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3441条记录
模拟酸雨对龙眼叶片PSⅡ反应中心和自由基代谢的影响

生态学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酸雨对植物光合机构的伤害机理一直是生态学研究的热点之一,为了探讨叶面酸化导致的PSⅡ反应中心损伤和光合机构自由基累积之间的内在联系,以1年生龙眼(Dimocarpus longana Lour.)实生小苗为研究对象,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模拟酸雨胁迫对龙眼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和自由基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酸雨胁迫改变了龙眼叶片的快速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曲线形状,伤害PSⅡ反应中心;pH2.5酸雨胁迫5d后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PSⅡ反应中心活性(1/FO-1/FM)、反应中心含量(RC/CSO)急剧下降;有活性反应中心的关闭程度(VJ)、失活反应中心的比例(Non-QA和Non-QB)显著增加,QA迅速还原;放氧复合体(OEC)被破坏;PSⅡ受体侧电子传递体数(Sm)、电子转化效率(ψO)和电子传递速率(φEo)明显降低,叶面酸化导致光系统线性电子传递受损。pH2.5酸雨胁迫5d后叶片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过氧化氢(H2O2)和丙二醛(MDA)含量显著增加;抗坏血酸(AsA)和谷胱甘肽(GSH)转化为氧化型,还原型减少;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单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MDAR)、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DHAR)和谷胱甘肽还原酶(GR)活性下降,叶绿体内自由基不能被及时清除,过多的自由基损伤光合器官,导致龙眼叶片PSⅡ受伤害。模拟酸雨胁迫伤害龙眼叶片PSⅡ反应中心供体侧和受体侧的电子传递体,造成同化力不足,清除自由基能力下降,导致叶绿体自由基累积,光合机构受到伤害。

关键词: 龙眼 酸雨 PSⅡ反应中心 电子传递 叶绿素荧光 自由基代谢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毒力番鸭呼肠孤病毒在番鸭免疫器官的分布和排毒

畜牧兽医杂志 2012

摘要:探讨番鸭呼肠孤病毒强毒株和弱毒株在番鸭免疫器官中的分布和排毒的差异。结果显示强毒株在感染后1d就可在脾脏、法氏囊、胸腺检出病毒RNA,高峰期为攻毒后7~14d;直到感染后35d,在免疫器官中不能检测到病毒RNA。接种强毒株后7d开始向外界排毒,而14d后停止向外界排毒。雏鸭免疫弱毒疫苗后3d,即可在脾、胸腺、法氏囊中检出病毒RNA;高峰期为攻毒后7~14d,免疫后21d免疫器官中的检测逐渐降低,直到感染后28d,在免疫器官中不能检测到病毒RNA。表明番鸭接种活疫苗后7d开始向外界排毒,而11d后停止向外界排毒。

关键词: 番鸭呼肠孤病毒 免疫器官 强毒株 弱毒株 分布排毒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亚热带区不同秋眠级紫花苜蓿品种生产性能比较

草原与草坪 2012

摘要:为评价不同秋眠强度紫花苜蓿品种在福建中亚热带生产性能,选择秋眠级数(FD)3、5、7、9.5的紫花苜蓿品种在福建延平、福建建阳进行品种比较试验,测定越夏率、年度产草量、产草量季节动态、营养成分,结果表明:秋眠级数为7的阿瑞博表现最优,越夏率为67%,在延平、建阳年度鲜草产量分别为4 7931kg/hm2、62 505kg/hm2,干草产量分别为12 373.2kg/hm2、13 344.8kg/hm2,初花期粗蛋白含量28.0%。秋眠级数为3的苜蓿王初花期粗蛋白含量最高(33.4%),但越夏率和产草量最低。秋眠级数为9.5的萨兰多在秋季保持较高的产草量,但越夏率和春夏季产草量均低于阿瑞博。选择春季生长迅速,耐旱、耐热的非秋眠品种是中亚热带区紫花苜蓿生产的关键。

关键词: 紫花苜蓿 秋眠 生产性能 中亚热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超临界CO_2萃取灵芝孢子油工艺条件的响应面优化

中国粮油学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超临界CO2萃取灵芝孢子油的工艺条件进行响应曲面法优化探讨。结果表明:以灵芝孢子油得率为响应指标,拟合二次多项式回归曲线,分析得出萃取压力、萃取温度、萃取时间和CO2流量对得率有显著性影响,确定优化的萃取条件为:萃取压力29 MPa,萃取温度35℃,萃取时间3.5 h,CO2流量20 L/h。在优化条件下灵芝孢子油萃取得率可达26.13%。

关键词: 灵芝孢子油 超临界CO2萃取 响应面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绣球菌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食药用菌 2012

摘要:以福建省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保藏的4个绣球菌菌株为材料,进行绣球菌生物学特性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4个菌株的菌丝生长最适温度为25℃;最适pH值为7.0,培养料的最适石灰添加量为3%;最适培养料含水量菌株A为75%,其他3个菌株为65%。4个菌株中,以菌株C的菌丝生长势较好。

关键词: 绣球菌 菌丝生长势 生物学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现代城市公园绿地营造——以泉港区锦绣公园景观绿地规划为例

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 2012

摘要:城市公园绿地是城市中最具公共性、开放性的开敞空间,对构建城市生态和人居环境起着重大作用。以泉港锦绣公园为例,以不同景点形式结合现代绿地手法,营造城市公园的主题特色和时代特征。

关键词: 现代城市公园 绿地营造 规划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闽东茶产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茶叶科学技术 2012

摘要:分析了闽东茶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并就如何进一步提升闽东茶产业提出了3点建议:①因地制宜调整闽东茶树品种结构;②强化茶叶质量安全,推进茶叶标准化栽培技术体系;③加强茶叶队伍建设,提高茶叶科技含量。

关键词: 闽东 茶产业 发展 建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观赏向日葵新品种‘闽葵1号’的选育

热带作物学报 2012 CSCD

摘要:‘闽葵1号’系利用杂交、自交、回交等育种途径选育出的观赏向日葵新品种。结果显示:该品种经RAPD分子标记鉴定其是亲本的杂交后代,其花色与其父母本差异明显,表现为舌状花瓣黄橙色,花盘绿色,管状花褐黄色,花粉黄色,花朵黄绿层次分明,观赏性状稳定。经多年多点试验结果表明:该品种四季种植,全生育期为88~115 d,株高为115~172 cm,花盘径为7.5~8.2 cm,花径为13.5~15.8 cm,花瓣为33~40枚,瓶插寿命为9~13 d,切花产量为9.0~12.0万枝/hm2。‘闽葵1号’可作切花生产或庭院景观种植观赏,适宜在无霜地区露地栽培,其它地区冬季简易保护栽培。于2011年12月通过福建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总结其配套栽培技术的要点。

关键词: 观赏向日葵 闽葵1号 选育 栽培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柑橘果实不同部位氨基酸的测定与分析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12

摘要:采用日立L-8800型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测定了茂谷橘橙、夏橙和柠檬3个品种柑橘果实不同部位的氨基酸含量。结果表明:柑橘果实中富含天门冬氨酸、脯氨酸、谷氨酸;17种氨基酸总量及药效氨基酸总量都以果皮高于果肉,说明柑橘不同部位在营养学和医学上都有较大差异;柠檬果肉中氨基酸含量高于茂谷橘橙和夏橙,其中必需氨基酸含量为14.18~32.12 mg/kg,茂谷橘橙果肉中的氨基酸含量高于柠檬和夏橙,其中必需氨基酸含量为6.85~9.87 mg/kg;柑橘果实中药效氨基酸含量丰富,柠檬果肉含量最高,茂谷橘橙果皮中含量最高,含量分别为40.44、85.88 mg/kg。

关键词: 柑橘果实 部位 氨基酸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温、湿度对假眼小绿叶蝉种群数量及梢内着卵量的影响

福建农业学报 2012

摘要:探讨茶园假眼小绿叶蝉的成虫、若虫及茶梢内着卵量的种群动态,以及温湿度对茶园中叶蝉种群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①成虫、若虫及梢内着卵量均有2个高峰期,分别出现在5月中旬至6月中旬和9月下旬至10月中旬,且成虫、若虫和卵三者都呈显著的正相关。②假眼小绿叶蝉的成虫、若虫虫口数量受田间气候条件影响较大,温度对假眼小绿叶蝉的影响最大,茶梢内假眼小绿叶蝉的着卵量与温度关系很密切,气温高于28℃或者低于20℃都不适宜小绿叶蝉产卵繁殖。③对温度和田间假眼小绿叶蝉成、若虫种群数量及梢内着卵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温度与假眼小绿叶蝉的成、若虫虫口数量、茶梢内着卵量呈现Yield Density模型变化规律。

关键词: 温度 相对湿度 假眼小绿叶蝉 种群动态 Yield Density模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