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5840条记录
拟南芥AtNUDT2启动子的分离及其功能分析

热带生物学报 2012

摘要:根据已发表的拟南芥基因组序列设计合成1对引物,以拟南芥基因组DNA为模板克隆AtNUDT2上游非编码区,并将其与pBAR-GUS3相连,构建了植物表达载体pNUDT2P-GUS,采用以农杆菌GV3101介导的渗透法转化野生型拟南芥,通过除草剂筛选获得了一批抗性纯合子转基因植株。然后对转基因植株(2周幼苗)进行GUS活性的组织化学染色分析,并对3.5~4周的转基因植株叶片进行病原菌诱导表达分析。结果表明,已获得AtNUDT2启动子,且该启动子为组成型表达启动子;病原菌Pst.DC3000及Pst.DC3000AvrB对该启动子没有诱导作用。

关键词: 启动子 AtNUDT2 克隆 GUS染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节瓜枯萎病防治药剂田间筛选试验

广东农业科学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8种根部淋施杀菌剂对节瓜枯萎病的防治试验结果表明,第3次施药后10 d,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 000倍、68%精甲霜.锰锌水分散粒剂1 000倍、62.5 g/L精甲.咯菌腈种衣剂1 500倍和99%恶霉灵可湿性粉剂3 000倍对节瓜枯萎病的平均防效分别为86.0%、50.5%、18.3%和8.2%,而50%咯菌腈可湿性粉剂1 700倍、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1 000倍、20%噻菌铜悬浮剂800倍和240 g/L噻呋酰胺悬浮剂1 500倍对节瓜枯萎病没有表现出防效。因此,对节瓜枯萎病有较好防治效果的药剂为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其次为68%精甲霜.锰锌水分散粒剂。

关键词: 节瓜枯萎病 药剂 防治效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入侵我国的木尔坦棉花曲叶病毒及其为害

生物安全学报 2012

摘要:棉花曲叶病是世界棉花生产上最具毁灭性的病毒病害,已在巴基斯坦、印度、苏丹、埃及和南非等国棉花产区广泛流行,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目前,已克隆了与该病害相关的植物病毒8种,木尔坦棉花曲叶病毒(CLCuMV)即是其中之一,这些病毒均属双生病毒科菜豆金色花叶病毒属。CLCuMV是引起巴基斯坦、印度棉花曲叶病大流行的主要病原之一。该病毒由烟粉虱以持久方式传播,也可以嫁接传播,但不能通过机械摩擦接种传播和种子带毒传播;其基因组仅含有DNA-A组分,并伴随卫星β分子。自2006年首次在我国广东朱槿上检测与鉴定到该病毒以来,目前已在我国广东、广西和海南等多个地理区域发现该病毒引起的病害,受侵染寄主植物包括朱槿、黄秋葵、棉花和垂花悬铃花;同时,已入侵我国的CLCuMV及其卫星β分子的各地理区域和不同寄主来源的分离物DNA序列相似性均大于99%,遗传较稳定。基于文献报道及作者近年的研究,本文对棉花曲叶病的分布、病原、CLCuMV特性、已入侵我国的CLCuMV现状进行了较全面的综述,同时对入侵我国的CLCuMV来源及其威胁我国棉花生产的风险进行了讨论。CLCuMV对我国棉花等作物的威胁日益加剧,本研究可为该病毒的防控提供参考。

关键词: 木尔坦棉花曲叶病毒 入侵 朱槿 黄秋葵 棉花 垂花悬铃花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荔枝果醋摇瓶和静止发酵工艺条件的优化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荔枝酒为原料,研究初始酒度、接种量、温度、装液量对摇瓶发酵(Liquid Flask fermentation,Lfl)和静止发酵(Liquid Static fermentation,Lst)2种液态醋酸发酵方式的影响。以总酸产量为优化指标,首先根据单因素实验确定影响总酸产量的因素和水平,然后通过正交试验分别获得了摇瓶和静止发酵生产荔枝果醋的较优工艺条件。荔枝果醋摇瓶发酵工艺条件为:初始酒度7%(v/v)、接种量5%、温度27℃、装液量100 mL/500 mL,在此条件下,荔枝果醋总酸含量为69.72 g/L,酒精转酸率为95.48%。静止醋酸发酵工艺条件为:初始酒度9%(v/v)、接种量5%、温度27℃、装液量100 mL,在此条件下,荔枝果醋总酸含量为73.66 g/L,酒精转酸率为78.46%。

关键词: 荔枝 果醋 摇瓶发酵 静止发酵 工艺优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种类杂草危害对水稻产量影响

广东农业科学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常年稻田中设置禾本科杂草、莎草科杂草、阔叶类杂草以及混合杂草自然发生区,研究不同种类杂草危害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禾本科杂草区以稗草(Echinochloa crusgalli)为主,密度为102.8茎/m2,产量损失为65.09%;莎草科杂草区以异型莎草(Cyperus difformis)为主,杂草密度为240.2茎/m2,产量损失为56.82%;阔叶类杂草区以节节菜(Rotala indica)为主,杂草密度为183.6茎/m2,产量损失为31.84%;混合杂草区杂草群落主要以稗草(Echinochloa crusgalli)+异型莎草(Cyperus difformis)+节节菜(Rotala indica)为主,总密度为253.2茎/m2,产量损失达70.51%。禾本科杂草区、莎草科杂草区、阔叶类杂草区水稻产量差异显著;以杂草单茎危害率衡量不同类型杂草对水稻产量损失的影响依次为禾本科杂草>莎草科杂草>阔叶类杂草。

关键词: 禾本科杂草 莎草科杂草 阔叶类杂草 水稻 产量损失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抗白叶枯病强毒菌系V型菌、高抗稻瘟病优质稻新品种新黄占的选育——水稻核心种质育种实例

广东农业科学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所具有抗白叶枯病V型菌新基因Xa-23的材料CBB23,2003年早造育成优质、中产、抗白叶枯病V型菌新材料绿油占/CBB23;2005年早造育成优质、高产、抗白叶枯病V型菌新材料黄华占//绿油占/CBB23;2008年晚造育成高抗稻瘟病,抗白叶枯病(IV型菌1级,V型菌1~3级)的新黄占。新黄占米质晚造达国标优质3级、省标优质2级,两年广东省区试平均产量比对照种粳籼89增产5.67%,2011年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

关键词: 水稻 白叶枯病 选育 Xa-23 CBB23 新黄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利用呼气式酒精测试仪检测发酵罐中乙醇含量的方法研究

农产品加工(学刊) 2012

摘要:果醋是一种风味独特并具有一定保健功能的饮料,部分醋酸菌在通风发酵过程中有过氧化的现象存在,需要在乙醇即将消耗完时及时终止发酵。针对如何快速检测通风搅拌发酵罐中的乙醇含量开展了研究,采用呼气式酒精检测仪对发酵罐排放气体中的乙醇进行检测,并与发酵液中的乙醇进行相关性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呼气中酒精质量浓度(mg/L)等于发酵液中酒精浓度(%)的1.33倍。该结果可作为判断果醋发酵终点的一种方法。

关键词: 呼气式酒精测试仪 乙醇 发酵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荔枝粗胫翠尺蛾触角感器的扫描电镜观察

中国南方果树 2012 北大核心

摘要:利用扫描电镜对荔枝粗胫翠尺蛾雌雄虫触角上的感器进行观察和研究。结果表明,荔枝粗胫翠尺蛾雌虫触角丝状,雄虫触角羽状,分布有锥形感器、腔锥形感器、刺形感器、毛形感器、芽孢形感器、耳形感器、指形感器等7种感器,其中毛形感器数量最多,芽孢形感器雄虫特有。

关键词: 荔枝粗胫翠尺蛾 触角 感器 扫描电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pH试纸法快速检测次氯酸钠溶液浓度

广东蚕业 2012

摘要:次氯酸钠消毒高效广谱,是广东蚕种生产中首选的消毒剂。但次氯酸钠有效成分易降解,浓度不稳定,影响到生产上对药物使用浓度的控制。本文根据次氯酸钠不同浓度溶液的pH试纸反应的变色特点,建立一种快速简单、易操作的次氯酸钠浓度检测方法。

关键词: 次氯酸钠 pH试纸 检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优良单株选拔试验研究

广东茶业 2012

摘要:2008-2010年,本课题组从湖南油茶86号、86-1号,赣引22-1号,赣引6-1号,凤凰油茶6号,赣引190号,岑软2号、3号,广西软枝油茶及越南油茶等1 0个有性油茶品种中初步筛选出优良油茶单株15个,同时对选出的优良单株进行了系统的性状调查研究。1试验结果1.1植株形态对入选的二年生单株母树进行了植株生长形态调查(表1),结果表明,树型粤油8号为灌木型,其余的为小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