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1524条记录
棉花品种MH410433的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

中国棉花 2023

摘要:MH410433于2021年通过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在河北省冀中南植棉区,其生育期122 d,植株塔形,叶片中等偏大,铃卵圆形,吐絮肥畅,纤维品质达到河北省审定Ⅲ型棉花品种标准,早熟不早衰,抗枯萎病,耐黄萎病。主要介绍了MH410433的选育过程、生物学特性、产量表现、纤维品质及栽培技术要点。

关键词: 棉花 MH410433 品种选育 露地栽培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产优质抗病香稻新品种垦香48的选育及其配套栽培技术

河北农业科学 2023

摘要:垦香 48 是以武运粳 21 为母本、05-18 为父本杂交,在F2 代优选单株,经过连续 7 a单株系统选择选育而成的香稻新品种.该品种具有高产、稳产、抗条纹叶枯病、品质好、适应性强的特点.2016~2017年河北省水稻品种区域试验,2 a平均产量为10511.3 kg/hm2,较对照品种垦育38增产4.3%;2017年河北省水稻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 9945.0 kg/hm2,较对照品种垦育 38 增产 3.5%.2017~2018 年国家水稻京津唐组区域试验,2 a平均产量为 9665.3 kg/hm2,较对照品种津原 45 增产 3.9%;2019 年国家水稻京津唐组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9634.2 kg/hm2,较对照品种津原45增产4.5%.该品种稻米品质达到了国家优质3级米标准.2018年通过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冀审稻 20180002);2020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国审稻 20200044).适宜在北京、天津、山东东营、河北冀东及中北部一季春稻区的稻瘟病轻发区域种植.

关键词: 香稻 垦香 48 育种 栽培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林下黄芩规范化栽培技术

河北林业 2023

摘要:近年来,国家对林草产业发展日益重视,林下经济逐渐发展壮大,成为促进林草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我省林地面积有660多万公顷,其中280多万公顷林地资源适合发展林下经济.林下种植中药材可以有效发挥林地空间和土地优势、提高森林价值、促进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黄芩是重要的中药材,有广泛的药用价值,林下种植黄芩已成为我省一些地区林药产业发展的重要模式之一.近年来,河北省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开展了林下黄芩规范化栽培技术示范与推广,取得良好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 规范化栽培技术 中药材产业 林下种植 林地面积 林下经济 林地资源 示范与推广 高质量发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华北大黑鳃金龟致病球孢白僵菌JCF的鉴定和致病力测定

昆虫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华北大黑鳃金龟Holotrichia oblita是花生等多种农作物、果林及苗圃的重要害虫,长期以来主要以化学防治为主.本研究测定了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菌株JCF对华北大黑鳃金龟幼虫和成虫的致病力,为华北大黑鳃金龟的生物防治提供真菌资源.[方法]对罹患病害的华北大黑鳃金龟虫尸上的寄生真菌进行分离及回接试验,分离纯化出致病菌株JCF;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菌株形态学特征,PCR扩增JCF的rDNA-ITS序列并测序,构建JCF系统发育树对菌株进行分子鉴定;采用浸渍法和田间模拟试验测定其对华北大黑鳃金龟成虫和幼虫的致病力.[结果]JCF菌株菌落初期为白色绒状,后期变为黄色或浅黄色絮状,背面无色.产孢细胞呈瓶状簇生于分生孢子梗上,分生孢子梗呈穗状,着生在营养菌丝上;分生孢子单生,透明,近球形,直径(2.0~3.5)μm×(1.5~2.0)μm.rDNA-ITS序列分子鉴定表明菌株JCF为球孢白僵菌.这一球孢白僵菌菌株JCF对华北大黑鳃金龟成虫的致死中浓度(medium lethal concentration,LC50)值为2.124 × 107孢子/mL,用其2 × 108,1 × 108和5 × 107孢子/mL孢悬液处理华北大黑鳃金龟成虫时,致死中时(medium lethal time,LT50)值分别为6.267,6.852和7.455 d;球孢白僵菌JCF菌株对华北大黑鳃金龟1,2和3龄幼虫的LC50值分别为5.47 ×106,1.59 ×108,2.50×108孢子/mL;1 × 108孢子/mL浓度下,球孢白僵菌JCF菌株对华北大黑鳃金龟1和2龄幼虫的LT50值分别为8.6和18.6 d;5 ×108孢子/mL浓度下,球孢白僵菌JCF菌株对华北大黑鳃金龟2和3龄幼虫的LT50值分别为10.3和13.2 d.田间模拟试验2 ×108孢子/mL球孢白僵菌JCF孢悬液对华北大黑鳃金龟成虫和幼虫同样表现出良好的致病效果.[结论]球孢白僵菌菌株JCF对华北大黑鳃金龟成虫和幼虫均有较高致病力,为开发白僵菌制剂防治金龟科害虫提供了新的菌种资源,对生物防治金龟科害虫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 球孢白僵菌 华北大黑鳃金龟 致病力 rDNA-ITS序列分析 分离鉴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94份谷子核心种质资源分子身份证构建

华北农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科学准确的鉴别谷子种质资源,加强对谷子种质资源管理和新品种保护.筛选出33 对SSR标记对94 份谷子种质资源进行了分子身份证的构建.从分布在谷子9 条染色体上的500 多对SSR标记中,筛选出33 对多态性标记扩增国内外94 份谷子种质资源,检测到203 个多态性片段,每对标记的等位基因数为3~10,平均为6.2 个.标记位点的多态信息含量(PIC)变幅为0.429~0.864,平均为0.740.品种间特异指数差异较大,为 63.336~268.523,平均为189.000.结果表明,根据标记的等位基因数确定 10 对分子标记b185、b260、b224、b103、b225、CAAS1044、b186、b253、b105、CAAS3008 组合,即可将94 份核心种质资源完全区分开.

关键词: 谷子 分子身份证 种质资源 SSR标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吡虫啉和噻虫嗪对苜蓿盲蝽的防治效果及其在苜蓿中的残留

植物保护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评价新烟碱类杀虫剂吡虫啉和噻虫嗪对苜蓿盲蝽的防治效果及安全性,采用田间喷雾法测定了20%吡虫啉可溶液剂(SL)和30%噻虫嗪悬浮剂(SC)对苜蓿盲蝽的防治效果,使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PLC-MS/MS)测定了施药1、2、3次后(间隔7 d),药剂在苜蓿中的残留情况。结果表明,当吡虫啉和噻虫嗪在施药剂量分别为25.02 g/hm~2和18.00 g/hm~2时,药后3~7 d对苜蓿盲蝽的防治效果分别为80.01%~82.01%和77.54%~83.29%。吡虫啉和噻虫嗪连续施药3次后,在苜蓿中的最终残留量分别为1.90 mg/kg和0.08 mg/kg,吡虫啉已超过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GB 2763-2021规定的果蔬中的最大残留限量(0.5 mg/kg)。因此建议每茬苜蓿生长期,可选用吡虫啉和噻虫嗪防治苜蓿盲蝽,吡虫啉和噻虫嗪喷施次数分别不宜超过2次和3次。

关键词: 紫花苜蓿 新烟碱类杀虫剂 苜蓿盲蝽 防治效果 农药残留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褪黑素通过H2O2调控盐胁迫下小豆Na+/K+平衡机制

华北农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究褪黑素对盐胁迫下小豆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以保红 876 为材料,设置 4 个处理:CK(清水)、S(60 mmol/L NaCl)、MT(50 μmol/L褪黑素)和S-MT(60 mmol/L NaCl和50 μmol/L褪黑素),并分析了小豆幼苗生长指标、光合指标、矿质元素离子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在盐胁迫条件下,较CK处理,小豆幼苗的生长受到明显抑制,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和胞间CO2 浓度(Ci)显著降低;叶、茎中Na+含量显著上升,叶片中Ca2+含量显著上升而Mg2+含量则显著下降,豆苗Na+/K+比值显著增加;MDA和H2 O2含量显著上升,破坏了膜脂选择透性.盐胁迫下施加褪黑素后,较S处理,显著提高了豆苗株高、叶面积和生物量,总根长显著增加;同时提高了叶绿素含量、叶片Pn、Tr和Ci;叶、茎中Na+和K+含量显著降低,叶片Mg2+含量显著升高同时Ca2+含量显著降低,豆苗Na+/K+比值降低;MDA、O-2 和H2 O2 含量下降;提高了叶片和根系SOD、POD和CAT活性.正常条件下,施加褪黑素可以促进豆苗的生长,提高幼苗的光合能力,提高了可溶性蛋白含量.对15 个代表指标进行Spearman相关分析,发现总根长、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抗氧化酶活性均与Na+/K+比值和ROS含量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综上所述,盐胁迫下,褪黑素通过激活了豆苗抗氧化酶活性,可直接和间接的减少H2 O2 含量,保持膜脂渗透稳定性,从而利于植物体内Na+/K+平衡;同时,H2 O2 和Ca2+作为信号分子,在褪黑素调节细胞内离子平衡的过程中存在协同效应,从而提高植物的耐盐能力.

关键词: 小豆 褪黑素 盐胁迫 Na+/K+平衡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鸡泽辣椒果实品质评价研究

河北农业科学 2023

摘要:为了筛选果实品质优异的鸡泽辣椒,并建立一套科学的品质评价方法,以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科研人员收集、鉴定的53 份鸡泽辣椒种质资源为试验材料,对其果实的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粗脂肪、辣椒碱、Vc和纤维素含量进行测定;并综合利用隶属函数值法、变异系数法和聚类分析方法,对鸡泽辣椒的果实品质进行了二维评价.结果表明:依据果实品质,53 份鸡泽辣椒被分为 9 个等级,其中,一等种质品质最优,共有 4 份,分别是 25 号、32 号、37 号和 40 号,其综合隶属函数值均≥0.59,样本内品质指标隶属函数值的CV(简称"SDCV")<27.11%,各品质指标在雷达图上分布均匀,综合品质最好.建立了鸡泽辣椒品质评价的方法:首先计算出各样本的综合隶属函数值及SDCV,然后分别对综合隶属函数值和SDCV 进行聚类分析,最后根据聚类分析结果划分等级并绘制雷达图.运用综合隶属函数值和SDCV 二维评价的方法可以筛选出综合隶属函数值高、各品质指标分布均匀的鸡泽辣椒,结合品质雷达图,能够更为直观地筛选出目标样本,避免了指标表现突出的样本被忽略,可为今后种质资源的选择和应用以及新品种的选育提供一个参考思路.

关键词: 鸡泽辣椒 品质评价 隶属函数值 变异系数 聚类分析 雷达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设施短程番茄栽培模式差异化比较及效益评估

江苏农业科学 2023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比较不同模式短程栽培番茄生产表现,探索一种适合我国北方地区简易设施结构下番茄高效生产的短程栽培模式,以番茄丰收74-560 RZ F1为材料,设置3个试验处理,即土壤栽培(S)、岩棉栽培(R)和水培(H),分析短程栽培3种模式对番茄生长发育、产量品质、水分利用和经济效益的影响,并且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不同短程栽培模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R处理能够明显增加番茄株高、茎粗、单株叶面积、叶片数,其地上部分干物质积累量与S、H处理相比显著提高86.12%、42.45%.水培可以改善番茄的品质,提高水分利用效率,其中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含量最高,比R处理显著高出40.18%、29.37%,比S处理显著高出22.19%、27.40%,水分利用效率比R、S处理显著高出5.53%、22.78%.在试验中,R、H处理与S处理相比单株产量均表现为增产,通过产量和成本计算利润,H处理单位面积利润最高,分别是R、S处理的7.70、1.53倍,净利润为38.692元/m2.进一步对番茄的主要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其中H处理的综合得分最高,通过综合得分发现短程水培番茄模式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

关键词: 番茄 栽培模式 短程栽培 品质 效益 综合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改性处理对面条品质影响的研究进展

粮食与油脂 2023 北大核心

摘要:介绍了 4种改性方法(物理改性、化学改性、生物改性及改良剂的添加)对小麦面条和其他种类面条的质构、蒸煮、降糖、风味及贮藏品质的影响,为面条的主食化加工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关键词: 改性处理 面条 加工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