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5840条记录
节瓜新品种‘玲珑’

园艺学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玲珑’节瓜为优质高产中早熟杂交种。果实短圆筒形,皮色深绿,被茸毛,无棱沟。瓜长16~18cm,横径7.0~7.9cm,肉厚约1.5cm。肉质嫩滑致密,味微甜。生长势强,耐热性强,适应性广,适合华南地区春、秋种植,一般产量达 50~60t·hm-2。

关键词: 节瓜 优质 高产 品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广东茶园土壤营养状况调查

广东农业科学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广东茶区茶园土壤检测结果表明,广东茶区茶园土壤肥力偏低,60%以上茶园土壤有机质含量偏低至极缺乏,70%以上土壤碱解氮偏低至极缺乏,50%以上茶园土壤速效磷含量偏低至极缺乏,80%以上茶园土壤速效钾含量偏低至极缺乏。根据广东茶区茶园土壤养分现状,需要提高茶园土壤肥力,增加茶园土壤有机质,合理施用氮、磷肥,重视施用钾肥,平衡施肥才能获得茶叶高产、优质、高效益。

关键词: 广东 茶园 土壤 营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茶树不同轻修剪模式对假眼小绿叶蝉种群及茶叶产量、品质的影响

广东农业科学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了夏剪、冬剪两种轻修剪模式对茶假眼小绿叶蝉种群及茶叶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4月,叶蝉数量少,对茶树为害极轻,虫口密度以夏剪稍高于冬剪;在春茶结束后即实施夏剪,6~10月间其虫口密度明显低于冬剪,表明在叶蝉为害高峰期之前,采取轻修剪措施可有效控制虫口密度,减少虫害损失。不同轻修剪模式对茶叶产量影响较明显,夏剪的春、夏茶产量分别比冬剪高21.3%~36.5%、6.61%~26.3%,对茶叶品质也有明显影响。

关键词: 茶叶 茶假眼小绿叶蝉 轻修剪 种群动态 产量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2011年广东食用菌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广东农业科学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2011年,我国食用菌产量和产值再创新高,国内需求不断上升,国际上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需求各有不同。分析了2011年国内外及广东省食用菌产业发展现状以及普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在新的国内外形势下食用菌产业进一步发展的合理化建议,包括做好产业发展战略规划、加强产业发展的基础体系、完善产业化服务体系及加强标准体系建设。

关键词: 食用菌 产业现状 发展对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我国熟肉制品微生物安全现状与控制技术

现代食品科技 2012

摘要:综述了我国熟肉制品微生物安全现状,分析了导致熟肉制品微生物合格率低的原因,并提出了改进办法。根据国家熟肉制品卫生标准,我国熟肉制品的总合格率在8.62%~88.30%之间,菌落总数超标率10.20%~65.00%,大肠菌群超标率9.47%~83.33%,致病菌超标率0.00%~9.30%。导致我国熟肉制品微生物指标合格率低的原因主要是熟肉制品生产条件参差不齐,从业人员卫生观念较差,以及监管力度不够等。可以通过提高熟肉制品生产门槛,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加强监管,以及大力发展定型包装熟肉制品等措施,提高熟肉制品的卫生质量。

关键词: 熟肉制品 微生物安全 控制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广东省蚕学会桑树栽培学组召开“小蚕专用桑园栽培管理技术研讨会”

广东蚕业 2012

摘要:2012年11月2-3日,由广东省蚕学会桑树栽培学组主办,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协办,茂名市蚕业技术推广中心承办的"小蚕共育专用桑园栽培管理技术研讨会"在化州市召开。来自省农业科学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省蚕业技术推广中心华南农业大学、广东信达茧丝绸股份有限公司、遂溪丝丽茧丝绸有限公司、遂溪天龙小蚕有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蔗螟虫生物防治策略展望

热带生物学报 2012

摘要:综述了甘蔗螟虫生物防治的主要策略及研究进展,并探讨了运用RNA干扰技术防治甘蔗螟虫的新策略,为通过转基因技术创制抗甘蔗螟虫新种质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 甘蔗螟虫 生物防治 RNAi 蜕皮调节转录因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辣椒品种对疫病的抗性鉴定

广东农业科学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辣椒疫病是辣椒疫霉菌(Phytophora capsici)引起的一种土传病害,为害较严重。为明确现有辣椒品种对疫病的抗性水平,采用游动孢子灌根法对36份辣椒品种进行疫病抗性鉴定,结果表明不同辣椒品种之间抗性差异较大,其中4个品种表现出高抗,3个品种表现抗病,5个品种表现中抗,24个品种表现感病。

关键词: 辣椒 疫病 抗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顶复门原虫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功能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中国畜牧兽医 2012 北大核心

摘要:糖酵解途径广泛存在于各类生物中,是顶复门原虫的主要供能方式。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是糖酵解途径的重要酶,与顶复门原虫的生存密切相关,可以作为抗寄生虫药物研发的重要靶标。文章主要从顶复门原虫糖酵解途径、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的基因分析、作用机理及应用等方面进行综述。

关键词: 顶复门原虫 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 药物靶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药组方对黄曲霉毒素B1中毒雏鸭肝功能的影响

动物医学进展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观察黄曲霉毒素B1(AFB1)对试验雏鸭肝功能血清指标的影响及复方中药对AFB1的颉颃效应,本试验选用7日龄健康雏鸭90只,分为3组,每组30只。Ⅰ组为空白对照组,灌胃与试验组等体积二甲基亚砜;Ⅱ组、Ⅲ组为试验组。每天分别按0.1mg/kg剂量给Ⅱ组、Ⅲ组雏鸭灌胃AFB1一次,连续投药21d,试验期间给Ⅲ组雏鸭日粮中添加2%复方中药。分别在给雏鸭投药后7、14、21d,检测雏鸭肝功能部分血清指标。结果显示,Ⅱ组、Ⅲ组雏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与Y-谷氨酰转肽酶(GGT)活性显著高于Ⅰ组(P<0.05),而血清总蛋白(TP)与白蛋白(ALB)含量显著下降(P<0.05);与Ⅱ组比较,在日粮中添加复方中药的Ⅲ组雏鸭各项血清指标均有显著改善(P<0.05)。说明黄曲霉毒素B1导致雏鸭肝功能发生显著的变化,而复方中药能明显改善其变化。

关键词: 黄曲霉毒素B1 肝功能 雏鸭 复方中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