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一季中晚稻-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广东农业科学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于2008年5~10月以黄华占为试材,在博罗县麻陂镇乾兴农场进行了一季中晚稻-再生稻的不同施氮水平(再生稻每667m2促芽肥设纯N 0、5、7、和9 kg)与留桩高度(离地面20、30、40 cm)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施氮水平的再生稻促芽肥对头季稻(一季中晚稻)和再生稻的穗粒结构和产量没有明显影响;留桩高度对再生稻的产量具有极显著影响,留桩高度40 cm具有极显著的增产效果,增产原因是其较高节位(第3、4节)的穗数和有效穗数较多、结实率较高、千粒重较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农作物生产及资源保护概况
《广东农业科学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近年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开始重视其国内农业的发展,并着力于与我国开展农业合作。介绍了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农业生产基本概况,包括土地条件、气候条件、农业结构、农业产值、农产品进出口情况、要农作物产量等,并介绍了该国对农作物资源的保护现状,以期为进一步拓展我国与特立尼达和多巴哥的农业合作领域提供参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钙对低温胁迫下木薯抗寒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
《热带作物学报 》 2012 CSCD
摘要:以华南8号木薯为试验材料,将生长一致的木薯幼苗用0、10、20、30、40、50 mmol/L等6个梯度的Ca2+进行处理后,对其进行4℃低温胁迫,测定抗寒相关生理指标。结果表明:在20 mmol/L外源Ca2+的作用下,木薯的各项抗寒生理指标较优,膜伤害率、膜脂过氧化产物MDA(丙二醛)含量降低,而保护酶SOD(超氧化物酶)和POD(过氧化物酶)、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游离脯氨酸含量上升,幼苗抗寒性提升效果较明显。Ca2+浓度过高反而产生"毒害"作用,不利于其抗寒性增强。
关键词: 木薯 低温胁迫 钙 抗性生理指标 MDA 电导率 可溶性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木薯Linamarase基因的克隆、表达及酶学特性分析
《中国农学通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亚麻仁苷酶(Linamarase)是存在于木薯、巴豆等作物中的降解生氰葡萄糖苷Linamarin(亚麻仁苷)的酶,在结构上与芥子酶有很大的相似性,对它的研究有利于揭示生氰葡萄糖苷酶和芥子酶之间的关系以及芥子酶的起源问题。通过真核表达的方法,克隆了木薯Linamarase基因,构建酵母表达载体,转化毕赤酵母GS115,经诱导表达和亲和纯化,获得纯化的Linamarase重组蛋白。SDS-PAGE分析表明,重组蛋白分子量集中在71 kD左右。该酶最适反应温度在37℃左右,最适pH约为5。以pNPG为底物时,Km为1.70 mmol/L,最大反应速率Vmax为8.36μmol/(min.mg)。
关键词: 木薯 亚麻仁苷酶 生氰葡萄糖苷 重组蛋白 SDS-PAGE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第三轮全国茶树品种广东点区域试验
《广东农业科学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第三轮全国茶树品种广东点区域试验结果表明,参加试验的9个乌龙茶品种中金牡丹、紫牡丹、春兰及瑞香4个品种综合表现最好,除紫牡丹产量稍低于黄棪对照种外,其余品种产量均高于对照,其中瑞香、黄玫瑰、玉翠达极显著水平,紫玫瑰达显著水平;绿茶品种产量均高于福鼎大白对照种,其中茗科3号差异达极显著水平,早玫瑰达显著水平,绿茶品质与对照种相当。参试品种在广东区试点发芽期多数表现为早芽种,抗寒、抗旱性强,抗小绿叶蝉能力较强,适宜在广东乌龙茶及绿茶区参考应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猪源罗伊氏乳酸杆菌培养条件优化及其冻干保护剂筛选
《广东农业科学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从健康断奶仔猪中分离得到罗伊氏乳杆菌LR2,研究该菌株在不同pH值条件下的生长性能,确定罗伊氏乳杆菌最适培养pH值为5.5。采用恒定pH值分批培养方式高密度培养罗伊氏乳杆菌,最终发酵液中细胞密度达3.1×109CFU/mL。在菌悬液中添加海藻糖、脱脂奶粉等保护剂进行冷冻干燥,冻干菌粉活菌数为2.26×1011CFU/g,细胞存活率达81%。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广东部分猪场副猪嗜血杆菌病的流行病学调查
《中国兽医杂志 》 2012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解副猪嗜血杆菌病(Haemophilus parasuis,HPS)在广东省部分地区的流行情况,通过针对副猪嗜血杆菌外膜蛋白P2(OMPP2)的间接ELISA法对广东省部分猪场的376份猪血清样本进行了抽样检测。结果显示,副猪嗜血杆菌的阳性率为23.8%,其中母猪阳性率高达31%;保育仔猪为29%,育肥猪为33.6%,育肥猪阳性率显著高于母猪和保育仔猪;冬季(11~1月)副猪嗜血杆菌抗体阳性检出率最高为31.4%、秋季(8~10月份)的阳性检出率最高为18.7%,冬季比秋季高出12.7%,差异极显著(P<0.01)。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浓度氮、磷、钾对蝴蝶兰幼苗生长的影响
《北方园艺 》 2012 北大核心
摘要:采用氮、磷、钾3因素4水平全因子试验设计,研究了不同浓度营养液处理对蝴蝶兰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氮浓度250mg/L、磷浓度15mg/L、钾浓度150mg/L对蝴蝶兰幼苗生长、叶面积增长较适合。高磷(60mg/L)降低幼苗叶长、叶宽及叶面积生长速率;高氮(350mg/L)促使叶细长薄弱,对提高叶面积增长率作用不大;高钾(250mg/L)有助于幼苗叶面积增长率提高和干物质的积累;幼苗叶面积的增长率与叶宽的增长率呈显著正相关;施肥有助于叶宽增长从而促进蝴蝶兰幼苗的叶面积增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