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4698条记录
促沉装置净化稻田径流排水中面源污染物的效果研究

灌溉排水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促沉净化装置对稻田径流排水中主要面源污染物的去除效果,探寻适合农田径流排水的原位处理技术。【方法】于2015年在上海市奉贤区青村镇种源研发基地内选取5块稻田,在每块田的排水口处修建一套容积约为1.9 m3的促沉净化装置,内部用多面空心球和沸石按1∶2的体积比进行填充,在外围用沸石填充,分析每套装置进出水中的固体悬浮物、总氮和总磷的质量浓度。【结果】在整个稻季中,使用促沉净化装置对稻田径流排水中的固体悬浮物、总氮和总磷均具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其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61%、33%和34%。该装置对固体悬浮物或总磷的去除率与其质量浓度之间存在显著的对数正相关关系,即质量浓度越高,其去除率也越高;但对总氮的去除率与其质量浓度之间则呈一定程度的线性负相关关系。【结论】促沉净化装置对稻田径流排水中主要面源污染物均有较好的去除效果,使用促沉净化装置可在不影响流速的情况下,有效降低径流排水中污染物的质量浓度,改善周边水体环境,维护水体生态系统平衡稳定。

关键词: 促沉净化 总氮 总磷 面源污染 排水 稻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常压室温等离子体诱变选育高产多糖灵芝新菌株

食用菌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灵芝(Ganoderma lucidum)菌株G0157为出发菌株,利用常压室温等离子体(atmospheric room temperature plasma, ARTP)对其原生质体进行诱变处理,获得640个再生菌株,通过拮抗实验鉴定获得103个诱变菌株。测定诱变菌株的菌丝体多糖含量和生物量并计算多糖产量,与出发菌株相比,诱变菌株A-434的多糖含量提高46.14%,诱变菌株A-246和A-434的多糖产量提高268.57%和63.07%。继代培养、拮抗实验和RAPD分析结果表明,诱变菌株A-246和A-434的遗传稳定性良好。

关键词: 常压室温等离子体 灵芝 原生质体 菌丝体生物量 多糖含量 多糖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地方种群黄鳝暴露在亚硝酸钠环境中对其免疫、抗氧化和肌肉生长能力的影响

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亚硝酸盐是自然界和人工养殖环境中常见的含氮化合物,对水产养殖动物具有毒害作用.本文利用亚硝酸钠对江西鄱阳湖(PYH)、湖南洞庭湖(DTH)、安徽巢湖(CH)、江苏洪泽湖(HZH)和太湖(TH)野生黄鳝(Monopterus albus)种群进行暴露,检测其肝脏组织中MHC-2A、Hepcidin、COX、5-PO和HSP等免疫炎症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肝脏组织抗氧化系统中的SOD和CAT酶活性、GSH和GSSG及氧化应激标志LPO和MDA含量,以及肌肉中MYF5、MYOD1、MRF4和MYOG等生肌调节因子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不同地方黄鳝种群暴露在亚硝酸盐环境中,PYH群体和DTH群体的免疫能力相对更高;PYH、CH和HZH群体炎症反应较轻;早期暴露中PYH群体和CH群体抗氧化能力较强;CH群体具有更好的肌肉生长分化能力.说明不同地理黄鳝群体在环境压力下生理功能存在差异,可为人工选育抗压性强的黄鳝品系提供技术支持.

关键词: 黄鳝 地理种群 亚硝酸盐 抗氧化 免疫 生肌调节因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体系掺杂氧化锆的理论研究:从结构到导电性(英文)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Physics 2021 SCI CSCD

摘要: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是一种将化学能(如H_2和O_2)转化为电能的清洁能源系统,它具有高效、低碳以及燃料适应性广的特点.作为燃料电池的"心脏",电解质决定了整个电池的性能,其中掺杂氧化锆是最为典型的燃料电池电解质材料.氧化钇稳定氧化锆在高温下具有优良的离子电导率,广泛应用在固体燃料电池中.电解质材料的组成和使用温度对电导率的影响在实验和理论上已得到了充分研究.复合氧化物的原子结构的表征是阐明其导电行为的关键,本文综述了氧化钇稳定氧化锆电解质的结构和导电性研究的最新理论进展,比较了研究该材料所采用的不同的理论方法及其相应结果,并总结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重点介绍了利用随机表面行走-神经网络方法取得的最新成果,这些成果和实验结果相吻合.结果表明,采用机器学习进行原子模拟为理解固体电解质中遇到的复杂物质现象提供了一种经济、高效和准确的方法.

关键词: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 氧化钇稳定氧化锆电解质 导电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绿叶蔬菜中烯啶虫胺、氟啶虫胺腈残留的LC-MS∕MS检测方法研究

上海农业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菠菜、普通白菜和叶用莴苣3种基质中添加不同水平的烯啶虫胺和氟啶虫胺腈,样品经乙腈涡旋提取,用无水MgSO4、GCB、PSA和C18分散固相萃取净化后,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LC-MS/MS)检测.结果表明:在5—200μg/L范围内,烯啶虫胺和氟啶虫胺腈的峰面积与其质量浓度呈良好线性关系,方法检出限为5μg/kg;在10μg/kg、50μg/kg和100μg/kg三个添加水平下,烯啶虫胺和氟啶虫胺腈回收率为92.6%—105.3%,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6%—6.8%.该方法可以满足绿叶蔬菜中烯啶虫胺和氟啶虫胺腈残留检测的需要.

关键词: 绿叶蔬菜;烯啶虫胺;氟啶虫胺腈;分散固相萃取;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栽培模式对猪肚菇子实体农艺性状及品质的影响

上海农业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考察不同栽培模式对猪肚菇子实体农艺性状及品质的影响,以17个猪肚菇菌株为材料,比较埋土和覆土两种栽培模式对不同菌株8个主要农艺性状以及子实体营养成分和砷、镉等重金属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测定的17个菌株中,有4个菌株的8个农艺性状(子实体产量、菌盖质量、菌盖直径、菌盖厚度、菌褶宽度、菌柄长度、菌柄厚度、菌盖质量/子实体产量)表达不受栽培模式的影响,其余菌株均有部分性状表达存在差异.不同栽培模式下品种内的各性状的变异系数无显著性差异,说明两种栽培环境对猪肚菇子实体品种内的性状表达影响是相同的.覆土模式下生产的子实体菌盖中粗多糖含量显著高于埋土模式下的含量,粗脂肪和镉含量显著低于埋土模式下的含量,粗纤维和砷含量无显著性差异.

关键词: 猪肚菇;栽培模式;农艺性状;品质;表达差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食用菌科学研究为食用菌产业发展提供越来越重要的科学支撑

菌物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食用菌学科建设和食用菌产业发展密切关联,我国食用菌产业的蓬勃发展和转型升级中,产生了大量的科学问题和需求,这成为食用菌学科科学研究中最好的方向和主题,也是食用菌学科建设的重要动力源泉。《菌物学报》作为我国重要的菌物科学研究的期刊,每年刊登许多与食用菌学科相关的研究论文,今年再次集中出版一期"食用菌遗传育种及生理生化"主题的专辑,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钠盐对双孢蘑菇菌丝生长及工厂化生产产量的影响

上海农业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探究不同浓度的钠盐对双孢蘑菇A15菌株菌丝生长特性及工厂化生产产量的影响,分别测定了醋酸钠、柠檬酸钠处理后双孢蘑菇的菌丝生长速度、菌丝生物量以及工厂化栽培的产量.结果表明:在PDA培养基中添加0.2 g/L醋酸钠或0.5 g/L柠檬酸钠均可显著提高菌丝生长速度;在液体培养基中添加0.1 g/L醋酸钠或0.2 g/L柠檬酸钠均可提高菌丝的生物量,缩短培养周期.栽培试验表明:在培养料中喷施0.5 g/L柠檬酸钠能够增加双孢蘑菇产量,而喷施醋酸钠对双孢蘑菇产量无显著影响;覆土后喷施0.1 g/L醋酸钠和1.0 g/L柠檬酸钠使双孢蘑菇产量分别提高17.4%和21.6%.可见,适量的醋酸钠和柠檬酸钠溶液能够促进双孢蘑菇菌丝生长,提高生物量和工厂化生产产量.

关键词: 双孢蘑菇;醋酸钠;柠檬酸钠;菌丝生长特性;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上海智慧农业发展初探 -基于对上海市农业龙头企业调查问卷的分析

上海农业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农业龙头企业是推动智慧农业发展的先行者和主力军,为考察上海智慧农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根据对上海市93家农业龙头企业的抽样调查问卷,采用统计分析的方法,从农业龙头企业对智慧农业的认知、对智慧农业技术的采用情况、政府扶持与技术推广情况等方面进行调研分析,提出有助于推进上海智慧农业发展的对策建议.结果表明:龙头企业负责人对智慧农业的了解程度不高,但关注度较高.龙头企业负责人对智慧农业带来好处的认可度较高,认为政策和资金支持、技术成熟适用、规模化经营是发展智慧农业的必要条件.阻碍农业企业采用智慧农业技术的主要原因是投资成本高与收益不确定.农业龙头企业采用智慧农业技术及相关设备多在产前和产后,减少人工投入和提高生产经营效率是企业采用智慧农业技术的主要目标.自动化、智能化生产管理技术和市场信息是农业企业需求最大的技术和服务.上海在智慧农业发展中存在政策支持、发展基础、专业人才、科技支撑等方面的问题,推进上海智慧农业发展需要加强顶层设计、夯实发展基础、加快人才培养、加大科技创新支持力度.

关键词: 智慧农业;数字化转型;农业企业;对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利用高通量表型平台分析紫叶紫菜薹新组合19-520的表型特征

江苏农业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紫叶紫菜薹组合19-520和2个亲本材料为试验材料,于播种后75 d,以普通绿叶紫菜薹为对照,采用高通量表型平台进行表型测定和LemnaTec Scanalyzer 3D成像。研究了紫叶紫菜薹组合19-520及其亲本株高、幅宽、紧密度、投影面积和植株相对含水量等指标的差异。结果表明,紫叶紫菜薹组合19-520的株高、幅宽、植株紧密度、投影面积、相对含水量和花青素相对含量均较高,表型特征表现优良。因此,紫叶紫菜薹组合19-520作为新的紫菜薹组合在综合表型上表现良好,可进一步推广应用。

关键词: 紫菜薹 株高 投影面积 紧密度 相对含水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