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超高压液相色谱法测定水果和蔬菜中虫螨腈及其代谢物以及在甘蓝中的残留评价应用
《分析测试学报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建立了采用固相萃取柱净化,超高压液相色谱(UPLC)同时测定蔬菜和水果中虫螨腈及其代谢物溴代吡咯腈残留量的分析方法。方法验证结果表明,在25~5 000 ng·m L-1范围内目标化合物的质量浓度和仪器响应呈良好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为0.997~1.000;在0.05、1、2 mg·kg-1加标水平下,目标化合物的回收率为84.6%~111%,相对标准偏差为1.6%~14%;方法定量下限均为0.05 mg·kg-1。2020年在全国12地开展田间试验,360 g·L-1虫螨腈悬浮剂以20 m L/亩(125.28 g a.i./ha)施药1次,甘蓝中虫螨腈的消解动态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半衰期为4.1~11.0 d。当采样间隔为末次施药后14 d和21 d时,虫螨腈在甘蓝中的残留量分别为小于0.05~0.488 mg·kg-1和小于0.05~0.370 mg·kg-1,溴代吡咯腈的残留量均低于0.05 mg·kg-1。结合我国制定的虫螨腈在甘蓝上的最大残留限量,推荐采收安全间隔期为14 d。膳食风险评估结果表明:普通人群虫螨腈(膳食风险评估定义)的国家估算每日摄入量为1.28 mg,占日允许摄入量的67.7%,对一般人群健康均不会产生不可接受的风险。
关键词: 超高压液相色谱 虫螨腈 溴代吡咯腈 残留评价 水果 蔬菜


不同营养液电导率对黄瓜幼苗生长和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
《上海农业学报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了不同营养液电导率(EC)对温室黄瓜幼苗生长、光合作用、叶绿素含量和植株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黄瓜茎粗、叶柄长、地上部鲜重和干重、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二氧化碳浓度、蒸腾速率均随着EC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EC2.9处理最大.黄瓜叶片叶绿素a、b、总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随EC增加而增大,EC达到1.08 dS/m后,各处理差异不显著.黄瓜植株大量元素N、K、P、Ca、Mg含量随着EC增加而增加,但当EC增加至2.17—5.8 dS/m后其含量停止增加或略有降低,说明植株体内主要营养元素的积累在营养液EC为5.8 dS/m时达到饱和或过饱和.建议生产中黄瓜苗期营养液电导率控制在2.17—2.9 dS/m.
关键词: 黄瓜;营养液电导率;光合作用;矿质元素


不同碳氮源对花脸香蘑胞外酶活性的影响
《菌物学报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花脸香蘑Lepista sordida为材料,研究其分别在9种碳源和11种氮源液体培养条件下不同阶段pH值和葡萄糖浓度的变化,以及不同碳氮源对其所分泌的木质素过氧化物酶、羧甲基纤维素酶、锰过氧化物酶和漆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pH值在不同碳源培养后期变化显著(P<0.05),而在不同氮源培养阶段无明显变化(P>0.05),葡萄糖浓度和菌丝量在不同碳氮源中也无显著差异(P<0.05)。不同碳源和氮源培养基对花脸香蘑木质素过氧化物酶、羧甲基纤维素酶、锰过氧化物酶和漆酶活性均具有影响(P<0.05)。木糖和米糠有利于花脸香蘑分泌羧甲基纤维素酶(P<0.05),红糖和牛肉浸膏有利于其分泌漆酶(P<0.05),白砂糖和豆粉有利于其分泌锰过氧化物酶(P<0.05),木糖和尿素有利于其分泌木质素过氧化物酶(P<0.05)。本研究为选择合适培养基以提高花脸香蘑生物转化效率提供了理论基础。


镉胁迫对大球盖菇菌丝生长及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分子植物育种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以质量浓度为0、0.2、0.6、1.0、2.0和1020mg/L的Cd胁迫培养的大球盖菇(Stropharia20rugosoannulata)菌丝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浓度Cd胁迫对菌丝中Cd积累量、菌丝生长状况及形态、细胞膜氧化损伤、非酶类抗氧化剂、以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Cd胁迫浓度的升高,冻干菌丝中积累的Cd含量逐渐升高,从0.53020mg/kg升高至669.9120mg/kg,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Cd胁迫对大球盖菇的菌丝生长具有抑制作用,对生长速度的抑制率为10%~36%。Cd胁迫浓度的增加,促进了丙二醛(MDA)含量的升高,同时也促进了非酶类抗氧化剂抗坏血酸(ASA)含量、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的增加,使其都在1020mg/L的Cd处理浓度下达到最高值,分别为对照组的2.63、1.88和18.49倍。过氧化氢(H2O2)含量则先上升后下降,被H2O2激发的谷胱甘肽还原酶(GR)、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过氧化氢酶(CAT)、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也都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低浓度Cd胁迫时,大球盖菇菌丝可能主要靠SOD和CAT来清除细胞中的活性氧(ROS);高浓度Cd胁迫时,则可能主要靠抗坏血酸-谷胱甘肽循环(As20A-GSH)来清除细胞中的ROS。本试验为深入开展大球盖菇菌丝应答Cd胁迫的分子机制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基于2b-RAD简化基因组测序的甜瓜遗传多样性分析
《西北植物学报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该研究利用2b-RAD(type IIB endonucleases restriction-site associated DNA)测序对28份厚皮甜瓜亲本材料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位点进行基因分型,分析其遗传多样性与亲缘关系,为甜瓜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1)28份甜瓜种质SNPs数量有10318个,其发生转换与发生颠换的比值为2.15,两两种质间的遗传分化系数和遗传距离的平均值分别为0.88和2.22,说明这28份种质之间存在高度的遗传分化.(2)依据甜瓜的果皮颜色、果面网纹和果肉颜色3种性状,分别将以上28份种质分为4个群体(白皮群体、黄皮群体、青皮群体和绿皮群体)、3个群体(光皮群体、稀网群体和密网群体)以及3个群体(白肉群体、桔肉群体和绿肉群体).(3)表型性状遗传分析结果显示,依据果皮颜色分类的各群体之间的遗传分化程度最高,其遗传分化系数在0.05~0.19之间,即均存在中度及以上程度的分化;光皮群体与密网群体之间存在中度遗传分化,但光皮群体与稀网群体之间以及稀网群体与密网群体之间均无显著分化;白肉群体与桔肉群体之间存在中度遗传分化,但白肉群体与绿肉群体之间以及桔肉群体与绿肉群体之间无明显分化.(4)分子系统进化树分析将28份甜瓜种质划分为三类,其中,第一类包含11份种质(主要为自主选育的纯合种质),第二类包含9份种质(大部分为从新疆引进或从新疆品种中选育出来的纯合种质),第三类包含8份种质(大部分为从日本引进或从日本品种中选育出来的纯合种质).研究表明,依据甜瓜分子水平的聚类结果与地理来源具有一定关系,但其与育种者依据甜瓜的果皮颜色、果面网纹和果肉颜色对育种材料的分类结果不完全一致.


我国养猪业发展效率评价与对策研究
《上海农业学报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我国生猪养殖业存在不同养殖规模下产出效率不一的问题,在收集2012—2017年全国生猪投入和每头猪总产值数据的基础上,重点对比了4种养殖规模的投入产出差异,并通过Malmquist-DEA指数模型分析了不同规模水平下的生猪养殖生产效率。结果表明:技术水平对我国生猪养殖全要素生产率影响最大,生猪出栏量大的省份大规模养殖全要素生产率不高,出栏量小的省份大规模养殖全要素生产率相对较高。建议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推广规模化养殖,政策干预遵循适度原则,强化产学研人才队伍建设和壮大生猪联合制农业合作社等。
关键词: Malmquist指数 生猪 养殖规模


蟹味菇和白玉菇的蛋白质及氨基酸营养评价与分析
《上海农业学报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分析2种工厂化栽培斑玉蕈(蟹味菇和白玉菇)蛋白的氨基酸组成及营养均衡性,测定了6个不同企业生产的12个斑玉蕈样品的氨基酸含量,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PCA)抽取了各样品的必需氨基酸综合特征,采用多种参数对氨基酸营养均衡性进行了系统评价。结果表明:12个样品均含有18种常见氨基酸,其中8种必需氨基酸(IAA)含量为436.18—533.00 mg∕g pro,含量最高的是Met;各氨基酸评分均值为123.16(Leu)—394.87(Met+Cys),满足多种国际权威氨基酸平衡模式谱的要求。Met+Cys、His、Trp和Thr的氨基酸比值系数相对较贴近模式谱要求。对IAA的化学评分分析发现,斑玉蕈蛋白的氨基酸营养供给略逊于全鸡蛋蛋白。通过PCA可抽取出4个主成分,共解释了90.016%的样品氨基酸组成差异。蟹味菇的总氨基酸含量及其在PC2的得分均高于白玉菇。基于氨基酸营养均衡性分析,推荐将蟹味菇和白玉菇与含硫氨基酸较少的豆类等蔬菜搭配食用,以满足人体对膳食氨基酸的平衡摄取。
关键词: 斑玉蕈 蟹味菇 白玉菇 蛋白质 主成分分析 必需氨基酸


甲维盐乳油混合不同助剂对鲜食玉米田草地贪夜蛾飞防效果的影响
《上海农业学报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植保无人机喷施过程中添加助剂对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甲维盐)乳油防治草地贪夜蛾效果的影响,于室内测定不同喷雾助剂对甲维盐溶液性质的影响,并考察不同喷液量下的植保无人机雾滴沉积分布特征及药后不同时间对草地贪夜蛾的田间防治效果.室内试验结果表明:添加喷雾助剂可有效降低甲维盐溶液的表面张力,降低雾滴在玉米叶片上的接触角,提高雾滴铺展系数.田间试验结果表明:不同药剂通过植保无人机喷施,其速效性和持效性有所不同,其中二元复配药剂甲维盐?氟铃脲具有最好的速效性,施药3d后防效达到73.6%—76.3%,氯虫苯甲酰胺持效性最好,施药10 d后防效仍达到80.3%—80.4%,而高效氯氟氰菊酯的防治效果最不明显,这可能与当地草地贪夜蛾的抗药性有关.同时,添加植物油类喷雾助剂可有效提高甲维盐药剂的防治效果.该研究结果对于植保无人机药剂喷施防治鲜食玉米草地贪夜蛾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碳对微生物–根系介导的蔬菜作物磷吸收的影响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碳是微生物代谢活动的能量来源,解析碳驱动的微生物磷周转对根系/根际属性以及作物磷吸收的影响,对探索提高磷利用效率的根际调控措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方法】以绿叶蔬菜上海青(Brassica chinensis L., Xiaqing 3)为供试作物进行盆栽试验,供试碳源为葡萄糖。设置添加葡萄糖(+G)和不添加葡萄糖(-G,对照)两个处理,在添加葡萄糖后第7天和第21天,测定土壤微生物量磷与Olsen-P含量、根际酸性磷酸酶活性以及柠檬酸和苹果酸含量、根系形态(生物量、根冠比、根长、根系直径、比根长和根系组织密度)与根际生理(酸性磷酸酶、柠檬酸和苹果酸)指标和作物磷吸收量。【结果】添加葡萄糖后第7天,土壤微生物量磷增加,Olsen-P含量降低;上海青根系生物量和根冠比显著高于对照,另外,与不加葡萄糖处理相比,添加葡萄糖导致上海青总根长降低33%,根系平均直径增加27%,比根长降低46%,根际柠檬酸含量增加106%。从第7天到第21天,添加葡萄糖处理土壤微生物量磷降低,Olsen-P含量增加,上海青根系生长速率显著提高。葡萄糖添加后第21天,添加葡萄糖处理土壤Olsen-P含量高于对照土壤;与不加葡萄糖的处理相比,根际酸性磷酸酶和柠檬酸的分泌降低,上海青根系总根长增加,其相对增加量为31%。添加葡萄糖对第7天和第21天上海青地上部磷吸收没有显著影响。【结论】添加葡萄糖提高了前期(添加葡萄糖后第7天)根际微生物量磷,降低了Olsen-P含量,促进根际柠檬酸的分泌满足作物生长对磷的需求。后期(添加葡萄糖后第21天),微生物量磷的降低促进土壤有效磷含量的增加,刺激根系快速伸长。微生物介导磷周转诱导作物调节根系形态和根际分泌物响应土壤磷环境的变化,维持地上部磷营养。
关键词: 根系–微生物互作 微生物量磷周转 根系形态特征 根际过程 磷利用效率


草菇子实体蛋白酶的分离纯化及其酶学性质
《食用菌学报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将草菇(Volvariella volvacea)子实体在15℃放置36 h,按照液料比10∶1加蒸馏水提取粗蛋白酶液,经硫酸铵沉淀、DEAE FF离子层析柱和Superdex 75 Increase 10/300凝胶柱分离纯化,采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测定该蛋白酶纯度和相对分子质量,并确定最适反应pH、最适温度和反应动力学常数,并探讨了不同金属离子和化学试剂对该蛋白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纯化后电泳纯蛋白酶D2-S4相对分子质量约为20000,最适pH为7.0,最适反应温度为40℃,米氏常数Km为1.68 g·L-1,Vm为3.11μg·(mL·min)-1;与对照组相比,除Ca2+处理外,其他处理均对该蛋白酶的活性影响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Fe2+对该蛋白酶活性有增强作用,该蛋白酶对苯甲基黄酰氟(phenylmethylsulfonyl fluoride, PMSF)敏感,是一种丝氨酸蛋白酶,且β-巯基乙醇对其抑制效果明显;阳离子洗涤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hexadecyl trimethyl ammonium bromide, CTAB)和曲拉通X-100对该蛋白酶活性均有抑制,而离散型洗涤剂吐温-80对该蛋白酶有增强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