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高压消解-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同时测定海藻中汞和砷
《热带作物学报 》 2011 CSCD
摘要:采用高压消解-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HG-AFS)同时测定了5种不同海藻的汞和砷含量以考察海藻的食用安全性和海水污染情况。结果表明:汞、砷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5.0、0~20.0μg/L,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7、0.9999,检出限分别为5.0×10-4、0.01 mg/kg,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2.8%、0.5%,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2.7%~98.1%、96.6%~104.8%。高压消解方法操作简单、快速省时、消解完全,HG-AFS法操作简便、分析速度快、灵敏度高,可对汞和砷同时测定。对5种海藻中的汞和砷测定比较发现,不同海藻汞、砷含量存在一些差异,但都低于限量标准,以石花菜中汞和砷含量最低。褐藻门富集汞的能力强于红藻门,但褐藻门和红藻门富集砷的能力没有明显的界限。该研究的5种海藻均满足消费要求,海水质量较好。
关键词: 高压消解 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 海藻 汞 砷


有机无机肥配施对菜地土壤氮素径流流失的影响
《水土保持学报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无机肥配施不同用量有机肥对菜地土壤氮素径流流失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显著增加菜地土壤氮素径流流失量。单施无机肥处理总氮、硝态氮和铵态氮流失量均最高,分别为4.20,1.22,2.30kg/hm2。配施有机肥可降低不同形态氮流失量,且随有机肥配施量增加而显著降低。配施高量有机肥处理总氮、硝态氮和铵态氮流失量相比单施无机肥处理分别降低了53.4%,58.2%和56.0%。不同处理下,矿质态氮(硝态氮+铵态氮)流失量占总氮流失量的76.8%~84.0%,矿质态氮是土壤氮径流输出的主要形态。试验期间,不同处理硝态氮浓度均未超过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限值,铵态氮和总氮浓度相对较高,存在一定的污染风险。氮肥追施一定程度上易增加其施用几天内降雨径流液的硝态氮浓度。


长白种猪优化选配减少近交畸形的研究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 2011
摘要:以华南某1 500头规模种猪场2009年到2010年1 502窝长白猪分娩信息进行优化、选配减少近交畸形的研究,结果显示血缘选配优化时将近交系数控制在1%比3%效果明显,平均产活仔数从10.39头/窝提高到10.46头/窝(p≥0.05),畸形率从10.30%下降到4.79%(p≤0.01);对其中402窝出现畸形仔猪的统计显示,各类畸形以"先天性震颤"、"X形腿"为主,分别为40.66%、25.48%;对其中48头长白母猪相邻两胎均生有畸形仔猪的分析显示,优化后入选父本近交系数从1.05%降为0.52%(p≤0.05),平均畸形仔猪数从3.10头/窝下降到1.85头/窝(p≤0.01)。表明将近交系数控制在1%优化选配可以减少近交危害,减少新生仔猪畸形率,从而提高母猪年生产效率。


副猪嗜血杆菌广东分离株对断奶仔猪的毒力测定
《广东农业科学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广东省兽医公共卫生实验室分离保存的广东地区副猪嗜血杆菌流行血清型菌株对断奶仔猪的毒力和致病性,并了解从豚鼠试验中筛选出来的副猪嗜血杆菌毒力株是否对其宿主也具有同等毒力,通过腹腔接种的方式感染6周龄健康断奶仔猪,感染活菌含量7×109 CFU,攻毒后观察3周,每天记录其临床症状、剖检死亡及濒死的猪,分离细菌并观察病理变化。结果显示,从豚鼠试验筛选出的广州地区流行血清型4型、5型、12型的强毒株和弱毒株通过腹腔接种7×109 CFU/头副猪嗜血杆菌都可以引起仔猪发病,但血清型之间及同一血清型不同菌株之间的发病和死亡情况存在差异,血清5型分离菌株强毒株H45和弱毒株H9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高于血清4型和12型分离菌,血清4型H25和12型H31的毒力分别强于其弱毒株H33和H30,24 h后死亡的仔猪具有明显的格氏病的典型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


流感病毒核酸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动物医学进展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流感病毒可以引起人和动物高度接触性传染性疾病,对公共卫生和畜禽养殖业均造成极大的威胁。因此,准确而又快速的诊断方法对流感的防控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流感病毒的核酸诊断技术发展较快,主要有RT-PCR、实时荧光定量RT-PCR、基因芯片、逆转录环介导等温扩增(RT-LAMP)等。论文对这些诊断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现状进行了综述,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流感病毒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实时荧光定量RT-PCR 基因芯片 环介导等温扩增


桑树多倍体杂交组合粤桑51号选育报告
《广东蚕业 》 2011
摘要:运用多倍体诱导技术与杂交育种技术相结合的办法,选育出桑树多倍体杂交组合粤桑51号。该杂交组合群体整齐,生长势旺,叶大肉厚,产量高,叶质优,耐剪伐,种子产量高且发芽性能好。春季春季成熟叶片长25.0cm~31.0cm,宽幅20.0cm~27.0cm,平均单叶重8.0g~12.0g。在初选圃,同等条件下小区桑叶产量比对照种塘10×伦109提高了23.6%,在复选圃,产叶量比对照种提高了17.2%。饲养两广2号蚕品种,春秋平均万头产茧量提高5.7%,万蚕茧层量提高6.3%,100kg桑产茧量提高6.8%。


信息叠加法大田初步筛选镉铝低富集叶菜
《土壤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降低Cd、Pb污染菜地的食物链风险,在Cd、Pb全量及田间管理等不一致的广州市城郊菜地,进行了2个大田小区试验来研究29种常见叶菜的Cd、Pb吸收特征,并通过信息叠加法来筛选Cd、Pb低富集叶菜.结果表明,供试叶菜地上部Cd、Pb含量都没有超过我国食品中污染物限量标准,Cd在叶菜中的迁移能力较Pb强;叶菜Cd含量呈现科属亲缘特征,莴苣属和番薯属叶菜地上部Cd含量显著高于芸苔属(p<0.05).同时筛选到3种低Cd叶菜和6种低Pb叶菜,在广州近郊菜地种植,其可食部分Cd、Pb较低.


我国互叶白千层(精)油的质量标准
《广东化工 》 2011
摘要:互叶白千层树从澳大利亚引进我国后,由试种发展到目前初步形成"互叶白千层产业"已近二十年了。该产业的基础产品——互叶白千层(精)油的质量标准近十年来经历了引用澳大利亚或国际标准,起草和制定我国各级标准,到比较完善提出、公布和实施地方及国家行业标准的过程,从而初步统一、规范地建立了我国互叶白千层(精)油的质量标准体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