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新疆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4717条记录
棉秆炭对灰漠土活性有机碳氮的影响

新疆农业科学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棉秆炭炭化条件对灰漠土土壤基本理化性质和活性有机碳氮的影响,为西北干旱区棉花秸秆生物炭在灰漠土土壤上改良和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室内恒温培养法,研究棉秆炭定量施入对灰漠土土壤基本理化性质和活性有机碳氮的影响.[结果]添加棉秆炭提高了土壤pH值、电导率和有机碳含量,相比CK处理分别提高了1.48% ~2.65%、25.62% ~39.61%和54.99% ~213.09%;T4 H0、T4 H4、T6 H0、T6 H2和T6 H4处理土壤微生物量氮较CK处理含量增加了67.73%、9.38%、95.49%、5.21%和6.90%,添加棉秆炭降低了土壤微生物量碳和CEC(T4H0除外)27.89% ~49.50%和0.08% ~5.12%,T4H1、T6H1、T6H4处理提高土壤可溶性有机碳总含量,其他处理降低了土壤可溶性有机碳总含量;随着炭化温度和炭化时间的增长,土壤pH值增加.炭化时间一致,炭化温度升高,降低土壤CEC、有机碳含量,提高土壤微生物量氮、可溶性有机碳含量,炭化处理间炭化时间过短或长(0.5、4 h)提高土壤微生物量碳.炭化温度高时(600℃),炭化时间影响土壤pH值和有机碳含量.[结论]低温短时间(450℃,1 h)制备的棉秆炭对灰漠土理化性质和活性有机碳氮变化影响较好,是较适宜的炭化处理.

关键词: 棉秆炭 炭化条件 灰漠土 可溶性有机碳 微生物量碳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砧木对克瑞森无核葡萄叶片光合光效的影响

新疆农业科学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分析不同砧木对克瑞森无核葡萄光合性能影响,为筛选优良适宜克瑞森无核葡萄的砧木品种提供参考.[方法]以7种不同砧木5BB、5C、101-14MG、110R、SO4、188-08和贝达嫁接的6年生克瑞森无核和克瑞森无核自根苗为试材,采用SPAD502测定相对叶绿素含量;TPS-2光合仪测定光合参数,运用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和弗伦德利希模型等数据模型对数据拟合,计算饱和光强、光补偿点等指标.[结果]不同砧木嫁接的克瑞森无核及自根苗之间叶片指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101-14MG嫁接的克瑞森无核的叶面积和SPAD值最大,达146.85 mm2和44.99,砧木5BB嫁接的克瑞森无核的最大净光合速率最高,达到了17.68μmol/(m2·s).其次为101-14MG,为16.01μmol/(m2·s),略小于5BB嫁接的,118-08嫁接的克瑞森无核净光合速率最低,为12.31μmol/(m2·s).在暗呼吸速率方面表现较好的砧木品种是188-08和贝达,暗呼吸速率仅为1.36和1.33μmol/(m2·s).101-14MG嫁接的克瑞森无核光补偿点最高,为95.58μmol/(m2·s),其次是110R,克瑞森无核自根的光补偿点最低,为45.92μmol/(m2·s).砧木101-14MG、5BB嫁接的克瑞森无核及克瑞森无核自根有较高的内禀量子效率和表观量子效率.砧木贝达嫁接的克瑞森无核光能利用率最大,为1.850%,其次是5BB嫁接的克瑞森无核的光能利用率,为1.625%.[结论]砧木101-14MG明显提高了接穗克瑞森无核葡萄叶片单叶面积和叶绿素含量,砧木101-14MG和5BB砧木嫁接克瑞森无核的叶片最大净光合速率、量子效率、光适应范围等较其它砧木表现优良,较有利于提高接穗克瑞森无核葡萄叶片的光合作用.

关键词: 克瑞森无核葡萄;砧木;嫁接;光合;响应模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库尔勒香梨黑斑病菌拮抗菌筛选及其抑菌机理

微生物学通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背景]由互隔交链孢(Alternaria alternata)引起的黑斑病是库尔勒香梨采后贮期的主要病害之一,严重影响果实品质,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目的]筛选对梨黑斑病菌具有高拮抗活性的菌株并探究其可能的抑菌机制,为香梨采后保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从库尔勒香梨园健康植株根际采集土壤样品,采用稀释涂布法分离细菌并进行纯化,通过平板对峙法和琼脂打孔法筛选对梨黑斑病菌具有显著拮抗作用的菌株,结合形态学观察和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进行初步鉴定;通过平板对峙法对拮抗菌抑菌谱进行测定;采用特异性平板定性检测拮抗菌产酶活性,采用3,5-二硝基水杨酸比色法法及福林-酚法定量酶活;通过孢子萌发抑制试验和扫描电镜观察,测定拮抗菌对梨黑斑病菌的拮抗作用.[结果]筛选得到2株对梨黑斑病菌有较强抑制活性的菌株JE53和JE56,经分析鉴定为多粘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polymyxa)及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其发酵上清液对梨黑斑病菌的抑菌圈直径分别为22.49 mm和22.40 mm.抑菌谱测定结果表明,菌株JE53和JE56对马铃薯黑痣病菌等9种植物病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胞外酶测定结果显示这2株菌可产生4种胞外酶;其发酵上清液能够显著抑制病原菌孢子萌发,抑制率分别为70.30%和88.87%;扫描电镜发现这2株菌可导致病原菌菌丝表面粗糙、扭曲变形.[结论]JE53和JE56对梨黑斑病菌有较好的抑制效果,具有进一步开发和应用的潜力.

关键词: 梨黑斑病 拮抗细菌 生物保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赛里木酸奶细菌多样性及挥发性风味物质成分分析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究新疆赛里木酸奶细菌群落多样性、挥发性风味物质组成,采用高通量测序及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技术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厚壁菌门(Firmicutes)为赛里木酸奶中的绝对优势菌门,丰度为97.45%;链球菌属(Streptococcus)、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为优势菌属,丰度分别为82.94%和5.19%.赛里木酸奶中共检出31种挥发性成分,包括酸、酮、酯、醇等物质,其中乙偶姻(3-羟基-2-丁酮)、壬醛、2-庚酮、正己酸、2-壬酮、正丁酸、2-十一酮、乙酸正丁酯、正辛酸、己酸甲酯是赛里木酸奶的主体风味物质.链球菌发酵糖类产生的乙偶姻赋予赛里木酸奶强烈的奶油香气.市售纯牛奶以原产地赛里木酸奶为引子发酵后产生的赛里木酸奶,其挥发性风味物质组成更加多样,该研究可为开发具有新疆特色的酸奶发酵剂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 赛里木酸奶 细菌多样性 挥发性风味物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诱捕器颜色、悬挂高度与位置对番茄潜叶蛾诱捕效果评价

新疆农业科学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诱捕器颜色、悬挂高度、悬挂位置对诱蛾效果的影响,为针对番茄潜叶蛾的绿色防控提供依据。【方法】以专一性引诱剂为材料,采用行为生态学技术方法,在有机蔬菜生产温棚,对比研究性信息素诱捕器(平面式)颜色、诱捕器悬挂高度和诱捕器悬挂位置对番茄潜叶蛾诱捕效果。【结果】蓝色、绿色、黄色和白色4种颜色性信息素诱捕器均可诱捕到一定数量的番茄潜叶蛾,4种颜色诱捕器41 d平均日诱蛾量从高至低依次为蓝色65.4头、绿色59.7头、白色47.4头、黄色30.9头,逐日诱蛾量中,蓝色诱捕器最高,依次为蓝色和绿色>白色>黄色诱捕器,差异显著。不同颜色诱捕器逐日诱蛾量占比中,4种颜色的诱捕器两两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依次为蓝色>绿色>白色>黄色。3种悬挂高度性信息素诱捕器39 d平均日诱蛾量依次为40~60 cm为125.1头、90~110 cm为96.1头、140~160 cm为65.1头,逐日诱蛾量中,40~60 cm最高,依次为40~60 cm>90~110 cm>140~160 cm,差异明显。不同悬挂高度诱捕器诱蛾量占比中,40~60 cm显著高于其他2种悬挂高度,依次为40~60 cm>90~110 cm>140~160 cm,差异明显。3种悬挂位置性信息素诱捕器35 d平均日诱蛾量依次为悬挂于通风口处为103.0头、出入口处为66.6头、远离通风口处为71.4头/诱捕器,逐日诱蛾量中,通风口处诱蛾量最高,依次为通风口>远离通风口>出入口,差异明显。不同悬挂位置诱捕器诱蛾量占比中,悬挂于通风口处的诱捕器诱蛾量显著高于其他2种悬挂位置,依次为通风口>出入口和远离通风口,差异明显。通风口>远离通风口>出入口。【结论】在设施蔬菜生产中,将蓝色性信息素诱捕器(平面式)于40~60 cm放置通风口处,对番茄潜叶蛾的诱捕效果最好。

关键词: 番茄潜叶蛾 性诱芯 色板 诱捕器颜色 诱捕器悬挂高度 诱捕器悬挂位置 诱捕效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花期喷施GA3对骏枣产量品质影响及枣果残留评价

新疆农业科学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盛花期喷施GA3对骏枣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评价分析成熟期枣果中GA3残留安全性.[方法]于骏枣盛花期叶面喷施外源GA3,处理浓度分别为0(CK)、10、20、40、60和80 mg/L,成熟期调查骏枣产量和营养品质相关指标,在筛选出适宜浓度的基础上,采用HPLC对处理后不同发育时期花和果实中GA3含量和成熟期枣果GA3最终残留量进行定量分析.[结果]喷1次GA3后,单果重下降,果形指数和果柄耐拉力增加,产量提高.随着GA3浓度的增加,全红期枣果可溶性糖含量先升高后降低,蛋白质、总酸含量先降低后升高,纤维素含量逐渐升高.随着枣花发育GA3含量逐渐降低,幼果期GA3含量显著上升,果实膨大期结束GA3含量快速下降,GA3处理能显著提高了枣花和果实中GA3含量.全红期果实中处理较对照的GA3含量提高了0.2812~0.3976 mg/L,但40 mg/L GA3喷1次和3次GA3残留量差异不显著.[结论]骏枣盛花期GA3喷施浓度为40 mg/L时增产的效果最明显,该浓度连喷3次产量和营养品质能进一步提高,在田间水肥有保障的枣园采用该措施.喷施GA3能提高整个生育期枣花和果实的GA3含量,特别是提高了花和幼果发育初期的GA3含量,变化规律与对照基本一致.不同浓度GA3处理表现为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内源GA3的合成.

关键词: 骏枣;外源赤霉素;产量;营养品质;残留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欠量灌溉供水率胁迫强度与玉米产量的规律分析

新疆农业科学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和建立供水率与抗旱性的理论关系模型,为欠量灌溉玉米抗旱性精准鉴定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17~2019年选择12个杂交种,设置6个水分梯度的欠量胁迫处理,各处理区全程灌水8次,出苗水均为675 m3/hm2,其余的7次灌水量按照100%、80%、60%、40%、20%和0%比例减少,以形成不同的干旱胁迫强度;在缺次灌溉模型的基础上等价变换和推导,建立欠量灌溉模型,并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供水率与玉米抗旱性关系的理论模型γ=Φk/(Φk+Φkh),该模型能描述玉米杂交种的抗旱系数(γ)随供水率(Φ)变化的幂饱和曲线.12个玉米杂交种的抗旱系数计算值与实际测定值间的相关系数为0.973~0.995(平均0.987),达到了极显著水平(P0.01=0.917);模型拟合得出的残差预测偏差RPD值为3.914~9.485,均大于3.0,拟合效果良好.[结论]建立的欠量供水率与玉米抗旱性的模型可用于玉米抗旱性的精准鉴定;其中,半产供水率Φh和水分敏感系数k均具有明确的生物学意义,是玉米抗旱性的两个重要指标,2者数值均小的品种具有相对稳定的抗旱性.

关键词: 欠量灌溉;抗旱性;供水率;关系模型;玉米杂交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施磷对南疆棉花养分利用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中国土壤与肥料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覆膜滴灌条件下,施磷量对棉花产量、养分吸收和磷素利用的影响,为棉花生产合理施磷提供科学依据.试验于2017~2019年在新疆阿瓦提县进行,设5个施磷水平,于棉花吐絮期采集植株样品,测定棉花产量、生物量、养分吸收和磷素利用.当施磷量为0~130?kg·hm-2时,棉花产量、生物量和产值随着施磷量的增加显著增加,棉花对氮、磷、钾的吸收也显著增加,当施磷量大于130?kg·hm-2时影响不显著.棉花磷素农学效率和贡献率随着施磷量的增加呈先增后减的趋势,磷素利用率和偏生产力呈递减的趋势,当施磷量为130?kg·hm-2时,磷素农学效率和贡献率达最高.利用回归分析得出,棉花最高产量的施磷量和最佳经济施磷量分别为141.21和130.19?kg·hm-2,对应的产量分别为6562.19和6558.22?kg·hm-2,采用经济施磷量可实现在棉花不减产的情况下(最高产量的99.94%)节约磷肥7.81%.综合考虑棉花的产量、经济效益、养分吸收和磷素利用,南疆棉区推荐经济施磷量为130.19?kg·hm-2.

关键词: 棉花 施磷量 产量 养分吸收 磷素利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双孢蘑菇栽培基质中线虫分离方法评价

新疆农业科学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双孢蘑菇栽培基质中线虫的分离方法,为双孢蘑菇线虫病调查、分离与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方法]利用贝曼漏斗法分离双孢蘑菇栽培基质中线虫,对不同栽培基质类型中线虫分离速率,评价不同生产方式和培养料处理方法对线虫发生的影响.[结果]不同基质材料中线虫分离速率差异显著,在分离24 h时线虫分离速率由大到小的材料依次为棉秆、麦草、棉籽壳和土壤材料,分离速率分别为86.05%、70.91%、37.98%和28.03%;孔隙度由大到小的材料依次为麦草、棉秆、棉籽壳和土壤材料,其孔隙度依次为3.36、2.48、2.02和1.24 mL/g;线虫浓度差异显著,工厂化生产方式和二次发酵处理条件下,基质材料中线虫浓度最低,出菇前后,培养料中线虫浓度分别为0和59.21条/100g,覆土材料中分别为12和79条/100g;农法生产方式和一次发酵处理条件下,线虫浓度最高,出菇前后,培养料中培养料中线虫浓度分别为1556.33和5371.33条/100g,覆土材料中分别为79和5236.67条/100g.[结论]不同基质材料类型中线虫分离速率差异十分显著,活体线虫分离速率与材料孔隙度呈显著正相关;线虫发生数量与生产方式和培养料处理方法密切相关,生产方式越先进、培养料发酵处理越彻底,线虫数量越低.

关键词: 双孢蘑菇 栽培基质 线虫 分离方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红枣及其制品链格孢毒素的QuEChERS-UPLC-MS/MS检测方法建立及其污染分析

食品工业科技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进一步掌握红枣中链格孢毒素的污染水平,本研究以市售红枣及其制品为研究对象,探索以QuChERS为核心的真菌毒素提取方法,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的红枣5种链格孢毒素分析技术,并分析了红枣及其制品中链格孢毒素的污染水平.结果表明:采用QuChERS方法提取固体样品中链格孢毒素回收率在74.89%~98.04%;采用固相萃取法提取液体样品中链格孢毒素回收率在68.35%~99.63%,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10%.对阿克苏、喀什、和田三个地区的骏枣原料中5种链格孢毒素进行测定,共检出细交链孢菌酮酸(TeA)、交链格孢酚(AOH)2种毒素,其中喀什地区红枣中TeA最高,达到5.12~10.76μg/kg.在11种红枣制品中检出TeA、AOH、ALT 3种链格孢毒素,其中红枣酒中TeA达到127.08μg/kg,仅紫晶枣中检出AOH,含量在34.76~98.61μg/kg;在冻干枣片、香酥脆枣、紫晶枣中检出ALT,含量在2.04~399.64μg/kg.本文建立的UPLC-MS/MS方法可满足不同形态红枣样品中链格孢毒素的测定要求,为红枣的食用安全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红枣 链格孢毒素 固相萃取 QuEChERS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