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5840条记录
高产花生品种叶片衰老过程的生理变化

花生学报 2012

摘要:以花生品种粤油7号为材料,以早衰品种粤油5号为对照,对花生叶片衰老过程中N素代谢指标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花生生长期内叶片衰老过程中,硝酸还原酶(NR)活性、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游离氨基酸含量、硝态氮含量呈单峰曲线变化,随着叶片的展开、成熟和衰老,先上升后下降,最先开始降低的是游离氨基酸含量,其次是硝酸还原酶(NR)活性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最后是硝态氮含量。

关键词: 花生 叶片 衰老 N素代谢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雪菊与市售菊花活性成分的比较研究

热带作物学报 2012 CSCD

摘要:采用Al(NO3)3-NaNO2分光光度比色法测定菊花中总黄酮的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菊花中多种活性成分的含量,研究比较了雪菊与市售菊花活性成分的差异。研究表明:雪菊和市售菊花中总黄酮的含量(DW)分别为117.15~153.04 mg/g和27.05~51.82 mg/g,绿原酸、金丝桃苷、黄芪苷、槲皮素和山奈素为雪菊和市售菊花共有单体成分,而邻苯二酚、香草酸、丁香酸、芦丁仅在雪菊中检测到,白藜芦醇则仅在市售菊花中检测到。雪菊中总黄酮含量显著高于市售菊花,且酚类化合物单体组成更加丰富,含量亦相对较高,是一种药用价值更高的菊花品种,具有较高的研究和开发价值。

关键词: 雪菊 菊花 总黄酮 酚类化合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桑椹成熟过程中部分活性成分的含量变化(英文)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2012

摘要:以10个果桑品种为材料,检测成熟桑椹中1-脱氧野尻霉素(DNJ)、多糖、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结果表明不同品种桑椹中的3种活性成分含量存在显著差异。选择活性成分含量较高的红果2号和蜀椹1号为材料,自盛花期后采样检测桑椹发育成熟过程鲜果肉中活性成分的含量变化,研究结果表明:红果2号和蜀椹1号盛花期后第3天的果肉中,DNJ质量分数分别为0.0741%和0.0725%,随着桑椹的发育成熟,DNJ含量逐渐降低,2个品种盛花期后第31天果肉中的DNJ含量比第3天的样品分别下降了49.80%和58.90%;随着桑椹的发育成熟,红果2号和蜀椹1号果肉中的总多糖含量逐渐增加,至盛花期后第27天达到最大,总多糖质量分数分别为9.572%和10.276%;随着桑椹的发育成熟,红果2号和蜀椹1号果肉中的总黄酮含量呈现双峰变化,盛花期后第11天和第27天,果肉中总黄酮的含量达到峰值,质量分数分别为0.313%、0.444%和0.264%、0.326%。另检测红果2号和蜀椹1号成熟桑子中的DNJ含量远远高于果肉中的含量,但总黄酮含量却远远低于果肉中的含量,且未检测到多糖。依据检测结果初步认为,盛花期后第27天的桑椹是生产药食两用桑椹食品的优质原料

关键词: 桑椹 1-脱氧野尻霉素 多糖 黄酮类化合物 动态变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24%甲萘威·吡蚜酮可湿性粉剂对稻飞虱的控制作用

广东农业科学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2009—2010年在广州番禺进行24%甲萘威·吡蚜酮可湿性粉剂防治水稻稻飞虱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24%甲萘威·吡蚜酮可湿性粉剂制剂每667 m2用量110、140、170 g处理对水稻稻飞虱速效性差,但持效期长,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药后1、3、7 d,3个剂量处理对稻飞虱连续两年的防治效果分别为64%~71%、75%~84%和80%~95%,能有效控制稻飞虱的危害。生产上,推荐24%甲萘威·吡蚜酮可湿性粉剂防治稻飞虱的制剂用量为每667 m2用110~140 g。

关键词: 24%甲萘威·吡蚜酮可湿性粉剂 稻飞虱 药效试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菜心食品的深加工研究进展

中国调味品 2012 北大核心

摘要:菜心是华南地区栽培的主要蔬菜,广东省栽培面积最大是全年生产供应的重要蔬菜之一。文章介绍了菜心的营养价值和保健功能,综述了菜心的深加工产品(传统食品和休闲食品)的研究应用进展,并对菜心食品的前景做了展望。

关键词: 菜心 深加工食品 研究 进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速冻荔枝果肉冻藏期间营养成分及色泽的变化研究

现代食品科技 2012

摘要:色泽是速冻荔枝果肉主要的质量指标之一,冻藏期间速冻荔枝果肉发生褐变会影响产品的商品价值。采用色差仪测定结果表明,速冻荔枝果肉在-60℃下冻藏,基本不会发生色泽变化;而在-18℃下冻藏的样品会发生轻微色泽变化。分析褐变重要的中间产物5-羟甲基糠醛(5-HMF),结果也表明,速冻荔枝果肉在-60℃下冻藏,5-HMF基本没有变化;而在-18℃下冻藏的样品会有轻微减少。-18℃、-60℃冻藏期间,营养化学物质除了-18℃冻藏的还原糖有轻微减少外,基本没有发生变化。

关键词: 速冻荔枝 营养物质 色差值 5-羟甲基糠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DA-6对菜心养分吸收和产量的影响

广东农业科学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不同DA-6施用量对菜心养分吸收和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DA-6能促进养分吸收、叶绿素合成和植株生长,其中60 mg/kg处理茎围最大为10.8 cm,比空白对照增加18.16%,叶绿素含量最高,比对照增加24.38%,产量最高为4315.49 kg/hm2,比对照增产710.45 kg/hm2,相对增产26.74%。

关键词: 菜心 DA-6 养分吸收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虻幼虫粉对肉鸡生长性能、血液指标等的影响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12

摘要:选用70日龄古典型岑溪三黄鸡400羽,随机分成4组,每组100羽,对照组、处理Ⅰ、Ⅱ、Ⅲ组分别饲喂基础日粮(鱼粉2.0%日粮)、金黄指突水虻幼虫粉2.0%日粮、金黄指突水虻幼虫粉4.0%日粮、金黄指突水虻幼虫粉6.0%日粮。经过28d试验,探讨金黄指突水虻幼虫粉取代鱼粉对古典型岑溪三黄鸡生长性能、血液生化指标、肌肉氨基酸、肌肉脂肪酸等的影响。结果表明,2.0%金黄指突水虻幼虫粉组在一定程度上能促进生长,同时可促进免疫器官的生长发育,提高肌肉总氨基酸含量和肌肉饱和脂肪酸含量;2.0%金黄指突水虻幼虫粉组饲喂的血液指标中,除血清尿素氮外,其他指标均有提高。

关键词: 金黄指突水虻幼虫粉 生长性能 血清生化指标 古典型岑溪三黄鸡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籼粳交育种研究综述

广东农业科学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明确了水稻籼粳交育种与籼粳杂种优势利用的不同内涵,评述了水稻籼粳交相关的科学术语、育种理论和育种实践,分析了籼粳交杂种不育基因座位研究结果对籼粳交育种的指导作用,简述了广东的籼粳交育种现状,提出了以大群体筛选籼粳交后代的育种方法并应用于育种实践。

关键词: 水稻 籼粳交 杂种优势 育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辣椒新品种‘粤红1号’的选育及其特性研究

热带作物学报 2012 CSCD

摘要:‘粤红1号’辣椒是以优良自交系1780为母本,以新加坡引进的优质红辣椒W405为父本杂交而成的鲜食红辣椒一代杂交种。该品种中迟熟,青熟果绿色,羊角形,无棱沟,果长17.7 cm,宽2.0 cm,果肉厚0.3 cm,单果重30 g,红熟果大红色,鲜艳有光泽,果面光滑,果条直,硬度好,耐贮运,辣味浓,品质佳,适宜我国南方地区种植。

关键词: 辣椒 新品种 粤红1号 选育 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