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溴虫氟苯双酰胺对槟榔红脉穗螟的防控效果
《中国植保导刊 》 2023 北大核心
摘要:在海南省琼海市槟榔园开展施药试验,以90%杀虫单可溶粉剂750倍液为对照,喷施100 g/L溴虫氟苯双酰胺悬浮剂5 000倍、3 750倍、2 500倍液,比较各处理对槟榔红脉穗螟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对照药剂处理区在药后1、3、7 d的防效分别为73.40%、89.07%、95.04%;澳虫氟苯双酰胺5 000倍液处理区同期防效分别为48.48%、57.25%、66.31%,3 750倍液处理区同期防效分别为68.44%、76.32%、80.62%,2500倍液处理区同期防效分别为87.92%、93.98%、97.18%.经比较,100 g/L溴虫氟苯双酰胺悬浮剂2 500倍液防效显著高于另外2个稀释倍数处理,总体防效略高于对照药剂但无显著差异,速效性优于对照药剂.


杧果新品种攀育2号的选育
《果树学报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攀育2号杧果是从乳杧实生后代群体中筛选出的杧果新品种.树势强壮,枝条直立.果实椭圆形,果粉厚,肉质滑腻,风味浓甜,纤维极少,口感好,鲜食品质佳.单果质量307.0~369.0 g,可食率79.0%~85.4%,可溶性固形物含量(w,后同)18.3%~21.7%,总糖含量13.80%~16.96%,总酸含量0.061%~0.576%,维生素C含量13.6~70.3 mg·kg-1,β-胡萝卜素含量5.78×104 μg·kg-1.四川攀枝花地区果实发育期120~150 d,中熟,成熟期为7月下旬至8月中旬.高接树第2年初结果,大树改接换冠后3~5 a(年)每666.7 m2平均产量为1384.5 kg.中抗畸形病和细菌性黑斑病.适宜在四川金沙江干热河谷种植.


利用SSR分子标记快速鉴定香水椰子种苗纯度
《分子植物育种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香水椰子因其具有独特的糯米香味备受消费者喜爱,香水椰子特别是在苗期和其他绿矮椰子极为相似,市场上因“假苗”造成损失的现象层出不穷,因此鉴定香水椰子纯度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利用SSR分子标记技术对具有香味和不具有香味的椰子之间的多态性进行了引物筛选和纯度鉴定研究。结果表明,在供选的131对SSR核心引物中,仅有1对引物具有多态性。利用这对引物对100株椰子进行纯度鉴定,并与田间单株的嗅觉鉴定结果和2AP含量检测结果一一比对,吻合率达100%,说明该SSR分子标记对香水椰子的纯度鉴定结果是可靠的,可用于生产实践中香水椰子种苗的纯度鉴定。


振动式有机肥排肥装置设计与试验
《中国农机化学报 》 2023 北大核心
摘要:蔗田有机肥机械化排施装置是解决甘蔗种植施肥过程中肥料结拱、排肥不均匀、降低成本的有效施肥方法之一.结合有机肥含水率、粘稠度等物理特性,通过对肥料箱与导肥槽内有机肥颗粒进行力学分析,运用Jenike理论,结合肥料颗粒静止与结拱临界条件,进行排肥机构螺旋转轴转速分析与排肥口尺寸计算,并运用SolidWorks对有机肥螺旋排肥装置进行三维建模,对关键结构部件进行受力分析,仿真分析核心连接件的强度刚度,优化排肥装置结构.同时进行样机试制,在样机导排肥机构上耦合电磁场,通过田间试验对有机肥排肥性能进行验证.试验表明:当前进速度为0.25m/s,螺旋叶转速为1.55r/s,电磁振动频率为45.5Hz时,排肥连续率为86.14%,排肥箱内结拱现象降低,甘蔗机械化种植过程中有机肥排肥装置的施肥技术水平提高,对助力推动有机肥机械化施肥技术的进一步推广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功能性椰子植物酸奶贮藏过程中功能成分及活性的变化
《食品工业科技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椰浆和浓缩椰子水为原料研制功能性椰子植物酸奶,选取未添加浓缩椰子水的酸奶作为对照,以总酚、黄酮含量以及自由基清除能力、还原力、抗脂质过氧化能力、铜离子螯合能力及α-葡萄糖苷酶和α-淀粉酶抑制能力作为评价指标,研究酸奶在贮藏期0~28 d内的功能成分及活性动态变化.结果表明,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功能性椰子植物酸奶的多酚和黄酮含量均呈现降低趋势.在贮藏28 d,功能性椰子植物酸奶的ABTS自由基清除率和抗脂质过氧化能力分别为77.84%±1.91%、41.93%±2.09%,较0 d没有显著差异(P>0.05),α-葡萄糖苷酶抑制率为58.81%±6.63%,较0 d提高了28.66%,而DPPH、羟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率、总还原力、铁离子和铜离子还原力、铜离子螯合能力、α-淀粉酶抑制率较0 d均有所下降.整个贮藏期内,功能性椰子植物酸奶的多酚和黄酮含量、抗氧化及降血糖活性都远远高于对照酸奶.
关键词: 功能性 椰子植物酸奶 抗氧化活性 降血糖活性 贮藏期


胡椒碱合成相关BAHD酰基转移酶基因的克隆与分析
《分子植物育种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胡椒碱是胡椒中重要的功能物质和品质指标之一。本研究以中国胡椒的主栽品种‘热引1号’为材料,基于胡椒基因组数据和转录组数据,筛选参与胡椒碱合成相关BAHD酰基转移酶,对候选的酰基转移酶基因进行克隆、分析和诱导表达。结果表明从胡椒基因组中鉴定出BAHD酰基转移酶基因78个。基于多序列比对及motif分析,胡椒BAHD酰基转移酶成员分为7类,特征结构域主要为HXXXD、DFGWG、YFGN。表达模式分析筛选出在胡椒果实中特异表达的BAHD基因7个,并成功克隆到全长序列。其中,Pn1.3303、Pn1.3375编码的氨基酸包含完整且未发生突变的特征结构域,在胡椒种子中特异表达,表达模式与胡椒碱合成紧密相关。将2个目的基因分别构建到原核表达载体pGEX-4T-1上,最终成功诱导表达出N末端与GST标签融合的目的蛋白。本研究为胡椒碱生物合成相关BAHD酰基转移酶的鉴定提供了基因资源。


香蕉类胡萝卜素羟化酶基因MaLUT5克隆与分析
《分子植物育种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LUT5 (Lutein deficient 5)负责编码类胡萝卜素羟化酶CYP97A3,参与类胡萝卜素羟基化。为研究LUT5对香蕉果肉类胡萝卜素的调控,本试验以Pilose香蕉叶片为模板,根据NCBI预测的香蕉LUT5序列设计引物进行克隆,并对蛋白质结构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克隆出的MaLUT5 CDS区全序列长为1 971 bp,编码656个氨基酸;MaLUT5蛋白为亲水性不稳定酸性蛋白,主要由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构成,定位于叶绿体外膜。对Pilose香蕉各个组织进行RT-qPCR检测,结果显示MaLUT5基因具有很强的组织特异性,且在生殖器官的表达水平高于营养器官。此外,对转pBI121-Ma LUT5拟南芥进行GUS组织化学染色分析,结果显示MaLUT5能在拟南芥全株表达。经过完全黑暗处理后,LUT5在AAA基因型中的表达量显著提升,而在BBB基因型的表达量下降。在Pilose变黄的果实中瞬时超表达MaLUT5,MaLUT5表达量和总类胡萝卜素含量显著提高,编码ε-羟化酶CYP97C1的LUT1 (Lutein deficient 1)表达量变化不显著。综上,初步推断LUT5在AAA基因型香蕉果肉类胡萝卜素途径起正调控作用,能促进类胡萝卜素形成。本研究为阐明MaLUT5功能、分子育种培育高类胡萝卜素香蕉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 香蕉 LUT5 类胡萝卜素羟化酶 高类胡萝卜素 生物强化


死皮橡胶树恢复产胶过程中树皮结构及胶乳生理动态分析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 2023 北大核心
摘要:采用1-MCP促进死皮树恢复产胶,测定死皮树恢复产胶过程中树皮结构及胶乳产量、无机磷、硫醇、蔗糖、黄色体破裂指数等生理参数的变化。结果表明:促进死皮树恢复产胶过程中,死皮树的树皮结构发生明显变化,树皮中黄皮有效乳管列数增加,石细胞和膨大乳管面积减少。从胶乳生理参数的变化来看,胶乳产量呈显著上升趋势,处理前死皮树的胶乳产量为19.89 mL,死皮树恢复产胶后胶乳产量显著增加至最大值,达151.17 mL;硫醇和无机磷含量均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处理前死皮树硫醇和无机磷含量分别为0.64 mmol/L和11.26 mmol/L,死皮树恢复产胶后,硫醇和无机磷含量均显著增加至最大值,分别为1.19 mmol/L和14.56 mmol/L;蔗糖含量的变化趋势与胶乳产量的变化趋势一致,也呈显著上升趋势;黄色体破裂指数在死皮树恢复产胶后显著下降至最低值,为13.47%。总体来看,死皮树恢复产胶过程中,硫醇、无机磷和蔗糖含量的变化与胶乳产量的变化呈正相关,而黄色体破裂指数的变化则与产量呈负相关。


海南稻作区稻瘟病菌AvrPik等位基因的变异监测与多样性分析
《植物保护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海南省地处热带。由于具有国内其他地区无可比拟的光温资源优势,每年有大量的水稻材料在南繁区繁育与种植,给稻瘟病菌的变异及传播带来了极大的便利。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Pik等位基因已被广泛地用作水稻抗稻瘟病育种的主要抗源。为了解海南稻瘟病菌AvrPik等位基因的变异及多样性,本研究从海南稻作区采集穗茎瘟病样,通过单孢分离获得100株稻瘟病菌株。利用AvrPik基因特异性引物扩增病原菌DNA,所得PCR产物经克隆、测序后与参考序列进行比对分析。结果从100株菌株中鉴定出AvrPik_A、AvrPik_B、AvrPik_D、AvrPik_E和AvrPik_F共5种等位基因类型。其中AvrPik_D类型最多,出现频率为50.00%;其次为AvrPik_E类型,出现频率为32.08%;第三为AvrPik_B类型,出现频率为8.49%。在AvrPik等位基因核苷酸多样性方面,非信号肽区域多样性要明显高于信号肽区域。就群体受到的选择压而言,南繁种植区与常规种植区的稻瘟病菌群体的Ka/Ks值均大于1,分别为2.703 1和1.236 6,表明,无论是南繁区还是常规种植区,AvrPik等位基因均受到了强烈的正选择压,且南繁区群体受到的选择压更强。上述5种不同基因型的代表菌株中菌株20MG48 (AvrPik_F)长势最快,其产孢量却最少。本研究初步明确了海南稻作区AvrPik等位基因的群体结构,为本稻作区抗性品种的布局以及抗瘟育种计划提供参考。
关键词: 稻瘟病菌 AvrPik等位基因 多样性


基于GC-IMS结合化学计量学分析不同冷冻时长对椰子水挥发性物质的影响
《食品工业科技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GC-IMS)和化学计量法,研究了成熟椰子水在-18℃冷冻 0、1、2和 3个月(CW0、CW1、CW2和CW3)后挥发性物质的变化.结果表明:GC-IMS能够从成熟椰子水中鉴定出 29种挥发性有机物,包括 13种醇类、6种酯类、6种醛类、2种酮类、2种酸类物质.经冷冻后,挥发性物质的总量(峰值体积)发生了显著的降低和散失.随着冷冻时间的延长,酸类化合物峰体积逐渐增强并在冷冻第 2个月后达到最大值,而后降低.醇、酯、醛类物质峰体积逐渐上升并在冷冻第三个月后达到最大值,酮类物质峰体积逐渐降低,并在冷冻 2个月之后达到最小值.主成分分析(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均能在不过拟合的情况下对 4种椰子水进行判别;进一步从鉴定出的挥发性物质中,根据可变重要性投影(VIP)值>1选取9个关键标志物,在聚类热图分析中分别实现对 4种椰子水的聚类和有效区分,其中乙酸乙酯(D、M)、异丁醛、乙醛、己酸乙酯、2-丁酮、乙酸(M)可作为椰子水不同冷冻时长的阶段标志物.研究结果为不同冷冻时间下椰汁的GC-IMS快速鉴别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椰子水 冷冻 挥发性物质 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GC-IM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