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5445条记录
褐飞虱卵巢发育的形态变化过程及分级标准

应用昆虫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卵巢解剖在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Stl)的迁飞研究和预测预报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卵巢解剖是一项精细化的技术,在实际的病虫测报工作中,解剖技巧和分级标准难以被基层植保工作者掌握。为了使卵巢解剖技术在病虫测报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本研究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根据我国病虫测报工作中卵巢分级的实践性及基层站点的可操作性,通过对不同羽化时长的褐飞虱长翅型雌虫进行卵巢解剖,详细描述了褐飞虱卵巢发育的形态变化过程,进一步完善了褐飞虱的分级标准,解决了之前的分级难点,且操作简便易行,分级特征明确,可广泛适用于我国各基层植保部门的常规监测和预报工作。

关键词: 褐飞虱 卵巢解剖 卵巢发育 分级标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菲律宾玉米生产概况分析

广东农业科学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阐述了菲律宾农业及玉米生产的概况,分析了2000—2010年的玉米生产收获面积、总产量、2000—2009年单产水平的变化情况,玉米的收获面积在240万~266万hm2之间徘徊,增幅不大;2000—2009年总产量增长55.9%,平均每年增长5.6%;单产增长45.9%,平均每年增长4.6%。同时,介绍了菲律宾玉米生产的品种类型、分布区域以及不同收获季节的产量比例,并指出提高玉米产量的有效途径是增加基础设施,特别是加大灌溉设施投入,以提高栽培技术水平。

关键词: 菲律宾 玉米 生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南海红树林海泥中分离的抗真菌放线菌No.H75-11活性成分研究

中国海洋药物 2011 CSCD

摘要:目的对我国南海红树林底泥来源的一株放线菌中的抗真菌活性成分进行研究。方法以深部真菌感染的主要致病菌白色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为指示菌,采用琼脂扩散法和硅胶柱、Sephadex LH-20等层析手段进行活性追踪分离。结果从抗真菌活性菌No.H75-11中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采用波谱学手段鉴定其结构分别为:过氧化麦角甾醇(1)、尿嘧啶(2)、[N,N-′(3,3′-二乙基二氨基甲酸酯)-(4,4′-二甲基)]-二苯基脲(3)、抗霉素Aa1(4)、抗霉素Aa2(5)和4-(2-羟基乙氧基)-3-甲氧基-苯甲酸(6)。结论化合物4和5为抗霉素(antimycin)家族成员,初步的活性测试表明其对白色念珠菌显示出明显的抑菌活性,化合物3与6为首次从天然界分离得到,本文首次报道了它们的核磁数据。

关键词: 放线菌 抗霉素 抗真菌活性,次级代谢产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柑橘木虱对福建茶和芸香科植物的选择性及其耐饥渴能力

植物保护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柑橘木虱Diaphorina citri(Kuwayama)是柑橘的重要害虫,也是传播柑橘黄龙病菌的唯一昆虫媒介,给柑橘生产造成很大损失。相关研究表明,芸香科Rutaceae植物是柑橘木虱的主要寄主[1]。受全球性暖冬气候的影响,木虱的生存空间和寄主范围逐渐扩大[2],导致黄龙病大面积发生。国内外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芥蓝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SRAP分析

热带作物学报 2011 CSCD

摘要:调查56份芥蓝种质的植物学性状,并利用SRAP标记分析其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从312对引物中筛选出24对引物,共扩增出稳定清晰的条带747条,其中多态性条带147条,多态性位点比例为19.6%。基于SRAP扩增结果 ,应用NTSYSpc2.1构建聚类树状图谱,供试材料间的遗传相似系数的变化范围是0.524~0.884,在相似系数为0.66的水平上,可将56份芥蓝分为6大类。由于芥蓝原产华南地区,其遗传多样性要小于芸薹属其它蔬菜。

关键词: 芥蓝 SRAP 遗传多样性 聚类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稻草覆盖还田利于提高水稻产量

农家顾问 2011

摘要:以杂交稻天优998为材料,设置稻草覆盖还田和无稻草还田两种处理和4种氮肥处理,并进行了连续2年的田间试验。稻草覆盖还田可以显著提高晚稻产量,4个施氮处理表现一致。在产量构成因素中,有效穗数对产量的贡献最大。稻草覆盖还田促进水稻分蘖,最高茎蘖数和分蘖成穗率协同提高,最终使有效穗数显著增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广东省农业生态系统外来入侵植物的种类调查与危害评估

生物安全学报 2011

摘要:为了掌握广东省农业生态系统中外来入侵植物的种类和分布状况,本文通过定点调查和线路调查的方法对广东省21市农业生态系统中205个样点的外来入侵植物进行了分析,共发现外来入侵植物28科90种。其中,菊科植物种类最多,有27种,草本植物有71种,它们分别占入侵植物总数的30.00%和78.89%。处于重度危害的入侵植物有22种;处于中度危害的植物有15种;处于轻度危害的植物有53种。在90种外来入侵植物中,71种来自美洲,占总数的78.89%;其他各洲相对较少。广域分布种最多,为40种,占总数的44.44%;全域分布种则最少,仅有7种,占总数的7.78%。由此可见,广东省农业生态系统入侵植物种类多,分布广,危害严重,需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关键词: 农业生态系统 外来入侵植物 广东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广东省农业科研机构转制的效果评价——以广东省农科院部分研究所为例

广东农业科学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广东省农科院5个研究所为例,通过设计、发放调查问卷,走访,数据采集等形式,对这些转制型农业科研机构服务"三农"的现状进行调查,探讨广东省农业科研机构转制的成效,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以期为更好地促进农业科研机构发挥服务"三农"的优势以及实现农业产业化的良性循环奠定基础。

关键词: 广东省 农业科研机构 转制 成效 存在问题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6种中药对鸡源产气荚膜梭菌的体外抑菌试验

广东农业科学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观察了中药抗鸡源产气荚膜梭菌的药效。从初步诊断为坏死性肠炎的病鸡中分离鉴定出产气荚膜梭菌,选用6种中药水提取物对鸡源产气荚膜梭菌进行体外抑菌试验测定其最小抑菌浓度(MIC值)。结果表明,在6种中药水提取物中,黄芩、黄连的抑菌效果最好,其MIC值均为3.9 mg/mL,而穿心莲和板蓝根仅在高浓度时具有抑菌作用,具体的抑菌成分和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 产气荚膜梭菌 中药 最小抑菌浓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白叶枯病抗性基因Xa7候选基因的实时荧光定量表达分析

分子植物育种 2011 CSCD

摘要:水稻白叶枯病抗性基因Xa7精细定位的区域包括三个与抗性相关的候选基因。为研究这三个候选基因在水稻抗性反应中的作用,本研究利用水稻白叶枯黄单胞菌SCB4-1(Ⅳ型菌)接种分别在20℃、26℃和32℃条件下栽培的感病品种IR24及其含有Xa7基因的近等基因系IRBB7,采集接种前0d(对照),及接种后0.5d、1d、2d、3d、4d、5d和6d的叶片,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研究在不同温度条件下Xa7三个候选基因(CG-XA7-1、CG-XA7-2、CG-XA7-3)在IRBB7和IR24中的表达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在20℃条件下,CG-XA7-1和CG-XA7-2在IRBB7的表达量比IR24的低,CG-XA7-3的个别时间点在IRBB7的表达量比IR24的高,但并不显著;在26℃和32℃条件下,三个候选基因在IRBB7的表达量比IR24的高。对于抗病品种IRBB7,三个候选基因在26℃时的相对表达量比在20℃和32℃的高;对于感病品种IR24,三个候选基因在20℃时的相对表达量比在26℃和32℃的高。根据白叶枯病的发生适宜气温为25~30℃,而20℃以下和33℃以上该病发生受抑制的特点,测试的三个候选基因的表达量与水稻白叶枯病抗性有较高的相关性,可能在白叶枯病抗性反应中发挥一定的作用。

关键词: 白叶枯病 抗性基因Xa7 实时荧光定量PCR 表达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