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纳米硒饲料添加剂在盐碱胁迫抗性提升中的应用前景
《饲料工业 》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我国"三北"内陆地区拥有大量的盐碱湖泊、地下咸水和盐碱沼泽等水资源,由于水体具有高盐度、高碳酸盐碱度、高硬度和离子组成复杂等特点,在渔业生产开发利用中存在苗种成活率低、生长缓慢、饲料成本高、经济效益差等问题,严重限制了盐碱水渔业的快速发展.硒(Se)是水生动物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在提高机体免疫和抗逆性等方面的功效显著,有利于缓解盐碱胁迫等非生物胁迫对机体产生的氧化损伤.文章分析了我国盐碱水域渔业开发所面临的难题,纳米硒在清除自由基、提高抗氧化和免疫水平的优势.在盐碱水渔业生产中,纳米硒将有可能作为功能性饲料添加剂,提高鱼类的生产性能和耐盐碱性.


预算一体化背景下科研事业单位预算执行中的问题及改进分析
《中国农业会计 》 2024
摘要:预算管理一体化 2.0 系统解决了预算单位各个业务模块数据分散、难以共享、管理效率低的弊端,提升了资产、财务管理等业务的信息化水平,也使资产管理、预算申报、预算执行、预算绩效管理、部门决算、财务报告等各个环节联结贯通,形成了全国范围的、综合性的预算资产管理平台.本文围绕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各个模块的功能特点,分析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在科研事业单位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科研事业单位在预算一体化系统中提升预算执行质量的策略,为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能够得到更好的升级优化提供参考.


5个乌鳢群体的SLAF测序及群体遗传结构和遗传多样性分析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究地方乌鳢(Channa argus)群体的遗传结构和遗传多样性,基于SLAF-seq测序技术开发的SNP分子标记对5个乌鳢群体的群体遗传结构及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共检出1 987 293个群体SNP标记,平均测序深度为16.33 x,平均Q20含量和平均GC含量分别为99.17%和41.19%;5个群体的遗传多样性结果显示,观测杂合度(H_o)为0.078~0.134,期望杂合度(He)为0.094~0.183,多态信息含量(PIC)为0.156~0.250,近交系数(FIS)为0.288~0.579,核苷酸多态性(π)为2.96×10-6~5.73×10-6;遗传分化及遗传结构分析结果表明,各群体之间基因流(Nm)为0.503~0.856,均小于1;各群体之间的群体遗传分化系数(Fst)为0.042~0.247;系统发育树中黑龙江抚远、山东省微山湖和浙江湖州群体各聚成一支,而四川内江的普通乌鳢和白乌鳢则聚成一支;5个乌鳢群体可分为4个亚群,除浙江湖州群体外,其他地区群体中存在来自祖先亚群基因交流;试验结果表明,通过SLAF-seq技术可以以较低的成本实现对乌鳢群体遗传多样性的鉴定与基因分型;乌鳢各群体的H_o均低于He,群体存在一定程度的近亲繁殖;5个乌鳢群体的杂合度、多态信息含量和核苷酸多态性均较低,表明遗传多样性水平较低;群体间核苷酸多态性差异较小;5个乌鳢群体遗传分化水平不一,四川内江群体之间处于低度遗传分化水平,其余群体之间处于中、高度遗传分化水平,形成了较为明显的遗传分化。该研究为乌鳢遗传资源保护及新品种开发提供了科学参考。
关键词: 乌鳢 SLAF测序 群体遗传结构 遗传多样性 SNP标记


中国脊椎动物2023年度新增物种报告
《生物多样性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及时掌握中国脊椎动物在2023年的新发现情况,本文汇总了73份文献报道的脊椎动物新物种及新记录种基本信息。结果表明,中国脊椎动物2023年新增93种,隶属于14目40科61属。新增物种包括新种69种,新记录15种,亚种级提升为种级9种;其中鱼类4目9科13属18种;两栖类2目9科18属31种(新种23种、新记录8种);爬行类2目9科12属22种(新种21种、亚种级提升为种级1种);鸟类3目8科10属10种(亚种级提升为种级4种、新记录6种);哺乳类3目5科8属12种(新种7种、新记录1种、亚种级提升为种级4种)。在新增物种中,变温脊椎动物有71种,占总数的76%;哺乳类集中于劳亚食虫目(6/12)和啮齿目(5/12)、鸟类集中于雀形目(8/10)、爬行类集中于有鳞目(21/22)、两栖类集中于无尾目(27/31)、而鱼类新增物种集中于鲤形目(15/18)。本次新增物种分布记录涉及21个省域,仅记录于1个省域的有79种;云南、西藏、广西、四川、贵州分别有29种、13种、10种、10种和9种。发表时应用了分子系统学研究结果的有79种。有82种发表于学术期刊上(24份英文期刊发表了79种,其中中国主办的2份英文期刊发表了14种; 2份中文期刊发表了3种)。本文工作可为脊椎动物的分类和保护等相关工作提供基础信息。此外,本文也提示变温脊椎动物可能是中国以后脊椎动物物种多样性调查研究的热点类群,整合分类方法是未来分类工作的重要支撑。


广西银滩南部海域海洋牧场渔业资源评估
《南方水产科学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掌握广西北海银滩海洋牧场海域的鱼类资源状况,分别于2022年3月、2023年1月采用分裂波束式科学探鱼仪(Simrad EK80)对该海域进行了2次声学调查。利用回波积分法并结合拖网采样(网目尺寸:4.0 cm×2.5 cm)对调查海域内生物的尾数密度、生物量密度及空间分布进行了评估分析。结果表明,无论是在人工鱼礁区还是对照区,渔获组成均主要以小型个体为主(2022和2023年的个体平均体质量分别为8.64和29.8 g)。2022年3月人工鱼礁区和对照区声学评估种类平均尾数密度分别为66 003和41 903尾·km-2,平均生物量密度分别为726.66和469.90 kg·km-2;2023年1月人工鱼礁区和对照区声学评估种类平均尾数密度分别为17 194和11 110尾·km-2,平均生物量密度分别为665.94和406.85 kg·km-2。人工鱼礁区表现出明显的集鱼效果。调查海域渔业资源主要分布于5.0 m以深水层,且礁区渔业资源较对照区垂直分布范围更广。2次调查的人工鱼礁区平均单体目标强度(Target strength, TS)均大于对照区,且人工鱼礁区检测出的单体目标较对照区多,分布比对照区更集中,表明人工鱼礁影响了鱼类的资源分布。
关键词: 海洋牧场 渔业资源声学调查 回波积分法 扫海面积法


关于会计诚信体系建设的探讨
《中国农业会计 》 2024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诚信是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加快会计诚信体系建设,是坚持"以人为本"发展理念的具体表现,有助于营造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促进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协调发展.会计职业道德贯穿于会计工作的始终,是每个会计人员应该遵守的职业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会计职业道德要求会计人员做到"三坚三守",其中"坚持诚信,守法奉公"是对会计人员的自律要求.会计人员要牢固树立诚信理念,以诚立身、以信立业,严于律己、心存敬畏,学法知法守法,公私分明、克己奉公,树立良好职业形象,维护会计行业声誉.这些要求不仅体现了会计职业道德的核心价值观,也是保障会计信息质量、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和促进会计行业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本文通过分析当前会计诚信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探讨相应的解决策略,以加强会计诚信体系建设,促进各个单位与时俱进发展.


秦岭细鳞鲑视觉器官早期发育组织学观察
《中国水产科学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长期秦岭细鳞鲑(Brachymystax tsinlingensis Li, 1966)人工繁育过程发现其对光敏感且强光易致死,特别是在早期发育阶段。为解析该现象的生理原因,提高规模化人工繁育效率,本研究通过组织学方法对秦岭细鳞鲑视觉器官的发生及视网膜发育特性进行系统观察。结果表明,秦岭细鳞鲑受精后177 h (hours post fertilization, HPF),胚胎进入器官分化期,视杯已经形成;213HPF,原始视网膜和晶体囊形成,立方上皮构成角膜;357HPF,晶体囊已经发育为晶状体,色素细胞层染色加深;452HPF,巩膜出现,视网膜分化为4层(色素上皮层、外核层、内核层和视神经节细胞层);受精卵经508h破膜为初孵仔鱼,晶状体分化完全具有与成体相同的构造,视网膜也已经分化为8层,且可见色素层明显的色素颗粒,巩膜由弹力纤维和软骨组织构成,虹膜呈单层环状,脉络膜出现。5日龄(days after hatching, DAH)仔鱼出现少量的视锥细胞,视觉细胞层为纯视锥细胞结构。10 DAH,视网膜分化为完整10层结构, ON/SC为1.27>1,视觉细胞层开始出现少数的视杆细胞,内核层分化为清晰的3层,具备初始视觉成像系统; 12 DAH时ON/G为1.07>1,视网膜网络汇聚程度偏低,神经节细胞能接受视细胞传递信号; 16 DAH时视网膜明适应的色素指数(PI)均值为0.75,而暗适应的色素指数(PI)均值显著减少为0.55(P<0.05);21DAH(仔鱼期),视杆细胞增多,角膜分化为完整的5层结构; 41 DAH (稚鱼期),虹膜分化完成,脉络膜完善,视觉器官各个部位已经发育完全。秦岭细鳞鲑视网膜结构和视觉特性显示其具有较强的光敏感性,因此,在秦岭细鳞鲑早期培育过程中适当降低环境光照可减少应激反应,进而提高驯养成活率。本研究结果可为秦岭细鳞鲑资源增殖与养护利用提供重要参考。


编辑初审阶段中文科技论文的创新性评价研究-以水产学科技期刊为例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 2024 北大核心 CSSCI
摘要:【目的】从创新扩散理论和创新性评价指标体系两个角度,构建编辑初审时中文科技论文的创新性定性和定量评价方法,助力科技论文评价体系的完善和中文科技期刊的质量提升。【方法】在创新扩散理论基础上,通过分析论文核心主题年度发文量曲线,对其创新性水平进行分类,对创新程度进行定性初判。根据4类13个论文创新性评价指标,依托《南方水产科学》2017—2020年刊出论文的748条同行评议结果、中国知网数据库和百度学术数据库,通过相关性分析,筛选出6个既可保障论文质量,又可反映创新性的关键评价指标。进一步运用熵值法计算指标权重,构建初审时论文创新性评价模型,对论文创新性进行定量评价。【结果】经验证,论文创新性评价模型可在编辑初审时,较为准确、高效地对单篇论文的创新性水平进行评价,且具有一定的普适性;而基于创新扩散曲线的创新性判断,则可为初审论文创新性评价提供快速的定性分析。【结论】所构建的中文科技论文初审创新性评价方法合理且易于应用,能够对科技论文创新性评价领域进行补充。
关键词: 创新性评价模型 中文科技论文 编辑初审 指标体系 创新扩散理论


叶灯鱼与异灯鱼两属鱼类的分类与仔稚鱼形态学比较
《水产学报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叶灯鱼与异灯鱼两属鱼类在全球有道氏叶灯鱼、日本叶灯鱼和异灯鱼3个物种,隶属于灯笼鱼目、灯笼鱼科.目前我国仅在台湾省东部海域有日本叶灯鱼成鱼和仔稚鱼分布以及东海外海黑潮流域有被鉴定为隶属于叶灯鱼属的盖氏翼胸灯笼鱼后期仔鱼和翼胸灯笼鱼稚鱼分布的记录.为厘清叶灯鱼和异灯鱼两属鱼类的分类地位与隶属关系,明确其发育形态,本文在归纳两属鱼类分类要点、构建分类检索表的基础上,对1984年6-7月(夏季)和1984年12月—1985年1月(冬季)于东海外海黑潮流域两个航次调查采集的仔稚鱼样品再次整理,将原被鉴定为盖氏翼胸灯笼鱼和翼胸灯笼鱼的仔稚鱼分别订正为日本叶灯鱼与异灯鱼.描述了体长5.10mm日本叶灯鱼后期仔鱼和6.80mm异灯鱼稚鱼的形态特征,同时引述了日本叶灯鱼和道氏叶灯鱼仔稚鱼以及异灯鱼稚鱼的发育形态.通过比较3种仔稚鱼的发育形态特征,明确了翼状胸鳍是它们区别于其他硬骨鱼类仔稚鱼的独特形态特征;发现仔稚鱼体表黑色素的形状和数量与不同地理群体的发育生物学和生境有关,而黑色素的分布趋势具有物种特异性,可作为物种鉴别的形态学依据之一;还明确了稚鱼发育过程中鳃盖条区发光器的发育顺序与分布位置.同时,综合分析各大洋的仔稚鱼分布资料,提出道氏叶灯鱼仔稚鱼在西北太平洋分布的可能性很小的见解;根据黑潮流域的冬、春、夏季均有日本叶灯鱼生殖群体进行产卵繁殖,提出日本叶灯鱼的繁殖生物学及其种群动力学需要深入调查与研究的科学问题.研究结果提高了我国对叶灯鱼和异灯鱼两属鱼类的认知及对这3种仔稚鱼的鉴别能力,丰富了灯笼鱼科鱼类早期生活史研究的内涵,为今后开展相关海洋生态调查的仔稚鱼种类鉴别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灯笼鱼等小型鱼类的资源养护提供了重要参考.
关键词: 日本叶灯鱼 道氏叶灯鱼 异灯鱼 分类 仔稚鱼 发育形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