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5445条记录
饲料中添加低聚木糖对奥尼罗非鱼生长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动物营养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低聚木糖(xylooligosaccharide)对奥尼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O.aureus)生长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取960尾初始均重为(5.09±0.12)g的奥尼罗非鱼,随机分为6组,每组设4个重复,每个重复40尾鱼。G0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饲料;G200、G400、G600、G800和G1000组为添加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料中添加200、400、600、800和1 000mg/kg低聚木糖的试验饲料。试验期为8周,每2周取样测定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碱性磷酸酶(AKP)、过氧化氢酶(CAT)活力和总蛋白(TP)含量,试验结束时计算生长指标。结果显示,除G200组外,各添加组罗非鱼的增重率均高于对照组,但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各组罗非鱼的摄食量和存活率差异不显著(P>0.05);G800组蛋白质效率显著高于G200组(P<0.05),而饲料系数则相反。罗非鱼体常规成分各组之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第4周时,各添加组的血清AKP、CAT活力和TP含量均高于对照组,其中G400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第6周时,G400组的血清SOD、AKP、CAT活力和TP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第8周时,各添加组的血清SOD活力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由此得出,在奥尼罗非鱼饲料中添加一定量的低聚木糖对生长性能和体常规成分的影响不显著,但对血清生化指标有显著影响,血清生化指标随时间变动呈现动态变化,其中以第6周时的血清SOD、AKP和CAT活力为指标,建议添加量为600~710mg/kg。

关键词: 低聚木糖 奥尼罗非鱼 生长性能 血清生化指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副猪嗜血杆菌OMP5基因的克隆、表达及间接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

中国农业科学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利用表达纯化的副猪嗜血杆菌(Haemophilus Parasuis,HPS)外膜蛋白P5(outer-membrane protein P5,OMP5),建立检测副猪嗜血杆菌抗体的间接ELISA检测方法。【方法】克隆扩增HPS OMP5基因,并将OMP5基因与原核表达载体pET-32a(+)连接,通过PCR、双酶切及测序鉴定后,将阳性重组质粒转化入受体菌BL21(DE3),经IPTG诱导表达。亲和层析法纯化蛋白,尿素梯度透析复性,Western blot鉴定表达产物。将超声破碎抗原和复性蛋白分别按不同浓度包被酶标板,通过方阵滴定法确定最佳抗原包被浓度及血清稀释度,并对其它条件进行优化,最终建立检测副猪嗜血杆菌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结果】利用克隆表达的HPS OMP5蛋白做抗原,通过方阵滴定法确定蛋白最佳包被浓度为1:400,血清的最佳稀释度为1:160。用建立的间接ELISA方法检测317份未进行HPS免疫的健康猪血清,结果检出72份阳性,检出率为22.71%,与广东地区发病猪中的HPS分离率24%接近。同时,用该方法与用超声破碎抗原建立的ELISA方法同时检测了78份血清样品,结果,该法检出27份阳性,检出率为34.62%,后者则检出31份阳性,检出率为39.74%,二者符合率为71.79%。【结论】本研究利用重组表达的OMP5蛋白作为抗原建立的检测副猪嗜血杆菌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特异性好、重复性好,检出率与HPS临床分离率接近,可用于副猪嗜血杆菌的临床检测、流行病学调查和免疫监控。

关键词: 副猪嗜血杆菌 外膜蛋白P5 克隆 表达 间接ELISA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施肥处理对春石斛生长特性和矿物质含量的影响

广东农业科学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了花多多1号、奥绿肥(13-14-13)、尿素、花多多9号等施肥处理及母株剪除与否对杂交后代春石斛001秋芽和春芽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4~6月为春石斛001的生长旺盛期,9~10月为假磷茎成熟期。高浓度氮肥施用(T2)不利于春石斛的生长,尤其是假鳞茎的横向生长,假鳞茎茎节瘦小,并且严重降低了Ca、Mg的吸收水平。其他处理对秋芽生长增量的影响不显著,但对春芽生长增量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其中以花多多1号结合花多多9号(T3)或奥绿肥(T1)处理效果最佳,矿物质吸收比较均衡。不剪除母株条件下,新芽生长旺盛期长势良好,但在生长后期,植株长势变差,假鳞茎出现徒长现象,茎节变得瘦弱,植物全Ca的吸收受到抑制。

关键词: 施肥处理 春石斛 生长特性 矿物质含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茎叶还田对作物生长及土壤肥力的影响研究进展

广东农业科学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就茎叶还田的主要方式以及茎叶还田对土壤理化性状、作物生长等的影响研究进展进行综述。茎叶还田主要有直接还田和间接还田两种方式;茎叶还田影响土壤结构及气体交换,能提高土壤肥力尤其是腐殖质含量以及土壤的微生物活性。同时茎叶还田能促进植物生长、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

关键词: 茎叶还田 土壤 植物生长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适宜于改良后酸性田和反酸性田的水稻品种筛选试验

广东农业科学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酸性田和反酸性田经改良后高产水稻品种选择试验表明:pH值小于4的酸性和反酸性田块经改良后可以挖掘水稻品种的增产潜力,不同品种间以杂优系列产量最好,荣优3550产量最高,每667 m2达到487.2 kg,Y两优2号460.9 kg,聚两优751432.8 kg;不同品种间经济效益最高与最低相差241.3元,扣除生产资料投入后效益最好的是荣优3550,其次是黄华占和Y两优2号,每667 m2分别达到355.6元、303.3元和295.1元。

关键词: 酸性田 水稻品种 筛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广东省供销合作社经营效率评价-基于DEA-Malmquist指数法

技术经济 2011

摘要:采用基于DEA的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分析法,对自2008年广东省供销合作社系统全面改革以来经营效率的总体变动情况和分区域变动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改革后供销社系统整体的经营效率维持在较高水平,但地市供销合作社的经营效率出现回落,且各区域的供销合作社呈差异化发展趋势.

关键词: 经营效率 技术效率 供销合作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饲料中添加核苷酸混合物对凡纳滨对虾幼虾非特异性免疫和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动物营养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外源核苷酸混合物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幼虾非特异性免疫和抗氧化指标的影响。选取960尾初始体重为(0.43±0.01)g的凡纳滨对虾,随机分为8组(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40尾虾),分别投喂在基础饲料中添加0(对照)、0.1、0.2、0.4、0.6、0.8、1.0和1.2g/kg核苷酸混合物(5′-腺苷酸∶5′-胞苷酸∶5′-尿苷酸二钠∶5′-肌苷酸二钠∶5′-鸟苷酸二钠=1∶1∶1∶1∶1,质量比)的试验饲料,养殖期为5周。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0.4~1.2g/kg核苷酸混合物可显著或极显著提高凡纳滨对虾幼虾血细胞总数(THC)(P<0.05或P<0.01)。与对照组相比,0.6和0.8g/kg组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显著升高(P<0.05)。0.4g/kg组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AOC)与对照组相比提高了51.0%(P>0.05),并显著高于1.2g/kg组(P<0.05)。各组肝胰腺SOD活性和T-AOC随饲料中核苷酸混合物添加量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均在0.4g/kg组达到最高值。各组血清和肝胰腺过氧化物酶(POD)和碱性磷酸酶(AKP)活性均无显著差异(P>0.05)。饲料中添加0.2~1.2g/kg核苷酸混合物可显著降低对虾肝胰腺丙二醛(MDA)含量(P<0.05),而各组血清MDA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0.2、0.4和0.6g/kg组肌肉抗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活性显著高于1.0和1.2g/kg组(P<0.05),其他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提示,饲料中添加一定量的核苷酸混合物能提高凡纳滨对虾幼虾的非特异性免疫和抗氧化能力,建议添加量为0.4~0.6g/kg。

关键词: 凡纳滨对虾 核苷酸混合物 非特异性免疫指标 抗氧化指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发挥科技优势 推进我省茶叶质量安全体系建设

广东茶业 2011

摘要:本文详细分析了广东省茶叶质量安全的基本情况、存在问题,介绍了我所近年来在该领域中的一些科学技术研究工作,并提出了立足广东茶叶资源和区域特点,发挥科技优势,在政策、监管、服务体系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对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蔗遗传转化中膦丝菌素(PPT)筛选效率的比较

中国糖料 2011

摘要:从PCR检测水平评价了PPT在再生过程,再生植株喷施和体外浸泡中筛选方法的效率,结果表明PPT浸泡方式效率最高,能够准确鉴定出转Bar基因甘蔗。

关键词: 甘蔗 筛选效率 转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蚕沙处理资源化利用研究进展

广东农业科学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蚕沙是一种资源,但因难于收集而很少被充分利用。概述了我国蚕沙的资源特性、研究利用情况,比较了我国典型蚕业产区的蚕沙处理现状和做法,以期为蚕沙的综合利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蚕沙 资源利用 研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