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5840条记录
2011年广东甘蔗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广东农业科学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系统梳理分析了2010年国内外甘蔗产业发展现状及广东省甘蔗产业发展情况,并对2011年广东甘蔗、蔗糖产业的供需、价格变动及成本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同时对广东甘蔗产业的科技现状和趋势进行了阐释,并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甘蔗 广东省 产业经济 供需 对策建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菜心的综合开发利用研究

食品工业 2012 北大核心

摘要:菜心是我国华南地区栽培的主要蔬菜,是广东省栽培面积大、周年生产供应的重要蔬菜之一。菜心以食菜薹为主,占植株30%~50%的茎叶、根被当作废弃物腐烂于菜地里,既污染环境又浪费资源。菜心是提取果胶、膳食纤维、色素的原料,采用生物发酵技术又可生产乙醇、乳酸及衍生物、沼气等。对菜心进行综合开发利用提高经济效益是菜心生产发展的趋势。

关键词: 菜心 综合开发 深加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黄瓜再生体系和除草剂抗性筛选体系的建立

中国瓜菜 2012

摘要:试验以黄瓜自交系C-8子叶节为材料,比较了不同浓度的6-BA和IAA组合对其不定芽诱导的影响,建立了高效快速的再生体系;摸索了不同浓度的草铵膦对产生不定芽的影响,建立了C-8的草铵膦抗性筛选体系,为下一步的遗传转化打下基础。结果表明,最佳的诱芽培养基为MS+0.5mg·L-16-BA+2mg·L-1IAA,出芽率为77.5%,生根培养基为1/2MS。对于C-8黄瓜,草铵膦的最佳遗传转化筛选浓度为0.6mg·L-1。

关键词: 黄瓜 再生体系 草铵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淋施腐植酸液体肥对茶叶产量和品质的效应

广东茶业 2012

摘要:近田间试验研究了淋施腐植酸液体肥对茶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淋施腐植酸液体肥茶青增产幅度为9.6%~14.8%,淋施腐植酸液体肥具有促进茶芽萌发、增加芽重的作用,对秋茶游离氨基酸和茶多酚含量有较明显的提升作用,并降低茶多酚/氨基酸比值,适宜使用浓度为600倍。

关键词: 茶叶 产量 品质 腐植酸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广东黄瓜棒孢叶斑病(褐斑病)的发生及品种抗病性鉴定

中国蔬菜 2012 北大核心

摘要:黄瓜(Cucumis sativus)是广东省主要蔬菜作物之一,年种植面积15万hm2以上。由半知菌亚门棒孢属(Corynespora)多主棒孢霉(Corynespora cassiicola)侵染引起的黄瓜棒孢叶斑病又称为褐斑病、靶斑病,是近年来黄瓜生产上重要病害之一(杨双娟等,2012),目前已在山东、河北、北京、辽宁、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鸟苷酸环化酶基因(AtGTPCHI)转化甜玉米研究

2012年全国玉米遗传育种学术研讨会暨新品种展示观摩会论文及摘要集 2012 CSCD

摘要:研究目的叶酸是人体必须营养元素之一,叶酸缺乏常诱发多种疾病。人类不具备合成叶酸的能力,只能从植物中摄取。谷物是人类的主要营养来源,在偏远的山区和广东农村地区更是如此,甜玉米、水稻、小麦等粮食作物的含量普遍较低,因此,通过基因工提高其叶酸合成能力,将是通过正常的饮食足量摄取天然叶酸水平有效途径之一。本研究将催化叶酸合成的关键酶之一拟南芥鸟苷酸环化酶(AtGTPCHI)和筛选标记基因bar共转化甜玉米自交系S1132,探讨通过转基因技术提高甜玉米种子叶酸含量的可行性。研究方法与结果本研究采用基因枪介导转化法,将ZM-LEG1A启动子调控的AtGTPCHI基因和35S启动子调控的bar基因的表达盒...

关键词: AtGTPCHI 抗性植株 叶酸缺乏 愈伤组织 鸟苷酸环化酶 叶期 胚状体 筛选标记 启动子调控 广东农村

家蚕乙酰胆碱酯酶基因bmace在毕赤酵母GS115中的表达及其分析

中国农业科学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构建表达家蚕乙酰胆碱酯酶(BmAChE)的毕赤酵母菌株,实现BmAChE在毕赤酵母中分泌表达并对其活性进行分析。【方法】从家蚕头部提取总RNA,经RT-PCR反转录成cDNA,通过PCR扩增出家蚕乙酰胆碱酯酶基因bmace并进行序列测定。采用PCR及重叠延伸PCR去除原bmace中的信号肽和疏水肽,并对序列中存在的2个A+T富含区进行同义密码子替换的改造。将改造后的bmace与表达载体pPIC9K连接,转化毕赤酵母GS115,甲醇诱导表达。SDS-PAGE和Western blotting鉴定重组蛋白,以Ellman法测定酶活力,毒扁豆碱和有机磷及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抑制试验分析重组BmAChE(rBmAChE)的生物活性。【结果】改造后的bmace经重组毕赤酵母菌株分泌表达了1个分子量约为70 kD的蛋白,具有AChE活性,酶比活力约为1 187 U.mg-1。抑制试验显示,该rBmAChE能够被毒扁豆碱强烈抑制,并且可被皮蝇磷等10种有机磷农药和克百威等5种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抑制,最低抑制浓度IC50值可达2.78×10-10mol.L-1。【结论】成功构建分泌表达BmAChE的毕赤酵母菌株,其表达了具有良好活性的rBmAChE,可用于进一步制备有机磷及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快速检测分析制剂。

关键词: 毕赤酵母 重组家蚕乙酰胆碱酯酶 表达 活性分析 有机磷农药 氨基甲酸酯类农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食用菌菌糠复配基质对番茄和青花菜秧苗出苗的影响

中国农学通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开发广东省来源丰富、经济实惠和性能优良的蔬菜无土育苗基质,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利用食用菌菌糠茶树菇渣、草菇渣和粘土矿物等材料混合配制蔬菜育苗基质。试验结果表明:不同配方基质对番茄种子出苗率有显著影响,但对青花菜种子发芽率没有显著影响;不同配方基质对番茄和青花菜秧苗壮苗指数都有显著影响。从9个配方基质处理中筛选出一个最适合番茄和青花菜等蔬菜穴盘育苗的无土基质配方——8号基质处理(由茶树菇渣按体积分数0.4、草菇渣按体积分数0.35、珍珠岩按体积分数0.1和粘土矿物按体积分数0.15均匀混配而成),该基质处理的番茄和青花菜种子出苗率高、壮苗指数均中等、pH和电导率也较合适。

关键词: 番茄 青花菜 菌糠 出苗率 壮苗指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因VIb亚型半番鸭源新城疫病毒基因组测序及分析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根据GenBank上发布的新城疫病毒基因组序列,设计了9对引物,对从福建福州地区发病半番鸭场分离的新城疫病毒FJ-SMD-03株进行了基因组cDNA扩增测序和分析.结果表明:FJ-SMD-03的基因组序列由15 192 nt组成,在NP基因非编码区比Lasota株多了6个核苷酸ACACTC;基因组由6个ORF组成,即3'-NP-P-M-F-HN-L-5'序列.BLAST结果显示:FJ-SMD-03基因组核苷酸与1.3、carrier-pigeon/Guangdong/2008、pigeon/Italy/1166/00、AV324/96和dove/Italy/2736/00相似性最高,达94.9%~98.5%;与疫苗株Lasota、Mukteswar和B1的相似性最低,为80.7%~83.3%;与我国标准强毒株F48E8及2002年从福建番鸭中分离到的基因VIId亚型强毒株Muscovy duck/China(Fujian)/FP1/02相似性较低,分别为82.5%和87.1%.F蛋白裂解位点的氨基酸序列为112 R-R-Q-K-R-F117,具有强毒株序列特征,进化树分析发现,FJ-SMD-03属于ClassⅡ类基因VIb亚型,证明鸭群中有VIb亚型NDV强毒株;FJ-SMD-03株NDV与1.3、carrier-pigeon/Guangdong/2008和pigeon/Italy/1166/00亲缘关系较近,与carrier-pi-geon/Guangdong/2008形成一个小的进化分支,推测FJ-SMD-03株与carrier-pigeon/Guangdong/2008和pigeon/Italy/1166/00株来源于共同的祖代毒株,可能与鸽携带的病毒有关.

关键词: 新城疫病毒 VIb亚型 基因组 序列测定 遗传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影响华南稻区常规籼稻产量水平的主要农艺性状分析μ

中国水稻科学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近50年来华南地区常规籼稻主栽品种的农艺性状进行主成分分析,前6项主成分的方差总贡献达到85.1%,其中穗粒数因子的方差贡献率最高。回归分析结果则显示,生物产量因子得分与产量的标准化回归系数最大,表明其对产量的贡献最大。基于前6项主成分得分进行品种聚类,可以将品种分为5大类。进一步对不同品种类别的各项主成分得分以及各项农艺性状进行比较,结果显示生物产量是决定华南地区水稻产量水平的关键性因素。不同类别间穗粒数因子与粒重因子相互消长,其中任一项因子得分过低都将限制产量水平提高,只有两者达到比较理想的平衡时,才能在高生物产量水平的条件下实现库容量的提高,促使产量水平提高。以提高生物产量为前提,在现有大穗的基础上适当提高千粒重水平,使穗粒数因子和粒重因子在更高水平上形成新的平衡,将是进一步提高华南地区水稻产量水平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华南地区 常规籼稻 产量水平 农艺性状 主成分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