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湖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5336条记录
咸丰白术种子生物学特性研究

湖北农业科学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以白术(Atractylodes macrocephala Koidz.)种子为试材,通过测定形态、千粒重、生活力、吸水特性、水分含量和发芽率,探究咸丰不同地区白术种子的生物学特性以及适宜的消毒方式和激素处理,为发掘地区优势种源和开发种苗高效繁育技术奠定研究基础.结果表明,咸丰不同地区白术种子在形态、生活力和吸水特性等方面无显著差异.李子溪2的白术种子千粒重最大,活龙坪的白术种子水分含量最高,中心场的白术种子发芽率最高.使用5%高锰酸钾、3%过氧化氢、75%酒精和3%次氯酸钠进行消毒均可显著降低白术种子的霉变率,其中3%次氯酸钠消毒效果较好,且对白术种子萌发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而75%酒精对白术种子萌发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相比于对照处理,100、200、400 mg/L的GA3对白术种子萌发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发芽率增幅均为20.4%.5、10、20 mg/L的IAA对白术种子的萌发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发芽率增幅分别为31.0%、25.9%和24.3%.5 mg/L和10 mg/L的6-BA对白术种子的萌发也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相比于对照处理,发芽率增幅分别为27.1%和32.2%.综上表明,中心场的白术种子活力、发芽率和发芽势最高,可初步作为咸丰的优势种源.种子消毒处理以3%次氯酸钠浸泡15 min为宜.100~400 mg/L的GA3、5~20 mg/L的IAA以及5~10 mg/L的6-BA对白术种子萌发均具有较好的促进效果.

关键词: 白术(Atractylodes macrocephala koidz.) 种子 消毒 激素 发芽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松乳菇菌株的分离鉴定及其与马尾松的互作效应

南方农业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开展松乳菇的分离鉴定及松乳菇与马尾松的共培养研究,以期通过与马尾松共培养实现松乳菇的规模栽培.[方法]试材松乳菇子实体采自湖北恩施天然马尾松次生林,使用组织分离法获得松乳菇菌株,采用rDNA ITS分子鉴定分离菌株的种属,利用One-way ANOVA分析松乳菇接种对马尾松菌根侵染率、苗木生长及氮(N)、磷(P)、钾(K)含量的影响,并利用Duncan法分析马尾松菌根侵染率与松乳菇子实体生长指标的相关性.[结果]rDNA ITS分子鉴定3株真菌均为松乳菇,其在松木屑、棉籽壳等基质上能实现菌丝体的良好生长,属于兼性腐生菌根真菌.松乳菇与马尾松共培养结果显示,3株松乳菇均与马尾松形成外生菌根,在共培养11个月后,马尾松的菌根侵染率均在95%以上,外源接种松乳菇显著增加马尾松的干重、株高、地径、主根长和侧根数(P?0.05,下同),与CK相比,接种处理马尾松干重增加5.41%~19.25%,株高增加11.15%~20.59%,主根长增加12.58%~28.90%,侧根数增加34.88%~46.42%,地径增加幅度最大,比CK增加52.63%~68.42%;外源接种松乳菇显著提高马尾松根系和叶片的N和P含量,有利于马尾松苗木的培育.L-1无论对马尾松苗木的菌根侵染率、生长及N、P养分吸收影响效果均优于L-3和L-2处理.在共培养13个月后,获得24个松乳菇子实体,平均出菇数为2.67个/m2,产量为80.67 g/m2,其平均出菇数、总鲜重与马尾松菌根侵染率之间不显著相关(P>0.05).[结论]rDNA ITS方法可准确鉴定野生松乳菇,外源接种松乳菇能促进马尾松苗木的生长及对N、P等元素的利用,菌根侵染率的提高有利于松乳菇子实体形成,湖北省恩施市境内的松乳菇资源可作为驯化栽培松乳菇的潜在优良菌株.

关键词: 松乳菇 外生菌根真菌 共培养 马尾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2006-2018年湖北省小麦品质变化趋势

湖北农业科学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通过研究2006—2018年湖北省小麦品质指标变化情况,分析得出湖北省小麦的品质变化趋势,为湖北省小麦种植和栽培管理措施的运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3年来湖北省小麦容重、稳定时间、拉伸面积和最大拉伸阻力受环境影响变化波动较小,其中容重与年份呈显著正相关;子粒粗蛋白含量、湿面筋含量与年份无明显相关性,与降雨量呈显著负相关,说明子粒粗蛋白含量和湿面筋含量受环境影响较大.有针对性地配用栽培模式,改善小麦生存环境是提高湖北省小麦品质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 小麦 品质 粗蛋白 湿面筋 郑麦9023 湖北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淡紫褐链霉菌NBF715防控黄瓜猝倒病及其机制的初步研究

植物保护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淡紫褐链霉菌NBF715对黄瓜猝倒病的防控效果和抑菌机制,对其进行了对峙培养、抑菌活性、抑菌物质测定和盆栽防效测定.结果表明,对峙培养条件下NBF715对瓜果腐霉抑菌率为55.6%,无菌发酵液稀释10、25、50倍和100倍对瓜果腐霉抑菌率分别为84.1%、69.2%、47.8%和36.5%.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下观察,与对照相比,NBF715处理后瓜果腐霉菌丝发生扭曲、肿胀变形和消解.NBF715菌株能产生淀粉酶、纤维素酶、β-1,3-葡聚糖酶和嗜铁素.发酵液原液和稀释5倍发酵液浸种处理,对黄瓜猝倒病防效分别为97.1%和80.2%.NBF715菌株具有较好的生防应用前景.

关键词: 淡紫褐链霉菌NBF715 瓜果腐霉 黄瓜猝倒病 防效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多粘类芽胞杆菌分离鉴定及其对甘薯蔓割病的防治效果

南方农业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筛选对甘薯蔓割病病原菌具有拮抗作用的芽胞杆菌,为甘薯蔓割病的生物防治提供菌种资源.[方法]通过平板对峙法从玉米根际土壤中筛选对甘薯蔓割病病原菌具有拮抗作用的芽胞杆菌;通过生物学特征和16S rDNA序列分析对拮抗菌株进行分类鉴定;通过盆栽试验进行拮抗菌株对甘薯蔓割病的防效试验,并检测拮抗菌株对甘薯叶片脱落酸(ABA)和赤霉素(G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及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结果]从玉米根际土壤中分离获得1株乳白色且具有拮抗作用的芽胞杆菌,命名为HAAS05,通过16S rDNA鉴定及系统发育进化树比对分析,将HAAS05菌株鉴定为多粘类芽胞杆菌(Paenibacillus polymyxa).盆栽试验结果显示,HAAS05菌株对甘薯蔓割病有明显的拮抗效果;OD600 nm=0.20和OD600 nm=0.40的HAAS05菌悬液处理第10 d后,甘薯叶片中ABA含量较仅接种病原菌处理(201.94 ng/g)显著降低(P<0.05,下同),分别为52.29和107.10 ng/g,而GA含量较仅接种病原菌处理(7.05 ng/g)显著升高,分别为8.10和10.31 ng/g,甘薯叶片SOD活性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均较仅接种病原菌处理显著升高,而POD活性变化无明显规律.[结论]多粘类芽胞杆菌HAAS05菌株对甘薯蔓割病有较好的拮抗作用,具有一定的开发应用潜力.

关键词: 甘薯 蔓割病 多粘类芽胞杆菌 生物防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我国莲藕质量安全标准现状分析及展望

中国蔬菜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莲藕是我国重要的特色蔬菜,也是长江、珠江及黄淮流域乡村振兴的重要产业。经过30多年发展,我国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莲藕标准体系,为支撑产业快速发展提供了技术保障。进入“十四五”时期,高质量发展对莲藕标准体系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对莲藕相关标准进行概述,分析了我国莲藕质量安全标准和农残、重金属等限量要求,以及国际莲藕质量安全标准要求,并针对莲藕现有相关标准的特点和不足,对其标准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茶树种苗质量评价与壮苗指数构建

河南农业科学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科学、简便评价茶树种苗质量,以生长200 d的鄂茶1号容器扦插苗为试验材料,采用加权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种苗质量综合评价指数,通过主成分分析和相关性分析构建和筛选壮苗指数,并采用3个茶树品种(鄂茶1号、中茶108和金观音)对筛选的壮苗指数进行稳定性评价。结果表明,300株茶树种苗质量综合评价指数为0.401~0.968,主成分分析将17个指标分为地上部指标、地下部指标及色素指标,从每个主成分中选择贡献较大的3个指标组成27个壮苗指数,通过相关性分析筛选出与综合评价指数相关性较大的4个壮苗指数,其中,地上部干质量×地下部干质量×叶绿素a含量在3个茶树品种上相关系数均最大,可作为茶树种苗质量评价的壮苗指数。以综合评价指数为种苗质量分级依据,根据筛选的壮苗指数,将种苗质量分为3个等级:优质苗(壮苗指数为0.242~1.089)、合格苗(壮苗指数为0.064~0.239)、弱苗(壮苗指数为0.011~0.063),各等级间差异显著。

关键词: 茶树 种苗质量评价 壮苗指数 加权模糊综合评价 主成分分析 相关性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烟碱类与双酰胺类杀虫剂对温室白粉虱的联合毒力

湖北农业科学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检测新烟碱类与双酰胺类这2类市面上流行的杀虫剂对温室白粉虱是否具有联合协同防效,利用改良的琼脂保湿浸叶法分别测定了新烟碱类啶虫脒和双酰胺类溴氰虫酰胺对温室白粉虱(Trialeurodes vaporariorum)的单剂毒力,并检测了2种药剂1:1比例复配的联合毒力,通过共毒系数法和共毒因子法对其联合毒力进行评价.结果表明,2种杀虫剂复配的共毒因子为38.99,共毒系数为190.13,表明2种杀虫剂复配后对温室白粉虱的毒性表现出较高的协同增效活性.

关键词: 新烟碱类杀虫剂 双酰胺类杀虫剂 温室白粉虱(Trialeurodes vaporariorum) 联合毒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工艺熟化油菜籽对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中国饲料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为研究不同工艺熟化的油菜籽对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将双低油菜籽分别经85℃低温熟化、135℃高温干法膨化的工艺熟化后配制蛋鸡饲料.将10000只210日龄海兰褐蛋鸡随机分为5个处理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200只鸡.对照组饲喂玉米-豆粕型日粮;第1组饲喂含2%低温熟化油菜籽日粮;第2组饲喂含2%膨化油菜籽日粮;第3组饲喂含4%低温熟化油菜籽日粮;第4组饲喂含4%膨化油菜籽日粮.预试期7 d,正试期90 d.结果表明,各试验组间平均蛋重差异不显著(P>0.05);2%和4%膨化油菜籽组的蛋鸡产蛋率分别高出对照组3.28%和3.39%(P<0.05);饲喂低温熟化或膨化油菜籽组的蛋鸡死淘率均低于对照组50%以上(P<0.05);低温熟化油菜籽组破蛋率显著高于膨化油菜籽组和对照组(P<0.05),鸡蛋蛋壳强度显著低于膨化油菜籽组和对照组(P<0.05);4%低温熟化油菜籽组和4%膨化油菜籽组鸡蛋的哈氏单位分别比对照组提高5.52%和4.32%(P<0.05);4%油菜籽能显著提高鸡蛋壳色度的L值(P<0.05);4%低温熟化油菜籽组和4%膨化油菜籽组蛋鸡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分别高于对照组73.68%和68.42%(P<0.05);各处理组间血清三碘甲状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游离三碘甲状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值差异不显著(P>0.05).饲粮中添加熟化油菜籽能提高蛋鸡产蛋率,降低死淘率,提高蛋壳品质,对蛋鸡机体脂肪代谢、钙磷代谢和甲状腺功未产生不良影响.综合来看,膨化油菜籽更适宜应用在蛋鸡饲料中.

关键词: 油菜籽;熟化;膨化;蛋鸡;蛋品质;生化指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昆明小鼠与西门塔尔牛异种体外受精初步研究

中国畜牧杂志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卵母细胞胞质能否支持异种动物体外受精及受精卵能否发育可为揭示受精本质提供理论参考。为研究异种动物体外受精影响因素,本实验利用昆明小鼠卵母细胞为受体,进行西门塔尔牛冷冻精子体外受精,并从受精液组成、受精条件和有无透明带3个方面考察雄原核的形成及受精卵发育情况。结果显示:在西门塔尔牛冷冻精子的受精液和受精条件下,雄原核形成率高于小鼠试验组(11.7%vs2%)(P<0.05);且在无透明带条件下,其雄原核的形成率(17.8%vs 12.79%)和卵裂率(27.27%vs 5.2%)均高于有透明带组(P<0.05)。以上结果初步表明,模拟精子源体外受精所需的“原生境”条件可提高异种动物体外受精的成功率。

关键词: 昆明小鼠 奶牛 异种体外受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