硝态氮向下淋溶更为明显,在40.1~60.0 cm土层中硝态氮含量已高达14.87 mg/kg;在0~40.0 cm土层中有土霉素的积累。径流氮向水体输出通量为14.95 kg/hm2,径流磷向水体输出通量为3.88 kg/hm2。试验结果证实,奶牛运动场存在氮、磷等向下淋溶以及径流损失的风险,在奶牛养殖场污染物排放控制中,应对奶牛运动场可能产生的氮磷环境污染问题给予高度重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毒死蜱和丙溴磷对鲫鱼的毒性效应及其在鱼体中的富集
《江苏农业学报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评价毒死蜱和丙溴磷的环境生态风险,采用半静态法,测定这2种农药对鲫鱼(Carassius auratus)的急性毒性,以及在1/40、1/20和1/10 96 h-LC50值的作用剂量下持续暴露14 d和在清水中恢复7 d,对鲫鱼脑部乙酰胆碱酯酶(AChE)和羧酸酯酶(CarE)活性的影响(慢性毒性效应)。利用气相色谱法测定鲫鱼肌肉、鳃、肝脏中2种农药的富集量。毒死蜱和丙溴磷对鲫鱼的96 h-LC50分别为0.184 9 mg/L和0.192 9 mg/L。在1/10 96 h-LC50值的作用剂量下连续暴露14 d,毒死蜱和丙溴磷对鲫鱼脑部AChE的活性抑制率分别为95.36%和93.61%,而对CarE的活性抑制率分别为76.07%和83.03%。在清水中恢复饲养7 d后,酶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此外,在鲫鱼组织器官中均检测到2种农药,且富集量都表现为肝脏>鳃>肌肉,其中,毒死蜱较易在鱼体内富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采用SSR标记和表型性状聚类对杂交粳稻亲本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杂交水稻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20个新育成的粳稻BT型不育系和10个恢复系为材料,采用SSR分子标记和表型性状2种聚类方法对杂交粳稻亲本的遗传多样性进行比较研究,并分析这些亲本的遗传差异。结果表明,64对SSR引物在30个亲本中共检测到185个多态性片段,平均每对引物为2.9个,以第11染色体上的平均等位基因数目最多,每个SSR位点的多态性信息含量指数(PIC值)变化范围为0.064~0.844。利用SSR分子标记将30个亲本材料划分为7大类群,其中所有不育系被划分为一群,分类结果与系谱分析基本吻合。表型聚类以10个农艺性状为依据,将供试材料划分为4大类群,不育系和恢复系被聚到不同的类群,群内差异不大。同表型性状聚类相比,SSR分子标记聚类能更准确的揭示亲本之间的遗传差异,是研究亲本遗传多样性的一种较好方法。
关键词: 杂交粳稻 微卫星标记 表型性状 聚类分析 遗传多样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