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5445条记录
家蚕品种资源对家蚕微粒子病的抗性测定

广东蚕业 2011

摘要:使用抗病品种是防治病害的一种重要手段。家蚕的抗病性是由品种的遗传基础决定的,掌握品种的抗病遗传基础是获得家蚕抗病育种基础材料的前提。为了解现保存的家蚕品种对家蚕微粒子病的抗性情况,在中系、日系和多化等3个不同品系中共选取了50个资源品种进行了抗性测定,用感染中量IC50指数作为衡量品种抗性水平的指标。试验结果表明:抗性最高和最低品种间感染中量相差23倍;日系和中系品种间没有显著差异,多化与中系和日系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

关键词: 家蚕 品种资源 微粒子病 感染中量 抗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1个正反交蝴蝶兰若干性状在F_1的遗传表现

华北农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蝴蝶兰P42和P39为亲本,配制成正反2个杂交组合,对杂交F1的植株性状、花部性状和开花期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杂种F1的株幅、叶长、叶宽、花径和花梗高度5个数量性状的平均值分别占中亲值的74.1%,65.15%,79.2%,88.5%和67.7%,均较中亲值明显下降,表现出一定程度的衰退现象,但某些性状上仍可出现超高亲个体,选育花径较大或植株更大的个体是可能的;叶数、花朵数和花色的遗传能力强,尤其是花朵数和花色,其平均变异系数分别达到30.1%和29.95%,分别占中亲值的105.0%和111.45%;在F1花色分布上,正交组合比反交组合更容易选出超亲优良个体,其F1的超亲个体占杂种数的16.8%,比反交组合高出3.1%;在亲本花色遗传能力上,颜色为紫红亲本(P39)的花色遗传能力比颜色为紫红边白的亲本(P42)更强;在花期遗传上,杂种F1的开花期趋向亲本P39,表现在抽梗期、现蕾期和始花期分别趋向于1月、3月和4月。

关键词: 蝴蝶兰 正反交 性状 F1 遗传表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畜禽废物中磺胺类、喹诺酮类抗生素

环境化学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建立了一种荧光和紫外检测器串联同时测定磺胺类(磺胺甲基嘧啶、磺胺二甲嘧啶、磺胺对甲氧嘧啶、磺胺甲噁唑)和喹诺酮类(诺氟沙星、环丙沙星、恩诺沙星)抗生素的高效液相色谱法.4种磺胺类、3种喹诺酮类抗生素分别在0.50—10.0μg.mL-1、0.01—0.50μg.mL-1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R2>0.99.确定了最佳提取液为酸化乙腈,3种喹诺酮类、4种磺胺类药物的检测限(S/N=3)与回收率分别为0.46—0.65μg.kg-1、65.8%—106.3%与0.08—0.19μg.kg-1、90.1%—120.3%.通过对环境样品的检测,发现畜禽废物中磺胺类抗生素的含量高于喹诺酮类,抗生素含量和检出率均较高的药物是环丙沙星、磺胺甲噁唑.猪粪中抗生素的含量高于鸡粪中的,而检出率则低于鸡粪中的.环丙沙星、磺胺甲噁唑可能对农业生态环境安全的威胁更大.该方法简便、快速,可满足畜禽废物中磺胺类、喹诺酮类抗生素的检测.

关键词: 抗生素 磺胺 喹诺酮 畜禽废物 高效液相色谱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雷州市黄胸鼠对杀鼠灵的抗药性调查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11 CSCD

摘要:目的检测捕自广东省雷州市的黄胸鼠在应用第二代抗凝血灭鼠剂数年后对第一代药物的抗性发生水平。方法将捕自雷州市郊的黄胸鼠室内预饲一段时间后,选择合格试鼠,配制0.005%杀鼠灵毒饵采用无选择性摄食试验法饲毒(LFP法),观察并分析试鼠的死亡率与食毒量的关系。结果黄胸鼠抗性检测合格试鼠共36只,检测结束后试鼠因药物死亡32只,试鼠对杀鼠灵的抗性发生率为11.11%,接近抗性种群形成临界水平;死亡试鼠性别间在致死剂量和死亡时间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f=30,Pd=0.987,Pt=0.971);全部死亡试鼠平均食毒剂量(115.71±53.84)mg/kg,平均死亡时间(7.2±2.4)d。结论在抗凝血灭鼠剂的使用过程中要定期监测害鼠对药物的敏感度变化趋势,为药物灭鼠的选择提供依据,以节省有限的药物资源。

关键词: 黄胸鼠 杀鼠灵 抗药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2010年广东对虾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广东农业科学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综合分析了国内外对虾产业现状,重点分析了2010年广东对虾产业化发展情况和产品供需与展望,并对广东对虾产业在产业发展规划、基础研究、病害防治、科技创新等方面提出若干对策建议,为广东对虾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对虾 广东 产业经济 对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昆虫蛋白资源的利用研究概况

广东农业科学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从昆虫蛋白的营养保健价值、食用安全性、昆虫蛋白的提取及其在食品、饲料等方面的开发应用综述了昆虫蛋白资源的利用研究概况,指出昆虫蛋白资源具有较高的开发潜力,提出蛋白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旨在为开发新的昆虫蛋白产品提供参考。

关键词: 昆虫 蛋白质 提取测定 开发利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薯小象甲的防治研究进展

广东农业科学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甘薯小象甲作为世界性害虫,分布于全世界的热带、亚热带地区,是我国南方薯区危害面积最大、对甘薯品质和产量影响最大的害虫。就甘薯小象甲的分布、危害、形态特性和防控方法进行了回顾,并介绍了甘薯小象甲不育技术的研究情况,以期为今后甘薯小象甲的研究和防控提供参考。

关键词: 甘薯小象甲 研究进展 不育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空间诱变育成水稻品种航香糯的SSR标记分析

核农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航香糯"是经空间诱变育成的籼型香糯稻品种。与原种南丰糯相比,航香糯的产量和稻瘟病抗性有明显提高,粒形变细长,并带有香味。为深入了解空间诱变的机理以及初步鉴定与性状变异相关的区间,本研究用SSR标记对航香糯与南丰糯进行等位基因变异分析。结果表明,在12条染色体上选取的156个标记位点中检测到45个变异位点,变异频率为28.85%。检测到的变异位点中,42个位点表现为DNA扩增长度的变异,仅1个位点在航香糯中扩增带数增加,另有2个位点在南丰糯中为2条扩增带,而在航香糯中该位点却是扩增带型与诱变亲本小分子量扩增带相同的纯合体(仅1条扩增带),显示诱变后代中部分多态性位点由空间搭载材料杂合态位点的正常基因分离重组产生的。不同染色体上位点变异频率存在较大差异,变异频率最高的染色体是第7、第8和第12染色体,变异频率均达50.00%,变异频率最低的是第6染色体,仅6.25%。变异位点在水稻基因组中随机分布,同时表现成簇分布的特点,显示除点突变外,大片段突变可能也是航天诱变的主要形式。在变异染色体区段有多个已精细定位或克隆的粒型、产量、香味、稻瘟病抗性的QTL座位,这些位点是否与这些性状的变异有关,值得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 空间诱变 糯稻 SSR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广东荔枝园土壤养分肥力时空变化研究

土壤通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集广东省荔枝主产区果园土壤样本208个,评价土壤养分肥力现状,并与项目组2004年荔枝园土壤调查结果相比,探讨养分肥力的时空变化。结果表明,荔枝果园土壤整体肥力较低且不平衡;不同荔枝主产区土壤养分肥力状况差别很大,镁是荔枝园土壤最普遍缺乏的元素,钙次之;与2004年调查结果相比,荔枝园土壤养分肥力已经发生很大变化,主要表现为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有效钙、有效镁、有效锌明显下降,有效硫、有效硼有所提高,有机质变化不大,从化肥投入量、中微量元素投入意识和荔枝种植模式三方面探讨了时空变化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荔枝园土壤 养分肥力 时空变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浅谈如何进一步调动青年科技人员工作积极性

农业科技管理 2011

摘要:如何营造良好的科研环境氛围,加强对青年科技人员的引导和培养,进而提高青年科技人员工作积极性,是科研单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文章从政策支持、项目申请、多元化培养等角度提出了解决的政策,以鼓励青年科技人员提高工作积极性,重视理论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为服务"三农"多作贡献。

关键词: 青年科技人员 工作积极性 培养模式 服务“三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